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27 04:06:05顏士凱

「高雄影音產業發展」(4-3):金馬獎常設在高雄

力圖建立新台灣電影工業的高雄市政府,繼去年仿照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今年再度邀集韓、港兩地重量級電影人士,以及台灣南北的電影專家與高雄市府官員代表,聚集在一起為未來的高雄電影工業大計集思。


本次的「高雄影音產業發展的可能性」論壇,共達成以下短、中、長期目標等共識:短期內,建制化協助到高雄拍片的流程,並建立統一聯繫窗口;中期,爭取金馬執行委員會常設在高雄,並擴大金馬獎的國際交流與市場機能;長期,將高雄市建立為電影城或設立電影中心,並推動中央構建出強有力的電影政策,如在高雄蓋一座耗資十億的亞洲最大製片場等。


涂銘:金馬獎常設高雄

本次論壇邀請到韓國振興委員會秘書長金惠俊、電影政策研究員?喜晟,詳細論述韓國振興委原會的經驗。?喜晟特別強調,韓國的振興委員會雖是在1999年五月底成立,不過,早在金大中前總統於競選期間的1998年,便已承諾成立;換句話說,韓國的電影振興政策不僅在一開始是由中央主導,而且就是由總統直接帶領;儼然已經成為亞洲第一大電影節的釜山影展,也是花了十年時間才有今天的規模,而且每年投入金額約為1.2-1.5億台幣。

金惠俊表示,韓國電影振興委原會不僅市是個常設機構,當初在成立時便已把土地當作是一種電影投資計劃,會內人員常態編制便已達120多人。相較於台灣最大的金馬電影節,不僅至今仍不是一個常設機構,轄下人員的非常態編制也僅在影展期間最高不到二十人,而且每年只有4-5000萬台幣的經費,美商福斯電影公司台灣區總經理涂銘表示,全世界沒有一個國際性電影節是像金馬獎,「每年在各個不同城市巡迴舉辦,這儼然就是一個閉鎖在台灣島內的影展」,涂銘以及其他許多人士都認為,影展是最能直接帶動地方電影產業的活動,涂銘因此大膽建議,高雄應該把金馬獎與金馬國際影展「爭取」過來舉辦,但要高雄市府有魄力拿出6000-8000萬經費,才有可能將新的金馬獎,發揮成一個真正具有國際知名度與帶動高雄地方產業的影展。


王時思處長:爭取公視二台在高雄

此次論壇代表高雄市政府出席的是新聞處的王時思處長,王時思表示,影音工業茲事體大,如果高雄電影工業發展的官方機構還是下轄在新聞處,她很清楚這樣的電影發展是必須與地方政策相結合的能力限制,因此,她希望能先做到對高雄電影節朝國際化的改良,並且眼前儘速建制化高雄市府這一年來,極力在推行的協助到高雄拍片的流程的建制化,另外,為了鼓勵影音公司能在高雄落地生根,她將極力「爭取公視二台在高雄」,未來她希望可以將2009年的世運會媒體村,轉型為數位影音媒體中心,並極力向中央爭取在高市設立國家級數位影音媒體中心。王時思最後語重心長地表示,影音真要成為一種具有時代性的尖端化工業,如果沒有中央「強有力的電影政策」的話,地方政府恐怕還怕只能做到獎勵與協助,這類「下游」工業的部份,而無從朝影音工業的中上游邁進。

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主任暨中映電影公司輔導老師林文淇教授表示,高雄市府立意良深的電影事務委員會,其「重量」不僅應在新聞處之上,而且轄下還要創立一個電影中心,其唯一的任務就是推動高雄電影產業。而2005年女性影展策展人林杏鴻則認為,在階段性做法上,應從電影工作坊的成立先著手,為影音育成中心率先進行電影從業人才的培育,以及輔導、刺激影音相關產業在高雄。


李祐寧:一個鏡頭在高雄

導演李祐寧則提議修改獎勵在高雄拍片辦法中的,「影片長度的四分之一必須是以高雄為背景」;他舉羅浮宮與奧塞美術館分別贊助蔡明亮與侯孝導拍片為例,其中的條件是僅需影片中「只有一個鏡頭是必須」,以羅浮宮或奧塞美術館為電影背景。此外,李祐寧更以其近一年多來協助高雄市府,出版高高屏電影拍攝景點一書為例,認為市府當培育「景點經理人(lacation manger)」制度,協助外來者到高雄拍片的深入了解,以達成對原先劇本的精確修編。李祐寧還以其在美國拍片的經驗為例,建議高雄市府當建立電影保險制度,除了力保電影可以拍攝完成險外,還要加入拍片現場意外險,以確保電影得以全力在「意內與意外」的如期完成。


Ron Norman:電影工業與高鐵一樣重要

身為好萊塢獨立電影製片,目前在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擔任專任教授的Ron Norman,更是語重心長地表示,台灣的國際化發展與自我體認程度,將是台灣未來十年發展的重大指標,他更認為建設台灣電影工業與教育,與建設高鐵其實是一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