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15 18:42:21雅舍:Formosa文學理論
站在草地上生活的詩人:讀《岩上詩選》(下)
站在草地上生活的詩人:讀《岩上詩選》(下)
【柒】詩人的中年後期:本土面貌的形塑
進入八○年代以後,詩人岩上的視野遍及台灣這塊土地,他把小我的愛憎昇華為對大環境、各階層的關照,對社會現象的反省與批評,對生命意義的積極探索與思考,這時期可說是詩人生命的秋收期。「題材面向廣闊,觀察深刻入裡」,是《台灣瓦》這卷詩集所呈現出來的,且看他如何以繆思之筆,形塑本土的面貌,同時演繹自身成熟深沉的生活閱歷:
〈流浪者〉
沒有故鄉的
給他一甕暢懷的燒酒
沒有歸期的
給他一罈擲杯的碎聲
我有故鄉
也有歸期
你要給我什麼
在沒有你消息的日子裡
我是個永遠漂泊的流浪者
皮爾森在《內在英雄》(p72)一書中,對於流浪者(the Wanderer)的原型,有如此的描述:「流浪者不向命運低頭,他們將穿戴已久,用來保証安全和取悅他人的社會角色拋棄掉,試圖去尋找自己,去採索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在這首詩裡,我們看不到具有冒險精神的那種自我放逐式的流浪者,只有因為政治上的動亂,離鄉背景有家歸不得的「滯留的異鄉人」;以及因為內心的孤寂無依,而感覺靈魂飄泊的「心理的流浪者」。面對這兩種非自願性的流浪者,詩人的態度是耐人尋味的:對於前者,詩人出之以同情憐憫,並且能夠接受如此遭遇的人藉酒來澆愁;但對於自己內心的孤寂無依,只能以反詰的語氣,反問那個令詩人靈魂飄泊,至今仍音信全無的「你」。而這種「反問」,其實是詩人內心的「自言自語」,因為詩中的「你」根本沒有出現在現實的場景裡。
流浪者往往缺乏「歸屬感」以及「安全感」,他們害怕在沒有親情與友誼的孤寂情境中老死,所以流浪者必須去發展健康的自我意識,樂於付出同時接受愛與關懷,如此才能走出孤獨的困境。這首詩以素樸的語言,勾勒流浪者的形象,所觸及的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曾經共同經歷的生活上的「流浪飄泊」以及情感上的「空虛孤寂」,而這樣沉重的命題,詩人卻能以「四兩撥千金」的方式,揭露命題的深層內裡,不賣弄哲理、不故弄玄虛、不吊書袋,不玩弄技巧,不以繁複層疊的意象迂迴說理,所以不會讓讀者陷入五里霧中,反而坦誠地以悲憫的襟懷和自身的境遇,來喚起讀者的共鳴。
〈台灣瓦〉
(節錄首末兩段)
彎彎薄薄的
一片片重疊的瓦
都只是一陣子的波浪而已
、、、、
吸水而虛胖的軀體
一時壓重了支架
不久在強烈太陽的搜刮下
又漸漸乾瘦下去
以石綿為主要材質作成的瓦片來覆蓋屋頂,在二十年前的台灣相當常見。石綿散熱效果不錯,但會受潮吸水卻是缺點。詩人抓住石綿瓦片會吸水的物理特性,呼應「台灣瓦」的主題,意有所指地說:「吸水而虛胖的軀體/一時壓重了支架/不久在強烈太陽的搜刮下/又漸漸乾瘦下去」,對於石綿瓦的虛胖現象及強烈太陽的搜刮,這兩個意符之間存在的因果關係,和所隱含的象徵意旨,詩評家康原曾作如此的解析:「『台灣瓦』表達台灣子民的命運,表象上台灣是富裕的,但那只是一種『虛胖的軀體』,用『強烈的太陽』象徵那一群剝奪台灣資源的過客們,台灣將在他們的搜刮下,乾瘦下去。」(註5),如此的洞見並未言過其辭,〈台灣瓦〉就是台灣人精神的象徵,不畏風吹雨打日曬,這段引伸義可謂相當貼切。
諸如此類以鄉土風物及農村社會人情事理作為題材的詩,在這本選集中尚有〈破窯〉、〈籬笆〉以及〈叫門聲〉。對於鄉土風物,詩人岩上的觀察有其敏銳與獨到之處,往往在即物寫景的筆觸裡,延伸出深刻的人情物理,賦予現實形象以歷史的蒼桑感,使得作品含蘊著智慧與經驗的光華:
〈破窯〉
曾經令天空咳嗽的煙囪
依然堅持它直立的傲慢
只是喉管已不再發癢
曾經燃燒滿腔的熱情
卻只留下一些斑剝的壁灰
黑墨的表情
如烏賊逃竄時宣洩的內臟
牛筋草韌性地包圍著
野菊花
在冷空的窯燉上
搖幌著初春的羞澀
雞屎藤邁過冬天的風霜
貪婪地攀沿窯牆的磚塊
一位老人正在採擷那蔓延的藤莖
據說那是治咳的藥草
詩的前兩段,詩人以「今昔對比」的手法,拉出場景,同時對瓦窯場裡遺留的煙囪,做了重點式的白描。「煙囪」和「喉管」之間的聯想,別開生面,「只是喉管已不再發癢」頗有詼諧的效果,令人讀來莞爾。第三段和末段則著墨在瓦窯場傾圮荒廢的景象,湮沒在荒煙漫草中的窯場,成了牛筋草、野菊花、雞屎藤競相崢嶸的地盤,意味瓦窯場已然走入歷史,成為記憶中憑弔的遺跡。結尾處,詩人把一位採擷雞屎藤的老者帶入鏡頭,使得人情融入物理,整首詩不再只是單純的景象記錄,畫面有了人氣,起了相當程度的調和作用。而雞屎藤是「治咳的藥草」,巧妙地與開頭句「令天空咳嗽的煙囪」遙相呼應,也逼出了「暗示性」,使得結尾呈現「開放性的聯想」,餘韻徘徊不去。
而在〈籬笆〉這首同樣具有鄉土風味的即物詩裡,詩人如此寫到:「隔開內外/籬笆包圍著/一座古老的厝宅/蝸牛一隻二隻三隻…/沿著竹片/向密集的嫩葉前進」,經由細微的觀察,詩人的春秋之筆間接反映出近十幾年工商業快速興起,農業沒落農村逐漸荒廢的情景,荒廢的古老的厝宅意味著農村人口大量流向都會,這其中蘊含著一份對時代流變的無奈與嘆息,畢竟是經濟的力量改變了農村的風貌。此外,在〈叫門聲〉裡,詩人也以「今昔對比」的手法,表現出工商社會和農業社會,人情冷暖的強烈對照,住在三合院時的情形是:「所謂叫門聲/無非是/提高嗓子把名字敲入門扉聲裏/緊緊地/拉近你我之間的距離/而讓名字/響徹小小的村落」,反映的正是農村社會「厝邊頭尾」間濃厚的人情味以及親切融洽的人際關係,不像現代都會,公寓大樓裡左鄰右舍之間往往「老死不相往來」,人情顯得冷淡澆薄。
〈油漆工人〉
(節錄首末兩段)
自從把自己交給了刷子
我就成為無臉的人
達摩面壁九年
為要參透襌機
我面壁
日日只為糊口
、、、、、、、
刷刷刷、、、
不管內部如何腐朽
刷亮表面
也可維持一時的美麗
這首詩描寫小人物生活的心酸,面對現實生活壓力,油漆匠每日面壁,揮汗工作竟只為掙點微薄的工資以養家糊口。同樣是面壁,相似的場景,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情:達摩為要參透襌機,而小人物卻是忙著工作,受困於現實生活,面壁成為工作裡不得不然的一部分。如此強烈的對比,寓有對現實諷喻和無奈的自我解嘲。「刷刷刷…/不管內部如何腐朽/刷亮表面/也可維持一時的美麗」正是現代人的寫照,凡事講求形式化,專注於粉飾外表,而內在卻空洞凋蔽。詩人語出精警,藉著油漆匠的自言自語,巧妙地提醒讀者,不要被事物美麗的表象給矇蔽了。
此外,在選自《台灣瓦》詩集的作品裡,還有一系列旅遊詩,記錄了旅途間所見所聞的山川風物,包括〈龍洞岩場看海〉、〈登集集大山〉、〈重登碧山岩〉,雖不是該集的壓軸,讀者卻能跟隨著詩人腳步,去神遊大山大海佛門古剎。
結語:
從《岩上詩選》裡,筆者看到一位本土詩人,誠懇樸素的成長歷程。岩上是站在草地上生活的詩人,書寫農村、土地和純樸的農民,記錄台灣的山川風物,而不是紙醉金迷的都會生活。讀他的詩,字裡行間洋溢著芬芳的青草香,讓人心脾通暢,神清氣爽。放諸於當代的詩人星空,具有純淨的草根氣息的岩上,也許不是光譜裡亮度最強的一等星,但肯定是清亮柔和的牛郎星,明亮的清輝,足以穿透暗雲重重的人寰。
每個詩人的作品風格,取決於詩人個別的藝術氣質與價值選擇,而詩人所處的環境,往往深刻影響著詩人的藝術氣質與價值選擇。在教育界岩上是筆者的前輩,從事義務階段教育工作者,性情多半比較閑散溫吞,對名利看得比較淡薄,換言之,不善長爭名逐利與人計較,以這樣的性情來寫詩,觀察體會反而澄淨透徹,運思構詞如行雲流水游刃有餘,而這或許正是許多詩人始終揮灑不開的原因吧!?
附註
註(1)參見〈論童話的敘述視角〉,廖卓成教授撰作。《兒童文學學刊》第七期,第202頁。原文引述盧肯絲(Lukens)的《兒童文學批評手冊》,盧肯絲以為:「作者從誰的觀點(view)說故事,決定了敘事觀點。」她把敘事觀點分為四類:(1)第一人稱敘事觀點、(2)第三人稱全知觀點(omniscient)、(3)第三人稱有限制的全知觀點(limited omniscient)、(4)第三人稱客觀戲劇式故事觀點(objective or dramatic point of view)。關於「第三人稱客觀戲劇式故事觀點」,盧肯絲定義說「似動作片,都用呈現的方式來表現故事,沒有人向讀者解釋人物的想法和感受。
註(2)參見〈流浪者〉(The Wanderer)第101頁。《The heroes within》,作者Carol‧S‧Pearson,Ph‧D;中譯書名《內在英雄》,譯者徐慎恕、朱侃如、龔卓軍。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7月初版二刷。
註(3)參見〈第八種原型:戰士〉第106頁。《Awakening the heroes within》,作者CarolS‧Pearson,Ph‧D;中譯書名《影響你生命的12原型》,譯者張蘭馨。台北、生命潛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10月初版三刷。
註(4)同註2,第121頁。
註(5)參見〈詩的時代精神--小論岩上詩集「台灣瓦」〉,錄自《岩上詩選》第185頁,評論者康原。
參考書目:
(1)《詩論》(On poetics),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著姚一葦教授譯。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印行。1982年十一月七版。
(2)《艾略特文學評論集》,艾略特(T‧S‧Eliot)著,杜國清譯,田園出版社出版,筆者影印本。
(3)《修辭學》,黃慶萱教授著。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11月版。
(4)《實用修辭學》,黃麗貞教授著。台北、國家出版社2000年初版2刷。
(5)《影響你生命的12原型》(Awakening the heroes within),作者卡蘿‧皮爾森博士(Carol‧S‧Pearson,Ph‧D);譯者張蘭馨。台北、生命潛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10月初版三刷。
(6)《內在英雄》(The heroes within),作者Carol‧S‧Pearson,Ph‧D;譯者徐慎恕、朱侃如、龔卓軍。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7月初版二刷。
參考論文:
(1)〈岩上的位置〉,蕭蕭撰,刊於1980年6月6日台灣日報副刊,收入岩上《冬盡》。
(2)〈人間的詩人--岩上小論〉,莫渝撰,收錄於《岩上的文學旅途》「第十一界榮後台灣詩人獎」,2002年2月1日。
(3)〈從激流到更換的年代--岩上的詩路小探〉,王灝撰,收錄於《岩上的文學旅途》「第十一界榮後台灣詩人獎」,2002年2月1日。
(4)〈現實與超現實的結合--論岩上的詩與詩論〉,趙天儀撰,《笠》詩刊190期,1995年12月15日。
(5)〈試論岩上詩作的語言風格及其變化〉,丁旭輝撰。
【柒】詩人的中年後期:本土面貌的形塑
進入八○年代以後,詩人岩上的視野遍及台灣這塊土地,他把小我的愛憎昇華為對大環境、各階層的關照,對社會現象的反省與批評,對生命意義的積極探索與思考,這時期可說是詩人生命的秋收期。「題材面向廣闊,觀察深刻入裡」,是《台灣瓦》這卷詩集所呈現出來的,且看他如何以繆思之筆,形塑本土的面貌,同時演繹自身成熟深沉的生活閱歷:
〈流浪者〉
沒有故鄉的
給他一甕暢懷的燒酒
沒有歸期的
給他一罈擲杯的碎聲
我有故鄉
也有歸期
你要給我什麼
在沒有你消息的日子裡
我是個永遠漂泊的流浪者
皮爾森在《內在英雄》(p72)一書中,對於流浪者(the Wanderer)的原型,有如此的描述:「流浪者不向命運低頭,他們將穿戴已久,用來保証安全和取悅他人的社會角色拋棄掉,試圖去尋找自己,去採索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在這首詩裡,我們看不到具有冒險精神的那種自我放逐式的流浪者,只有因為政治上的動亂,離鄉背景有家歸不得的「滯留的異鄉人」;以及因為內心的孤寂無依,而感覺靈魂飄泊的「心理的流浪者」。面對這兩種非自願性的流浪者,詩人的態度是耐人尋味的:對於前者,詩人出之以同情憐憫,並且能夠接受如此遭遇的人藉酒來澆愁;但對於自己內心的孤寂無依,只能以反詰的語氣,反問那個令詩人靈魂飄泊,至今仍音信全無的「你」。而這種「反問」,其實是詩人內心的「自言自語」,因為詩中的「你」根本沒有出現在現實的場景裡。
流浪者往往缺乏「歸屬感」以及「安全感」,他們害怕在沒有親情與友誼的孤寂情境中老死,所以流浪者必須去發展健康的自我意識,樂於付出同時接受愛與關懷,如此才能走出孤獨的困境。這首詩以素樸的語言,勾勒流浪者的形象,所觸及的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曾經共同經歷的生活上的「流浪飄泊」以及情感上的「空虛孤寂」,而這樣沉重的命題,詩人卻能以「四兩撥千金」的方式,揭露命題的深層內裡,不賣弄哲理、不故弄玄虛、不吊書袋,不玩弄技巧,不以繁複層疊的意象迂迴說理,所以不會讓讀者陷入五里霧中,反而坦誠地以悲憫的襟懷和自身的境遇,來喚起讀者的共鳴。
〈台灣瓦〉
(節錄首末兩段)
彎彎薄薄的
一片片重疊的瓦
都只是一陣子的波浪而已
、、、、
吸水而虛胖的軀體
一時壓重了支架
不久在強烈太陽的搜刮下
又漸漸乾瘦下去
以石綿為主要材質作成的瓦片來覆蓋屋頂,在二十年前的台灣相當常見。石綿散熱效果不錯,但會受潮吸水卻是缺點。詩人抓住石綿瓦片會吸水的物理特性,呼應「台灣瓦」的主題,意有所指地說:「吸水而虛胖的軀體/一時壓重了支架/不久在強烈太陽的搜刮下/又漸漸乾瘦下去」,對於石綿瓦的虛胖現象及強烈太陽的搜刮,這兩個意符之間存在的因果關係,和所隱含的象徵意旨,詩評家康原曾作如此的解析:「『台灣瓦』表達台灣子民的命運,表象上台灣是富裕的,但那只是一種『虛胖的軀體』,用『強烈的太陽』象徵那一群剝奪台灣資源的過客們,台灣將在他們的搜刮下,乾瘦下去。」(註5),如此的洞見並未言過其辭,〈台灣瓦〉就是台灣人精神的象徵,不畏風吹雨打日曬,這段引伸義可謂相當貼切。
諸如此類以鄉土風物及農村社會人情事理作為題材的詩,在這本選集中尚有〈破窯〉、〈籬笆〉以及〈叫門聲〉。對於鄉土風物,詩人岩上的觀察有其敏銳與獨到之處,往往在即物寫景的筆觸裡,延伸出深刻的人情物理,賦予現實形象以歷史的蒼桑感,使得作品含蘊著智慧與經驗的光華:
〈破窯〉
曾經令天空咳嗽的煙囪
依然堅持它直立的傲慢
只是喉管已不再發癢
曾經燃燒滿腔的熱情
卻只留下一些斑剝的壁灰
黑墨的表情
如烏賊逃竄時宣洩的內臟
牛筋草韌性地包圍著
野菊花
在冷空的窯燉上
搖幌著初春的羞澀
雞屎藤邁過冬天的風霜
貪婪地攀沿窯牆的磚塊
一位老人正在採擷那蔓延的藤莖
據說那是治咳的藥草
詩的前兩段,詩人以「今昔對比」的手法,拉出場景,同時對瓦窯場裡遺留的煙囪,做了重點式的白描。「煙囪」和「喉管」之間的聯想,別開生面,「只是喉管已不再發癢」頗有詼諧的效果,令人讀來莞爾。第三段和末段則著墨在瓦窯場傾圮荒廢的景象,湮沒在荒煙漫草中的窯場,成了牛筋草、野菊花、雞屎藤競相崢嶸的地盤,意味瓦窯場已然走入歷史,成為記憶中憑弔的遺跡。結尾處,詩人把一位採擷雞屎藤的老者帶入鏡頭,使得人情融入物理,整首詩不再只是單純的景象記錄,畫面有了人氣,起了相當程度的調和作用。而雞屎藤是「治咳的藥草」,巧妙地與開頭句「令天空咳嗽的煙囪」遙相呼應,也逼出了「暗示性」,使得結尾呈現「開放性的聯想」,餘韻徘徊不去。
而在〈籬笆〉這首同樣具有鄉土風味的即物詩裡,詩人如此寫到:「隔開內外/籬笆包圍著/一座古老的厝宅/蝸牛一隻二隻三隻…/沿著竹片/向密集的嫩葉前進」,經由細微的觀察,詩人的春秋之筆間接反映出近十幾年工商業快速興起,農業沒落農村逐漸荒廢的情景,荒廢的古老的厝宅意味著農村人口大量流向都會,這其中蘊含著一份對時代流變的無奈與嘆息,畢竟是經濟的力量改變了農村的風貌。此外,在〈叫門聲〉裡,詩人也以「今昔對比」的手法,表現出工商社會和農業社會,人情冷暖的強烈對照,住在三合院時的情形是:「所謂叫門聲/無非是/提高嗓子把名字敲入門扉聲裏/緊緊地/拉近你我之間的距離/而讓名字/響徹小小的村落」,反映的正是農村社會「厝邊頭尾」間濃厚的人情味以及親切融洽的人際關係,不像現代都會,公寓大樓裡左鄰右舍之間往往「老死不相往來」,人情顯得冷淡澆薄。
〈油漆工人〉
(節錄首末兩段)
自從把自己交給了刷子
我就成為無臉的人
達摩面壁九年
為要參透襌機
我面壁
日日只為糊口
、、、、、、、
刷刷刷、、、
不管內部如何腐朽
刷亮表面
也可維持一時的美麗
這首詩描寫小人物生活的心酸,面對現實生活壓力,油漆匠每日面壁,揮汗工作竟只為掙點微薄的工資以養家糊口。同樣是面壁,相似的場景,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情:達摩為要參透襌機,而小人物卻是忙著工作,受困於現實生活,面壁成為工作裡不得不然的一部分。如此強烈的對比,寓有對現實諷喻和無奈的自我解嘲。「刷刷刷…/不管內部如何腐朽/刷亮表面/也可維持一時的美麗」正是現代人的寫照,凡事講求形式化,專注於粉飾外表,而內在卻空洞凋蔽。詩人語出精警,藉著油漆匠的自言自語,巧妙地提醒讀者,不要被事物美麗的表象給矇蔽了。
此外,在選自《台灣瓦》詩集的作品裡,還有一系列旅遊詩,記錄了旅途間所見所聞的山川風物,包括〈龍洞岩場看海〉、〈登集集大山〉、〈重登碧山岩〉,雖不是該集的壓軸,讀者卻能跟隨著詩人腳步,去神遊大山大海佛門古剎。
結語:
從《岩上詩選》裡,筆者看到一位本土詩人,誠懇樸素的成長歷程。岩上是站在草地上生活的詩人,書寫農村、土地和純樸的農民,記錄台灣的山川風物,而不是紙醉金迷的都會生活。讀他的詩,字裡行間洋溢著芬芳的青草香,讓人心脾通暢,神清氣爽。放諸於當代的詩人星空,具有純淨的草根氣息的岩上,也許不是光譜裡亮度最強的一等星,但肯定是清亮柔和的牛郎星,明亮的清輝,足以穿透暗雲重重的人寰。
每個詩人的作品風格,取決於詩人個別的藝術氣質與價值選擇,而詩人所處的環境,往往深刻影響著詩人的藝術氣質與價值選擇。在教育界岩上是筆者的前輩,從事義務階段教育工作者,性情多半比較閑散溫吞,對名利看得比較淡薄,換言之,不善長爭名逐利與人計較,以這樣的性情來寫詩,觀察體會反而澄淨透徹,運思構詞如行雲流水游刃有餘,而這或許正是許多詩人始終揮灑不開的原因吧!?
附註
註(1)參見〈論童話的敘述視角〉,廖卓成教授撰作。《兒童文學學刊》第七期,第202頁。原文引述盧肯絲(Lukens)的《兒童文學批評手冊》,盧肯絲以為:「作者從誰的觀點(view)說故事,決定了敘事觀點。」她把敘事觀點分為四類:(1)第一人稱敘事觀點、(2)第三人稱全知觀點(omniscient)、(3)第三人稱有限制的全知觀點(limited omniscient)、(4)第三人稱客觀戲劇式故事觀點(objective or dramatic point of view)。關於「第三人稱客觀戲劇式故事觀點」,盧肯絲定義說「似動作片,都用呈現的方式來表現故事,沒有人向讀者解釋人物的想法和感受。
註(2)參見〈流浪者〉(The Wanderer)第101頁。《The heroes within》,作者Carol‧S‧Pearson,Ph‧D;中譯書名《內在英雄》,譯者徐慎恕、朱侃如、龔卓軍。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7月初版二刷。
註(3)參見〈第八種原型:戰士〉第106頁。《Awakening the heroes within》,作者CarolS‧Pearson,Ph‧D;中譯書名《影響你生命的12原型》,譯者張蘭馨。台北、生命潛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10月初版三刷。
註(4)同註2,第121頁。
註(5)參見〈詩的時代精神--小論岩上詩集「台灣瓦」〉,錄自《岩上詩選》第185頁,評論者康原。
參考書目:
(1)《詩論》(On poetics),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著姚一葦教授譯。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印行。1982年十一月七版。
(2)《艾略特文學評論集》,艾略特(T‧S‧Eliot)著,杜國清譯,田園出版社出版,筆者影印本。
(3)《修辭學》,黃慶萱教授著。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11月版。
(4)《實用修辭學》,黃麗貞教授著。台北、國家出版社2000年初版2刷。
(5)《影響你生命的12原型》(Awakening the heroes within),作者卡蘿‧皮爾森博士(Carol‧S‧Pearson,Ph‧D);譯者張蘭馨。台北、生命潛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10月初版三刷。
(6)《內在英雄》(The heroes within),作者Carol‧S‧Pearson,Ph‧D;譯者徐慎恕、朱侃如、龔卓軍。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7月初版二刷。
參考論文:
(1)〈岩上的位置〉,蕭蕭撰,刊於1980年6月6日台灣日報副刊,收入岩上《冬盡》。
(2)〈人間的詩人--岩上小論〉,莫渝撰,收錄於《岩上的文學旅途》「第十一界榮後台灣詩人獎」,2002年2月1日。
(3)〈從激流到更換的年代--岩上的詩路小探〉,王灝撰,收錄於《岩上的文學旅途》「第十一界榮後台灣詩人獎」,2002年2月1日。
(4)〈現實與超現實的結合--論岩上的詩與詩論〉,趙天儀撰,《笠》詩刊190期,1995年12月15日。
(5)〈試論岩上詩作的語言風格及其變化〉,丁旭輝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