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08 18:38:58

英式3P新紀元

標題所謂的「3P」,實則解作「3 Parties」,是指三個政黨。

撰文一刻,英國大選尚在點票期間,結果仍未落實。但大局敲定,無一政黨取得過半數的326個議席,屆時將出現自1974年以來首個「懸峙國會」(Hung Parliament--民選政黨政治的一大漏洞。一旦形成懸峙議會的僵局狀況,第一大黨必須拉攏其他佔較小數議席的在野黨組成執政聯合政府,方才確保施政順利通過,無疑構成執政上的困難。


時代變易。踏進廿一年紀的第一個十年,美國百年一遇的經濟危機,牽一髮動全身。先有冰島破產,接而希臘告危,歐洲各國烽煙四起;東南亞亦不能豁免,日本率先變天,來個長達半世紀的首次政權更替。泰國也有紅衫軍騷亂,香港則吵嚷著公投起義,唯有我國獨善其身,在迅漲的泡沫中自我麻醉。就在這個時代巨輪的隙縫裡,突然跑出自民黨的克萊格來左右形勢,打破英國近百年由保守黨和工黨兩黨輪替的執政傳統,形成三分天下的拉鋸局面。


英國向來擁有健全的民主政制,出產過多位優秀的政治人才。而今趟英國大選弄得懸峙國會如斯狼狽,可謂於工黨貝理雅後,英國欠缺具凝聚群眾的魅力人物。三大黨的黨魁,不論資輩老幼,恐怕總脫不離前任首相貝理雅的陰霾。

保守黨的卡梅倫,和自民黨的克萊格,都是介乎40歲開來的少帥,硬銷年輕活力的清新形象,跟當年貝理雅入主唐寧街之公關策略大致雷同。較之年邁的白高敦曾是貝理雅任內的財政大臣,正式升任首相後,也不過是過渡性質的替命角色。於政策或政績上,實在更難擺脫前任貝理雅的陰魂。


然而諷刺的是,後世評論貝理雅任內功過,都說這位工黨魅力領袖是承襲敵對保守黨前首相戴卓爾夫人的行事方針。鐵娘子打正旗號奉行自由經濟市場政策,被後世冠稱「戴卓爾主義」(Thatcherism;貝理雅則掛著左傾工黨的金漆招牌,提出「第三道路」(即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極之間開闢第三條較中性的路線)來魚目混珠,吸納中產階層的選票支持。結果「第三道路」無疾而難產,貝理雅任內還是繼志「戴卓爾主義」的金融發展,執政工黨維護不了勞工低下階層的利益。如今工黨面目模糊,為其流失大量選票的主因。白高敦的疏忽失言,也只不過是選前的周邊花絮,甚至可以說白高敦是位承擔貝理雅任後一堆爛攤子的替死鬼而已,罪不在他。真正要怪罪的,莫過於掌政十年的貝理雅。


是次大選,釀英國政情重新洗牌:工黨岌危,更有朝向暮年之勢;煙沒了近百年的自由黨改頭換面,易名成自由民主黨捲土重來,迅速冒起,並備具造王者的關鍵本錢;保守黨一改過往邱吉爾、戴卓爾夫人奠下的強硬黨格,明打挽救經濟牌,暗則左轉搶灘。可是,各有主張也好,三黨候選人走在一起,誰都不比誰角色鮮明,尤以港人相對陌生的兩大在野黨黨魁為甚。

因此早已注定了國會無主子的殘局,任由3P如何協商誰者當家,也談不上怎樣新氣象的回事;只英國從貝理雅時代之後,昂然步進3P雜交亙對的新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