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人的洛丽塔情结
洛丽塔原本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一部小说,此书完稿后曾一度被出版社拒之门外,当时的许多人认为是一部黄书,几经周折,最终被法国一家出版社打破僵局率先出版发行。随着时间的推移,洛丽塔的种种逐渐被人们所接纳,作品被多个国家翻译出品,后来还被改编成电影作品搬上荧屏。
小说《洛丽塔》讲述了一个中年男性与一个未成年少女的畸形的恋爱故事,主人公亨勃特幼年时曾喜欢一位女孩,但这位女孩后来死了。亨勃特成年后,始终不能抹去对那些十几岁青春少女猥琐的欲望和梦魇,这种情结有着不可抗拒的魔力,他根本无力自我救赎,只能让自己随波逐流。
后来,洛丽塔的妈妈夏洛特恋上了主人公亨勃特,亨勃特违心地与夏洛特结婚,他与夏洛特结婚的理由很荒谬——仅仅是为了能和她14岁的女儿洛丽塔共处一室,因为亨勃特已经深深迷恋上了洛丽塔。
发现此事的夏洛特愤怒地冲出家门,不幸死于车祸之中。夏洛特死后,亨勃特带着洛丽塔开始了他们四处逃窜的爱情,这种爱情一度被认为是乱伦的、畸形的爱情。年轻的洛丽塔最终还是厌倦了这样的爱离开了亨勃特......
随着时间的推移,洛丽塔已经不仅仅泛指这一部小说,它繁衍出洛丽塔式的时尚,比如洛丽塔服饰风格,洛丽塔族群,洛丽塔一族的女生都谨小慎微,懂得保护自己,这都是受洛丽塔的影响所繁衍的。
但不可否认,在一部分中年男性的心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存有亨勃特的洛丽塔情结,他们对青春少女有着一定程度的恋物癖。一位青春靓丽的年轻女孩地出现,往往会使中年男子眼前一亮,继而他们的内心会高度兴奋。中年男子很容易对年轻少女一见倾心,再见钟情。但换做是遇见同龄女性,这种可能就会大大的降低了。至少年轻女孩比中年女性更能唤起中年男人内心的爱恋欲望。
这就演化成所谓的老牛吃嫩草,这种演化正是他们的洛丽塔情结所促使的结果。书面一点地说,那就是老少配,中年男性娶非常年轻的女孩为妻,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
那么,中年男性对青春少女一见倾心,继而发展到结婚,这真的是一种爱吗?我觉得这种爱有些突如其来和毫不理智,很无厘头。所以这并非是一种爱,并非一种单纯意义上的爱。也并非中年男子对少女们青春胴体的贪婪。
因为这种贪婪并不专于某一人,凡是年少姣好的女子都可以让他们产生贪婪欲,这也应验了不是爱情的说法。他们所贪婪的不是女孩们年轻身体的本身,而是这一个群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年轻貌美,活力四射。
这种特质象征着生命的不朽和永不衰老。对于正在老去的人而言,他们心理对衰老是有着微妙的畏惧和恐慌的。而女孩们的年轻态青春派对中年男人来说,就是一剂很好的镇定剂,同时,也唤醒了他们对年轻和不朽的渴求欲望,这种欲望最终转换成对年轻生命体的占有,这种占有让他觉得自己和年轻生命体是如此之近,甚至把占有的年轻生命体看做是自己生命的一种延续和黏合体。
这种占有让他们觉得这年轻的生命形体里有自己注入的密不可分的因子,从而在心理上形成一种自己并未衰老的慰藉,面对外界,当别人夸耀他年轻的妻子时,他会很受用“你的妻子真年轻,真漂亮”的称赞,因为他主观上会觉得,别人所夸赞的年轻生命体是“我”的,而非别人的,这个年轻体又是他占有的,主观上他就会认为“我”的某些特征上是年轻的。
所以说,中年男人对年轻女孩的爱恋大都是一种洛丽塔情结,而老少配也可以说是洛丽塔情结的一种延续和具体。在中国,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和道德观念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今天,老少配已经被社会默许和认可。
我并非否认这种老少配的婚恋方式,而是说,在中国的一部分老少配婚姻中,相互爱恋并非是他们结合的决定性因素,中年男子大都是因为洛丽塔情结作祟而选择年轻女孩作为配偶,而年轻女孩则因为金钱观、权欲思想而甘做洛丽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