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4-12 22:33:53劉大風/劉小風

似曾小小興亡-走在颱風之後

似曾小小興亡-走在颱風之後
  
  梁啟超在《中國歷史研究法》裡,點明過中國歷史的特性,他說:「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譜而已」,又說:「吾中國國家思想,至今不能興起者,數千年之史家,豈能辭其咎也」,就是因為這種傳統史筆,讓我們的歷史成了帝王家譜、成了英雄附注、成了「只知個體而不知群體」的記錄(補遺),也難怪,歷史離我們愈來愈遠、愈來愈遠,迷離到愈來愈少人和它做朋友,恍惚到愈來愈多人誤解了歷史,書架的古籍,百年孤寂,負擔著過去,塵封在過去,凌雲健筆曾讓它復活,細雨夜幕卻又讓它迷路,時間空間終將其黯然、褪色,在角落邊咆哮,在黑暗中吶喊,多多少少有名無名的人,多多少少霄漢沉醉的事,在歷史長河裡揮霍,最後,落花飛絮,在欲去未去間,他們向虛無沉默,成了思考的迷思、成了歷史的遙遠。

  好無聊的歷史,曾是這樣覺的,直到、直到在這次颱風裡看到許多家園殘破、親人失散、生離死別的景象,字面上的「哭」,我們看了可能沒什麽,但親身經歷過再來體會「哭」,文字與經歷發生重疊、發生交集之後,就顯的心驚、震憾了,感慨同時,讓我想到史書上那些記載,人相食呀、民不聊生呀、餓殍盈野呀等等,我不禁思考文字與現實,這種時間與空間發生錯亂的關係,往往是微妙的,有時我們覺得天涯,但只是咫尺,有時我們舉手,但又是投足,彷彿在昨天,卻又是遙遠。雖然,此次災情還不至淪至「餓殍盈野」的地步,但觸景生情、但感同身受,這些感觸讓我更能貼進歷史、接近活生生的血肉,而不盡是風花明月、陽春白雪。而我,在感傷之餘,還是不免讓思緒回到過去,讓歷史感覺,來感覺歷史,從現代回到古代,從今夏颱風的立足點上,我看到史書文字的背後,那一幕幕悲哀--「似曾小小興亡」。

  文字是感傷的,但感受卻是殘酷的。 

     二○○一年八月十二日

後記:
  今年夏天,臺灣經歷了好多次颱風,有走的超慢的老公公式、有暴雨水沖式、有……,入伍服役的我,當然有救災的義務與責任,救災、救災、救災,感覺這夏天就在忙碌與難過間走去了,我們,夏天,總是走在颱風後。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補遺】:

  對傳統史學的理論進行批判或轉化,只是轉到後來,西方的成份多,中國的本色少,傳統史學的優點反而被抹滅了。像梁啟超說「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譜而已」「吾中國國家思想,至今不能興起者,數千年之史家,豈能辭其咎也」,把正史說成是王家譜、英雄附注、「只知個體而不知群體」,這種說法只能代表胡適那個時代的學術風氣,可是我們偏偏要「以今人觀古人」,看看是否真的是傳統史學有問題。  

  編年以年記事,繫日月以成朝紀,要年要日要月,那就一定要有個「標準」,這個標準便是年號,從漢武帝開始,有年號就一定有帝王,本紀記的固然是帝王,實則是以帝王為整個國家的大事編年,用以記錄整個國家社會。列傳則是各個團體裡的重要人物,有皇族、游俠、儒林、貨殖、列女、逸民、術藝……,除此之外,還有志、表,廣泛記錄時代的典章制度思想學術國計民生官職軍政……,整體合觀,便是一個群體,分而論之,則是個體,有大有小,有同也有異,創新而不離奇,傳統卻不庸俗,怎能說是「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譜而已」,怎能說傳統就一定不好呢?

  另外,其他的札記、方志、三通、本末、詩史、全書全集……等經史子集更不必說了。「書有未曾經我讀」,中國史學史這個領域,未來路還很長呢。(20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