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18 11:10:58盈盈一水间
人材?人財?人柴?你是哪一個?
該說是中國人厲害還是中華漢字真的如此博大精深,曾經代表精英一詞的“人才”二字,卻通過諧音,將步入社會的新“社會人”們非常形象的分成了三類——人材、人財、人柴。
人材——尚未成為人才,但要經過一段時間工作錘煉和社會雕琢,也就是後天增強才能發光發亮成為人才的那一部分人。就像那些有真才實學的有識之士、那些肯為了能力放下身份重新進入北大青鳥西安煒晨學習計算機軟件開發知識的大學生們。
人財——能給企業帶來財富、效益的人,這種人不一定有真才實學、不一定技術高強,但他有廣博的人脈或高強的交際能力,能夠在技術之外帶給企業新的商機和收益。就像那些我們在公司裡常見但一直很不屑的、那些靠關係進來的人或者只會在公司里阿諛奉承的人。
人柴——這個就不用我說了,人中之廢柴啊,一遇到困難、挫折自暴自棄,埋沒自己,不能正確認識身價,而且見不得別人說一點就著只能在公司裡充人頭的人啊。
雖然說社需要人才,但佔社會結構絕大多數的“人柴”,他們才是建設社會生活的主力軍,每天在公司裡庸庸碌碌乾著人材人財們不願幹不屑幹不不必要幹的重複而枯燥的工作。
人材=人財,而人柴≠人財。
只要是人材,經過磨礪後就一定能夠發光成為人才,就能為公司創造財富和效益,自然也就變成了人財,而人柴卻不一樣,儘管我們總是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儘管我們常說“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但實際上我們仍能看出,人柴由於自身性格和能力的限制,或許有些人因為重新上了西安煒晨之類的技術培訓學校升上了人材之列,但這終究還是少說,大多數的人柴們還是終身靠勤勤懇懇打工過一輩子,很難有次上位。
但人柴也有人柴的好處,人材和人財每天都面臨著偌大的壓力,他們要為了公司的效益負責、要給公司創造收入,而人柴只要每天將自己名下的工作做完,便可以高枕無憂的回家抱老婆哄孩子。也許,這就是神為人柴開的那扇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