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5-2‧一般攝影的相機對策
‧筆者追隨聖人的腳步,從小就很賤所以會做許多卑鄙的事情(論語:「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在 Google 和 Yahoo! 搜尋「
因為筆者正在使用中的相機算是不少,出門經常兩手空空也是佩帶三台相機,一台大砲型的消費相機掛在肩上,一台攝錄影用的DV相機放在口袋,腰間還會暗藏一台名片型相機,這樣可以滿足外出各種攝影場合,這也是筆者賺錢和研究的外出組合,這三台相機也各有一台同類型備用機。
在家就不一樣了,除了練用上述三台外出相機,要常在客廳陽台日夜按快門以外,商品攝影是有專用的一台單眼相機(另有一台單眼相機備用)。
筆者的數位單眼相機平時不用棄置角落保持隨便通風
是練習消費型相機低照度長焦距小光圈慢速快門攝影的對象
這張是消費型相機拍的練習相片‧鏡頭偶而通風就不會發霉
黴菌滋長於長期不通風環境(例如長期沒開啟的防潮箱)
外出拍照有時是計畫,有時是機遇,外出拍照大多屬於錯過就不會再來,或是下次要等很久,最重要的是先求拍到再求拍好,允許拍攝大量相片的機能是最首要的(記憶卡和電池機能要做到堅持到底),雖然單眼相機可以最快反應瞬間搶拍,但是絕對比不上高機能消費型相機預先按下快門連續大量攝影再從中取得最佳相片,所以要旅遊、做報告、活動紀錄都不適合用單眼數位相機。
筆者的日本朋友來台也是舉高相機按下快門隨意俯向掃射,筆者也開始沾染這種惡習。從惜片如金的年代走來,這樣掃射是很有罪惡感的,但還是要積極練習掃射快準技術。
在家給靜態商品拍照就不一樣了,商品拍不好可以再拍、再拍、再拍,只要對畫質有一絲不滿意就可以再拍,今天拍不好明天再拍,這一台拍不好換下一台拍,這樣當然要用單眼數位相機,誰教相機廠用在單眼相機的感光元件是又大又好,所以格放性能很棒,其他就真是毫無用處了。筆者使用單眼相機拍攝商品一向用最小光圈慢速曝光,所以很怕感光元件沾塵,所以筆者很討厭用單眼相機。
如果相機廠願意將單眼相機的感光元件裝在消費型相機,筆者就絕不再用單眼相機了。
很多人喜歡計較鏡頭好壞,其實連相機都拿不穩的人,就不可能在他手上做出鏡頭的最高價值。單眼相機會有反光鏡彈跳,所以穩定性常會輸給消費型相機的非機械快門。筆者使用不可變換鏡頭的消費型相機拍攝且常作練習,為了保持畫質ASA (ISO)值都預設在64度,筆者一向不使用閃光燈,所以都要練穩定手持,僅憑雙手不靠外物與防手震的練習曝光時間常在二至四分之一秒間,如果用單眼相機手持穩定度就稍低了,也就是說慢速手持攝影時,採用單眼相機反而不見得吃香。
從前筆者提供煙火手持錄影,都是很穩定的,現在也常做3分鐘一個檔案的手持錄影(很難再持久了,因為3分鐘HD畫質影片需要一小時後製轉檔,再花一小時網路上傳Youtube,不但穩定手持很花体力,後續處理更是很花時間)。現在高層閣揆活動也是今天錄影、明後天製作上傳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binet3356),筆者沒這麼悠閒,都是白天錄影晚上就會給他傳上Youtube給個交代(因為風評效率好,所以都可以預收小鵝現金)。
相片顏色差一點還可以稍做改善(甚至主觀認定ㄠ說不需要改善,也算見仁見智說得過去),但是拍照時相機穩不穩就有嚴格客觀標準,不穩的話就別無選擇要縮小相片尺寸。拿穩相機是支撐相片品質的重要基礎,全靠腳架拍照會影響偵照速度,也會讓拍攝角度受到很多限制,所以還是先練好手持吧,這個關鍵在於手臂肌肉血液的含氧量,和運動醫學有關,但不是講究爆發力而是持續力。
結論是要買拿得穩的相機鏡頭。
相機都拿不穩的話‧就算你愛講也沒人要問這是哪支鏡頭拍的
十幾年前筆者拍攝高層人士難得會面相片會用AI 80-200mm F4手動對焦鏡頭搭配ASA100度的REALA軟片(不用閃光燈),現在的話筆者會選連拍性能良好的大砲型相機(台幣9,000元級的款式)。專業討論區常有業界有心人士不良介入未必公允,筆者比較喜歡看Youtube影片拍攝者之間的閒聊與意見,有時會不慎透露各款相機關鍵情報。
數位攝影的白平衡很重要,如果一開始沒有掌握到接近正確的色溫,以後才要靠電腦軟體做出大幅度局部舒張/擠壓各種光色的話,就是硬体不良再加軟体摧殘,被摧殘過的相片各種顏色會顧此失彼,這就是先天不良後天難調呀。
結論是要買自動白平衡性能良好的相機。
筆者不喜歡虛構攝影現場光線,所以一概不開用閃光燈,不過筆者也發現這十幾年來機上閃光燈效果一直都不錯,沒像二十幾年前的閃光燈那麼差,但筆者還是保持不用閃光燈的習慣,盡量消滅筆者介入攝影現場的跡證,有時拍照是不看相機與被攝体的。
在天文攝影方面也常有人計較赤道儀和望遠鏡好壞,其實給他再好的赤道儀自動追蹤也不準、再好的望遠鏡也對不好焦的話,就失去參與討論的意義了(簡稱失格)。如果基礎機材的基礎功夫不到家,就人云亦云聽說轉述道聽途說學人亂講高來高去的話,是很容易被看破手腳的,所以有些人開始知道要做基礎練習,暗中潛修基礎學分。
坊間會嫌不會用的人真的很多,知道要懂得發現並配合機材缺陷,然後據以彌補出滿意性能的人才算是有入門,拿到基礎學分再開始人云亦云聽說轉述道聽途說學人亂講高來高去,比較能多點自家創意。三年四個月學徒出身的老闆和加盟連鎖店長的最大差異就是技巧的變化性,加盟店長的『總公司技術』比較僵化,學徒出身能看市場需要靈活變化服務擅長客層。
『鳥頭牌愛福好』廣告(2008)
不是怕沒錢買不起‧是怕機材好技術差又熱愛比較自信會贏
結果輸給機材差技術高的就會很漏氣
一旦廣為人知必被傳頌千古‧從此在小眾之間只能苟且偷生
筆者初接觸相機需要一個月以上熟悉操作,然後就會覺得原廠網站的作例怎麼會拍得那麼差,每次都這樣真是百思不得其解,難道是原廠故意拍差給筆者高興的嗎?總之開箱測試不乏荒唐之流,有機會帶著SD記憶卡(最好也帶轉卡),遇到相機就借來插卡試拍一下下,縱使對相機不熟練,至少也能先看格放性能好壞。筆者現在都不出國了,但是其他人赴日出差時還是拜託實測有興趣的幾款相機,喜歡的款式等幾個月後停產再於台灣本地網購。
有些重點還是要持續強調的,首先是選擇導星的問題,恆星的導星不需要選擇視野內的恆星,像拍M42星雲時,選擇天狼星或北極星都一樣可以當作導星的,因為單一極軸偏差事件對全天恆星的導星偏差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全天每一個恆星的導星偏移偏移的方位角度都會是同步的,不能說100%完全沒差,但在一般攝影期間偏差量會遠低於大氣擾動),所以沒有找不到導星的問題,真正的問題是不知道全天隨便找一個超亮恆星都可以當作導星,這一點確實違背坊間常識,手工導星或光電導星做一次就知道,極軸誤差越小越有效(把北極星導入極望視野中央附近就夠了,不必精確準位,數學上的效果就足以充分成立了)。 在相同的極軸偏差場合,無論是用天狼星或北極星做為導星,兩者都會同時呈現幾乎100%相同的情形,連筆者也無法分辨兩者差異,所以完全沒必要以視野內的暗星做為導星,也不存在有找不到導星的問題。依據下表粗估上圖的極軸偏差只有0.008度角(28.8秒角‧請勿奢望強求極望每次做到這種失格水準),修正方向如下圖。
如果可以隨意找亮星來導星,這樣導星鏡組合的選擇性就寬廣許多,「窺管」就是下一 次瞄準配件進化,卻也會是一次逆進化。另外一個討論,就是很多導星不佳是技術不良所致,但是卻常把責任歸咎於望遠鏡剛性不足有形變,其實曝光也就那幾分鐘而已,現代數位攝影又沒有什麼相互則不軌(又稱互換則不依)之類的問題,不如擔心風吹要好好固定約束避免晃動比較實在,大家擔心剛性問題結果望遠鏡越買越重,其實導星失敗的責任分配比重如何分配,應該還有檢討空間,當然用光電導星來敷衍也是速效方法,有了光電導星就可以把很多問題打包起來拋諸腦後。 對於官派學閥的巨大望遠鏡而言,考量望遠鏡重力形變而做離軸導星離軸導星是有必要,業餘小鏡沒有這個顧慮,也不該把導星不良責任隨便誣賴到形變上頭,因為看相片就可以檢討出來,依據望遠鏡結構來看重力形變會有特別的方向性,誤判機率低於30%。不同的導星不良因素都有特徵可循,看相片可以稍微猜測出來各種因素比重 ,建議先做到下面這樣自動追蹤再追究有無形變。 做到這個程度導星超簡單‧赤道儀極軸偏差是難以估計的微小 (這是筆者第一次用單星雙軸法校正‧因為是初體驗故花了兩小時)
有些評估是說光電導星效果有好有壞,其實這也是有可能改善的,善於運用 極軸管理技術,可以讓光電導星的工作負擔降低很多,各方因素各退一步,光電感知和運作介入效率就會提升,在北半球只要極軸微微升舉就可以,升舉的角度計算可以參考以下連結,大家只要照自己的赤道儀精度做比例增減就可以,也就是精度6.5秒角的赤道儀要升舉0.2度。看到這裡會覺得一頭霧水是正常的,以上大多屬於在台灣本地多年來逐漸發展的技術,台灣以外文獻找不到是正確無誤,二十幾年來在台灣大約只有幾人理解,早先在本格推理全有見解沒有隱藏,逐篇參考就可以慢慢瞭解。
2010-04-26‧極軸管理理論最速實戰‧赤道儀卡卡篇 ※精度6.5秒角的意思是周期誤差全幅13秒角,高級赤道儀要加計大氣擾動全幅3秒角,例如精度4秒角的要以5.5秒角計算(周期誤差全幅11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