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27‧天文望遠鏡之室內外實驗ど赤道儀星空賽道攻略
2010-07-27‧天文望遠鏡之室內外實驗ど赤道儀星空賽道攻略
筆者從前喜歡去音響展,因為站在百萬音響前聽一曲,就很值回票價了。記得將近二十年前的音響展刊裡,有位名作曲家說過:『其實像學生聽的 Wlakman 也可以,至少 melody 是對的。』
天体的光譜也像音樂的音階一樣,不同頻率的音量、音質差異,當然決定音響價格的高低,但是一組整體感覺良好的音響,優點常常沒有想像中多。很多令人感覺良好的天文望遠鏡,優點常常沒有想像中多,也不是在所有作業場合都有決定性優勢。
近日聽同好提及有人提出經驗感言,說高低價格相差五倍以上的望遠鏡所拍天文相片差別不大,針對這樣的只知其然的『現象感言』,筆者就為同好補充見解其所以然,箇中道理就在實驗房間裡做出來光學性能差很多的兩支望遠鏡,在大氣擾動狀態下的即時Live動態目視時,兩者性能還可以有差距;拍攝明亮行星快速曝光時,兩者相片差距會縮小;等相機曝光30秒以上的話,兩者相片比較起來差別就更小了。
這是合理觀點,在都會平地尤其明顯(例如台北、高雄),但是坊間卻常以『兩者是不能比較的』匆匆帶過,實在太可惜了,其實請攝影高手在台北平地現場拍攝出片全程作業給大家觀摩,就知道會和高山差很多的,不只有光害而已。有些人以為從相片就可以評鑑機材有差,其實要全程觀摩才知道不是所有的差別都來自天文機材。
● 以筆者購買望遠鏡的經驗,同批製造的望遠鏡也有很容易察覺的個體差異,恐怕不是「差不多」三個字可以了事。
● 賣望遠鏡的商家,總會對高價望遠鏡的優點做出過度堅定宣示,這樣給人感覺良好。
內行人理所當然樂於承認使用者的素質高低有差,外行人常希望貼上品牌型號就可欺師滅祖(賣商品的就是鼓勵貴客FU出感覺良好的幻想),所以聽人講話就可以大約分辨來人路數。
對於便宜的機材驟然評定為『不行』,沒有清楚講解不行的原因在哪裡,就急忙轉移話題,推出『公認』很行的高級款式,其實有些號稱不行的機材,確實在使用上有障礙,只要把障礙一項一項說清楚,很多都可以輕鬆解決,甚至不用面對的;相對的,即使是高級款式,也需要富有經驗的使用者才能順利發揮機能,沒辦法像日本時代劇裡的水戶光囯公使喚一下身邊的阿助拿出商標令牌,所有天体就乖乖跪下(跪下的話就麻煩了,這要怎麼用赤道儀拍喵的咧......)。
簡單來說,有些被視為不行會令人身敗名裂的款式,非但沒有差到一文不值無藥可救,有時在輕快使用下也會接近高級機材(嚴密使用下有可能超越)。也就是說表現不佳的話,未必全然是機材對不起你,可能是你還沒能對得起它。
● 筆者自用機材最討厭的是
● 只要有工作室為赤道儀製造符合精密導星需求的控制器,增加恆星時1.125倍速度,那麼導星就更輕快方便了(沒辦法,恆星時1.5倍太快真的不好用),否則也可以讓極軸偏高(北半球),這樣赤經大多只需要停轉會比較好控制 ,針對不同精度赤道儀筆者過幾天會寫出計算仰角公式,到時赤經只需停轉不用加速。
跑車攻下坡減到250匹馬力還是太大‧不能做出最大限度漂移
赤道儀控制器加速要減到1.125倍‧才能發揮精密導星成效
頭文字D‧電影版
筆者十幾年來就拍了5mm、10mm兩張木星擴大攝影
至今沒再做天体攝影 (相機:Nikon D70)
同一張CD,用不同音響來放效果會有不同,同樣的天体星光通過不同鏡片和感光元件,呈現的效果也會有所不同。鏡片的回折像減少的話,看行星就很清晰,即使鏡片因此大幅減光,大家還是會歌頌成像明亮的;感光元件分色不細膩的話,後製就有困難,尤其感光色溫偏差太多的話,修正時分色被擠壓和擴張起來也是很慘的(對不起,筆者有靠商品攝影做生意但不太會表達業界術語,但名稱不熟不影響原理說明),所以相機感光元件要好,色溫設定也是拍攝時就要接近正確。
『頭文字D』裡的中里毅認定車的極限無法超越,以這種態度這樣看待自己和別人的人為數不少,還好觀星這個業界有在因人地而異,否則這有什麼好玩的,大家都退出業界算了,在家做觀眾等原廠御用攝影師拍好天体相片縮小尺寸再PO上網給我們看不就得了。
話說起來,好像別說是天文商家,連原廠都不太拍相片放官網的,相形之下日本相機廠都會提供幾張作例的,只是筆者熟習一個月以後會拍得更好就是了,這是筆者的良好習慣之一,相信很多人也是這樣。
下次來聊天文攝影地點的問題,最佳地點的評定,可以有其它思考方式
中里毅:車是有極限的,無論車手本身的技術多好,絕不能超越車的極限.......
頭文字D‧第1部‧第6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