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09 22:12:58毅
舊台灣流行曲
![](http://mypaperimg.pchome.com.tw/newroot2/9/8/98874429/content/20060509/22/1268635356.jpg)
懶洋洋的星期天,一個人躲在家裡足不出戶,電台識趣的播了一系列十多年前的台灣流行曲,讓疲倦的神經飄進舊時代的台灣,灰濛濛的天色、街道的塵埃、破落的地下鐡路、入夜後的車輛、西門町的霓虹和中山紀念堂的滄涼,台北的點滴風貌,皆盡在舊日台灣歌手沉鬱的嗓音之中。
那個年代的台灣歌手,不論是粗獷硬朗的趙傳,以至樣子甜美的蘇慧倫,他們總是在七分瑟縮的書卷氣中滲出兩分憂情、一分迷惘,這份台灣人的獨有情懷,使他們唱的情歌倍感真摰。《愛如潮水》、《你怎麼捨得我難過》、《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你知道我在等你嗎》、《大約在冬季》、《味道》、《輸了你贏了世界又如何》、《用心良苦》、《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想你想得好孤寂》、《認錯》、《流言》、《夢醒時份》、《靠近》、《你把我灌醉》、《沒有煙抽的日子》……這些曲名曾經滄海,至今仍舊耳熟能詳,歌者只管開腔「入beat」,人們自然便跟著唱和,這份歌者與聽眾間無須言語的共識,感覺相當奇妙,可說是時間流逝的一個見証。
儘管這些歌曲是卡拉OK的永恆曲目,可是我還很怕一些年青K迷突然「懶感性」的點選來唱,然後瞇著雙眼,故作深情的哼著:「對你的思念是一天又一天……」舊台灣的情歌跟陶吉吉、周杰倫、光良的大熱時代曲不同,歌中的情感不能在封閉的密室環境裡發放出來;況且,這些金曲的情懷投射在一般只懂吃喝玩樂的消費群族身上,實在是一種罪惡。聽舊台灣流行曲,地點一定要是台北的咖啡室裡,嘴裡細嚐著一口藍山咖啡,滾燙的香氣悄悄地撲進鼻內,由櫥窗望出外,陰沉囈侷的天空彷彿將要下起大雨,街道上依然車來人往,交通燈紅綠的閃著,靜待黃昏後的鶯聲輕鳴,接而響起那時候情歌裡面的木結他伴奏……整組畫面,彷似楊德昌或蔡明亮電影裡的蒙太奇。
大約五年前,我曾到過台灣旅遊,台北市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有點「奄悶」,很不適合一雙一對的情侶來遊玩。即使台北市早已踏入城市化模式型態,但在高樓林立、夜市昇平當中,卻潛在著一種靜默喘息的氣氛,那大概跟當地人的文化風情及長期氣候有關,聽舊台灣流行曲也是一樣,要在獨處納悶中才有此特別的觸動。
那個年代的台灣歌手,不論是粗獷硬朗的趙傳,以至樣子甜美的蘇慧倫,他們總是在七分瑟縮的書卷氣中滲出兩分憂情、一分迷惘,這份台灣人的獨有情懷,使他們唱的情歌倍感真摰。《愛如潮水》、《你怎麼捨得我難過》、《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你知道我在等你嗎》、《大約在冬季》、《味道》、《輸了你贏了世界又如何》、《用心良苦》、《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想你想得好孤寂》、《認錯》、《流言》、《夢醒時份》、《靠近》、《你把我灌醉》、《沒有煙抽的日子》……這些曲名曾經滄海,至今仍舊耳熟能詳,歌者只管開腔「入beat」,人們自然便跟著唱和,這份歌者與聽眾間無須言語的共識,感覺相當奇妙,可說是時間流逝的一個見証。
儘管這些歌曲是卡拉OK的永恆曲目,可是我還很怕一些年青K迷突然「懶感性」的點選來唱,然後瞇著雙眼,故作深情的哼著:「對你的思念是一天又一天……」舊台灣的情歌跟陶吉吉、周杰倫、光良的大熱時代曲不同,歌中的情感不能在封閉的密室環境裡發放出來;況且,這些金曲的情懷投射在一般只懂吃喝玩樂的消費群族身上,實在是一種罪惡。聽舊台灣流行曲,地點一定要是台北的咖啡室裡,嘴裡細嚐著一口藍山咖啡,滾燙的香氣悄悄地撲進鼻內,由櫥窗望出外,陰沉囈侷的天空彷彿將要下起大雨,街道上依然車來人往,交通燈紅綠的閃著,靜待黃昏後的鶯聲輕鳴,接而響起那時候情歌裡面的木結他伴奏……整組畫面,彷似楊德昌或蔡明亮電影裡的蒙太奇。
大約五年前,我曾到過台灣旅遊,台北市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有點「奄悶」,很不適合一雙一對的情侶來遊玩。即使台北市早已踏入城市化模式型態,但在高樓林立、夜市昇平當中,卻潛在著一種靜默喘息的氣氛,那大概跟當地人的文化風情及長期氣候有關,聽舊台灣流行曲也是一樣,要在獨處納悶中才有此特別的觸動。
我是一個住在昆明ㄉ台灣老人,沖杯咖啡,聽聽老歌,還有當年ㄉ衝勁,要是有現場該多好,祝福我吧.
我是個已愈“古來稀”之齡的退休“LKK”,生平喜聽音樂,尤愛國台語老歌,如群星會時期的老歌,欲與同好切嗟,若有意交換、或有價讓與者,請來信洽商,又本人久欲加入相關老歌愛好者的“部落格”,不得其門而入,請台長–毅人介紹,謝謝您。2006/07/14
我也喜歡這些1980/90年代的流行歌曲
和現在的流行樂比較起來
真的更加感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