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2 16:24:22郭史光治
關於寫作-我的回顧與反思 後記上
我在一本叫《大債時代》的書上讀到這麼一段文字。它說資本社會和共產社會有個不同之處在於,在共產社會裡人們很早就開始學習使用社會中的各種工具,而在資本社會,人們則要到進入社會工作以後才漸漸曉得,慢慢拿手。有些像是交易員或金融家的技倆,人們甚至一輩子都搞不懂。像是書中所說的「次級房貸」如何造成了經濟危機,便是一個必須要被加以解釋的事例。
另一方面,大學裡我讀的是文學,對於這一些工具就更加的不在意了。並非完全不曉得,畢竟父親是搞銷售的,我常聽他侃侃而談銷售渠道、價格定位、品牌形象、市場競爭等等,然而聽是聽了,但體會不深。我想只要是家庭出身稍微優渥的小孩都不會對資本社會有太多想法。一旦有足夠的錢,這樣的社會能讓你生活得從容舒適,滿足你的各項需求,往往必須等到自己賺錢的那一刻事情才會開始變得不一樣。小時候的你跟在媽媽身邊逛超市時絕對不會注意到產品擺放的位置、所佔的面積、優惠的價格和促銷方案。不像共產社會電視上你會看到一堆的表揚批鬥,你只會記得手推車空著時你坐在裡邊被兄弟姊妹用力一推頓時天旋地轉。
具體感受到這一切時是大學畢業以後的事。甚至在各大企業來校参與的校園照聘會期間,我也只是騎著腳踏車四處溜噠,壓根不予理會。要說我是溫室裡的小花也不為過。雖然當時一方面也抱著回國當記者的想法,然而幾經輾轉卻又跑到上海去了。而真正開始為這問題感到焦慮,則是出書以後的事。書印了這麼多,沒人知道的話是鐵定賣不出去的。進而沿伸到,文章寫了這麼多,沒人知道的話是打死沒人讀的。從前我只從父親身上學到了「專一」,專心做一件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卻在大學階段時幾乎完全拋棄了那一套「市場」、「職場」的理論。因應現實,你不得不有些方法,也就是資本社會的工具的應用。
中文系的教授是翩翩君子,他們教會我的是做人的道理,以及對於美德的堅持。大學時我全心全意地接納,至今仍然不敢或忘。時代變了,好的東西不再是安安靜靜的,它同時必須變得積極活躍,必須努力曝光為自己盡最大的努力被人看見。教授所說的從前或許真不是這樣的。一堆的古書籍往往冠上的不是自己的名字,而是假託先賢聖人。有些則不用本名,用化名,譬如「一粟」,意思是寫了這麼多,然而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好的東西自然會被傳揚,哪有自己吹噓的?但如今你用一粟,別人是真的會當真的,而你什麼也得不到。這是職場思維因應時代的轉變而教會人們的事。
出版社工作的期間我多少親眼看見了市場的運作。什麼東西都一樣,在現代資本社會裡,東西你得賣,資金得流動,其中有固定的規則遵循,有必然的工具使用。為此我首次做了一場實驗,也就是在九字輩聚會之後,我在「面子書」上發表了一篇題名為<大文豪>的文章。
不可否認的是,那是一篇真心的文章,裡頭盡是我的感受,我的所思所想。聚會以後我有股強烈的感受與想法,我喜歡書寫創作,也覺得其中有許多不錯的同儕、前輩和晚輩,然而為何那樣一種場合總讓我覺得像一個小團體互相取暖呢?天知道我對狹隘受困的感覺最受不了了。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我多少又是這個群體的一份子。基於這樣的感受我寫了<大文豪>。但與此同時,我卻也知道這是個點,是個再恰當不過的「時機」。就像是市場時機一樣,你在「正確」的時候寫出「正確」的東西,其結果絕對是,不用膝蓋,連屁股都可以預料得到的。此外,要拓展能見度,我首度將文章發表在「面子書」上。不僅僅是它具有更廣泛的聯結群,甚至其提點的功能強大而迅速,又具有濃厚的分享性質。比之「新聞台」,這無疑是個更好的發表場域。
其結果是,我的屁股猜對了,相信大家的屁股也都猜對了。許多人讀了,點讚,回覆,而那一連串的真人實名也連帶在抒發的同時被我給多多少少消費了。如果其中有過度的,我在此真誠道歉。過度消費原非我的本意。與此同時似乎也證明,關於資本和市場的理論是對的,你得有些方法。實驗成功。這是我第一次領略到網絡的力量和功能、阿拉伯之春的效應,並發現了網絡時代的另一番意義。
緊接著,在<大文豪>以後我必須沿用其還算成功的案例,打鐵趁熱,陸續發表我的新文章。自從面對了「市場」以後,我也開始學習面對「讀者」,將這一個重要因素納入寫作考量的範圍裡。有一回小堂哥來我家,他提起我的文章缺乏「讀者意識」,我內心湧起一陣不悅,同時也知道這是因為他說出了事實。也因為瞭解到了這一點,在寫了幾篇嘗試做調整的上海系列文章後,我發現自己的寫作歷程隱約來到了下一個階段。體會到的東西不同了,視野開拓了,該是時候整理一下一路以來的寫作歷程,準備繼續邁進。SHANGHAI STORY : THE APARTMENT算是目前自己比較滿意的一篇。最後,得感謝出版社帶給我的這一些。
《關於寫作-我的回顧與反思》的前十五章我採用了自己一貫喜愛的美式寫法,而後十五篇則在不同的狀態下進行了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