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都沒有進來
有些場所讓你置身事外。像密封的車廂里,只聽見收音機和冷氣。咖啡館內只聽見人聲和磨咖啡的聲音。車子一晃就過,悄悄的在窗外。
在馬來西亞這麼一個泛政治的國度里,留學回來的年輕人們依靠這樣的空間取暖,例如星巴克,在哪裡都長得差不多。台北,上海,我所居住的永安鎮,同樣的厚瓷杯、羅盤圓桌,美人魚頭、抽象畫。除了珠寶藍斑的燈飾搭配牆角盆栽,襯搭出幾分東南亞風情。
上海,淞虹路地鐵站外的星巴克人潮擁擠。中午盡是商人和家庭長者齊聚,談生意和倫理劇。附近外企大樓林立,也不時看見各年齡層的老外。紅男綠女,碰巧沒位子便湊和著坐,打個招呼閒聊。
永安鎮上的星巴克多是學生和直銷人員。約個面解說詳談,或身穿制服埋頭書寫。櫃檯的巫、印裔服務生泡咖啡,我們用巫、英語交談。說不慣,有時舌頭打結。靠窗的座位外不時貼著非裔女生寬大的背,脖子披上民族風薄紗巾。一不留神便消失,就和那一些走在路上的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外勞一樣。
於是你知道這兒不是台灣,傍著福建會館而非小巧精緻的餐廳書店。福建會館富麗堂皇,華裔節慶常在那裡辦。點蠟燭,放天燈,鞭炮劈啪響。數以百計的地緣和姓氏公會擺席設宴,年邁的會長對著一群年邁的商人致詞說,捍衛中華文化。巫裔居住在郊外甘榜,印裔在橋的另一端,年輕一代都躲進星巴克。
華、巫、印裔年輕人躲進星巴克,學生和商人躲進星巴克,爵士樂、抽象畫和西洋世界躲進星巴克,彷彿這里和美國一樣自由,和德國一般平靜有序。政客沒有進來,外勞沒有進來,會館背後旅館內的中國妓女沒有進來。窗外的車子沒有進來,只是迅速喧囂地悄悄開過。
有時喝杯咖啡抬頭,我就這麼愣住了。
我曾想過,若有所選擇,世界處在靜音模式會不會比較好。沒有任何期待,傷害,鼓勵和交付的聲音流瀉進來。沒有人強拉你進入他們世界,也不需猶豫該不該邀請人進入你的生活,這樣的日子,會不會就此保住了我們的原性。都只是在空想,假裝可以很悠閒,也說服自己,星巴克其實一點都不貴。
但我想表達的是一種面對自己國家的心態,在西方文化薰陶下,如何重新面對自己的國家和炎熱的赤道。有的時候舉起相關的書都覺得沉重,舉起不關事的世界文學反倒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