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8 04:16:08毅
我的說影生花--《A Room With A View》
由康文署舉辦的「說影生花」放映項目,找來多位影評人精心挑選出改編小說的電影重上銀幕。影評們的心水選擇,有的經典,有的遺珠,本已好得沒話可說。不論於文學性及藝術性上,無疑具高度保證。不過,若然我有權挑多一部的話,那麼云云改編作品裡,由James Ivory執導的《A Room With A View》(港譯:《情迷翡冷翠》)便是本人的偏好。
《A Room With A View》改編自英國作家Edward Morgan Forster的同名小說,故事講述一名美麗高雅的英國女子於佛羅倫斯旅遊前後,對愛情態度上的微妙變化。我未拜讀過Edward Morgan Forster的原著,但影片甫開首,女主角耍大小姐性子,埋怨下榻的旅館房間望不到阿諾河的風景,於是隨團同遊的父子倆提議交換房間,期間老父還說道:“Every kind of sense, I don't care what I see outside. My vision is within...”故事由此展開。短短兩幕戲,便交代了主要人物的角色性格、描述到故事的要旨,直達佳章,盡收先聲奪人之效。它的節奏輕快,不似其他文藝作品那般諸多修飾的陳述。
文學改編成電影,可有聲與畫的後勤;比起純文字書籍,電影擁有更充裕的空間與範疇力度,去展示打動人心的時刻。
影片一首一尾描述到佛羅倫斯時,便放上普契尼的歌劇名曲《親愛的爸爸》(O Mio Babbino Caro)。《親愛的爸爸》源自劇作家Giovacchino Forzano的一齣著名歌劇《Gianni Schicchi》,故事背景設定於佛羅倫斯,當中歌詞提及到阿諾河--正是女主角吵嚷著要望見的景色。《親愛的爸爸》旋律溫婉恬靜而優美,配上佛羅倫斯實地拍攝的怡人景緻,大幅昇華原著的文藝色彩和浪漫氛圍。至今《親愛的爸爸》仍在我的心海低迴盪漾,如同片中男主角聳立在大教堂前,把女主角的信物掉落河裡,鏡頭映著河水翻起一串串漣猗波濤。
Helena Bonham Carter首挑大樑演女主角,演繹一般自命清高的中產嬌寵淑女,歧視Maggie Smith飾演的老處女表親,起初以為門當戶對,草率地跟出身貴族的紈絝子弟訂婚,從而封鎖及抑制自己情感上的自由意志,但經過佛羅倫斯之行後,Helena Bonham Carter態度突變,竟敢自行回絕婚約,卻還差一步:怕受他人閒言閒語,不敢果斷承認自己的愛意,只設法遠走他國逃避。
而本人的演技派偶像Daniel Day-Lewis,則飾演英國上流階層的書呆子,是守舊建制的象徵;Daniel Day-Lewis舉手投足都儀態優雅,卻顯得虛浮造作。然而遭到棄婚後,他仍保留一貫的君子風度的表現,是為原作者致力抨擊英國名流社會之中的一點稱讚。
2007年英國電視台重拍《A Room With A View》的電視連續劇版本,由金牌編劇Andrew Davies負責改編。本人未有幸觀賞電視劇版本,但得知這個消息後,只會更加回味James Ivory執導的版本,和那首美得足以叫人落淚的《親愛的爸爸》。
《A Room With A View》改編自英國作家Edward Morgan Forster的同名小說,故事講述一名美麗高雅的英國女子於佛羅倫斯旅遊前後,對愛情態度上的微妙變化。我未拜讀過Edward Morgan Forster的原著,但影片甫開首,女主角耍大小姐性子,埋怨下榻的旅館房間望不到阿諾河的風景,於是隨團同遊的父子倆提議交換房間,期間老父還說道:“Every kind of sense, I don't care what I see outside. My vision is within...”故事由此展開。短短兩幕戲,便交代了主要人物的角色性格、描述到故事的要旨,直達佳章,盡收先聲奪人之效。它的節奏輕快,不似其他文藝作品那般諸多修飾的陳述。
文學改編成電影,可有聲與畫的後勤;比起純文字書籍,電影擁有更充裕的空間與範疇力度,去展示打動人心的時刻。
影片一首一尾描述到佛羅倫斯時,便放上普契尼的歌劇名曲《親愛的爸爸》(O Mio Babbino Caro)。《親愛的爸爸》源自劇作家Giovacchino Forzano的一齣著名歌劇《Gianni Schicchi》,故事背景設定於佛羅倫斯,當中歌詞提及到阿諾河--正是女主角吵嚷著要望見的景色。《親愛的爸爸》旋律溫婉恬靜而優美,配上佛羅倫斯實地拍攝的怡人景緻,大幅昇華原著的文藝色彩和浪漫氛圍。至今《親愛的爸爸》仍在我的心海低迴盪漾,如同片中男主角聳立在大教堂前,把女主角的信物掉落河裡,鏡頭映著河水翻起一串串漣猗波濤。
影片的流線,說得上活脫蹦跳的,在古典文學裡實屬罕見。人物角色形象立體鮮明:隨團同遊的父子倆一冷一熱,兒子行為古怪,不擅言談;老父總是苦口婆心,有天使心腸,也具備處世的智慧,與另一隨團的牧師角色相輔相承。由Judi Dench飾演的女作家,是個浪漫主義者,作風不拘小節,她預言女主角將會在佛羅倫斯覓得新戀情,之後亦因為她撰著的新書,掀起男女主角久抑心底的情愫,再而拉回一起……由此可見,該作家角色實則意味著愛神丘比特的化身。
Helena Bonham Carter首挑大樑演女主角,演繹一般自命清高的中產嬌寵淑女,歧視Maggie Smith飾演的老處女表親,起初以為門當戶對,草率地跟出身貴族的紈絝子弟訂婚,從而封鎖及抑制自己情感上的自由意志,但經過佛羅倫斯之行後,Helena Bonham Carter態度突變,竟敢自行回絕婚約,卻還差一步:怕受他人閒言閒語,不敢果斷承認自己的愛意,只設法遠走他國逃避。
而本人的演技派偶像Daniel Day-Lewis,則飾演英國上流階層的書呆子,是守舊建制的象徵;Daniel Day-Lewis舉手投足都儀態優雅,卻顯得虛浮造作。然而遭到棄婚後,他仍保留一貫的君子風度的表現,是為原作者致力抨擊英國名流社會之中的一點稱讚。
原作者Forster推崇南歐自由文風,於南遊意國期間寫下《A Room With A View》。後世証實Forster是一名同性戀者,因此他的作品大多都從女性觀點出發(表面男性主導的《Maurice》實則是Forster的半自傳經歷),而《A Room With A View》正是徹頭徹尾由女性作主導的:最後,Helena Bonham Carter得面對理智與感情的抉擇,徘徊於兩者間猶豫的處境。
《A Room With A View》乃James Ivory首齣改編Forster的作品,其後再把《Maurice》(港譯:《莫里斯的情人》)與《Howard's End》(港譯:《此情可問天》)搬上銀幕,輯成James Ivory改編Forster的三部曲。三部曲各佔千秋,評價甚高,創下導演James Ivory的事業高峰。除了得獎之外,三片亦引進了多位極具文學氣息的英國第一流演員,如Hugh Grant、Emma Thompson、Helena Bonham Carter、Anthony Hopkins、Daniel Day-Lewis等,往後一律晉身荷里活。James Ivory的「Forster三部曲」,成就於上世紀的八十年代中期,在九十年代初漸現落幕,Hugh Grant轉型為愛情喜劇小生、Daniel Day-Lewis貴為性格影帝、 Helena Bonham Carter則嫁予鬼才導演添布頓,轉怪誕戲路;唯獨現淪為配角的Emma Thompson在近作《少女失樂園》(An Education)回歸英國文學路線。至於導演James Ivory,在創作高峰回落下來,銳意脫離古典文學戲劇路線,成效不彰。近作無聲無息,拍攝進度亦頗為怠慢,看來James Ivory已難復「Forster三部曲」時期的佳境了!
2007年英國電視台重拍《A Room With A View》的電視連續劇版本,由金牌編劇Andrew Davies負責改編。本人未有幸觀賞電視劇版本,但得知這個消息後,只會更加回味James Ivory執導的版本,和那首美得足以叫人落淚的《親愛的爸爸》。
書我似懂非懂的讀過,電影則未有機會看。
似懂非懂?電影版卻簡潔易懂,我也聽說過原著冗長繁複,到時看看有沒有機會讀它的原著. 2010-06-18 02: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