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6.赤道儀極軸是要對好而不是對準
2021-10-16.赤道儀極軸是要對好而不是對準
現在需要精密追蹤攝影的,應該很多都面對現實換用無精度赤道儀了,這時就會明顯地受到【極軸管理】的重要。
可以支持精密追蹤的極軸位置隨時在變,所以極軸不是要對準,而是要對好,如果在同一地點放兩台赤道儀,即使是相同的品牌型號,筆者瞄準的極軸位置也會不一樣,因為每部赤道儀有各自的立地條件、馬達速率和機械特性,想要做出相同的追蹤精度,兩部赤道儀就會各自有各自的最佳極軸位置,而且是隨著時間和攝野變化極軸位置。
現在大家用便宜好幾倍的價格,買到精度提高十倍的的赤道儀(需要齒輪精密轉動的CNC、3D列印製品的精度也輕快提高),周期誤差遠低於大氣擾動以後,攝影時用那款光學望遠鏡就沒差那麼多了,加上有些名牌天文廠不肯跟上8cm技術(筆者早提醒名牌用家要哀求原廠免費進用8cm技術),十年過去品牌型號論終於不支倒地了。
有沒有辦法一邊追蹤攝影一邊對極軸,這個問題筆者想過,但是行不通,縱使極軸校正可以自動化(實情是不可能自動移動校正),極軸校正動作對追蹤天体的破壞還是太大,當年的結論是兩種動作無法同時進行,諸如此類的極軸研究應該都有反覆研討的空間,不過很明顯得這些研究做了也是白做,因為雖然大家已經知道不要再講甚麼漂移法了,但好像大家還是沒能對好極軸,因此沒有進階研究的需求,況且筆者還有其他領域的研究更加迫切需要完成,不久的將來筆者開始有閒就可以從公眾(教育用)望遠鏡的設計開始繼續開發研究,這是筆者病前就開始的研究,一樣沒在標榜品牌型號,而且不用花甚麼錢的。
筆者知道台灣人喜歡以不斷以快速大動作變換升級的人生為範本,不時把品牌型號誦念一圈(最好適時再摻加『聯合國』、『WHO』之類的更有效),好為人師者就會非常吸引外行人目光。
但是『專注』到看不出甚麼變換動作,力量也是很大,不妨看一下李小龍的寸拳就可以理解,大家只要夠專注,星星看熟一些,即使不用和外國人裝熟,也會有自己的國際技術力,真正的科學就是這麼回事,不必太過講究自己認識誰,還是又觸摸過了那些名牌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