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4 14:38:238cm

2014-11-12‧天文攝影之無精度赤道儀  低空天体追蹤攝影技術

2014-11-12天文攝影無精度赤道儀  低空天体追蹤攝影技術
筆者追隨聖人的腳步,從小就很賤所以會做許多卑鄙的事情(論語:「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Google  Yahoo! 搜尋「
8cm排序第一就是本格推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YyF7rx8bi0
 静止気象衛星「ひまわり8号」向日葵8號)打ち上げクイックレビュー
 Himawari-8/H-IIA F25 Quick Review

 本地氣象機構的衛星雲圖是使用向日葵衛星
照片
 
向日葵8在2014年10月7日發射

筆者見解的小型系列衛星相對比較簡單
西方國家看到見解一年之內就製造升空(衛星主体是本地北部製造)
  


  因為下面的動畫觀測研究,才有了無精度赤道儀。筆者謹慎計算過這是極軸偏差三萬分之一度,也就是大約零點一秒角,也許大家沒想過,赤道儀的恆星時運轉是每秒運轉約十五秒角,也就是說筆者做了機械難以達到的手工極技,而且這還只是筆者第一次,但也是至今最後一次使用單星雙軸法校正極軸。

在這20分鐘的恆星時自動追蹤過程中,只有大氣擾動和周期誤差
既沒有『形變』也不需要什麼『離軸導星』、『相場旋轉』

若改用無精度赤道儀,就只剩下大氣擾動,連光電導星都可以省了
不必換無精度赤道儀也可以,用
0.5倍速一分多鐘控制一下也是OK



  精確一點的講,筆者就是在那時首次確認單星雙軸法的實務操作程序,在此之前二十幾年來,這個一直都只是本地發表過幾次的一個數學理論,同時這個動畫出現之前,世間沒人真正對準過極軸。 


  在此要強調一下,筆者剛說的是『世間沒人真正對準過極軸』,筆者可沒說至今有誰對準過極軸,畢竟筆者也只是做到三萬分之一度而已,在側目人士眼中也沒算是準到哪兒去(側目是有看見卻假裝沒看見的意思),但是筆者實在懶得再做一次刷新記錄,因為這個紀錄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因為光是實證理論正確,就足以讓天文攝影開啟一個新境界。大家看到動畫出現之後,無精度赤道儀也隨之誕生,就算筆者不做提醒,等未來機緣到了,就會有人看著家裡的無精度赤道儀捫心自問:『這台的攝影績效已經超越那些口徑幾公尺的經緯儀與赤道儀望遠鏡,那我該拿它做出些什麼才好?』 


  就目前來看『以名牌會友』的無趣聯誼已經退散,傳統名牌赤道儀在二手市場的推薦評價也只剩下『耐用』兩字可言。筆者很遺憾無精度赤道儀技術是萬不得已要由外地幾家天文廠來實現,筆者當然知道這些外地天文廠是不會樂於承認這個技術來源,甚至為此刻意低調隱略新式PEC機能(否則按照常理早該大吹大擂了),不過筆者面對『本地現實』是不會介意這個,主要是希望本地真劍級天文攝影者學會各種高層次的赤道儀手工操作技術,掌握這些手工極技的人,就能體會為什麼那些巨大口徑的經緯台拍不出什麼OK的相片。 


  筆者算過理想的精密追蹤攝影的全套組合(包含相機),是沒辦法超過新台幣十五萬元的(抱歉,外地半夜來看本格推理的很多,所以要講明是新台幣才好),其實筆者最滿意的是十萬元的組合(筆者最喜歡長焦屈折鏡但是太重,但輕量小口徑馬卡鏡比較快捷省事,而且望遠鏡很輕巧,配件用木材、塑鋼、3D列印就足夠強度,甚至可以在山上即刻製造配件)。未來要打掉重練的還很多,先從下面這兩項開始吧。

 

不管是拍攝哪個區域的恆星,特別是低空天体,即使是只用極軸望遠鏡大略對準極軸也好,請試著改用大氣擾動最小的天頂恆星作為光電導星(換句話說可以挑天頂亮星作為導星,也就是說導星鏡口徑可以變很小,重量可以變很輕),光是這樣追蹤品質就會有提升,這就是低空天体追蹤攝影的簡單技術,例如要和光害競賽的傍晚彗星搜索攝影,就需要這個技術加分,請放心兩年前就有網友試過沒問題一直低調在用,這是球面天文學老師沒教的事 


針對高精度追蹤攝影場合,理想的德式赤道儀是要在極軸前後兩端各有一個赤緯軸,前赤緯軸用來安置攝星鏡,後赤緯軸用作天頂導星鏡,極軸前後載重限制各四公斤以上就很足夠了,這樣就不需要重錘了,取而代之的有可能是『砝碼』,甚至是其他橋接改裝,這就由專業改裝工作室去思考了;至於內置極軸望遠鏡這種贅物是大可不必(快速自動導入也免了),極望當作可以外置的選擇配件就好,內行人甚至可以用攝星鏡或尋星鏡就初略對準極軸,接著用單星雙軸法進行後續校正,完全用不上極望這種東西的。

 

只要是拍攝行星看起來還不錯的小口徑長焦屈折鏡,甚至是重量1公斤出頭的折反射鏡(包括馬卡鏡,封閉式光學系比較好照顧),都適合做精密追蹤攝影,重力一直都是精密追蹤的大敵,口徑越大越不利精密追蹤,在數位時代集光力再大都無法取代集中力,為了集光力犧牲集中力是錯誤抉擇,小口徑擴大攝影拍攝恆星,低集光力中感度慢慢曝光沒什麼關係的,精密追蹤成功率提高就OK不要像人家用重大口徑望遠鏡拍很多張才OK一張


筆者建議大家先不要隨便學人亂講什麼高精度,高精度的起點不在品牌型號,而是操作技術者,許多人一開始就入錯門去羨慕重大機材,又沒有磨練好手工極技,既然許多人不願意知道高精度是要怎麼操作出來,結果高精度當然是一定出不來。仔細看過以下這個連結的每一個字瞭解重力問題以及精度水準,有助於大大提高精密追蹤的素養:

   http://home.tinp.net.tw/mypage/00062827/scraping.htm
      相關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1RS-VhmMo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0c0pVVuThM
ドクターX ~外科医・大門未知子~ 2分PR


X  一個未知數,上面講的是未知醫生,那些是教授不會教您的事
上面講的是未知技術,一樣也是各國教授不會教您的事
這個『不會』有很多種意思,總之就是不會就是了,請別往壞處想
要往微妙有趣的方向去想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