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7 14:55:02914
大陸「十二五規劃」對台商不只是題材
精實新聞 2010-10-05 19:26:53 記者 林詩茵 報導
中國大陸即將出爐的「十二五規劃」牽動全球投資市場的目光,由於大陸已定調出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並被外界預期,2011年起的下一個5年計劃,將是中國最「刺激」的5年,也是大陸產業將「巨大轉變」的5年。大陸經濟將由外銷轉重內需、高耗能轉為低碳、高科;並拉高國民所得,發展城市化等,這番結構調整下,甫簽署兩岸ECFA的台灣勢有機會爭取龐大商機。
每5年,中國大陸就會制定國家發展藍圖,下一個階段的「十二五規劃」建議稿,將在10月15日即將召開的中全會中提出,隨著中國經濟體的壯大,相關規劃成為全球投資市場關注的議題,預料將牽動亞洲周邊國家的經濟發展,與大陸僅海峽之隔的台灣,在簽署兩岸ECFA後,將成為首要受惠的地區。
大陸已提出「十二五」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汽車、生物育種、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其實與台灣當局提出的六大關鍵新興產業有,包括綠色能源、生物科技、精緻農業、醫療照護、觀光旅遊,以及文化創意等,有若干同質性。
事實上,目前大陸經歷的「十一五」,被視為經濟史上深具里程碑意義的5年,在過去5年裡,大陸不再著注經濟成長的快速,而要兼顧質的改善,因此一般預料,「十二五規劃」除繼續著重GDP的成長目標外,經濟結構的改變和調整更將是重點。
例如:中國面對經濟疲弱的歐、美、日經濟體,以及各國日益升高的貿易保護主義;全球的環保、節能意識;內部也要面對社會發展的變化、社會穩定、城鄉和貧富差距等。因此,一般預料,除了上述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外,「區域發展」和「產業升級」將是「十二五規劃」的兩大主軸。
中國將會繼續推動農村發展城鎮化,並由重外銷轉為重內需,提高內地服務業的比重,加速西部和內陸農村的發展,尤其,保障住房和社保、醫療問題,將是重要議題。
不少法人認為,台灣廠商要到大陸爭取十二五商機,似乎沒有那麼直接,現階段,題材成分較高。但隨著大陸經濟學家已提出,建議將兩岸經濟發展與合作,特別是ECFA納入十二五規劃中,而台灣的六大關鍵新興產業發展計劃,也應該展開兩岸大合作,寫入十二五規劃。若台灣與大陸能進行兩岸產業的分工合作,或相互投資,則可望提高台灣的實質經濟效益。
從大陸正進行的「十二五規劃」,產業升級的部份,包括新能源、新科技、節能環保、電動汽車等,一般預料,這些新產業的產值初期並不高,對部份台灣積極發展的綠能、環保、生技醫藥、電動車電池、智慧電網的廠商而言,著實提供了可以登陸搶商機的空間,但效應將是緩慢顯現。
比較具體且立即顯現的是,大陸積極調整結構,預料將大量帶動內需消費的發展,這效益將隨著中國的GDP持續成長,城鄉發展進行下,陸續達成就業和國民所得的成長,這對已經在大陸卡位的中概、內需、通路族群,效益都會持續顯現。
對台灣而言,「十二五」究竟值不值得期待?其實就像ECFA效應一樣,以台灣廠商在高科技、環保領域的優勢,若能全力參與大陸內銷商機,則「十二五」對台商而言,將不是只有題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