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13 00:14:49夜旅行

宜家工場

「宜家」搬遷已有一段日子,新地標在公路大道旁清楚可見。招牌式的溫馨家居黃色,尤在夜色中更為顯著,路上奔駛而過的車子無不被閃亮的品牌所吸引。然而,新地點除了號稱本區域最大規模的經營外,另有什麼新賣點,招引總是在忙碌著分配與消耗一天時間的城市消費人?

那龐大的建築,外形看似一間大工廠。因此每次來到新「宜家」,心里總浮現一個念頭:我在「參觀」而非閒逛。工廠印象的深化,是在遊覽路線中途時,看見一個玻璃箱。箱頭里展示著「宜家」產品的品質鑑定程序:機械器材重復著固定的動作,不斷向一張椅子突然施壓,鐵枝緊緊按著椅背、椅座,然後鬆開,然後又再次重施故技。在這小箱子里,時間就被反復的簡單動作所消融。

我一直在想,在資本主義的消費世界里,最後擺放在顧客眼前的產品,總必須遮掩勞工剝削的真相,以及生產過程中毫無特色與個性的大規模製造。此外,消費人一旦揮不掉產品製作所經歷的刻板、單調與重復的生產線印象,試問該產品又如何宣示其品味獨特的形象包裝呢?

但是,舒適燈光照耀,「宜家」堂堂正正暴露工業化製造的複製程序。與此同時,各個佈置不同的角落卻又懸挂著設計師的肖像,告示川流不息的人們,擺放眼前的家具是充滿人性化與創意的獨特設計。相悖的陳列設計公然示眾,然大家不以為意,繼續蜂擁到來。再以鳥瞰角度視之,「宜家」的U字形陳列遊覽路線,顧客們就不自覺地隨預設好的路段沿途觀看,呈現出機械規律化的景觀。

心中狐疑未消,來到「宜家」底層,並直通付賬出口。就在臨近出口的一段路,「宜家」巨無霸的貨艙盡收不進眼簾,堆積如山高的盒裝存貨一列又一列地整齊排著。顯然,適量地揭露工場化的產品面貌,可以讓今天的消費群眾更有安全感,以「逛街」時間換取產品製作所消耗的工場時間。

再不然,照常熱賣的瑞典小肉丸,足以填飽周末一肚子的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