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1 01:37:568cm

2015-1-21‧天文攝影輕快存活作業實務

 

2015-1-21天文攝影存活作業實務
筆者追隨聖人的腳步,從小就很賤所以會做許多卑鄙的事情(論語:「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Google  Yahoo! 搜尋「
8cm排序第一就是本格推理。


 

  雖然現在已經有了新式PEC技術,但筆者卻不認為舊型赤道儀有什麼不適合精密追蹤的,只要熟悉單星雙軸式的極軸校正方法,就算是馬達轉速有誤差或軸心有偏差之類的重大缺陷,也一定可以做十幾二十分鐘的長焦準確追蹤。 

  筆者一直思考天文攝影戰場之人機存活率,去除沒有必要的無用贅物與外行折耗,自救救人的存活機率就會提高,筆者的技術都是有考量到這些的。

  舉例來說,如果有人發現赤道儀馬達轉速不準,再靠極望對準極軸,就無法準確做好自由追蹤,必須要等候更新馬達或是靠光電導星彌補;若是用單星雙軸法校準極軸,那麼要自由追蹤維持十幾分鐘的精密追蹤也是輕快無礙的,人機都可以繼續進行天文攝影作業而毋須中斷。

 

  筆者也都建議要用有刻度環的赤道儀,這也是要提高存活的條件。本格推理不但證明『會買不會用的人』很多,就連『會做不會用的天文廠』也是很普遍的,所以大家要多多學習與研究操作技術,不要把品牌型號視作重心,而且『原廠』的見解是可以被超越的,畢竟天文望遠鏡就像及格考試一樣,所有能滿足某個『使用目的性能』的,在這個使用目的上面就都是同一級的機材。

 

  技術者使用輕巧機材操作,就是輕快颯爽,像8cm折射鏡就是可以單手拿取,很快可以完成戰備,捨棄光電導星和重錘之類不必要的贅物,連電力都簡化了,在人家看來是過度簡化的外行機材,一副委曲的樣子,其實精度和績效卻是超過重大機組。

 

  因為赤道儀和望遠鏡都不是本地生產(甚至保固服務不充分),加上本地良好天候有限,單靠學人家裝備的結果是必然只輸不贏的,因此必需依賴許多非正規技術,才能達到相同的生存條件。 

  以傳統準精度赤道儀來說,只要看著驅動齒輪,就可以輕易找出周期誤差最小的時段,像筆者144齒赤道儀來說,每五分鐘就有兩分鐘是可以經得起接近1,000mm的精密追蹤,比起極軸精度不足的無精度赤道儀,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參考 2014-8-17天文攝影無精度赤道儀之沒買怎麼辦? 

  實際上很多人追蹤不準又曝光時間太長,這樣是以光害為主体的攝影方式,是光害攝影而非天文攝影。就算沒能做好精密追蹤,至少也要試著縮短曝光時間,也許照片裡的星星數量反而會增加,因此兩分鐘自由追蹤也許就很充足了。

 

  筆者會有感而發,是因為看到有人開始用舊式的小型赤道儀體驗這些技術,結果曝光時間很短的自由追蹤,就拍出比周遭重大機組還漂亮的相片(搞不好曝光時間縮短會更好也不一定),而且筆者挑剔的看了一下相片,極軸方位是不夠準確,但是最難對準的仰角反而是OK的。 

  寫到這裡,筆者就很糾結,難道要表揚這個周期誤差處理實在太成功才對嗎?

 

  單星雙軸法的極軸校正很簡單,電子目鏡裝置在長焦望遠鏡,電腦螢幕裡是天球北極向上(赤道儀停轉時看到螢幕裡的星點由左向右移動就對了),隨意導入預定攝野或天頂附近的恆星就好,赤道儀運轉時看到螢幕裡的星點偏離,就將極軸移往順時針九十度的象限(南半球是逆時針方向)例如下圖一看到螢幕裡的星點向左上方偏離,極軸前端就立即向右(東)上方移動,一看到就移動,一看到就移動,連續這樣做,若是無精度赤道儀,最快五分鐘極軸方位與仰角就非常準確,手工練到精巧的話,最多十五分鐘就可以做進萬分之一度。  

  講完了........

  若用單星雙軸法操作,使用傳統赤道儀就會看見筆者見到的周期誤差(若是無精度赤道儀就很遺憾看不到),若是無精度赤道儀做1,000mm以上的長焦追蹤攝影也是自由追蹤(傳統赤道儀要修正周期誤差,大約一分鐘操作一下),總之都不需要光電導星的,其實利用一個幾百元的電子目鏡進行手工導星會更加精確(拜託不要再講什麼短導長,還有早先見解過不用攝野內恆星,挑周遭一、二等亮星就可以當作導星),不會像光電導星過敏亂跑導致過度減損星等。機材越輕巧越容易準確追蹤,即使是像筆者這種8cm屈赤(就是下圖近三十年前的傳統準精度赤道儀),一樣可以拼手工導星沒問題的,這樣輕巧俐落的機材搭配精巧手工,追蹤精度才是最高。 

  未來的業餘天文攝影不是比口徑,而是比焦長的(合成焦距以公尺為單位),尤其是要發現新天体鐵定要學會極軸管理只許自由追蹤才不會減損星等,筆者先告訴大家這點,因此就先從超越 一公尺 開始,然後向 十公尺以上 邁進(這是十五年前有人目視手工導星底片攝影曝光半小時以上的水準,是北海道的26cm老前輩在冰天雪地攜帶上山拍照的,一樣是三腳架赤道儀,所以記得別在人前抱怨十公尺太長,免得被發現是外行人,無望擠進世界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