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15 18:41:21雅舍:Formosa文學理論
站在草地上生活的詩人:讀《岩上詩選》(中)
站在草地上生活的詩人:讀《岩上詩選》(2)
按照皮爾森博士(Carol‧S‧Pearson)的原型理論,男孩子一出生就會被社會具體的教化為「鬥士」(Warrior),而鬥士的意識構成了我們的文化,雖然它只是父權的文化。皮爾森博士說:「在我們的文化中,駕馭和養育被界定成相反對立的事,女人負責養育,而男人負責駕馭。」(註4)在這首詩裡,我們看見父兄如何教導子弟成為「鬥士」的過程,經由「跌倒」(象徵失敗與挫折)這個事件,對子弟進行「機會教育」,不僅要求孩子「爬起來/不要哭」,同時告知孩子血緣歷史與精神傳承,如此沉重且嚴肅的歷史意識。對於孩子而言,因為「跌倒流血」而哭泣,是極為平常的生理(疼痛)與心理(流血及痛覺)反應,但父兄卻試圖轉化此種情緒反應,將它與血緣歷史和精神傳承這些沉重的命題相掛勾,以「鬥士」的形像來撫慰「跌倒流血」(遭受失敗挫折)的孩子,同時以自身適應環境的生活經驗,激發孩子「為求生存,要具備不畏失敗挫折的戰鬥意志與不認輸的精神」。
在《冬盡》這卷裡,我們看見詩人以家鄉草屯作為核心場域,書寫對於生活周遭的觀察與體驗,諸如〈伐木〉所觸及的林相與動物生態破壞;〈松鼠與風鼓〉描述內山農村裡四季的運行及艱苦清貧的農民生活,以及農民的安貧知命;〈溫暖的蕃薯〉以孩子的設問方式,反映出農村裡失去父親的貧窮家庭,母與子為生活而掙扎的艱難困頓;〈割稻機的下午〉記錄農忙時的熱鬧景象以及農民阿吉仔的勤勞踏實,雙襯出農業機械化後,農村的榮景。這些題材,都是取材自土地及鄉村生活的,詩人不寫當時工商業發達的城市社會,因為詩人身處鄉村,所見所聞都是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民與耕稼,以這些切近的題材入詩,詩作自然親切感人。
【陸】詩人的中年前期:風格轉向的現代抒情
〈細線〉
只有緊握著妳的手時
才感知自己的生命
原是一隻在妳眼中凝視而飛起的
風箏
無法掙脫妳的掌心
也唯有在妳的手中
才能迎風高昇
生態昂然
(節錄首段)
詩人以風箏自比,被一條細線掌控著,細線的彼端是自己心愛的女子,詩人無怨無悔地成為一隻風箏,因為這女子拉住了細線,同時緊緊地拉住了詩人的身體與靈魂,原本放浪不羈的風箏,從此有了幸福的牽繫,詩人作出如此甜蜜的宣示:成為愛情的俘虜是幸福的。「浪子回頭與風箏繫線」如此的意旨與意符的組合,很貼切也頗具說服力,能夠被一般人的美感經驗所接受。亞里斯多德說:「詩比歷史更哲學與更莊重;蓋詩所陳述者毋寧為具普遍性質者」,抒情詩要能感動讀者,前提就是不能偏離一般人的美感經驗太遠,亦即詩人所陳述者是具有普遍性質的美感經驗,否則就難免蒙上晦澀的神祕面紗,而讓讀者「傷透腦筋」了。
〈影子〉
樹沒有腳
用它昳斜的影子走到我的胸膛
樹孤獨地想在我心中植根嗎?
我有腳
卻只能以相思的影子測量愛的距離
我的影子
走過妳的腳印,腳印的千山萬水
妳的胸膛,胸膛的風浪
妳的臉,臉的雲變雨疾
妳的眼睛,以及靈魂窗口飄搖的條條柳絲與花絮
從我到妳仄徑而去的路向
跋涉的
那是我影子
晨曦或者暮昏
樹的根定以及影子的爬行
初讀這首詩,筆者直接聯想到「如影隨形」、「形影不離」。以「樹」的意象起興,「樹」有根,但卻不能移動行走,而樹還要「用它昳斜的影子」,走到詩人的胸膛,在詩人的心中植根,足見這棵「樹」的執著,這是「以物擬人」(擬人化)的表現手法。詩人沒有特別指明樹的種類及名稱,我們只能約略知道它應該是高大的喬木或藤木(如:椰子樹),在此,詩人以泛稱的「樹」作為「普遍的象徵」,意味「行動不自由者」,以便與第三行的「我有腳」(意味:行動自由者)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
沒有腳的樹,行動自由受到完全的限制,仍千方百計地想用它的影子,喚起詩人的注意,並且將它自己的形象根植在人心中;反觀行動自如的詩人「我」,卻不敢鼓起勇氣向「妳」表達心中的愛意,只能謹守著禮教,「以相思的影子測量愛的距離」。
第二段裡詩人娓娓敘述著自己如何在「妳」的身旁徘徊流連,使用了許多「關聯性的聯想」:從妳的腳印、妳走過的路、妳的胸膛、妳的臉、妳的眼睛,甚至妳眼瞳中反映的柳絲與花絮;如此林林總總不厭其煩地如數家珍,正是要凸顯自己的癡心與用情至
深。
末段敘說詩人「形影不離」地緊緊追隨伊人的芳蹤,從早到晚跟隨跋涉在側,而此時詩人猶能自我安慰地說那是「樹的根定以及影子的爬行」,當其是「男追女,隔重山」了,詩人的自苦如此,令人不勝唏噓,換成是別人,遇到如此「不領情」的女子,恐怕早已「鳴金收兵」了。
〈讀你的眼睛〉
讀你的眼睛
如讀一封封沒有寄出的信箋
只有海的波浪
焚毀一字一字的碎片洒于日光下
那是海的鱗光
你的心語?
微動的唇
原是我擁有的沙灘
疆土的熱愛
細細踩履如我 搏的頻率
縷縷抽絲的語言
柔軟如沙
堅定粒粒
讀你的眼睛
如讀一片沒有話語的海洋
這是一首情調迷人的情詩,以「你的眼睛」作為主題,正是採取「以部份代全體」的「替代」修辭。「讀你的眼睛/如讀一封封沒有寄出的信箋」,詩的開場,就以美麗的「明喻」修辭,悅人耳目。眼睛是心靈的「視窗」(window),從這個視窗裡,詩人讀出的心理信息是「一封封沒有寄出的信箋」,至於這「欲寄無從寄」的信箋,內容是什麼?只要有戀愛經驗的讀者,不難想像得知。接著作者把顧盼流轉的眼波,與「海的波浪」之間的類似性,經由譬喻聯想作用與海岸及波浪等現實場景取得聯繫;而海的波浪湧動不已,彷彿灑於日光下的斑斑魚鱗。第二段再延伸現實場景,把沙灘和唇的意象,以「暗喻」的手法取得聯結。末段兩句才道出「讀你的眼睛/如讀一片沒有話語的海洋」,閃亮得令人驚艷的絕唱。這首詩若改以電影鏡頭來處理,則自第三行起就會出現「疊攝」(double exposure):影像重疊的特殊效果,將兩個不同的時空(實景:你的眼睛與幻境:海浪、沙灘)呈現在同一畫面上。
〈海岸極限〉
(節錄末段)
這樣遼闊的
我們
這樣洶涌的
我們
這樣極限的
我們
這樣貼切的
我們
左邊是海
右邊是岸
這裡是我們
〈草原〉
(分段節錄)
讓我萋萋
讓我芳草
讓我貧瘠的地域展現熱情的胸膛
、、、、
欣悅的浪波
草草徐風,妳的髮
花花舞步,妳的頰
、、、、
葉葉草
脈脈花
絲維牽繫著一個戀
而妳輕輕邁過
輕輕邁過?
〈穿越防風林〉
(節錄末段)
而夜遲遲不來
海從我們腳下升起
浮標了的
我們的手臂
緊緊握住了海與天的漂盪
〈生命的箭頭〉
(節錄首段)
透過妳的肉體
不是鳥,亦非雲
而是從我生命的律弦中射發的一支箭
箭頭沾滿了血跡
我說是相愛的結晶
妳說是情孽履臨的徵候
類似〈海岸極限〉使用「排比」形式的作品(寫於1972年)或者稍晚《愛染篇》〈草原〉使用「類句疊詞」兼用「對偶」形式的作品(寫於1978年),以及〈穿越防風林〉使用「轉品」修辭的作品,甚至如〈生命的箭頭〉裡有情與無情的正反辯証語法,
均為五○至七○年代,超現實主義流行時期,國內詩人在表現手法(形式設計)上所大量使用的,而另組「詩脈」時期的詩人岩上,似乎也暫時離開「笠」詩社的寫實主義風格,有另闢蹊徑的意圖。超現實主義這股主流詩潮,顯然相當程度地改變了詩人岩上以往的思考慣性,在形式設計、表意修辭以及語法構詞等許多方面產生變化。對於多數詩人而言,創作手法的劇烈變化,往往即預告著風格(style)的轉向。
按照皮爾森博士(Carol‧S‧Pearson)的原型理論,男孩子一出生就會被社會具體的教化為「鬥士」(Warrior),而鬥士的意識構成了我們的文化,雖然它只是父權的文化。皮爾森博士說:「在我們的文化中,駕馭和養育被界定成相反對立的事,女人負責養育,而男人負責駕馭。」(註4)在這首詩裡,我們看見父兄如何教導子弟成為「鬥士」的過程,經由「跌倒」(象徵失敗與挫折)這個事件,對子弟進行「機會教育」,不僅要求孩子「爬起來/不要哭」,同時告知孩子血緣歷史與精神傳承,如此沉重且嚴肅的歷史意識。對於孩子而言,因為「跌倒流血」而哭泣,是極為平常的生理(疼痛)與心理(流血及痛覺)反應,但父兄卻試圖轉化此種情緒反應,將它與血緣歷史和精神傳承這些沉重的命題相掛勾,以「鬥士」的形像來撫慰「跌倒流血」(遭受失敗挫折)的孩子,同時以自身適應環境的生活經驗,激發孩子「為求生存,要具備不畏失敗挫折的戰鬥意志與不認輸的精神」。
在《冬盡》這卷裡,我們看見詩人以家鄉草屯作為核心場域,書寫對於生活周遭的觀察與體驗,諸如〈伐木〉所觸及的林相與動物生態破壞;〈松鼠與風鼓〉描述內山農村裡四季的運行及艱苦清貧的農民生活,以及農民的安貧知命;〈溫暖的蕃薯〉以孩子的設問方式,反映出農村裡失去父親的貧窮家庭,母與子為生活而掙扎的艱難困頓;〈割稻機的下午〉記錄農忙時的熱鬧景象以及農民阿吉仔的勤勞踏實,雙襯出農業機械化後,農村的榮景。這些題材,都是取材自土地及鄉村生活的,詩人不寫當時工商業發達的城市社會,因為詩人身處鄉村,所見所聞都是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民與耕稼,以這些切近的題材入詩,詩作自然親切感人。
【陸】詩人的中年前期:風格轉向的現代抒情
〈細線〉
只有緊握著妳的手時
才感知自己的生命
原是一隻在妳眼中凝視而飛起的
風箏
無法掙脫妳的掌心
也唯有在妳的手中
才能迎風高昇
生態昂然
(節錄首段)
詩人以風箏自比,被一條細線掌控著,細線的彼端是自己心愛的女子,詩人無怨無悔地成為一隻風箏,因為這女子拉住了細線,同時緊緊地拉住了詩人的身體與靈魂,原本放浪不羈的風箏,從此有了幸福的牽繫,詩人作出如此甜蜜的宣示:成為愛情的俘虜是幸福的。「浪子回頭與風箏繫線」如此的意旨與意符的組合,很貼切也頗具說服力,能夠被一般人的美感經驗所接受。亞里斯多德說:「詩比歷史更哲學與更莊重;蓋詩所陳述者毋寧為具普遍性質者」,抒情詩要能感動讀者,前提就是不能偏離一般人的美感經驗太遠,亦即詩人所陳述者是具有普遍性質的美感經驗,否則就難免蒙上晦澀的神祕面紗,而讓讀者「傷透腦筋」了。
〈影子〉
樹沒有腳
用它昳斜的影子走到我的胸膛
樹孤獨地想在我心中植根嗎?
我有腳
卻只能以相思的影子測量愛的距離
我的影子
走過妳的腳印,腳印的千山萬水
妳的胸膛,胸膛的風浪
妳的臉,臉的雲變雨疾
妳的眼睛,以及靈魂窗口飄搖的條條柳絲與花絮
從我到妳仄徑而去的路向
跋涉的
那是我影子
晨曦或者暮昏
樹的根定以及影子的爬行
初讀這首詩,筆者直接聯想到「如影隨形」、「形影不離」。以「樹」的意象起興,「樹」有根,但卻不能移動行走,而樹還要「用它昳斜的影子」,走到詩人的胸膛,在詩人的心中植根,足見這棵「樹」的執著,這是「以物擬人」(擬人化)的表現手法。詩人沒有特別指明樹的種類及名稱,我們只能約略知道它應該是高大的喬木或藤木(如:椰子樹),在此,詩人以泛稱的「樹」作為「普遍的象徵」,意味「行動不自由者」,以便與第三行的「我有腳」(意味:行動自由者)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
沒有腳的樹,行動自由受到完全的限制,仍千方百計地想用它的影子,喚起詩人的注意,並且將它自己的形象根植在人心中;反觀行動自如的詩人「我」,卻不敢鼓起勇氣向「妳」表達心中的愛意,只能謹守著禮教,「以相思的影子測量愛的距離」。
第二段裡詩人娓娓敘述著自己如何在「妳」的身旁徘徊流連,使用了許多「關聯性的聯想」:從妳的腳印、妳走過的路、妳的胸膛、妳的臉、妳的眼睛,甚至妳眼瞳中反映的柳絲與花絮;如此林林總總不厭其煩地如數家珍,正是要凸顯自己的癡心與用情至
深。
末段敘說詩人「形影不離」地緊緊追隨伊人的芳蹤,從早到晚跟隨跋涉在側,而此時詩人猶能自我安慰地說那是「樹的根定以及影子的爬行」,當其是「男追女,隔重山」了,詩人的自苦如此,令人不勝唏噓,換成是別人,遇到如此「不領情」的女子,恐怕早已「鳴金收兵」了。
〈讀你的眼睛〉
讀你的眼睛
如讀一封封沒有寄出的信箋
只有海的波浪
焚毀一字一字的碎片洒于日光下
那是海的鱗光
你的心語?
微動的唇
原是我擁有的沙灘
疆土的熱愛
細細踩履如我 搏的頻率
縷縷抽絲的語言
柔軟如沙
堅定粒粒
讀你的眼睛
如讀一片沒有話語的海洋
這是一首情調迷人的情詩,以「你的眼睛」作為主題,正是採取「以部份代全體」的「替代」修辭。「讀你的眼睛/如讀一封封沒有寄出的信箋」,詩的開場,就以美麗的「明喻」修辭,悅人耳目。眼睛是心靈的「視窗」(window),從這個視窗裡,詩人讀出的心理信息是「一封封沒有寄出的信箋」,至於這「欲寄無從寄」的信箋,內容是什麼?只要有戀愛經驗的讀者,不難想像得知。接著作者把顧盼流轉的眼波,與「海的波浪」之間的類似性,經由譬喻聯想作用與海岸及波浪等現實場景取得聯繫;而海的波浪湧動不已,彷彿灑於日光下的斑斑魚鱗。第二段再延伸現實場景,把沙灘和唇的意象,以「暗喻」的手法取得聯結。末段兩句才道出「讀你的眼睛/如讀一片沒有話語的海洋」,閃亮得令人驚艷的絕唱。這首詩若改以電影鏡頭來處理,則自第三行起就會出現「疊攝」(double exposure):影像重疊的特殊效果,將兩個不同的時空(實景:你的眼睛與幻境:海浪、沙灘)呈現在同一畫面上。
〈海岸極限〉
(節錄末段)
這樣遼闊的
我們
這樣洶涌的
我們
這樣極限的
我們
這樣貼切的
我們
左邊是海
右邊是岸
這裡是我們
〈草原〉
(分段節錄)
讓我萋萋
讓我芳草
讓我貧瘠的地域展現熱情的胸膛
、、、、
欣悅的浪波
草草徐風,妳的髮
花花舞步,妳的頰
、、、、
葉葉草
脈脈花
絲維牽繫著一個戀
而妳輕輕邁過
輕輕邁過?
〈穿越防風林〉
(節錄末段)
而夜遲遲不來
海從我們腳下升起
浮標了的
我們的手臂
緊緊握住了海與天的漂盪
〈生命的箭頭〉
(節錄首段)
透過妳的肉體
不是鳥,亦非雲
而是從我生命的律弦中射發的一支箭
箭頭沾滿了血跡
我說是相愛的結晶
妳說是情孽履臨的徵候
類似〈海岸極限〉使用「排比」形式的作品(寫於1972年)或者稍晚《愛染篇》〈草原〉使用「類句疊詞」兼用「對偶」形式的作品(寫於1978年),以及〈穿越防風林〉使用「轉品」修辭的作品,甚至如〈生命的箭頭〉裡有情與無情的正反辯証語法,
均為五○至七○年代,超現實主義流行時期,國內詩人在表現手法(形式設計)上所大量使用的,而另組「詩脈」時期的詩人岩上,似乎也暫時離開「笠」詩社的寫實主義風格,有另闢蹊徑的意圖。超現實主義這股主流詩潮,顯然相當程度地改變了詩人岩上以往的思考慣性,在形式設計、表意修辭以及語法構詞等許多方面產生變化。對於多數詩人而言,創作手法的劇烈變化,往往即預告著風格(style)的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