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09 22:57:118cm

2010-01-09‧科展動機不正篇

2010-01-09科展動機不正篇

孤高級研究的特徵就是「欺師滅祖」,研究過程中無從人云亦云聽說轉述道聽途說,也很難Googel搜尋的。科學創造知識,知識顛覆常識,筆者有常識不足的缺陷。


  筆者說過實驗模仿的『Google級』常被敬稱為研究開發的『孤高級』,實際上兩者各有價值但型態大不相同;近期資深科學期刊人士認為台灣科教失敗,筆者認為源自於大眾誤認『科普影片+理科考試=科學』,請看看中小學科展,標題下的『動機』一欄內容就很假,而研究所的論文竟然普遍是實驗模仿級,難怪坊間所謂的『科學』,層次要被迫再下一級,淪為人云亦云聽說轉述道聽途說之流。

  原因在哪裡呢?其實很簡單,很多人堅信台灣不會有孤高級研究成果,不信不信就是不信,不管有智之士怎樣見解分析,不聽不聽就是不聽,憑著這麼堅定不移的的不信,就把科學給擠出社會了。

所以啦,筆者要實現研究的花費都是自己賺來的,辛苦各位小朋友了.........
每張千元鈔票上都印有六個小朋友和一架8cm屈折赤道儀(有開腳的三腳架台)。

  那麼台灣的科學值不值得期待呢?最簡單的驗證點之一,就是本格推理囉。筆者近期的關鍵研究是泡麵的方式,二十幾年前筆者做過泡麵三分鐘內大眾行為調查,這關鍵三分鐘值得探討的領域與課題相當多,這些研究結果有助於泡麵的進化。

  因為筆者知道大家都是看人說話,以己彼的身分決定是否交流與言談內容,大眾普遍連『不因人廢言』五個字的出處都不熟悉,筆者就科學與儒學評估的結果是在無法就事論事的環境下,是不適合談科學的,連要講道理也是很困難的。




 

  到底什麼是『漢字』呢?在日本人眼中,他們到了高中開始學習的漢字,就是社會普遍認定的中國字,其實漢字和繁/簡體中文有著細節上的出入,如果是筆者到日本參加漢檢(漢字檢定試驗),經過友人評估是必定不及格的。所以日本人普遍以為漢字是中文,而筆者自私認為漢字是日文,和中文是不相同的,並且慶幸日本人不會說出『漢字源自於日本』這類怪奇語句。

由於漢字難學,因此日本老人的漢字學習風潮很盛,這是為了避免腦力老化,導致漢字檢定協會獲利豐碩,結果在去年春夏季傳出作業弊端,也有正式調查,本格當時做過簡要說明。

  筆者在這裡給大家補習一條,大家學習外語都是依考試/證照路線,試驗首要在於手寫拼字正確,其實語言的學習是依聽力程度而定,也就是寫多聽,要用聽力引導口讀,再用口讀牽動手寫,看起來這樣不易取得證照,但是這是最快能與外國人交流的方法。台灣很多人都說要走出去,其實一見外國人就害怕面對臨場外語試驗的機會,平日學習的語彙正式到連外國元首都難以全盤照念,自作聰明學習外國新聞主播唸稿更糟,因為在外國人面前用這樣的腔調說話不但不親切,而且對大多數台灣人來說都是失格行為(畢竟政經高層人數有限)。

筆者外語能力薄弱,但配合筆者研究所指導學習外語的人們,出門在外都熱心為外國觀光客服務,幫他們看台灣人也看不太懂的台灣地圖,並親切指引洗手間位置,他們也是連鎖語文補習班老師傳言中的人物。還好這項研究沒讓筆者花費多少小朋友和開腳的8cm屈折赤道儀。

  多學些親切的外語,同一句話外國人從幼兒到成年說過一千遍的,我們至少也要急速唸上幾百遍,不要想講合於文法但外國人一生都不會講一次的話(例如:Oh your God 之類的話千萬不要講,筆者是為了讓大家便於了解才忍著恥辱key出這一個錯句)。學習外文的目的是了解外國人的言語內容,再來我們要以外國人的言語讓外國人了解我們的言語內容,講外國人不熟悉的話是很外行的作法,如果外國人告訴你:『我們不是這樣講的』,就是最佳學習機會。最簡單的說法是跟著連續劇唸台詞,對白唸多快,就要趁隙以更高速複誦,更高速,更高速,更高速,只有高速才不會失去語感,就像騎腳踏車要有速度才容易平衡,飛機要飛得夠快才不會失速一樣。為了咬字清晰故意放慢速度,只會讓外國人聽覺失速導致語感不熟,結果讓外國人更加聽不懂。

請試著放慢速度咬字清晰朗讀一次台語版三字經看看,就知道筆者的意思了,那真是大家一輩子沒碰過的新奇感受,從外國人口中說出來的話會更爆笑。

  至於拼字不良的問題,其實很好解決的,電腦軟體會教您拼字,英文/日文都有這樣的軟體,外國當地也用這些軟體的。如果大家對以上種種覺有疑義,很多二十五歲以上的朋友可以從自身台語學習過程得到參考。不過大家很少有機會和外國政經高層交流,加上我們言語有些錯失外國人也可以諒解,差不多就可以了啦。

  聽不懂外國人說話未必是因為聽力不足,因為人與人交流本來就很少咬字清晰(又不是國家元首發表宣戰演說),這是很簡單的生活常識,不知道大家是故意裝不懂還是真的沒想到。百姓日常講話都是依照習慣沒在思考文法,外國人也是一樣,不要傻到拿著雞毛當令箭,幹出仗著一本外語文法書指摘外國人說錯話的蠢事(會為此自鳴得意的更蠢)。要知道語言習慣可以改變文法規則,文法規則是約制不了語言的進化,外語要學的終究是習慣而非文法。學習文法、句型是掌握語言習慣的捷徑,但文法、句型和語言習慣還是有一段距離,比起日文漢字與中文之間的鴻溝要大得多。

  要知道外國人會講哪些話很簡單,要知道外國人不講哪些話才是高段。現在台北市到處可見花博宣傳,其實是台灣自己玩沒在國際化的請放心,最簡單的觀測點就是官網訊息少了觀光局和外交部,看到網頁還沒注意到這點的,觀測技術要再加強,如果評估能力升到高段級就可以做行銷,因為要知道客人為什麼買自家商品很簡單,但能知道為何客人不買自家商品的理由才能成為業界翹楚。

  把握以上學習就有效率,一兩年就可以成為外語老師傳言中的人物了。

http://www.2010taipeiexpo.tw/welcome/welcome.html

 

 




alget 2010-01-10 12:49:55

>很多人堅信台灣不會有孤高級研究成果

經國號, 天弓導彈, 天劍導彈, 雄風二型導彈...... 難道這些都不算是研究成果? 儘管未必是孤高級.




>如果外國人告訴你:『我們不是這樣講的』,就是最佳學習機會。

老外把Leica讀作'麗卡", 這一點我很早就知道了, 可是香港的沙龍圈子, 幾十年來都把Leica讀作"奶假", 於是人人都"奶假"了幾十年. 無他, 幾十年前的華人不懂外話, 讀起來難免會有口音.

幾年前的某個下午, 有同學在大談銘機銘鏡, 難免會談到Leica相機, 於是整個課室都充斥著"奶假"之聲.

於是我上前, 企圖指正那位同學的發音. 我的下場, 相信閣下可以想像得到.




>出門在外都熱心為外國觀光客服務,幫他們看XX人也看不太懂的XX地圖,並親切指引洗手間位置

真不巧, 小弟曾經兩度以尚可的英語, 指導外國遊客搭乘正確的交通工具到旅遊景點, 為社會作出貢獻.

只可惜近年來, 社會已經作出共識, 假定年輕人全都是些中英語不行, 只會躲在家中打電玩, 不知所謂的傢伙......




>最簡單的說法是跟著連續劇唸台詞
>其實語言的學習是依聽力程度而定

絕對認同, 不過我是唸電影對白, 平日聽英語電台. 日子有功, 我在考試時十分輕鬆. 正當整個試場哀鴻遍野, 問候娘親之聲此起彼落, 我就知道自己必定合格. 事實的確如此.

都怪那些香港天文同好, 是他們迫使我學習英語的......




今早看電視, 看到日本旅遊節目"和街日和", 被那把略帶磁性的女聲俘虜. 聽起來自然, 閱耳.

反觀CCAV的節目, 總喜歡以有異於常人的方式唸旁白. 我還以為自己正在收看北韓的新聞節目.

http://18dao.jamesqi.com/CC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