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5‧60cm以上小巧攜帶型天文望遠鏡之部品可行性研究
2010-04-25‧60cm以上小巧攜帶型天文望遠鏡之部品可行性研究
筆者今天來談一下天文望遠鏡光路的問題,這和大家常說的光軸是差不多的。
周期誤差和赤道儀精度的數值也是差不多的,但是意義不同。
理論級的光軸調整,是物鏡配合目鏡調整,如果有副鏡的話,則是先讓副鏡遷就目鏡,再讓物鏡遷就副鏡,這點筆者早先見解報告過。
先調副鏡再調主鏡,不是什麼技巧問題,而是唯有這樣才是數理正解之道,依照數理正解之道,變數會越做越少,一步一步邁向唯一正解,不會像走迷宮一樣,明明已經接近出口,卻又得遠離出口再次試圖重新靠近出口,卻又始終無法走到出口。(話說回來,筆者沒用過牛頓式反射鏡,只在日本天文店看過一些,不過筆者理論符合實際,因為只要掌握原理就不用真的用過牛頓鏡也一樣可以推理的,天文學和考古學的基礎素養就是這樣)。
● 參考內容:天体望遠鏡GUIDE BOOK
(點選上圖可瀏覽原尺寸相片)
(點選上圖可瀏覽原尺寸相片)
問題是....就筆者高精度作業觀點來看,目鏡的位置是一直在變化的,因為目鏡是可以卸換的,目鏡調焦座也是有遊隙可以晃動反覆鎖定的,高倍率/高精度觀測者都很清楚這一點。
以上的問題能夠輕快解決的話,60cm級以上小巧好攜帶的高精度大口徑望遠鏡就是可行商品了。筆者的想法比較豐富,以牛頓式反射鏡來看,將三支雷射置目鏡座周圈是解決方式之一,在觀星現場隨便換用不同焦長/口徑的反射鏡也是輕鬆沒在怕的,只要形成『雷射目鏡座‧副鏡』這類一體成型(點焊固定)的精密組件,用六個螺絲控制就可以讓『雷射目鏡座‧副鏡』組件遷就主鏡完全實現精度(要用更輕便的結構也可以,反正有誤解一定可以測出絕不誤解),不容一絲懷疑空間介入其間(有的尋星鏡也是六根螺絲,很簡單的啦)。
這就是商品策略啦,有興趣的天文工作室可以開作了。
很多人對雷射光軸測定方式不盡滿意,確實就數學來看就算反射回來的光點落在同一位置,也是有數理誤解的存在(因為反射鏡片的光學中心未必等於鏡面幾何中心,縱使反射鏡面偏斜一樣可能顯示單束校正成功),如果是兩束、三束的話,就沒有數理誤解的空間了。
就像極軸修正一樣,有些方法乍看合理易懂,其實內含數理誤解,實用起來問題多多。如果採用筆者見解,以3~5cm級長焦望遠鏡配合網路攝影機導星進行周期誤差管理,準精度中小型攜帶赤道儀也可以做到高精度作業,實效能比大型攜帶赤道儀還好。
照筆者觀點,自動對極軸是比較花時間,自動對光軸應該簡單得多,只要有能力發現並排除數理誤解的可能,就能快速獲得唯一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