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不認得自己(八)
一位退休老師告訴我他那個年代的事,中學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當油站服務員賺取微薄的薪資。機緣巧合下考上了老師,生活仍然寒酸,花了大半個月的積蓄買腳車,踩四十分鐘才到學校。書一直教到退休。「外面找不到工作了。」他說。
隨著國家獨立,公共設施和政策的建立,科技發展和網絡崛起,人們的流動不再依循過往的模式。接受更高教育的年輕一代也不再受縛於公會的狹小空間。市場上充斥著各類工作。盡管薪資高低不一,然而貿易、工廠已不再是致富的唯一道路,人們的需求開始分歧。基本上,商會的走向也不再成為南洋華裔的政治指標。
先是肯德基和麥當勞,接著是西方音樂流瀉出咖啡館的玻璃門。還未成功轉型的公會除了作為社會身分和階級的象徵,終於退變成(曖昧的)傳統文化保留地,一肩子自各扛起傳承的任務,成為南洋華裔文化鄉愁的最終歸宿。
如今,華裔早不再穿漢服﹐行周禮,但我們仍然可以從道教習俗和詞語的韻腳中讓時光依稀倒流。碰觸得到的,有毛筆、詩集、檀香,最宏偉的便是公會和神廟了。在現實社會中漂泊謀生的青年們偶爾回去,即便早已說不出中文,卻仍然可以待在里頭好久尋找慰藉。
在中國,尤其是西安,一個民族悠遠的歷史就在該民族的身邊,俯仰之間,光影隨著時辰而變動。而在台灣,蔣介石退守島上時一併帶走了大批彌足珍貴的文物,造就了故宮博物館的經典收藏。學者的跟隨也使文化一脈相傳。
然而在南洋,這裡的華裔見不到清朝以前的東西,除了神廟,還有象徵著飄泊辛酸的義山。國家政策推崇下的馬六甲歷史混合著卜米主義(土著權威)精神。或許歷史的長短不是問題,即便是五十年的南洋騎樓也自有風味,廟會百餘年歷史可堪自誇。問題在於歷史的排他性。彷彿除了那一些曖昧的傳統建築,其餘的一切都對你冷漠俯視,說:「回去你們的土地。」
現代社會裡,從公會逃出去的青年很多,逃到網上,逃出國,逃到職場裡工作,有的走上街頭爭取一個全新的歷史。然而他們該在哪裡停留?無論是身體或心靈,走到哪裡都是個曖昧而又陌生的國度。
還有逃到不想知道歷史的過度里。最近跟朋友談天,都談到你所講的課題。似乎大家都有這樣的(衰微)意識,但我們卻不可否認的是,我們依然死守著一些奇怪的陳規(最近不是又流行穿漢服,恢復周禮了嗎?在馬來西亞發生這種事情,身為中原立場的中國大陸,乃至自詡保存傳統文化的台灣,乃至華洋雜處的香港要怎樣看待我們這詭異的馬來西亞華人呀?!台灣《經典》雜誌還煞有介事的報導了這新聞,哈哈!),說到底,我們的人生背景與教育就是缺少了歷史的認知與常識,所以……就所以了。(在你面前廢話太多,別說我無知啊!嘻嘻……)
欸其實那個漢服的我知道,是一個叫馬來西亞青年運動的組織辦的活動,想想也蠻有道理的,現代華人確實是不怎麼穿傳統服裝,像印度日本人那樣。不過他們對中華文化有多深的認識,那倒是有所保留。整個活動是蠻有趣的啦,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