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22 08:52:41毅
《一球成名》:紐卡素自我宣傳的深層結構 〈文章轉載〉
網主前言:
寫畢上文不久,本人剛巧在書局翻閱了沈旭暉著作《國際政治夢工場》的一篇文章,沈旭暉教授透過電影《一球成名》來客觀刻劃現實情況〈甚或糾正影片裡的不實情節〉,再而去探討紐卡素球會以及整個球壇的政治形勢,不論紐迷與否,總之對於喜歡觀賞足球賽事的人來說,從運動去認識政治,這篇文章絕對俱有參考價值。
寫畢上文不久,本人剛巧在書局翻閱了沈旭暉著作《國際政治夢工場》的一篇文章,沈旭暉教授透過電影《一球成名》來客觀刻劃現實情況〈甚或糾正影片裡的不實情節〉,再而去探討紐卡素球會以及整個球壇的政治形勢,不論紐迷與否,總之對於喜歡觀賞足球賽事的人來說,從運動去認識政治,這篇文章絕對俱有參考價值。
正文:
我知道,「圖騰」這類名字很討厭。但我還是要說,紐卡素曾是我的圖騰。當年為了提起勁在凌晨讀書,人為地建構了一個原因:等睇波。後來,正如建構主義說的那樣,幻影變成真實,本末終於倒置。
那時候,正是紐卡素領隊奇雲基瑾〈Kevin Keegan〉的黃金時代,幾乎壓倒曼聯得到聯賽冠軍,陣中有費迪南〈Les Ferdinand〉、艾斯派拿〈Faustino Asprilla〉、真路拿〈David Ginola〉一類有前無後的娛樂性球星。當然,還有剛退役的隊長舒利亞〈Alan Shearer〉。有舒利亞,才有紐卡素球會參與投資的足球電影三部曲《一球成名》。據說電影由兩名球迷監製發起,找來球迷導演Danny Cannon,卻一直找不到任何球迷投資,最後是舒利亞拍心口支持,叫一眾皇馬球星俾面客串,劇本、主角等一干「配套」才紛紛出現。它無疑是近年難得一見的「純線性電影」,既像《足球小將》,又像粵語長片,但總算是紐記軟硬兼銷。受夠了近年沉淪到中下游的紐卡素,與及它的「球星」巴布林、奧拜恩和艾美奧比,《一球成名》總算為球迷得到心靈自慰。電影和現實大有距離,就算不計成績,電影情節,依然難以出現。
拉美球星一律患上「喜鵲病」
首先是墨西哥裔主角Santiago Munez的際遇。正牌紐卡素曾把希望寄託在拉美球員,以為崇尚進攻的悅目風格和紐記不謀而合,但就是事與願違。十年前,奇雲基瑾買入的哥倫比亞前鋒艾斯派拿〈Faustino Asprilla〉是當時公認的球王,一度被比利「烏鴉嘴」認可接班人;他加盟時,紐記在聯賽榜遙遙領先,領隊以為再添奇兵,應該萬無一失。可惜1+1就是不=2,加了一位南美扭波王,反而激起球隊內部矛盾,全隊風格失去統一。最後失落錦標,不少球迷歸咎化學作用的失效。艾斯派拿也交上黑運,一度幾乎要淪落到踢英國乙組。
1999年,曾任英格蘭國家隊領隊的名宿卜比笠臣爵士〈Sir Bobby Robson,當時還未授勳〉接任紐卡素,原來的算盤是引入西班牙、葡萄牙和中南美球員,因為他曾任教葡萄牙球隊士砵亭和波圖,就是他在那裡發掘現在呼風喚雨的車路士領隊摩連奴〈Jose Mourinho〉,以為自己是識途老馬。於是,紐卡素又出現了智利的艾肯那〈Clarence Acuna〉、巴拉圭的加維利亞〈Diego Gavilan〉、秘魯的蘇蘭奴〈Nolberto Solano,下附圖〉、葡萄牙小將維亞那〈Hugo Viana〉,還加上前朝遺留的西班牙後衛馬些連奴〈Marcelino〉。上述球員,除了蘇蘭奴全都貨不對辦,通病是盤扭過多、容易受傷、狀態不穩,總之不適合英超,更不適合位可能是最難適應的喜鵲〈Magpies,紐卡素別稱〉。電影主角Munez的成功「案例」,只反襯紐記十年的拉美投資是多麼失敗。
我知道,「圖騰」這類名字很討厭。但我還是要說,紐卡素曾是我的圖騰。當年為了提起勁在凌晨讀書,人為地建構了一個原因:等睇波。後來,正如建構主義說的那樣,幻影變成真實,本末終於倒置。
那時候,正是紐卡素領隊奇雲基瑾〈Kevin Keegan〉的黃金時代,幾乎壓倒曼聯得到聯賽冠軍,陣中有費迪南〈Les Ferdinand〉、艾斯派拿〈Faustino Asprilla〉、真路拿〈David Ginola〉一類有前無後的娛樂性球星。當然,還有剛退役的隊長舒利亞〈Alan Shearer〉。有舒利亞,才有紐卡素球會參與投資的足球電影三部曲《一球成名》。據說電影由兩名球迷監製發起,找來球迷導演Danny Cannon,卻一直找不到任何球迷投資,最後是舒利亞拍心口支持,叫一眾皇馬球星俾面客串,劇本、主角等一干「配套」才紛紛出現。它無疑是近年難得一見的「純線性電影」,既像《足球小將》,又像粵語長片,但總算是紐記軟硬兼銷。受夠了近年沉淪到中下游的紐卡素,與及它的「球星」巴布林、奧拜恩和艾美奧比,《一球成名》總算為球迷得到心靈自慰。電影和現實大有距離,就算不計成績,電影情節,依然難以出現。
拉美球星一律患上「喜鵲病」
首先是墨西哥裔主角Santiago Munez的際遇。正牌紐卡素曾把希望寄託在拉美球員,以為崇尚進攻的悅目風格和紐記不謀而合,但就是事與願違。十年前,奇雲基瑾買入的哥倫比亞前鋒艾斯派拿〈Faustino Asprilla〉是當時公認的球王,一度被比利「烏鴉嘴」認可接班人;他加盟時,紐記在聯賽榜遙遙領先,領隊以為再添奇兵,應該萬無一失。可惜1+1就是不=2,加了一位南美扭波王,反而激起球隊內部矛盾,全隊風格失去統一。最後失落錦標,不少球迷歸咎化學作用的失效。艾斯派拿也交上黑運,一度幾乎要淪落到踢英國乙組。
1999年,曾任英格蘭國家隊領隊的名宿卜比笠臣爵士〈Sir Bobby Robson,當時還未授勳〉接任紐卡素,原來的算盤是引入西班牙、葡萄牙和中南美球員,因為他曾任教葡萄牙球隊士砵亭和波圖,就是他在那裡發掘現在呼風喚雨的車路士領隊摩連奴〈Jose Mourinho〉,以為自己是識途老馬。於是,紐卡素又出現了智利的艾肯那〈Clarence Acuna〉、巴拉圭的加維利亞〈Diego Gavilan〉、秘魯的蘇蘭奴〈Nolberto Solano,下附圖〉、葡萄牙小將維亞那〈Hugo Viana〉,還加上前朝遺留的西班牙後衛馬些連奴〈Marcelino〉。上述球員,除了蘇蘭奴全都貨不對辦,通病是盤扭過多、容易受傷、狀態不穩,總之不適合英超,更不適合位可能是最難適應的喜鵲〈Magpies,紐卡素別稱〉。電影主角Munez的成功「案例」,只反襯紐記十年的拉美投資是多麼失敗。
生力軍與空降兵團被詛咒
與現實同樣脫節的,還有電影主角由預備組直升正選的「傳奇」。事實上,能夠由細在同一英超球會踢到大的球員極為罕見,在大球隊更是難得出現,一般都是苦等也等不到正選,最後情願外放乙丙組翻身。以紐卡素為例,它的預備組有一名〈起碼在入球數字上〉相當出色的前鋒卓佩〈Michael Chopra〉,等了多年還是「預備」,近年終於扶正為後備,表現相當平庸。原來有一名來自北愛爾蘭的球隊正選後衛艾朗曉士〈Aaron Hughes〉,是僅有的青訓產品,球技又是平平,一直擔任土產代言人這生招牌,終於也在2005年被賣到阿士東維拉。
紐卡素近年成績雖然差,生力軍除個別例子外,依然不易上位,反映英超球會內部培訓的整條「一站式生產線」已局部失靈。這明顯因為大球會迷信大收購,於是電影也出現了一名800萬鎊身價的爛滾球員,不斷因為媾女過度腳軟、被質疑「能力」,最後也是一球〈一舉?〉成名。真正的紐卡素偏偏沒有這樣走運,巨額收購通常以失敗告終,因為球員肩負起死回生的壓力,球隊卻容不下起死回生的個人表現。這就是現代足球的矛盾:既要製造名牌球星,領隊又討厭個人主義,能夠在球場按章工作、場外懂得自我明星化的人,多多少少,需要性格分裂的藝術。紐卡素前領隊古列治〈Ruud Gullit〉收購的蘇格蘭前鋒鄧肯費格遜〈Duncan Ferguson〉浪費700萬鎊,笠臣的法國翼鋒羅拔〈Laurent Robert〉用了950萬鎊,都是這類希望愈大〈下刪千字〉的例子。最新案例是原來紅到不得了的奧雲〈Michael Owen〉,除了養傷,不知道他在紐卡素幹過甚麼。
與現實同樣脫節的,還有電影主角由預備組直升正選的「傳奇」。事實上,能夠由細在同一英超球會踢到大的球員極為罕見,在大球隊更是難得出現,一般都是苦等也等不到正選,最後情願外放乙丙組翻身。以紐卡素為例,它的預備組有一名〈起碼在入球數字上〉相當出色的前鋒卓佩〈Michael Chopra〉,等了多年還是「預備」,近年終於扶正為後備,表現相當平庸。原來有一名來自北愛爾蘭的球隊正選後衛艾朗曉士〈Aaron Hughes〉,是僅有的青訓產品,球技又是平平,一直擔任土產代言人這生招牌,終於也在2005年被賣到阿士東維拉。
紐卡素近年成績雖然差,生力軍除個別例子外,依然不易上位,反映英超球會內部培訓的整條「一站式生產線」已局部失靈。這明顯因為大球會迷信大收購,於是電影也出現了一名800萬鎊身價的爛滾球員,不斷因為媾女過度腳軟、被質疑「能力」,最後也是一球〈一舉?〉成名。真正的紐卡素偏偏沒有這樣走運,巨額收購通常以失敗告終,因為球員肩負起死回生的壓力,球隊卻容不下起死回生的個人表現。這就是現代足球的矛盾:既要製造名牌球星,領隊又討厭個人主義,能夠在球場按章工作、場外懂得自我明星化的人,多多少少,需要性格分裂的藝術。紐卡素前領隊古列治〈Ruud Gullit〉收購的蘇格蘭前鋒鄧肯費格遜〈Duncan Ferguson〉浪費700萬鎊,笠臣的法國翼鋒羅拔〈Laurent Robert〉用了950萬鎊,都是這類希望愈大〈下刪千字〉的例子。最新案例是原來紅到不得了的奧雲〈Michael Owen〉,除了養傷,不知道他在紐卡素幹過甚麼。
領隊和球員權力倒置
電影與現實一樣,紐卡素球員都以愛蒲著稱,性醜聞是家常便飯,就差不會像電影壞孩子或《警訊》一樣誠心悔改。電影的偽領隊能壓服大牌球員,真領隊恰恰相反,總是被球員玩到離隊。就算是德高望重的Sir Bobby (上圖左),也管教不了一手組成的青年團,最好波的戴亞〈Kieron Dyer〉正是最風流的一人。兩年前他曾捲入一宗輪姦案,主角自然大喊無辜,因為有人證明他當時在另一個性派對,分身不暇。
2004年笠臣被炒,球壇譁然,一直受其包庇的戴亞居然表態支持,球迷怒斥其忘恩負義。他以前的兩任領隊––古列治與杜格利殊––分別是荷蘭和蘇格蘭球王,也是被舒利亞為首的球員逼走。繼任領隊桑拿士〈Graeme Souness〉原來以治軍嚴厲著稱,著重防守,儘管防守不符合紐卡素「隊情」〈又偏偏不見防守有所改善〉,在2005年冒險踢走半隊正選,繼續沉淪榜末,最後又是執包袱,何況當時盛傳快要退休的舒利亞謀朝篡位。要一名老領隊管理一批年輕胡鬧的超級富豪,實在是一份苦差,呢份工實在好難做好,內裡的權力平衡,就不是《一球成名》這種樣板電影能夠∕願意塑造。上任領隊路達〈Gleen Roeder〉是紐卡素十年來最細牌的一人,今天已沒有了舒利亞這「更衣室叛黨領袖」,宿命之下,又是不歡而散。
電影與現實一樣,紐卡素球員都以愛蒲著稱,性醜聞是家常便飯,就差不會像電影壞孩子或《警訊》一樣誠心悔改。電影的偽領隊能壓服大牌球員,真領隊恰恰相反,總是被球員玩到離隊。就算是德高望重的Sir Bobby (上圖左),也管教不了一手組成的青年團,最好波的戴亞〈Kieron Dyer〉正是最風流的一人。兩年前他曾捲入一宗輪姦案,主角自然大喊無辜,因為有人證明他當時在另一個性派對,分身不暇。
2004年笠臣被炒,球壇譁然,一直受其包庇的戴亞居然表態支持,球迷怒斥其忘恩負義。他以前的兩任領隊––古列治與杜格利殊––分別是荷蘭和蘇格蘭球王,也是被舒利亞為首的球員逼走。繼任領隊桑拿士〈Graeme Souness〉原來以治軍嚴厲著稱,著重防守,儘管防守不符合紐卡素「隊情」〈又偏偏不見防守有所改善〉,在2005年冒險踢走半隊正選,繼續沉淪榜末,最後又是執包袱,何況當時盛傳快要退休的舒利亞謀朝篡位。要一名老領隊管理一批年輕胡鬧的超級富豪,實在是一份苦差,呢份工實在好難做好,內裡的權力平衡,就不是《一球成名》這種樣板電影能夠∕願意塑造。上任領隊路達〈Gleen Roeder〉是紐卡素十年來最細牌的一人,今天已沒有了舒利亞這「更衣室叛黨領袖」,宿命之下,又是不歡而散。
貝理雅+葉錫恩+舒利亞=紐卡素是左派搖籃
為甚麼一切都是contrast,紐卡素依然要拍電影「自串」?這必須交代當地與國際接軌的特殊慾望。紐卡素不同一般英超球隊,位處英格蘭極北的蘇格蘭邊境,城市全名是Newcastle-upon-Tyne。假如蘇格蘭獨立,這就是英格蘭的極北邊境。紐記不但是當地的最大球會,也是當地的最大社會組織,心態夜郎自大,球迷極度忠誠〈因為缺乏選擇〉。球迷把紐卡素土生土長的舒利亞幾乎當成是神,他驅逐領隊的無型權力是informal politics的一種,是帶有社會性的。英國首相貝理雅自稱紐卡素球迷,當地人卻不領情,既有排外元素作崇,又認為這是「政治拉票」的陰謀,餘事可知。可惜紐卡素也是英國最窮困的地方之一,方言像土語,「舒利亞式英文」難以教人聽懂,所以他擔任評論員並非明智。環境造就真理,當地曾出產了一位家喻戶曉的香港名人,就是前立法局議員杜葉錫恩。也許因為來自那種環境,到了香港,她倍加同情低下階層、厭惡殖民統治,既是比一位人大政協純真得多的正牌左派,又是一位實質上信奉東方主義到東方行善的西方傳教士。她的老左、貝理雅的新左、舒利亞比右腳差勁的左腳,構成了紐卡素的「勁左DNA」。
蘇格蘭獨立運動近年露出曙光,紐卡素的邊境飆悍精神,卻已通過球會發揚光大。當地人不是求獨立,但求得到和倫敦、曼徹斯特、馬德里平起平坐的大城地位,以及英格蘭與蘇格蘭之間的橋樑身份。無論《一球成名》情節多麼一廂情願,似乎當地球迷已相信,真的有了一名將在第二集upgrade到皇馬的球星,網上網上討論區也懂得把現在低沉的戰績,歸咎於「Santiago Munez離隊」。這樣的非線性情節發展情不自禁、戲假情真,想起退休前後的舒利亞,才是這齣電影幕前幕後的靈魂,恍然《一球成名》的一切,原來劇力萬均。
沈旭暉 撰文
為甚麼一切都是contrast,紐卡素依然要拍電影「自串」?這必須交代當地與國際接軌的特殊慾望。紐卡素不同一般英超球隊,位處英格蘭極北的蘇格蘭邊境,城市全名是Newcastle-upon-Tyne。假如蘇格蘭獨立,這就是英格蘭的極北邊境。紐記不但是當地的最大球會,也是當地的最大社會組織,心態夜郎自大,球迷極度忠誠〈因為缺乏選擇〉。球迷把紐卡素土生土長的舒利亞幾乎當成是神,他驅逐領隊的無型權力是informal politics的一種,是帶有社會性的。英國首相貝理雅自稱紐卡素球迷,當地人卻不領情,既有排外元素作崇,又認為這是「政治拉票」的陰謀,餘事可知。可惜紐卡素也是英國最窮困的地方之一,方言像土語,「舒利亞式英文」難以教人聽懂,所以他擔任評論員並非明智。環境造就真理,當地曾出產了一位家喻戶曉的香港名人,就是前立法局議員杜葉錫恩。也許因為來自那種環境,到了香港,她倍加同情低下階層、厭惡殖民統治,既是比一位人大政協純真得多的正牌左派,又是一位實質上信奉東方主義到東方行善的西方傳教士。她的老左、貝理雅的新左、舒利亞比右腳差勁的左腳,構成了紐卡素的「勁左DNA」。
蘇格蘭獨立運動近年露出曙光,紐卡素的邊境飆悍精神,卻已通過球會發揚光大。當地人不是求獨立,但求得到和倫敦、曼徹斯特、馬德里平起平坐的大城地位,以及英格蘭與蘇格蘭之間的橋樑身份。無論《一球成名》情節多麼一廂情願,似乎當地球迷已相信,真的有了一名將在第二集upgrade到皇馬的球星,網上網上討論區也懂得把現在低沉的戰績,歸咎於「Santiago Munez離隊」。這樣的非線性情節發展情不自禁、戲假情真,想起退休前後的舒利亞,才是這齣電影幕前幕後的靈魂,恍然《一球成名》的一切,原來劇力萬均。
沈旭暉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