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26 19:01:5397
*記者報導/馮
【記者鄭羽書台北報導】民國七十七年,當時還是大學生的馮翊綱與宋少卿,因著共同的興趣成立了「相聲瓦舍」,剛開始只是兩個愛說相聲的年輕人,很浪漫的想要創作相聲表演給大家看,卻在無心插柳的情況下成立劇團,這一走就是十幾年,不但「相聲瓦舍」演變為台灣相聲表演藝術的代表,更因以相聲形式為基礎,從事戲劇創作,而被譽為相聲的新希望。
馮翊綱並未把相聲當成「相聲事業」在經營,他認為相聲在一開始就是表演藝術,只不過魏龍豪、吳兆南經由廣播表演相聲做得太好了,才會使大家都認為相聲是用「聽」的;但對他而言,相聲就是「相」和「聲」,包含了視覺和聲音的表演,雖然出了許多的有聲出版品,但是馮翊綱認為,相聲就是要進劇場,在現場欣賞的,要成為一個專業的相聲表演藝術工作者,第一學習就是要走進劇場看別人表演。
擁有國立藝術學院戲劇藝術碩士學位的馮翊綱,目前任教於銘傳大學、世新大學及國立台灣藝術學院,三所學校每周八堂課,加上寫劇本、上通告、排戲,馮翊綱仍能夠每天睡滿八小時,他認為要有效管理時間,必須建立規律的習慣,並堅持絕對不熬夜,因為他認為熬夜後隔天必然無法保持最佳狀態,工作效率一定差。
馮翊綱表示,規律的規劃時間,就會使自己在有限的時間裡遊刃有餘。
在忙碌的生活裡,除了有原則的規劃時間外,馮翊綱也試著放鬆自己的原則,並以「放空自己」自勉,他認為停下腳步,不僅能夠用另一種角度看事情,也讓自己跟別人都舒服一點。在生活的壓力下,他建議大家多看相聲,跟著相聲的段子好好的放聲大笑,他希望能藉由他的表演讓大家體會相聲的趣味,為生活帶來歡樂,並提升生命的品質。
馮翊綱並未把相聲當成「相聲事業」在經營,他認為相聲在一開始就是表演藝術,只不過魏龍豪、吳兆南經由廣播表演相聲做得太好了,才會使大家都認為相聲是用「聽」的;但對他而言,相聲就是「相」和「聲」,包含了視覺和聲音的表演,雖然出了許多的有聲出版品,但是馮翊綱認為,相聲就是要進劇場,在現場欣賞的,要成為一個專業的相聲表演藝術工作者,第一學習就是要走進劇場看別人表演。
擁有國立藝術學院戲劇藝術碩士學位的馮翊綱,目前任教於銘傳大學、世新大學及國立台灣藝術學院,三所學校每周八堂課,加上寫劇本、上通告、排戲,馮翊綱仍能夠每天睡滿八小時,他認為要有效管理時間,必須建立規律的習慣,並堅持絕對不熬夜,因為他認為熬夜後隔天必然無法保持最佳狀態,工作效率一定差。
馮翊綱表示,規律的規劃時間,就會使自己在有限的時間裡遊刃有餘。
在忙碌的生活裡,除了有原則的規劃時間外,馮翊綱也試著放鬆自己的原則,並以「放空自己」自勉,他認為停下腳步,不僅能夠用另一種角度看事情,也讓自己跟別人都舒服一點。在生活的壓力下,他建議大家多看相聲,跟著相聲的段子好好的放聲大笑,他希望能藉由他的表演讓大家體會相聲的趣味,為生活帶來歡樂,並提升生命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