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02 21:46:49毅
Blur的MV美學 (上)
因為《去年在馬倫巴》一片,本人盼能重溫《To The End》的MV,於是四處搜購Blur的MV精選集《Blur:The Best Of》,回家品嚐。
看著一首接一首耳熟能詳的Music Video,不禁讓人追溯到那個Brit-Pop盛世的年頭,從而回顧樂隊心路歷程上的演進。就讀初中的時候,本人很喜歡Blur,但老實說,Blur的現場演唱水準僅屬一般,故此筆者較為專注Blur的音樂錄像製作。雖然Blur的MV並不似其他流行歌手組合,起用名牌導演操刀,或投資昂貴成本和大量特技來純粹美化畫面;可是,Blur往往能夠透過簡單的影像(當然有些也不簡單)表現出個人的音樂特色,那並非區區金錢和特技便可築成的。因此筆者想藉此解構Blur的MV美學,從而深入細探其音樂的精髓。
《She’s So High》:
《She’s So High》是樂隊首支推出市面的單曲。誠然,《She’s So High》一點也不悅耳,當時Blur的音樂較為取向80s’英國Country-Sound,明顯見得出樂隊尚未建立自己風格,仍在幼嫩階段。
然而在《She’s So High》的MV裡,大可感覺到成員的個性以及他們將來所走的路線。首先,MV裡面漆黑一片,只賴微弱的螢光電線圈來照明,環境予人一份光怪陸離的迷幻色彩;而四位成員在MV裡的裝束卻十分Casual:留著蓬鬆的冬菇頭髮型、穿起色彩班瓓的「童裝」T-Shirt(尤其Graham的那件印有「365」的數字Tee亦成為Blur樂迷的經典珍藏),再加上Damon唱歌時甚為睲睲作態的姿勢,可見其日後鬼馬俏皮、平易近人的作風。
《There’s No Other Way》:
單從歌名來看,筆者便粗略估計到歌曲的內容,大致上是樂隊對權威的無奈,甚至對英國社會的傳統觀念作出小小的諷刺。果真如我所料,整首MV的背景也是圍繞著一個典型英式家庭的午膳飯局,飯局裡的父親恃住自己是一家之主,便向家人顯示威嚴;母親雖善解人意,卻無動於父親的權威低下;飯局中的Damon則狀似啞忍的望著鏡頭唱著:「There’s No Other Way,All That You Can Do Is Watch Them Play...」再者,餐檯上的份量也十分豐富,可是當這一家人完膳後,媽媽再從雪櫃裡拿出膳後甜品,該碗甜品的份量比剛才的主菜更加豐厚,由此批判了英國人好食懶飛的惰性。
無須複雜的場面鋪排,也可交待歌曲的主旨,此乃音樂錄像的精妙所在。
《Bang》:
經過《She’s So High》和《There’s No Other Way》兩首稚嫩的作品後,Blur的音樂形態終在《Bang》裡萌芽起來,Graham在歌曲中段的幾個結他單音,表露出繁華都市的虛無狀態,和人與人之間的一份冷漠。MV一開首,鏡頭便捕捉著大笨鐘樓由日到夜的情景,鐘樓是倫敦一大都會的象徵,見証著英國人的千秋基業。鏡頭從鐘樓一轉,樂曲響起,便以快鏡捕捉著都市人與交通工具於建築物之間左穿右插的畫面,這也是繁榮都會的特色之一。而Blur四子則站立在馬路中心,看著人們勞勞役役的擦肩而過,正如歌詞寫道:「Siiting on the early bus,Passing through the morning rush」,即使Damon如何在街上整古弄怪,路人亦沒有因此停下步伐,整個世界裡,彷彿只有建築物會留意他們,奈何序幕的鐘樓也只是孤單的一角。
《Popscene》:
作為第二張大碟《Modern Life Is Rubbish》的頭炮作品,《Popscene》絕對呈現了樂隊的具體風格:嘈吵、亂拍、狂放、跳跳紮、不修篇幅、粗枝大葉,這跟樂隊日後的大熱作《Song 2》不謀而合,兩者MV同樣是花紋牆紙、花紋地毯的佈景;同樣是快速凌亂的剪接;視覺效果同樣是相當之「激」!然而《Popscene》所表達的是九十年代的男歡女愛,新世代青年所推崇的狂歡生活,而由Blur所領導的Brit-Pop浪潮實則也是一種享樂主義的音樂類型,從而可見《Popscene》預言了Brit-Pop皇朝的降臨。
《For Tomorrow》:
乍看之下,不論歌曲或音樂錄像,《For Tomorrow》的確有點似David Bowie的《China Girl》。
原來在《To The End》之前,Blur經已在《For Tomorrow》的MV裡向法國新浪潮電影致敬,Damon與女主角向下坡相擁翻滾的一幕,無疑是取自於某部電影的經典場面吧。而且在黑白的影像下,Damon一身筆挺的西服,充分將那份鄰家男孩的迷人氣息散氣出來,氣氛倍感浪漫。
《Chemical World》:
Blur早在前作《Bang》裡表達過對都市凡囂生活的厭惡,而樂隊的《Chemical World》則表明自己酷愛大自然生活,因此《Chemical World》的MV製作亦甚有大自然氣息,鏡頭內全是山明水秀、鳥語花香的情景,環境之清晰幾乎可媲美自然生態紀錄片,可謂樂隊最貼近大自然的一面。或者是受到環境的影響,成員們暫且放下他們一貫嬉笑怒罵的作風,與郊外融為一體,假若我不知道Blur是誰,我或會錯認眼前的四人是Boyzone、Westlife之類的偶像組合。
《Girls And Boys》:
《Girls And Boys》是讓Blur揚名立萬、紅透半邊天的單曲,此曲甚至受到前輩Pet Shop Boys賞識,專程為他們進行Re-Mix,再而掀起Brit-Pop浪潮的第一波。
縱使《Girls And Boys》是何其重要,但歌曲的MV卻是樂隊最簡陋的一首。首先,MV裡面的佈景已是一張錄影屏幕,而樂隊四人則在錄像前演唱該曲,如今看來,這種MV拍攝手法實在老套過時,甚有當年的「閃電傳真機Feel」。為了迎合「女與男」的主題,樂隊身後的片段由街道走訪到游泳池、的士高等這些異性匯聚的熱點,從而批判現代人對兩性關係的輕率態度。
《Parklife》:
緊接著《Girls And Boys》的強勢,《Parklife》為Blur再下一城,同名大碟亦賣出驕人的成績,全英樂迷忽然間對樂隊的流暢曲式和Damon的黐脷筋唱腔大為受落。《Parklife》的MV一連奪下多項該年度的最佳音樂錄影帶獎項,導演Pedro Romanhanyi更藉此在業界聲名大噪起來。
MV裡面Damon飾演一名跟班打工仔,跟隨著主任四處推銷產品,不時受到主任的呼呼喝喝,據聞飾演該名推銷主任的西裝友,正是英國國內的著名「名嘴」。然而,台灣人將《Parklife》翻譯為「居無定所」,其所指的「居無定所」是人類精神上的漂泊,人類每天起床都要勞勞碌碌的尋找目標,過著些刻板乏味的日子,這正是歌曲探討的議題。而《Parklife》的MV以透過兩位推銷員每天在街上兜客的所見所聞,揭露都市人生活的醜態。期間Blur更糢仿起披頭四在《Abbey Road》封面的過馬路姿態。
《To The End》:
《To The End》一曲是Blur首支登上英國細碟榜冠軍的單曲(《Parklife》則是緊隨其後的冠軍歌曲),而且是樂隊罕有的慢板情歌,整首歌節奏流暢,佈滿著歐陸式的華麗浪漫氣派,無疑是筆者最喜歡的作品。
正如筆者多次提到,《To The End》的MV是打著旗號向亞倫雷奈的《去年在馬倫巴》致敬的,故此樂隊遠赴布拉格拍攝,重新塑造這座宮殿,片內的場景幾乎與電影一模一樣(除了石像之外),彷彿是濃縮成四多分鐘的《去年在馬倫巴》,那當然,一百多分鐘的原版電影直教筆者難於消化,反而四多分鐘的音樂錄像卻為恰到好處,令人看得賞心悅目。
另外,Graham Coxon扮演戲中的神秘人亦相當入型入格。
《Country House》:
先說些題外話,《Parklife》成功讓Blur晉身天王名列之同時,Blur亦要面對Oasis的火速崛起,輿論界將兩者的競爭大造文章,並大字標題寫道「世紀之戰」來形容。為了迎接這場可笑的「世紀之戰」,樂隊所屬的EMI唱片公司認為:「只要創作多一張類似《Parklife》的即食專輯便可輕易擊退勁敵了!」結果Blur果真依照公司的提議,錄製了《The Great Escape》,一張比《Parklife》更趨商業化的專輯,來迎戰Oasis。
不用多說,Oasis是那場「世紀之役」的贏家,一曲《Wonderwall》在英國細碟榜停留了三十多個星期,由此証實EMI不思進取的想法是導致戰敗的原因(個人認為樂隊也要負上部份責任的)。事隔多年後,樂隊成員也異口同聲地說《The Great Escape》是張垃圾唱片。
作為《The Great Escape》的頭炮,《Country House》均以招牌流暢曲式來個先聲奪人。《Country House》可說是樂隊的夢想樂園,住在鄉郊大屋,終日與大自然、動物禽蓄為伴,何其寫意。因此,驟看《Country House》的MV,便不期然覺得自己正看著添布頓的電影,所有離奇古怪的人物、快樂繽紛的氣氛、甚至乎Queen的《Bohemian Rhapsody》清唱部份的戲謔都盡在片中,而片中亦找來兩位英國喜劇演員Keith Allen及Matt Lucas客串,可見樂隊的嚴陣以待。
《The Universal》:
在《The Great Escape》專輯內,《The Universal》無疑是最突出的一曲,歌曲的配樂精彩宏偉,猶如置身於太空浮動著;而歌曲的內容亦描述未來科技對人類的禍害,這樣值得深思的議題,借用影像大師史丹利寇比力克的拍攝風格實在最好不過。
全白色的裝潢家具、人體像的裝飾擺設、一張張機械的面孔、Damon的單眼化妝、蠢蠢欲動的四人幫......《The Universal》的MV明顯是取材於經典電影《發條橙》。而事實上,歌曲本身也挺配合寇比力克電影的冷漠感觀,難怪往後的Damon終日埋首於電影配樂的工作吧!
(未完成的部份將盡快補上)
看著一首接一首耳熟能詳的Music Video,不禁讓人追溯到那個Brit-Pop盛世的年頭,從而回顧樂隊心路歷程上的演進。就讀初中的時候,本人很喜歡Blur,但老實說,Blur的現場演唱水準僅屬一般,故此筆者較為專注Blur的音樂錄像製作。雖然Blur的MV並不似其他流行歌手組合,起用名牌導演操刀,或投資昂貴成本和大量特技來純粹美化畫面;可是,Blur往往能夠透過簡單的影像(當然有些也不簡單)表現出個人的音樂特色,那並非區區金錢和特技便可築成的。因此筆者想藉此解構Blur的MV美學,從而深入細探其音樂的精髓。
《She’s So High》:
《She’s So High》是樂隊首支推出市面的單曲。誠然,《She’s So High》一點也不悅耳,當時Blur的音樂較為取向80s’英國Country-Sound,明顯見得出樂隊尚未建立自己風格,仍在幼嫩階段。
然而在《She’s So High》的MV裡,大可感覺到成員的個性以及他們將來所走的路線。首先,MV裡面漆黑一片,只賴微弱的螢光電線圈來照明,環境予人一份光怪陸離的迷幻色彩;而四位成員在MV裡的裝束卻十分Casual:留著蓬鬆的冬菇頭髮型、穿起色彩班瓓的「童裝」T-Shirt(尤其Graham的那件印有「365」的數字Tee亦成為Blur樂迷的經典珍藏),再加上Damon唱歌時甚為睲睲作態的姿勢,可見其日後鬼馬俏皮、平易近人的作風。
《There’s No Other Way》:
單從歌名來看,筆者便粗略估計到歌曲的內容,大致上是樂隊對權威的無奈,甚至對英國社會的傳統觀念作出小小的諷刺。果真如我所料,整首MV的背景也是圍繞著一個典型英式家庭的午膳飯局,飯局裡的父親恃住自己是一家之主,便向家人顯示威嚴;母親雖善解人意,卻無動於父親的權威低下;飯局中的Damon則狀似啞忍的望著鏡頭唱著:「There’s No Other Way,All That You Can Do Is Watch Them Play...」再者,餐檯上的份量也十分豐富,可是當這一家人完膳後,媽媽再從雪櫃裡拿出膳後甜品,該碗甜品的份量比剛才的主菜更加豐厚,由此批判了英國人好食懶飛的惰性。
無須複雜的場面鋪排,也可交待歌曲的主旨,此乃音樂錄像的精妙所在。
《Bang》:
經過《She’s So High》和《There’s No Other Way》兩首稚嫩的作品後,Blur的音樂形態終在《Bang》裡萌芽起來,Graham在歌曲中段的幾個結他單音,表露出繁華都市的虛無狀態,和人與人之間的一份冷漠。MV一開首,鏡頭便捕捉著大笨鐘樓由日到夜的情景,鐘樓是倫敦一大都會的象徵,見証著英國人的千秋基業。鏡頭從鐘樓一轉,樂曲響起,便以快鏡捕捉著都市人與交通工具於建築物之間左穿右插的畫面,這也是繁榮都會的特色之一。而Blur四子則站立在馬路中心,看著人們勞勞役役的擦肩而過,正如歌詞寫道:「Siiting on the early bus,Passing through the morning rush」,即使Damon如何在街上整古弄怪,路人亦沒有因此停下步伐,整個世界裡,彷彿只有建築物會留意他們,奈何序幕的鐘樓也只是孤單的一角。
《Popscene》:
作為第二張大碟《Modern Life Is Rubbish》的頭炮作品,《Popscene》絕對呈現了樂隊的具體風格:嘈吵、亂拍、狂放、跳跳紮、不修篇幅、粗枝大葉,這跟樂隊日後的大熱作《Song 2》不謀而合,兩者MV同樣是花紋牆紙、花紋地毯的佈景;同樣是快速凌亂的剪接;視覺效果同樣是相當之「激」!然而《Popscene》所表達的是九十年代的男歡女愛,新世代青年所推崇的狂歡生活,而由Blur所領導的Brit-Pop浪潮實則也是一種享樂主義的音樂類型,從而可見《Popscene》預言了Brit-Pop皇朝的降臨。
《For Tomorrow》:
乍看之下,不論歌曲或音樂錄像,《For Tomorrow》的確有點似David Bowie的《China Girl》。
原來在《To The End》之前,Blur經已在《For Tomorrow》的MV裡向法國新浪潮電影致敬,Damon與女主角向下坡相擁翻滾的一幕,無疑是取自於某部電影的經典場面吧。而且在黑白的影像下,Damon一身筆挺的西服,充分將那份鄰家男孩的迷人氣息散氣出來,氣氛倍感浪漫。
《Chemical World》:
Blur早在前作《Bang》裡表達過對都市凡囂生活的厭惡,而樂隊的《Chemical World》則表明自己酷愛大自然生活,因此《Chemical World》的MV製作亦甚有大自然氣息,鏡頭內全是山明水秀、鳥語花香的情景,環境之清晰幾乎可媲美自然生態紀錄片,可謂樂隊最貼近大自然的一面。或者是受到環境的影響,成員們暫且放下他們一貫嬉笑怒罵的作風,與郊外融為一體,假若我不知道Blur是誰,我或會錯認眼前的四人是Boyzone、Westlife之類的偶像組合。
《Girls And Boys》:
《Girls And Boys》是讓Blur揚名立萬、紅透半邊天的單曲,此曲甚至受到前輩Pet Shop Boys賞識,專程為他們進行Re-Mix,再而掀起Brit-Pop浪潮的第一波。
縱使《Girls And Boys》是何其重要,但歌曲的MV卻是樂隊最簡陋的一首。首先,MV裡面的佈景已是一張錄影屏幕,而樂隊四人則在錄像前演唱該曲,如今看來,這種MV拍攝手法實在老套過時,甚有當年的「閃電傳真機Feel」。為了迎合「女與男」的主題,樂隊身後的片段由街道走訪到游泳池、的士高等這些異性匯聚的熱點,從而批判現代人對兩性關係的輕率態度。
《Parklife》:
緊接著《Girls And Boys》的強勢,《Parklife》為Blur再下一城,同名大碟亦賣出驕人的成績,全英樂迷忽然間對樂隊的流暢曲式和Damon的黐脷筋唱腔大為受落。《Parklife》的MV一連奪下多項該年度的最佳音樂錄影帶獎項,導演Pedro Romanhanyi更藉此在業界聲名大噪起來。
MV裡面Damon飾演一名跟班打工仔,跟隨著主任四處推銷產品,不時受到主任的呼呼喝喝,據聞飾演該名推銷主任的西裝友,正是英國國內的著名「名嘴」。然而,台灣人將《Parklife》翻譯為「居無定所」,其所指的「居無定所」是人類精神上的漂泊,人類每天起床都要勞勞碌碌的尋找目標,過著些刻板乏味的日子,這正是歌曲探討的議題。而《Parklife》的MV以透過兩位推銷員每天在街上兜客的所見所聞,揭露都市人生活的醜態。期間Blur更糢仿起披頭四在《Abbey Road》封面的過馬路姿態。
《To The End》:
《To The End》一曲是Blur首支登上英國細碟榜冠軍的單曲(《Parklife》則是緊隨其後的冠軍歌曲),而且是樂隊罕有的慢板情歌,整首歌節奏流暢,佈滿著歐陸式的華麗浪漫氣派,無疑是筆者最喜歡的作品。
正如筆者多次提到,《To The End》的MV是打著旗號向亞倫雷奈的《去年在馬倫巴》致敬的,故此樂隊遠赴布拉格拍攝,重新塑造這座宮殿,片內的場景幾乎與電影一模一樣(除了石像之外),彷彿是濃縮成四多分鐘的《去年在馬倫巴》,那當然,一百多分鐘的原版電影直教筆者難於消化,反而四多分鐘的音樂錄像卻為恰到好處,令人看得賞心悅目。
另外,Graham Coxon扮演戲中的神秘人亦相當入型入格。
《Country House》:
先說些題外話,《Parklife》成功讓Blur晉身天王名列之同時,Blur亦要面對Oasis的火速崛起,輿論界將兩者的競爭大造文章,並大字標題寫道「世紀之戰」來形容。為了迎接這場可笑的「世紀之戰」,樂隊所屬的EMI唱片公司認為:「只要創作多一張類似《Parklife》的即食專輯便可輕易擊退勁敵了!」結果Blur果真依照公司的提議,錄製了《The Great Escape》,一張比《Parklife》更趨商業化的專輯,來迎戰Oasis。
不用多說,Oasis是那場「世紀之役」的贏家,一曲《Wonderwall》在英國細碟榜停留了三十多個星期,由此証實EMI不思進取的想法是導致戰敗的原因(個人認為樂隊也要負上部份責任的)。事隔多年後,樂隊成員也異口同聲地說《The Great Escape》是張垃圾唱片。
作為《The Great Escape》的頭炮,《Country House》均以招牌流暢曲式來個先聲奪人。《Country House》可說是樂隊的夢想樂園,住在鄉郊大屋,終日與大自然、動物禽蓄為伴,何其寫意。因此,驟看《Country House》的MV,便不期然覺得自己正看著添布頓的電影,所有離奇古怪的人物、快樂繽紛的氣氛、甚至乎Queen的《Bohemian Rhapsody》清唱部份的戲謔都盡在片中,而片中亦找來兩位英國喜劇演員Keith Allen及Matt Lucas客串,可見樂隊的嚴陣以待。
《The Universal》:
在《The Great Escape》專輯內,《The Universal》無疑是最突出的一曲,歌曲的配樂精彩宏偉,猶如置身於太空浮動著;而歌曲的內容亦描述未來科技對人類的禍害,這樣值得深思的議題,借用影像大師史丹利寇比力克的拍攝風格實在最好不過。
全白色的裝潢家具、人體像的裝飾擺設、一張張機械的面孔、Damon的單眼化妝、蠢蠢欲動的四人幫......《The Universal》的MV明顯是取材於經典電影《發條橙》。而事實上,歌曲本身也挺配合寇比力克電影的冷漠感觀,難怪往後的Damon終日埋首於電影配樂的工作吧!
(未完成的部份將盡快補上)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