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10 11:06:26lee

政治學解釋名詞

精英主義(Elitism)是從現實主義出發來理解和闡釋政治
與社會的結構及其發展的一種理論。

儘管人們可以從柏拉圖、馬基雅弗利等人的著作中找到
精英主義的蛛絲馬跡,但是,一般觀點認為系統而有影
響的精英主義形成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20世紀70年
代達到其發展的頂峰。

早期的精英主義發源於義大利。莫斯卡、帕累托、米歇
爾斯、奧爾特加、勒龐等人在批判大眾民主的基礎上發
展了早期的精英主義理論,韋伯、熊彼特等人則從民主
政治出發,論證了精英民主的政治合理性。當代的精英
主義者,如伯納姆、米爾斯等人則從經濟和制度的角度
論證了精英主義。

精英主義的興起反映了西方思想界對大眾民主興起的保
守態度,人們試圖以精英主義來對抗大眾民主的潮流。
受到來自多元主義、社會主義等思潮的批判和挑戰,精英
主義在當代日趨衰落。晚近崛起的新精英主義則更多關
注利益集團,試圖在精英決策、精英統治的合法性等問
題上有所突破。

人們而常常使用「權力精英」、「社會精英」、「寡頭
」、「統治階級」等概念來稱呼精英。帕雷托在區分「
精英統治」和「民眾」兩個概念的基礎上從「高度」和
「素質」兩個方面來定義精英;韋伯、熊彼特等人傾向
於將精英視為民主政治的獲勝者;拉斯維爾則試圖以「
高度」的概念作為定量地分析精英的標準。但時至今日
,即使是精英主義者內部,精英的含義亦並不一致。

早期的精英主義有一種貴族傾向,把身份、地位、財產
作為衡量精英的標準。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精英主義
逐漸接受並融合了民主的某些要素,發展成為精英民主
。精英主義民主否認古典民主理論中「人民主權」、「
公意」、「共同福利」等價值取向,更傾向於將民主視
為一種方法或是一種程式,對民主採取工具主義的態度
。這種程式民主的概念直接影響到達爾、亨廷頓等人的
民主理論。

精英主義關注社會的權力結構及其特性。早期的精英主
義更多地體現為一種社會理論,它把社會中的人分為精
英與大眾兩種類型,並提供了「精英—大眾」的兩分法


精英主義蔑視大眾,崇尚精英。精英主義蔑視、嘲笑,
甚至是仇視普通大眾,認為大眾是一個無知、盲動而又
自命不凡的群體,稱其為「奴隸」、「野蠻人」、「烏
合之眾」、「群畜」,甚至在主張民主制的熊彼特那裡
,大眾也被認為是政治領域裡的「原始人」;相反,精
英階層則品德高尚、能力超群,最適合作為大眾的統治
者。他們相信,人們對精英的偏見是出於嫉妒,而普通
大眾沒有精英是絕難實現自治的。

在政治理論上,精英主義反對大眾民主,主張精英治國
。精英主義者幾乎普遍對民主政治抱有悲觀主義情緒。
在他們眼裡,民主制是騙人的把戲,根本不會成功。由
於刻意去迎合大多數人的利益,民主政治常常發展成為
所謂的「暴民政治」,只有政治精英才是民主政治的堡
壘,佑護民主免於暴民政治。

在政治認知上,精英主義貶低理性的作用,推崇政治現
實主義。精英主義綜合了社會學、心理學甚至是數學、
經濟的方法,主張理論研究的中立、客觀。他們常常以
科學主義自居,主張從現實出發來理解政治社會的結構
與發展,對二戰後興起的政治科學有著重要影響。

精英主義的興起從另一個角度暴露了西方民主制度的某
些缺陷,精英主義傾向於將民主視為程式的作法在某種
程度上推動了民主與自由主義的結合,為當代西方憲政
民主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在現代政治學理論體系中,
精英主義理論的影響已經超出其理論本身,在政治科學
領域裡有著重要地位。然而,精英主義蔑視普通大眾,
反對民主,宣揚個人主義的英雄史觀,其理論上的缺陷
亦毋庸置疑。
「博奕理論」(Game Theory)又可稱為「互動決策理論」
(Interactive Decision Theory),亦即針對一群決策者
在決策時所面臨的問題與戰略行為,所進行的一套有系
統的分析方法。由於在許多政治情境下,所牽涉的正是
一群決策者間的互動,博奕理論自然成為分析政治行為
的一項強有力工具。因此,對於該理論的基本語言、概
念與方法的認識,已成為從事政治科學研究者所不可或
缺的條件。進一步而言,由於博奕理論的研究焦點在於
衝突現象(定義:個人或團體彼此之間的行動相互影響的
情形)的分析,政治學者所關心的許多課題自是博奕理論
的適用對象。




「權威」(authority)是指國家對內是否有絕對的統治權
。權威有兩個層面︰正當性及有效統治。「正當性」(
legitimacy)是指政府被人民接受的程度。

「有效統治」(control)即所謂的治權,傳統上是指為確
保正當性被人民接受而具備的實力(power)或能力(
capability),



新制度主義
在制度外,強調非制度因素對制度的互動關係

新制度主義
(一) 代表:道格拉斯?諾斯、霍爾
(二) 面向:
1. 在制度外,強調非制度因素對制度的互動關係
2. 路徑學派:
A. 路徑是歷史演進的
B. A,B,C三路徑,選A不可能再回頭,碰D,E,選D不可回
,然後繼續演化
內容:
C. 政治角色的規範
D. 關心政治結構對個人(決策) 的影響
E. 研究制度和政策行程彼此的關係
3. 比較政治的新制度主義
a. 由於第三波民主化國家民主鞏固,許多研究開始關注
政治制度對轉型的影響
b. 認為民主政治的建立不單需要經濟和社會條件,政治
制度也很重要
(三) 新制度主義的另一面向
1. 代表:馬屈及奧爾斯
2. 當代政治學的批評:
A. 脈絡主義:只強調政治行為的社會脈絡而忽略國家
B. 化約主義:將政治只解釋個人行動的結果
C. 功利主義:將個人行動解釋為個人自利動機所刺激
3. 主張:
堅持政治更主動的角色,行政、立法、司法都是競爭性
社會力量的舞台,但也是用來界定或保護利益的一套標
準作業程式
4. 奧爾斯希望朝向政治理論方向發展,而非只是歷史描
述和法制式制度主義
5. 奧爾斯對新制度主義的質疑:
撘便車心態:個人利益和團體利益的衝突


新制度主義的解析
新制度論者則認為,實際上制度也會倒過來影響組織、
團體或個人的行為..

新制度論(New Institutionalism,或稱為新制度主義
)與行為主義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行為主義通常認為
組織、團體或個人之行為,或是偏好選擇會影響制度的
形成;也就是說,組織、團體或個人之行為屬「自變項
」,而制度興革則屬「依變項」的因果關係。但新制度
論者則認為,實際上制度也會倒過來影響組織、團體或
個人的行為;換言之,制度也可是「自變項」,而組織
、團體或個人的行為卻可能是「依變項」而已,兩者彼
此之間相互影響。
整體而言,制度是建構組織、團體、個人的互動「規範
」(或稱規則,如法規與政策)。儘管制度是一種規範
,惟上開行為者(如組織、團體、個人)仍會基於自利
、理性的偏好選擇,建立制度並試圖藉由非正式制度(
如「規範」以外的「習慣」)的配合,俾以降低交易成
本與風險;甚或,乾脆主導制度的改革變遷,以力求偏
好選擇利益的極大化(亦即期待制度變遷之效益可以大
於交易的成本與風險)。
質言之,組織、團體、個人等行為者之所以建立制度,
或是要求制度變遷(Institutional Change),就是為
了降低交易成本與風險。然而,新制度論也假設,制度
變遷的主導者有國家(state)帶動與組織(
organization)帶動等兩大類型,前者係以政府(行政
部門)為代表,後者則以利益團體(如大型財團)代表

實際上的情形是,制度變遷模式另可分為「強制性制度
變遷」(imposed institutional change)與「誘導性
制度變遷」(induced institutional change)。「強
制性制度變遷」可以使制度保持公共財的性質;「誘導
性制度變遷」則會通常會使原屬公共財性質的制度變成
私有財,亦即將使矯正「市場失靈」的制度無法解決問
題,反而另導致「政府失靈」(必需補充說明的是,公
共財一般而言係經租稅轉由政府提供,有「非敵對性」
與「非排他性」的特質;至於,私有財則是透過價格經
由市場提供之,並具有消費的「敵對性」與「排他性」
)。
當然,即使是歷史制度論者也會強調,制度興革(含建
立制度,或從要求制度變遷)與行動者之間(組織、團
體、個人等行為者)的關係其實是循環互賴建構並且相
互影響的。蓋對於行動者而言,爭取制度興革的主導權
就是在爭取政治權力或是決策能力。但剛好相反的是,
制度興革不僅是行動者理性思維的決策產物,實際上,
制度情境、歷史脈絡也同時建構了行動者理性思維的背
後依據。
在此,另套用經濟學上的供需平衡理論觀之,我們也可
以這麼說:若供給與需求處於不均衡狀態,舊的制度即
將面臨修正,而新的制度也即將產生。總之,制度如果
長期處於不均衡狀態,必然導致制度變遷;而消除制度
失衡的成效到底如何,則完全取決於新制度取代舊制度
的過程(含改革的沉澱成本),尤其是過程中的非制度
因素。
更精確的說,假如既有的制度無法滿足行動者的特定立
場,以及其背後所隱藏的偏好選擇時,就會導致新的制
度誕生(含舊的制度變革);而新的制度形成之後,也
會對行動者造成的制約,並使行動者與制度選擇形成新
的策略互動,從而再造成下一階段的制度變革。


理性抉擇論
以理性人為公設

理性抉擇論(Rational Choice Theory)
(一) 提倡者:賴克、唐斯
(二) 基本論點:
1. 實証政治理論,演繹法及歸納法並用
2. 經濟學研究法為主
A. 假定、公設、自明之理
B. 由演繹推假說
C. 收集資料再歸納驗證假說
D. 假說成為科學法則
E. 一組相關法則有系統的連結則為理論
PS.社會科學先收集資料再分析歸納
3. 以理性人為公設推假說
4. 理性、偏好、比較、順序
5. 偏好需滿足:
A. 連結性:A>B或B>A或兩者無差別
B. 遞移性:A>B>C,A>B,B>C,A>C
6. 理性人會追求最大期望效用
7. 例如:棄保
(三) 批評及反批評
1. 理性作為公設,缺乏實証
反:理論而言,真實與否不重要,重要是能否達到目標
2. 不可能有完整資訊供判斷
反:確定狀態在分析上便於運用
3. 沒注意社會及歷史因素,不承認人的自利傾向會受到
社會約制
4. 決策者應只是要達滿意的狀況,而非利益極大化
5. 人不一定理性,動機和心理狀況相當複雜
6. 對個人而言,自由選擇是幻想

溝通理論
決策者須賴良好的溝通,獲得正確資訊,以不斷地糾正
自己的決策行為

溝通理論
(一) 代表人物:杜意契
(二) 理論內容:
1. 立論源自於操縱學和大眾傳播學
2. 政治系統是一個界溝通網而自我駕馭的系統
3. 政治系統的穩定和均衡,有賴於系統功能達成目標
4. 追求目標的過程是多重的、變動的,政治系統的環境
也是變動的
5. 決策者須賴良好的溝通,獲得正確資訊,以不斷地糾
正自己的決策行為
(三) 評論:
1. 優點:重視外在環境之反餽過程,能充分說明決策依
據,符合民主精神
2. 缺點:忽略每一溝通網路中的決策點常因主觀意識或
人為疏失而無法提供完整而正確的資訊

菁英理論
政治菁英:在政治社會中為於上層地位,擁有大量社會
資源,對於政治決策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一群人

菁英理論
(一) 代表人物:莫斯卡、柏雷圖、米契爾
(二) 名詞解釋:
政治菁英:在政治社會中為於上層地位,擁有大量社會
資源,對於政治決策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一群人
(三) 理論內容:
1. 莫斯卡的『政治階級論』
狐狸與獅子的統治
A. 政治系統二階級:政治、非政治
B. 社會文明隨著菁英變動而改變
C. 關心的主題:
a. 精英的本質
b. 菁英如何維持地位及被更換
D. 菁英地位如何獲得和維持
a. 獲得:隨不同社會而異;大致有軍事、宗教、經濟、
才智
b. 維持:
1. 生活方式的一致性
2. 政治公式(論資排輩)的使用
3. 模仿性(置入性行銷)
4. 相互流通及軍隊的支援
2. 柏雷圖的『治理菁英理論』:
A. 菁英:治理、非治理
B. 豐富莫斯卡的『菁英流通概念』:
主要是透過繼承,但有時會因政治規則而失敗。菁英並
非永遠為同一類型,是以呈現出『江山代有人出』的現

C. 關心精英集團的改變:
封閉的精英集團是政治不穩的前兆
莫、柏的差別:
柏雷圖:關心菁英和大眾的差距,社會學
莫斯卡:心理學角度
3. 米契爾的寡頭鐵律:
A. 一切人類和政黨組織皆屬寡頭
B. 三主題:
a. 政黨及組織為何是寡頭
b. 一般性質為何
c. 寡投集團如何維持
C. 寡頭存在的理由:
a. 集團需有代表
b. 組織需有領導
c. 一般民眾希望被統治
D. 如何維持
a. 一般倫理(政治公式)
b. 免內鬨、抗腐敗
c. 自群眾吸收新人物及觀念
(四) 評論:
優:
A. 範圍易界定,問題易發掘
B. 可做深度分析
C. 菁英存在各方,可做比較分析
缺:
A. 概念結構脆弱,菁英、權威、影響力等無法獲一致解

B. 深層想法無法得知
(五) 當代菁英研究:
1. 拉斯威爾:
菁英為對政治團體的掌握者
評:涉及權力之概念難界定
論點:a.政策產出應由領導階層以科學方法界定
b.菁英由社會中依成就甄拔
c.大眾和菁英相互影響
2. 查蘭斯基:
屬社會學研究,焦點在社會、經濟、文化、政治,視為
影響政治甄補,產生菁英之因素
3. Mills權力菁英:
未必明確正統性的人,仍可發揮影響力,ex.軍人、財界

4. 熊彼得民主菁英:
a. 政治體系運作是開放的,不同菁英競爭,爭取民眾支

b. 承認民主競賽規則,亦忠於民主價值

集團理論(多元民主、多元主義國家論)
集團是指互動以追求共同政治目標的個人集合體,特徵
為互動,價值分配是集團競爭的結果

集團理論(多元民主、多元主義國家論)
(一) 代表人物:朋脫萊、杜魯門
(二) 理論內容:
1. 政治研究應以團體活動為範疇
2. 集團是指互動以追求共同政治目標的個人集合體,特
徵為互動,價值分配是集團競爭的結果
3. 朋脫萊將集團定義為一推向『某種固定的行動路線』
所進行的活動;集團的核心意義是活動和興趣
4. 集團的角色:
A. 集團競爭是政治過程中最重要的內容
B. 利益團體之互動能促進公益,因為:
a. 互相牽制、彼此妥協
b. 會籍重疊性,使利益團體行為溫和、策略理性
5. 利益團體對政治有兩種積極作用:
A. 功能代議補強區域代議的不足
B. 幫助決策者瞭解事理
6. 奧蒙分四類:
a. 組織的
b. 機構的:除本身利益,還有其他目標ex.政黨
c. 非組織:非正規手段,成員流動力大ex.派系、朋黨
d. 不軌的:暴動、示威、群眾運動中實限其利益之集合

(三) 評論:
優:
A. 把政治中的真實力量發掘出來
B. 認為政策的決定是團體的要求彼此妥協的結果,充分
反映出多元民主社會政治過程之特質
C. 實証主義色彩(觀察、描述)
缺:
A. 難以發展通則(對利益團體定位不一)
B. 忽略國家功能
C. 許多政策起源並非團體,而是領導者之智慧或意識形





春藥 2020-01-10 11:20:56

讚~~~~!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