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4-22 15:57:38小彩虹
時時刻刻--一首孤獨者靈魂的輓歌
《時時刻刻》(The Hours)不是一部適合在忙碌的一週過後,為了想放鬆自己、調劑心情,而和情人或朋友上電影院看的一部片子。首先,這部片子不能娛樂你,相反地,他可能會激起一些使你坐立難安的念頭;其次,你需要用比看任何其他電影都更專注、投入的態度,去欣賞他每個細微的枝節;此外,在觀影過程中所有的情緒和感觸,都只能獨享、不宜交流。
電影的劇情分三條線交錯進行,一是二零年代初期,由於憂鬱症而困居於倫敦郊區,正在創作她生前第一部長篇小說「達洛衛夫人」的英國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一是二戰過後,住在洛衫磯,正懷胎六月,每日耽溺於「達洛衛夫人」的家庭主婦蘿拉.布朗;一是現時紐約的一位出版社編輯,由於和「達洛衛夫人」的主人翁同名,而被前男友戲稱為「達洛衛夫人」的克勞麗莎。這三位主角,分別是「達洛衛夫人」這部小說的創作、閱讀和實踐者,而這部影片也從她們生命中的點滴和其跨越時空的相似靈魂所展開。
劇情的主軸集中於這三個分處不同時空的女人,敘述她們某一日的生活,就像「達洛衛夫人」這本書一樣。由妮可基嫚所飾演的吳爾芙,她的一天環繞在構思「達洛衛夫人」的情節上面,過程中我們看見她面對不同的人如僕人、丈夫、姊姊時,所呈現的不同的樣貌和態度,和當她企圖逃回倫敦,在車站和出來找她的先生爆發的爭執時,她的內心獨白。直到當日結束時,主題仍回到她所創作的小說「達洛衛夫人」之上。而由茱莉安摩兒飾演的蘿拉,她的一日從閱讀「達洛衛夫人」這本書開始,今天是她丈夫的生日,她準備做一個生日蛋糕;然而鄰居琪蒂突然造訪,促使一直擺蕩在現實和小說間的蘿拉開始認真懷疑現實裡幸福的生活,於是她帶著這本書上旅館預備自殺…。最後她的一天卻結束於她獨自坐在浴室裡哭泣那一幕上。另一位是梅莉史翠普扮演的克勞麗莎,她的這一日就像往常的任何一日一樣──去她得愛滋的前男友理查家照顧他,然而唯一的不同的是,今天是理查獲詩人獎的頒獎典禮,而後她要為理查辦一個派對,就像小說裡的達洛衛夫人所做的一樣…
為了在兩個小時半中,呈現三個完整的故事,並使其串聯起來、彼此相關,互為引申、闡釋,剪接就成為這部電影最突出的層面,也是表達影片主題的最重要手法。在電影中,剪接是邏輯性的,是使毫不相干的鏡頭成為因果的手法。而在這部作品中,剪接的功用發揮到極致,形式和意義融為一體,尤其是在影片的開頭,繁複的剪接手法串聯起分屬三個不同時空的動作、表情、台詞和情緒。其中剪接的方式大致上有兩種,一種是以相似的動作或一樣的台詞串起兩個段落,如鬧鐘響、插花、沉吟、開門等等瑣碎的動作;另一種則是使段落間發生意義上的關聯,透過剪接,一個人的動作可以是前一個人未完的話的註腳,而一個人的思緒也可以成為下一個人行動的理念。例如「死是可能的」這句台詞,既是蘿拉在書本中得到的啟示,同時又是吳爾芙在現實中擷取創作靈感時的思路。剪接,使得看似毫不相關的生活產生了連結。這兩種剪接的方式已在形式上傳達了文本的意義──一則是,如同影片名稱「時時刻刻」,在不同時空背景下的這三種人生,反覆著同樣細微的舉動和情緒,而人生不管看似如何的不同──如將時間切割成時時刻刻來看──其實都是相似的;而另一則是,在浩瀚的時間之流裡,做為個人的經驗可能在無意之間和全然陌生的另一個人發生關聯,在毫無交集的生活中,我們卻不斷地彼此詮釋、互為提示,並得到呼應。
除了剪接以外,演員精彩的演技和動人的音樂,也使得這部電影的語言更為豐富。其中我最欣賞的是飾演家庭主婦蘿拉的茱莉安摩兒和扮演得愛滋病的詩人理查的愛德哈里斯(Ed Harris),茱莉安摩兒恰如其分的表現一個纖細而沉靜的妻子和母親的形象,然而她細膩的表情和眼神,總使我不由得猜想她每句台詞之中是否蘊藏著更多的弦外之音;而愛德哈里斯精湛的演技也充分註釋了一位身兼詩人、雙性戀、愛滋病患等多重身份的角色,尤其是在他墜樓之前的那段獨白,是整部影片當中最讓我動容的一段。此外,配樂也佔了這部電影重要的一環,每每適時地出場的音樂,總透露了許多語言中意在言外的部分,和演員含蓄而自制的行動下豐富的情感。
《時時刻刻》在演繹三段毫不相同的人生際遇的同時,呈現了好幾組的反差和對照,如「歲月長河」和「時時刻刻」;「現實」和「小說」;「愛」、「自由」和「死亡」,而文本的意義也在這撕扯的過程中呈現它的張力:
和漫長的人生相比,日常生活的時時刻刻或許微不足道,然而真實人生,並不形上、也不特殊,真實人生不就是由這時時刻刻的點點滴滴所集結而成的嗎?如同克勞麗莎在和他女兒的談話中所說的:「原來最幸福的時候,就是在認為幸福即將到來的那一刻。」原來最幸福的,不是幸福的本身,而是對幸福的預感。對克勞麗莎來說,生命的真諦,也許就凝聚在這時時刻刻之中;然而對理查而言,他對生命的恐懼,即來自這無止盡的時時刻刻,那永不可返的幸福瞬間,和歡樂過後巨大的空虛和孤獨。
而「現實」和「文本」的關係,在《時時刻刻》中也很有趣,現實和文本,看似是構築於兩種完全不同的層面上的事物,卻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有糾葛難辨之處,在現實中,吳爾芙不斷透過生活中種種細微瑣碎的地方取材,構思小說「達洛衛夫人」情節的發展,而她對文本的某個出其不意的決定,竟然影響了一個處於另一個時空的家庭主婦的「真實」生活,甚至是又另一個時空的詩人的自殺預言;現實中的蘿拉確實起過輕生的念頭,然而她沒有死,反但是她每個家人都先離她而去,但她的兒子理查卻讓她在小說中死去了,如同現實中她所渴望的一樣。由此看來,現實和文本的分界在哪裡?現實和文本是如何交錯地互相地拉扯著?十九世紀的人認為,文本是對現實的模仿,然而在當下這個文本過度氾濫的時代,我們的人生是不是總是無可避免地在對龐大的文本世界作拙劣的仿傚?
最後是「愛」、「自由」和「死亡」三者的關係,這三段故事都脫離不了「愛」、「自由」和「死亡」的主題。克勞麗莎為了理查付出她的青春歲月,無怨無悔地照顧他,然而理查面對這樣偉大又無私的愛,竟是以死回報,他要以他的死還給她自由,使她認清自己的生命,就像吳爾芙所說的:「死是一種對照,有人必須死,讓他人懂得愛惜生命。」而對於擁有一個看似幸福的家庭的蘿拉來說,她丈夫對她的愛給了她全部,他將她帶進(bring in)一個幸福的家庭,將她帶進他的生命,然而蘿拉不禁要懷疑,她自己難道只是她丈夫所應得(They worth it)的嗎?她自己的生活又在哪裡?她的丈夫愛她,卻毫不了解她;她擁有一個丈夫和一個兒子,可是她只是為此而活嗎?就如同吳爾芙和她丈夫的關係一樣,他愛她,卻愛不到她;他企圖帶她到天堂,而她卻宛若置身地獄,他說那全是為了她好,可是他又怎能了解她的感受?他以愛為名,以此剝奪她的自由;男人的愛不是女人的全部,這正是女人覺醒的第一步。而「死」也不是「生」的反面,「死」是生的內涵,是生命樣態的選擇之一,通過死,我們才能看清生命的本質,而生命中的每個片段、時時刻刻,也才於焉產生意義。
《時時刻刻》是一首孤獨者靈魂的輓歌,它讓我們看清:我們可能永遠無法避免和現實中最親近的人流於活在彼此的偏見和誤解之中,然而卻和不同時代、素昧平生的人們擁有共同的困境,相仿的情緒、感觸,和對生命不變的熱情。它讓我們認清:生命的本質就是孤獨的,我們是一個人來到這世界上,也終究會一個人離去,無論發生什麼都無法改變這一點。
電影的劇情分三條線交錯進行,一是二零年代初期,由於憂鬱症而困居於倫敦郊區,正在創作她生前第一部長篇小說「達洛衛夫人」的英國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一是二戰過後,住在洛衫磯,正懷胎六月,每日耽溺於「達洛衛夫人」的家庭主婦蘿拉.布朗;一是現時紐約的一位出版社編輯,由於和「達洛衛夫人」的主人翁同名,而被前男友戲稱為「達洛衛夫人」的克勞麗莎。這三位主角,分別是「達洛衛夫人」這部小說的創作、閱讀和實踐者,而這部影片也從她們生命中的點滴和其跨越時空的相似靈魂所展開。
劇情的主軸集中於這三個分處不同時空的女人,敘述她們某一日的生活,就像「達洛衛夫人」這本書一樣。由妮可基嫚所飾演的吳爾芙,她的一天環繞在構思「達洛衛夫人」的情節上面,過程中我們看見她面對不同的人如僕人、丈夫、姊姊時,所呈現的不同的樣貌和態度,和當她企圖逃回倫敦,在車站和出來找她的先生爆發的爭執時,她的內心獨白。直到當日結束時,主題仍回到她所創作的小說「達洛衛夫人」之上。而由茱莉安摩兒飾演的蘿拉,她的一日從閱讀「達洛衛夫人」這本書開始,今天是她丈夫的生日,她準備做一個生日蛋糕;然而鄰居琪蒂突然造訪,促使一直擺蕩在現實和小說間的蘿拉開始認真懷疑現實裡幸福的生活,於是她帶著這本書上旅館預備自殺…。最後她的一天卻結束於她獨自坐在浴室裡哭泣那一幕上。另一位是梅莉史翠普扮演的克勞麗莎,她的這一日就像往常的任何一日一樣──去她得愛滋的前男友理查家照顧他,然而唯一的不同的是,今天是理查獲詩人獎的頒獎典禮,而後她要為理查辦一個派對,就像小說裡的達洛衛夫人所做的一樣…
為了在兩個小時半中,呈現三個完整的故事,並使其串聯起來、彼此相關,互為引申、闡釋,剪接就成為這部電影最突出的層面,也是表達影片主題的最重要手法。在電影中,剪接是邏輯性的,是使毫不相干的鏡頭成為因果的手法。而在這部作品中,剪接的功用發揮到極致,形式和意義融為一體,尤其是在影片的開頭,繁複的剪接手法串聯起分屬三個不同時空的動作、表情、台詞和情緒。其中剪接的方式大致上有兩種,一種是以相似的動作或一樣的台詞串起兩個段落,如鬧鐘響、插花、沉吟、開門等等瑣碎的動作;另一種則是使段落間發生意義上的關聯,透過剪接,一個人的動作可以是前一個人未完的話的註腳,而一個人的思緒也可以成為下一個人行動的理念。例如「死是可能的」這句台詞,既是蘿拉在書本中得到的啟示,同時又是吳爾芙在現實中擷取創作靈感時的思路。剪接,使得看似毫不相關的生活產生了連結。這兩種剪接的方式已在形式上傳達了文本的意義──一則是,如同影片名稱「時時刻刻」,在不同時空背景下的這三種人生,反覆著同樣細微的舉動和情緒,而人生不管看似如何的不同──如將時間切割成時時刻刻來看──其實都是相似的;而另一則是,在浩瀚的時間之流裡,做為個人的經驗可能在無意之間和全然陌生的另一個人發生關聯,在毫無交集的生活中,我們卻不斷地彼此詮釋、互為提示,並得到呼應。
除了剪接以外,演員精彩的演技和動人的音樂,也使得這部電影的語言更為豐富。其中我最欣賞的是飾演家庭主婦蘿拉的茱莉安摩兒和扮演得愛滋病的詩人理查的愛德哈里斯(Ed Harris),茱莉安摩兒恰如其分的表現一個纖細而沉靜的妻子和母親的形象,然而她細膩的表情和眼神,總使我不由得猜想她每句台詞之中是否蘊藏著更多的弦外之音;而愛德哈里斯精湛的演技也充分註釋了一位身兼詩人、雙性戀、愛滋病患等多重身份的角色,尤其是在他墜樓之前的那段獨白,是整部影片當中最讓我動容的一段。此外,配樂也佔了這部電影重要的一環,每每適時地出場的音樂,總透露了許多語言中意在言外的部分,和演員含蓄而自制的行動下豐富的情感。
《時時刻刻》在演繹三段毫不相同的人生際遇的同時,呈現了好幾組的反差和對照,如「歲月長河」和「時時刻刻」;「現實」和「小說」;「愛」、「自由」和「死亡」,而文本的意義也在這撕扯的過程中呈現它的張力:
和漫長的人生相比,日常生活的時時刻刻或許微不足道,然而真實人生,並不形上、也不特殊,真實人生不就是由這時時刻刻的點點滴滴所集結而成的嗎?如同克勞麗莎在和他女兒的談話中所說的:「原來最幸福的時候,就是在認為幸福即將到來的那一刻。」原來最幸福的,不是幸福的本身,而是對幸福的預感。對克勞麗莎來說,生命的真諦,也許就凝聚在這時時刻刻之中;然而對理查而言,他對生命的恐懼,即來自這無止盡的時時刻刻,那永不可返的幸福瞬間,和歡樂過後巨大的空虛和孤獨。
而「現實」和「文本」的關係,在《時時刻刻》中也很有趣,現實和文本,看似是構築於兩種完全不同的層面上的事物,卻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有糾葛難辨之處,在現實中,吳爾芙不斷透過生活中種種細微瑣碎的地方取材,構思小說「達洛衛夫人」情節的發展,而她對文本的某個出其不意的決定,竟然影響了一個處於另一個時空的家庭主婦的「真實」生活,甚至是又另一個時空的詩人的自殺預言;現實中的蘿拉確實起過輕生的念頭,然而她沒有死,反但是她每個家人都先離她而去,但她的兒子理查卻讓她在小說中死去了,如同現實中她所渴望的一樣。由此看來,現實和文本的分界在哪裡?現實和文本是如何交錯地互相地拉扯著?十九世紀的人認為,文本是對現實的模仿,然而在當下這個文本過度氾濫的時代,我們的人生是不是總是無可避免地在對龐大的文本世界作拙劣的仿傚?
最後是「愛」、「自由」和「死亡」三者的關係,這三段故事都脫離不了「愛」、「自由」和「死亡」的主題。克勞麗莎為了理查付出她的青春歲月,無怨無悔地照顧他,然而理查面對這樣偉大又無私的愛,竟是以死回報,他要以他的死還給她自由,使她認清自己的生命,就像吳爾芙所說的:「死是一種對照,有人必須死,讓他人懂得愛惜生命。」而對於擁有一個看似幸福的家庭的蘿拉來說,她丈夫對她的愛給了她全部,他將她帶進(bring in)一個幸福的家庭,將她帶進他的生命,然而蘿拉不禁要懷疑,她自己難道只是她丈夫所應得(They worth it)的嗎?她自己的生活又在哪裡?她的丈夫愛她,卻毫不了解她;她擁有一個丈夫和一個兒子,可是她只是為此而活嗎?就如同吳爾芙和她丈夫的關係一樣,他愛她,卻愛不到她;他企圖帶她到天堂,而她卻宛若置身地獄,他說那全是為了她好,可是他又怎能了解她的感受?他以愛為名,以此剝奪她的自由;男人的愛不是女人的全部,這正是女人覺醒的第一步。而「死」也不是「生」的反面,「死」是生的內涵,是生命樣態的選擇之一,通過死,我們才能看清生命的本質,而生命中的每個片段、時時刻刻,也才於焉產生意義。
《時時刻刻》是一首孤獨者靈魂的輓歌,它讓我們看清:我們可能永遠無法避免和現實中最親近的人流於活在彼此的偏見和誤解之中,然而卻和不同時代、素昧平生的人們擁有共同的困境,相仿的情緒、感觸,和對生命不變的熱情。它讓我們認清:生命的本質就是孤獨的,我們是一個人來到這世界上,也終究會一個人離去,無論發生什麼都無法改變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