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6 16:41:18

《夕照的版圖》第二、三場 (附導讀)

《夕照的版圖》第二場




時:翔的校園時期;
人:翔、大彪、校長、訓導主任;

地:學校的校長室;

 ▲畫面映著「校長室」的大特寫;

△校長(怒吼):「混帳!!」

 ▲翔、大彪站在校長室門外等候,給校長的叫吼聲嚇了一跳,肩膞打了個震;

 ▲翔、大彪豎起耳朵,嘗試在門外偷聽裡面校長與訓導主任的動靜和對話;

△校長(回復平常語氣):「我們是一間校風優良、名望遠播的學校,絕不容許有學生在校內吸煙,更何況還在書包裡搜出軟性毒品……」

 ▲訓導主任坐在校長對面位子,聽後抹一抹眼鏡;

△訓導主任:「像他們這類問題學生,校方一定要革退的。」


 ▲門外,大彪顫抖、畏縮起來;翔有見及此,鼓起勇氣安慰大彪;

△翔(掛起生硬的笑臉):「放心啦!所有事包在我身上。」

 ▲大彪反應詫異,對翔話裡的「包在我身上」百思不得其解;

 ▲突然間,訓導主任打開門;

△訓導主任:「你兩個,現在可以進來吧……」

 ▲翔、大彪聽從指示,走進校長室;

△翔、大彪(齊聲):「校長,午安!」

△校長:「方振翔同學、李大彪同學,你們可知道我幹嘛召你過來嗎?」

 ▲翔、大彪點頭;

 ▲校長大嘆一口氣,目光從手上的學生資料文件夾微微移動,轉向翔、大彪二人;

△校長:「你們明知校規不容許本校學生幹些犯法的事,上星期訓導主任在你兩個身上搜出軟性毒品,你兩個還有什麼好解釋?」

 ▲翔、大彪二人支吾以對,互望對方;

 ▲轉眼間,翔向大彪打了一個怪異的眼色,並的起心肝,鼓了口氣……;

△翔:「那些毒品是我的,整件事跟李大彪同學完全無關。」

△大彪(即時驚訝,低聲啞言著):「翔,你…………」

△翔:「我犯的錯,應該由我一力承擔,懇請校長你別再追究李大彪同學。」

△校長:「噢啊!~好,根據你所講,是你一人做的,我並不會對其他同學作出處分的。但是,李大彪同學和你一樣,常常犯校規、鬧事、蹺課、逃學,甚至上次跟你一塊兒摔破校舍的玻璃窗,毀壞公物……實屬一名問題學生,校方會加倍留意李大彪同學的表現,若發現他再犯校規,校方必定嚴格執法,絕不會再給予機會……」

 ▲翔對校長的訓話感到生厭,面露輕蔑的表情;

△校長:「至於你,方振翔同學,你可知道藏有軟性毒品是違犯法律的行為?校方絕不容許濫藥風氣滲入校園,影響本校多年來辛苦樹立的校譽……我現正宣佈:本校正式開除你的學籍,以正視聽。」

 ▲眾人緘默,鴉雀無聲;

 ▲訓導主任垂下頭;

 ▲翔轉動目光瞄瞄,瞪視校長頭上背後的一面寫著「以德施育」的錦旗,此刻大感何其諷刺,眼角閃出銳利的痛恨敵意;

△校長:「由明日起,方振翔同學你不再是本校學生,你有甚麼物品留在校內,勞煩你於今日內盡快執拾好。至於你離校後的前途問題,須留待法庭最終判決後,交由有關當局跟進、評估……」


 

《夕照的版圖》第三場


時:翔在校的最後一刻;

人:翔、大彪;

地:學校門口;


 ▲翔獨個兒捧起一箱載滿教科書及課本的紙箱,步出學校門口;

 ▲翔走到學校門外附近的垃圾桶前,一口氣把手上的紙箱棄掉進垃圾桶裡去;

△翔(喃喃自語道):「好了!現在反正甚麼都不用煩了!」

 ▲畫面從空中的宏觀鏡映著翔背面的孤單身影;

△(畫外音):「翔仔!……」

 ▲畫面轉移,映著那個喊喚翔的人原來是大彪; 

 ▲翔回頭一瞥,裝作若無其事般,展示友善笑容;

△翔:「嗨,大彪,你怎樣啊?現在不是要上課的嗎?」

 ▲大彪緩步跑上翔的附近;

△大彪(聲帶略略打嗝):「翔………」

 ▲大彪欲言又止,面容激動;

△大彪(上氣接下氣地說):「翔,你為什麼要承認那些丸仔(藥品)是你的呢?你明明從沒吸食過那些東西,為何你要替我頂罪……」

 ▲翔嘴角淡淡然翹起,並打了一個「沒啥大不了」的眼色;

△翔:「哦!……算啦,停學又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兒。反正我最討厭上學了,現在這樣剛好啦,可順便脫離這種悶透的校園生活,自由自在地過日子,你說那有多好呢!」

△大彪:「但是……我連累你的前途就此……」

 ▲大彪的話只說得一半,翔便耍起手示意「不用那麼客套」,準備打亂「歌柄」(藉以搭訕中斷對方的說話);

△翔(鬆鬆肩頭、皺起眉頭,手放在頭頂上抓癢):「哎……你個子長得那麼高大,怎麼會這般婆媽呀?」

 ▲翔的聲線突然嚴肅起來;

△翔:「老實說——大彪,我和你不同——你的媽媽體弱多病,還有兩個細路(弟弟),你有責任要照顧他們,若然你被踢出校的話,那豈不是辜負了他們對你的期望!」

 ▲翔的話稍一停頓,大彪專心聽著;

△翔:「至於我?你不用擔心了吧!反正自從母親過身後,父親忙於政府的工作,與我的關係日漸疏離,懶得理會我學校的事……加上他又偏疼我的哥哥,哥哥是校內的高材生,有哥哥在,他便滿足了,哪在意我這等爛貨色呢?……我自己的前路,我會自行處理的。」

△翔:「如果你覺得有虧欠於我,想報答我的話,那你就乾脆戒掉吸食那些東西吧!不要浪費我替你頂的罪,白白犧牲掉我的學業啊!」

 ▲大彪聽後,鼻子一酸、熱淚盈眶,然後側身垂下頭,企圖掩飾自己的淚眼,不讓翔看見;

 ▲翔用手輕輕推了一下大彪的頭顱;

△翔(瞇起雙眼):「你都是回去上課啦!我不在學校關照你,你要自己「醒爬」(小心),別讓人家欺負你啊!」

 ▲翔把話說完後,大彪泣不成聲;

 ▲畫面映著翔孤身隻影地離去。

【導讀】

序場敍述過翔倒下身亡的情形,及超揮不去翔身故的陰霾,悔疚徬徨。話鋒一轉,如同其他故事般,先透過描述主角出場,來交代人物背景。


第一主角翔的登場


從內文可見,本故事藉由主角翔違反校規,遭學校開除而正式展開,那大致在參照尾崎豐於十七歲輟學的軼事。尾崎豐就讀於青山學院高等部,經常曠課逃學、跟老師頂撞,實屬典型的問題學生。在校內過得不愉快,尾崎豐於是心神貫注在音樂之上,將在校內的見聞和體會盡訴曲譜裡,慢慢醞釀成一把鏗鏘的反建制聲音,隨尾崎豐輝煌的歌唱事業而形成一股年輕人的風潮。


因提前結束學業,尾崎豐寫下《卒業》一曲來彌補他缺席了的畢業典禮。歌詞如下:


校舍的陰影和草地之上那像要把我吸進去的天空

令我感到一種幻象與現實交織的感覺

鐘聲響起,我坐在教室內自己平時的座位上

想著自己在遵從甚麼以及那是否應該要遵從


喧鬧的心,由於覺得

如今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毫無意義而迷惘

放學後,在街上遊蕩的我們

在風中帶著浮現出孤獨的眼神,寂寞地走著


在充滿了笑聲和嘆息的店中

我們在玩著波子機,比試誰較高分


沉悶的心,只要找到刺激

甚麼事都誇大地說個不停

甚麼循規蹈矩一本正經,我們根本做不到


在深夜的校園裡,我們把四周的玻璃窗打破

不斷反抗,不斷掙扎,很想快一點得到自由


在與無法信任的大人的抗爭中

就算彼此原諒,到底又能了解到對方些甚麼


在感到煩悶的同時,也就此度過

只明白了一樣東西

從這個支配中畢業


大家都在熱烈地談論著打架的事

想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強


頑固地相信只有力量是必要的

告誡別人遵從就代表認輸

就算對著朋友,也要去逞強

雖然常常為此而傷害了別人


很快所有人也墮入愛河,

被愛的說話和理想的愛迷住了


雖說為了生存不得不精打細算

但卻深信愛人時的一心一意

究竟重要的是甚麼呢?是愛還是生存

無法區別而感到迷失

甚麼循規蹈矩一本正經,給我吃屎去吧


在深夜的校園裡,我們把四周的玻璃窗打破

不斷反抗,不斷掙扎,很想快一點得到自由


在與無法信任的大人的抗爭中

就算彼此原諒,到底又能了解到對方些甚麼


在感到煩悶的同時,也就此度過

只明白了一樣東西

從這個支配中畢業

就算畢業,我又能明白到些甚麼

除了回憶,我又留下了些甚麼


假如所有人也是被束縛的軟弱羔羊的話

老師你就是軟弱大人的代言人嗎


我們的怒憤應該指向何處啊

今後還有甚麼會束縛我啊

還要從自己畢業多少次

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啊


在被設計好的自由中,所有人也不以為意

掙扎的日子也終會完結


從這個支配中畢業

從鬥爭中畢業



《卒業》可視作尾崎豐的成名歌曲,乍看歌名,或以為這是一首儼如《友誼萬歲》之類的例牌畢業勵志歌,然而尾崎豐想要表達的,卻是一種向保守的教育制度抗爭的控訴,副歌歌詞唱道「在深夜的校園裡,我們把四周的玻璃窗打破……」則記下尾崎豐曾經跟老師一度爭吵,期間憤然敲破課室玻璃窗之事跡。《卒業》推出後,當時的年青人大受感動,廣泛傳閱。日本學校亦接二連三發生玻璃窗毀壞的暴力事件,儘管事後尾崎豐澄清《卒業》並沒鼓吹校園暴力之用意,《卒業》也不得倖免地列為禁歌,儼如日本版的《麥田捕手》。


日本電視台製作的尾崎豐傳記簡述:




 


筆者描述翔離校的部份,當然就不可缺少《卒業》的情節!於是校長口述道翔有過毀壞課室玻璃窗的不良記錄,確是翔整個人物塑造的重要一環。故事之後交代到翔死後,筆者打算更詳盡地描述有關翔的童年,當作是一個人物總結的Flash Back,當中會加插「玻璃窗事件」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


然而,唯一有別於尾崎豐的生平史實是,當時尾崎豐被校方多次發現吸煙,屢懲屢犯,從而遭到停學,並非如本故事所描述的藏有毒品。這一點改動,為了帶出另一個角色大彪的存在感。翔替同窗大彪頂罪,被踢出校,再而扼殺了前路……完全為了往後故事發展留下一條重要伏線——多年後翔染上毒癮,間接致死;大彪對此一直自責不已,產生出一份難以釋然的罪疚感。


不妨再透露本人腦內已構想好的情節:之後,大彪倒過來勸告翔早日脫離毒海,惟終不果;翔則回應道:「反正我只是做回當天我罪名裡的事,當天沒有做,留在今天去做而已……給我名副其實的因為嗑藥而被踢出校吧!」場面非常尷尬,大彪亦從此受到這番話困擾。特此刻意編排,既加強了翔與大彪那複雜的友情,有「義」亦帶「恩」,並從二人迂迴輾轉的命運,帶出因果相呼應的悲壯感。及後翔的墮落,大可追溯至教育制度的官僚、成年人世界的虛偽與功利,如何對初生之犢造成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負面影響,間接害死一顆熾烈的心靈。不過,這並不代表尾崎豐就此給畸形怪狀的世界打沉,之後他所展現的躁動,不但擊碎課室裡的玻璃窗,而是一綻耀眼的火花,永遠烙在人們的心裡,暖暖惦念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