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17 21:29:43

再看一遍<悲情城市>

總有一些電影,要一個人入戲院觀看才最好的。候孝賢的<悲情城市>就是其中一部,就算已看過無數遍也依然捧場。如果整個放映院內座位空空如也,只剩下自己一人的話,相信到時效果會更微妙,因為每看一遍自己最鍾情的電影,總想自私的獨個兒霸佔整個光影空間。

說真的,離場後我已急不及待在回家途中立刻下筆起稿撰寫這篇文章。當Credit Rolling向上移動,觀眾急促散去,影院內的燈光亮起,我也堅持聽完片末配樂的最後一個音符靜止才願起立鼓掌離去。

離開放映院後,沿途SENS的片末配樂的幾個主旋律音符縈繞心頭,就連腳步也不自覺地隨著配樂的節奏而放緩起來。即使店舖播放的流行歌如何嘈吵,亦沒能敲碎我腦中的音牆;回程路上的年輕美女,我竟一點都看不上眼,誰叫我剛見識過片中那不吃人間煙火的女主角辛樹芬呢?那些手挽名牌手袋、被物質消費主義蠶食殘存的時下女性的「美貌」,又怎及得上辛樹芬的含蓄樸素之美那樣叫人動容!


<悲情城市>貴為最偉大華語電影之一,坊間自然流傳許多各路英雄的精霹影評,本人再寫也不過是拾人牙慧、班門弄斧而已。然而,即使算不上甚麼專業分析,筆者也心癢癢想藉以書寫去表達對影片的敬意。

普遍評論都認定,<悲>是一部敍述台灣歷史傷痕的史詩作品,概含著民族意識、人文精神及政治控訴。此類戲種極需要高度故事性的支撐,而侯孝賢在片中採用流線式的敍事手法,借用林氏一家成員的經歷及其視角,宏觀地重構出整個時代巨變的藍圖。

基本上,<悲>的故事軌跡架構如下:
1) 主線:──林家興衰;
2) 枝線一:──長子雄與上海外省幫的角力;
3) 枝線二:──幼子文清與知識份子為伍,對抗國民黨政府。





就如附圖所顯示,<悲>片敍事方式嚴如行雲流水。源流是日治結束後的台灣社會生態,主流是林氏家族命運,接著分成兩行支流水線順序運行,驟看該兩條支流風馬牛不相及,不過經導演利用雙線跳躍交叠的同步直敍修飾,「幫派」與「政事」隨即緊密聯繫起來,最終交匯到同一終端列點上,猶如兩條各行迂迴的支流一同流入大海一樣。






影像及場面調度

侯氏作品其中引人考究的地方,就是其獨特的影像拍攝風格,善用空鏡、長鏡及凝定固位鏡頭,充份表現出侯孝賢帶點詩情的文藝氣質,與日本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的手法不謀而合,因而令一眾影迷經常把兩者拿來比較。而<悲>於各方面的場面調度運用,更是華語電影裡如數家珍的拍攝技巧教材。

光線之掌握
<悲>片上映的那些年頭裡,說得上台灣新電影運動的創作顛峰。侯氏的<悲>之後,還有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與其相互輝映著。楊氏的<牯>運用光暗的隱喻達致純熟的境界;侯氏的<悲>也不遑多讓,開場林家產子添丁一幕,故意設定在停電的陰暗環境裡拍攝,然後突然恢復電力,林家媳婦就在重燃燈光的環境裡誕下男嬰,取名為光明。接下才打出戲名「悲情城市」四字,告知電影正式開始。隱示著新世代的降臨──絕境裡滿載希望的未來。

亦由於地理位置關係,台灣這個島國整天也是一片灰濛濛的雲海籠罩著。即使拍白天景觀戲,<悲>片裡的數幕全景空鏡也離不了愁雲慘霧的壯麗,似在貼題地配合了台灣過去的悲壯歲月。







序幕是漆黑裡產子,末幕則是林宅飯廳燈火通明的空鏡,實行來個首尾呼應。而尾段的那幕空鏡,所映照出門庭冷落的荒涼景象,就像一個苦難時代的留白(事關往後日子仍在戒嚴當中)。








除了光暗運用外,拍照也是<悲>另一首尾呼應的符號。




 

首段林氏慶賀新春的大合照,接著學校畢業的師生合照;中段是幼子文清與寬榮兄妹的郊野暢遊時的沿途拍照,最終則是文清落難前的一家三口全家福拍照。四組拍照戲無論在派頭、背景、時勢和相中人的情緒各異,反映出大中華人大喜大悲的民族宿命。


飯局戲





上文提到,侯氏作品酷似小津安二郎的文藝氣息。而小津的電影裡,總有些家庭的飯局戲。無獨有偶,侯孝賢的早期作品<風櫃來的人>已有一幕相當細膩的飯局戲:主角在父親的喪禮後與家人一共解穢酒,忽發感觸地憶起兒時與父親一同進餐的情景。








去到<悲>片,侯導對於飯局戲的處理就更加傳神,出現的場數也相對增多。早段的林家團年飯、幫派傾生意及知識份子暢飲聯誼等主要劃分為三組飯局戲,參與飯局者的談話內容,清晰交代故事進展,更活現了林氏的大家族派頭及其家庭氣氛、幫派間的爾虞我詐,以及學者們的滿腹不滿和理念,彷彿時間在慢慢沉澱般預示了大時代巨變的一份氣度。








末幕的另一場團年飯局戲,對照片初一幕團年飯局戲林家仝人團聚的熱鬧喜慶,如今只剩下垂老的李天祿和瘋癲的次子高捷同桌共餐,強調著林家經歷過台灣的動盪局勢後變得如斯悽涼冷清。








再者,侯導以示其多面角度、冷靜旁觀,在講述梁朝偉飾演的幼子文清婚後,特意加插與妻子寬美的家常飯戲份。文清與寬美兩口子,屬於小康之家,明顯銳意脫離家族的奢華,餸菜亦不及片中其餘飯局戲般豐富。尤見得上至林氏的大戶人家、下至文清的新婚小家室,於二二八事件前後的生態與轉變。


畫外聲效

<悲>無疑是一部相當消耗觀眾集中力的電影作品。除了精細的畫面,全片肆意穿插的畫外聲效,也需要觀影者細心啄磨的一環。

話回林家添丁的開首一幕,畫面裡盡是孕婦產子的過程、丈夫焦躁不安的模樣。然而畫面以外背後的聲音,卻似是而非含糊不清的電台廣播聲音,若隱若現的聽到幾下軍機晃過的器械聲,接著才由畫外的一把嬰兒喊聲作結,引申出這是個亂局的新世代。

楊德昌的<牯>片用上古式收音機作為符號象徵的母體,末幕電台廣播高考升學名單來靜悄悄了結張震的青蔥歲月。也許電台廣播是當代國民黨政府的重要喉舌工具,因此侯氏的<悲>與楊氏的<牯>同出一轍,藉由電台廣播來反映那個時代的白色恐怖。

<悲>透過政府的官方電台廣播,幾乎全以畫外音廣播來記錄整個二二八事件的過程,盡量免卻直接描述軍隊鎮壓的血腥場面。鏡頭映著醫院內手足無措的混亂急救場面,畫面外則全程廣播著官方聲明,聲稱該次出動軍隊,是為了「保護」市民治安,一切為大局著想;甚至堅稱事件中絕無造成任何傷亡,對於滋事份子破壞秩序的罪狀,誓必諸予嚴懲云云。

這些輕描交代事件的整組戲,侯導並沒有針對性的直接批判,只通過畫與聲之間的不協調,讓觀眾自行判斷誰是誰非,究竟畫面是真相,或是廣播聲帶才是準確呢?如今,台府當局已就事件道歉,即是默許了影片中的事實:畫面內的急救場面是真實的,畫面外的官方廣播是狡辯的謊言。以上處理手法突顯了國民黨政府極力掩飾罪行的醜惡,雖說侯導表面看似沒既定立場,但就竭力的側寫,來對事件作出一種沉默的控訴與鞭韃。

侯導起用梁朝偉擔演台灣本土人,內外怎看都格格不入;然而港產影帝默不作聲的樣子形態,卻出乎地擁有一種凝住整個畫面的微妙魔力。片中講述梁被囚禁的一幕,囚友紛紛遭軍警點名上庭,將要受處死。鏡頭只捕捉梁的靜態近鏡,那夾雜著絕望、無奈與恐懼的無言表情,加上影片在梁的著墨上一直沿用默片方式表達;梁的種種,本身已是一種奇特的畫外音。然後處決的槍聲響起,囚室外的畫外聲擅進囚室內梁的面孔上的「畫外聲」,兩把畫外音效交叠在一起,當無聲的弱勢面對聲張的暴力,戲劇張力酵發至瀉。


儀式拜祭






有人笑指,<悲>片乃台灣版的<教父>。從故事脈絡而言,兩片確實有很多相似之處,只是<教父>在政治描述上有所不及。不過,兩者其中共通地方,就是在各自民族傳統儀式的刻劃。<教父>以嫁女婚宴作始,主子喪禮為過渡,兒子在教堂受洗作結,藉用逐個傳統天主教儀式去考察西方意大利的黑幫文化。<悲>則記錄林家於日治結束往後三年間的農曆拜祭,期間加插一個婚禮和一個葬禮,呈現出筆者前文所指的「台式特有濫觴」。


父權家庭

侯孝賢善於透過電影去表達對父親的緬懷。前作<風櫃來的人>及<童年往事>也在敍述父親病逝的一刻,才真正發展故事劇力。今趟<悲>在記載和批判歷史同時,亦不忘貫徹前作的母題,刻劃出華人社會裡的既有父親形象。

前作<風>和<童>裡的父親角色,形象總不免是威嚴的、不多說話、獨自瑟縮地坐在家中一角,與家庭疏離似的,卻又明確象徵父親實際是家庭的權威軸心。正如<悲>開場不久的團年飯前夕,林家每位成員都忙於準備和執拾細軟,唯獨飾演家中老父的李天祿坐在飯桌中央指點長子文雄辦事。

<悲>有別於兩部前作,李天祿這個帶有土包子色彩的老父,共有三幕戲在訓話(受責訓的分別是次子文良、長子文雄和搜捕的官員),以示父權威嚴。另外,文清的知識份子朋友寬榮於事件後負傷逃往家中,家母表現得擔心不已,家父卻上前出手掌摑寬榮!然後家母推開怒氣沖沖的父親,出言勸阻來袒護受傷的兒子。以上一連串動作,父壓母縱,皆是華人家庭倫常的慣見場面。








故事講述長子文雄被襲斃前夕發了個怪夢,夢裡是小時候遭父親綑綁棄置天線上的往事,無疑是侯導本人緬懷父親的筆觸,表達一份家國情懷。


配樂插曲

不用多說,由日本組合SENS包辦配樂的<悲情城市>電影原聲大碟,經已是音響發燒友珍藏的試膽機天碟。<悲>的original score,混用多重樂器高度精密的編排,音色不用置疑。起鳴一刻的幾粒壯麗的音符,先聲奪人,直達高潮;中段的靜止放緩,呈現出屏氣凝神的非凡張力,配襯著影片的慢板節奏、悲情主調。

片初知識份子造訪梁朝偉的工作室,梁即好客有禮地宴饗。這幕飯局戲期間,寬美走開論政的飯桌,開啟唱盤放著德國名曲蘿蕾箂的古典音樂,並與梁談起該曲的起源典故;接著梁憶述自己身世來回應寬美,當中加插他兒時感好奇的粵劇戲曲。上述一段戲,交代了文清與寬美結緣以至情投意合的經過,亦妙趣地對照著中西古樂的文化差異。


後記

二十年前,本人尚未懂事,無緣在<悲情城市>上映之時前往大銀幕欣賞。直至今年度Summer IFF重新上映<悲>片的復刻版本,供給我一個遲來補償的機會。

事實上,今趟事隔二十年的新版本,畫質的確遠勝坊間銷售的影碟,尤其要看侯孝賢的匠藝、梁朝偉懾住靈魂般的演戲魅力、辛樹芬的脫俗美、主題曲的感染力和台灣如詩如畫的美景,絕對要在大銀幕反射出來的光影中才能全情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