很豐盛的午餐^_^
已經來華嚴蓮社快一週了,這裡的飯菜好好吃哦,尤其是法會期間,每天午餐都有六道菜,我都吃的好飽哦,六道菜和湯,不飽是不可能的事…。在這裡要敲打大、小木魚,也要幫忙洗、切、菜,也要輪作「維那」,還真是樣樣得學習才行。
這輩子參加過無數次大型法會,卻第一次遇見這樣少人的,法師少、居士少,飯菜卻是豐盛的很,還真是少見…。
沒關係,法師少、居士少,就當作是自己來此參加共修,已經快兩年沒禮懺「梁皇寶懺」了,這次雖然人員少,卻禮拜的很法喜,這才是重點…。
從網路上下載「梁皇寶懺」由來經文:
《梁皇寶懺》又名《慈悲道場懺法》,由梁諸大法師集撰並收錄在大正藏第四十五冊中。最初之慈悲道場四字,是指因夢感得而言。在懺文前面即已說明:「立此『慈悲道場』四字,乃因夢感,彌勒世尊,既慈隆即世,悲臻後劫,依事題名,弗敢移易……」。這段文字顯示該懺是因為製懺文的緣起者,作夢感應到「彌勒世尊」而立名「慈悲道場」。因為「彌勒」又稱「慈氏」。而懺文中禮拜諸佛時,都是先禮拜「彌勒佛」,其次才是「本師」與其他諸佛。由此可見「梁皇寶懺」非常重視「彌勒佛」與「慈悲」。
此懺是懺罪消災,救度亡靈的法事。據卷首所附〈慈悲道場懺法傳〉序文,知此懺法相傳創始於梁武帝,故稱《梁皇寶懺》、《梁皇懺》。元末,覺岸的『釋氏稽古略』(卷二)說:「梁武帝之原配郗夫人,妒忌側室,生性殘酷,發口有如毒蛇;三十歲時忽夭亡。其生前心懷瞋毒,致死後墮落蟒中,靈性不昧,知其業因;至帝登基次年,現形宮中,訴其苦狀,及所作諸惡業,求帝救拔脫離此苦,帝閱覽佛經,為製慈悲道場懺法十卷,請僧懺禮,郗氏乘此功德,乃得生忉利天。」這是《梁皇寶懺》的來源。
《梁皇懺》特別指出「怨從親來」。許多怨懟其實是親近的人造成的,「得起怨恨,皆由親近,以三毒根,自相觸惱,以觸惱故,多起恨心。」這段懺文更發人深省。在佛教中,禮懺是一種透過懺文反省自己種種錯誤的言行,進而發願改過遷善的修行法門,也是一種轉化心靈的方式。因此,《梁皇懺》寫出真實人生的百態,像面明鏡,讓我們照見真實人生的種種苦迫。唯有認清楚生命的短暫與困境,才能遠離黑暗,走向光明。
《梁皇寶懺》是一部與修持生活結合的懺法。因為真正的重點乃在於唱誦與觀想的內容。把懺儀化成為一種具體實踐的修持生活,以便取得懺除罪障的清淨,能夠使我們更有信心及依據性地禮佛求懺。《梁皇寶懺》的重心思想在前兩卷中,其餘卷數的內容皆從其中開展出來。因此,可依前兩卷的內涵(歸依、斷疑、懺悔、發菩提心、發願、發迴向)中尋獲禮懺的方法及理念。此乃教導發菩提心,修慈悲行之寶典。
舉凡眾生,由於過去所造罪業的影響,福盡隨業,墮於苦處。所以對宿習惡業,勢必要示悔罪意,發願信奉致禮諸佛,以除罪生福,否則難以有所成就。若我們能時時發慚愧心、懺悔心,培養對生命的尊重,心的覺醒,自然就能達到淨化與提升。不僅懺罪清淨,更可以證得三昧、開啟智慧、而得解脫。至今千餘年來,世人欲報親恩,薦拔祖先及冤親債主,或為在生者消災祈福、除病延年等,只要禮懺者至誠懇切地懺悔,功行圓滿時自然感發善相,得到不可思議的懺悔功德力。可謂冥陽兩利,法雨均霑,至為殊勝!
圖,要作紅龜糕前,得先作好「紅豆陷」,要用小火慢慢的把水份煮乾,又不能煮焦,這要靠力道撓拌,手會酸的呢^^,樣樣都要工哪…。
這也要靠力道,才能把麵團弄均 …
昨天好吃又豐盛的午餐料理,每天我都有幫忙、洗、切菜哦^_^…
哇,漂亮、好吃又好看的「紅龜糕」出爐了^_^…
紅豆餡的形狀很像貢丸耶
你不講我還以為是丸子呢,呵呵
粉紅色的粉糰好美的顏色呢,第一次看到哩
有機會就好好的吃吧,這樣才能把身體調整好
其實人手不足情況下,根本沒必要花費如此多時間在食物上弄,我只是過客,也不想說什麼,只是很累就是了^_^…就當作是修福、結緣吧,二十號就離開了^_^… 2010-12-09 10:07:04
開始下雪了嗎?
請多注意身體唷
下站也是寺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