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18‧赤道儀四胴作業之簡析
有網友提到網路上所見到的四聯裝望遠鏡,以相同型號的四支望遠鏡同向並聯,這確實是異於一般同好的作法,但是在筆者的自覺,這是很經濟的作法。
筆者曾經想過添購三支同型8cm折射鏡,在赤經軸兩端各裝兩支,這樣光學性能容易掌握,配件系統也會簡化很多,多花台幣三萬元出頭,就可以一支低倍導入、一支目視、一支接視訊(連接電腦)、另一支接相機(連接電腦),讓原有的配件維持上線應用,當然這是想想而已,架鏡作業超過三分鐘筆者就嫌煩了,等有了加頂蓋保護隔熱以後,望遠鏡可以固定裝置在赤道儀上才會開始考慮實現四鏡並聯體制。
如果採用不同品牌型號的幾支望遠鏡並聯,配件的套用就很麻煩。
如同下面相片所見,採用四支短焦望遠鏡是折衷策略,維持最大的使用彈性空間,不過這樣的配置已經完全無法全周運轉的可能性(改善策略是裝置時偏向極軸前端,而非向下圖一般採後縮策略),此外鐵柱腳太短作業不方便(短鐵柱腳一向適用於早年長焦牛頓式反射鏡);如果像筆者所想在赤緯軸兩端各裝兩支,而且兩端並聯時位置刻意偏向極軸前端,在天球赤道附近區域就可以確保全周運轉的可能性。
筆者相信前輩已經做過以上考量,但每人自有裁量定見以致不同實現,所以與筆者見解不同沒有對錯好壞的問題,筆者喜用長焦折射鏡,要面對的負面評估恐怕要比前輩更多。
筆者確實有在評估正式觀測作業多鏡體制(筆者沒興趣觀測的,只是研究作業體制而已),不過書面推究的方向是10cm級的短焦折反射式鏡頭/長焦天文望遠鏡,光學性能都比8cm折射鏡好,實驗作業或許排在明年。
圖片來源:http://i477.photobucket.com/albums/rr136/Ambermile/pip1.jpg
參考連結:http://stargazerslounge.com/completed/85078-celestron-c102-refractor.html
最初我對這個拍攝組合感到奇怪, 是因為我認知中的拍攝系統, 往往由主鏡和導星鏡構成的. 當遇到完全不同的組合, 就感到奇怪.
不過, 一想到它們在光學的一致性, 我就想到一個可能的原因. 那位仁兄可能是要在同一時間拍攝同一個深空天體, 再把那些完全相同的照片疊在一起, 來增加噪訊比. 之所以採用相同的望遠鏡, 就是為了確保照片的一致性, 方便處理. 選用同一型號的望遠鏡, 它們的光學表現大致相同, 就能夠做到照片的一致性.
4枝Celestron C102AZ短焦折射鏡的價錢, 可以買到一枝中國製80mm ED折射鏡有餘. 那位老外之所以捨棄光學質素, 而寧可要4枝相對平傭的望遠鏡, 除了在同一時間多拍幾張照片, 我想不到別的理由.
(要是他選擇80mm ED折射鏡, 就要多拍幾次, 多花幾倍時間. 而且變數更多. 還有週期誤差, 追蹤不準, 電源耗盡等問題. 天氣因素都是頭痛問題.)
由於在同一時間拍攝, 所以週期誤差一致, 做重疊處理不是難事. 另外, 由於光圈大, 曝光時間可以大幅縮短. 曝光時間縮短, 就可以免除曝光時間太長, 所累積的週期誤差.
只要有足夠載重, 就可以輕易達成同時拍攝幾張照片的慾望.
(Celestron C102AZ幾乎是市場上最輕的4吋折射鏡, 只有2.7kg. 大光圈再加上2吋調焦座, 絕對有當拍攝主力的潛質.)
這個看似怪異的組合, 對那位老外而言卻是最聰明的解決方案. 就好像我把望遠鏡架在相機三腳架上, 在別人眼中是怪異的行為, 對我而言卻是最好的組合.
Celestron C102AZ可以拉到郊外打天文遊擊, 都可以用作行星觀察, 更可以用來拍照. 如何善用, 全看鏡主的巧妙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