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2-10 10:32:52小巢

歷史研究者的困境



最近幾年大學有了推甄和申請入學的管道,看來教改頗有成效,至少在考試方式上,能透過成績、習作及學生意願上,篩選出科系真正想要的學生。但是從新鮮人的抱怨沒有間斷過,我深知大多數人對於歷史這門學科的認知仍然是錯誤的。

「我以為歷史就是說故事囉,沒想到….」這是其中一名大一同學的抱怨,他最後的結論是,早知道就去念文學,至少文筆還好一點。另一名大一推甄的同學,更是悔恨交加的說,為什麼推甄不能轉系?一點都不公平,他對歷史一點興趣也沒有。我提醒他,一年以前他在推甄資料上,可是信誓旦旦的說他對歷史多麼有「興趣」….,悠遊於中外之間,品鑒古今人物……

歷史究竟是什麼呢?我曾經被我的老師們問過,現在,我也拿來問我的學生。

答案有很多,有的說,歷史是過去的事,是過去和現在無止盡的對話。(很好,有下功夫,這是一個史學家說的)現在的新聞是過去的歷史。(嗯,有點陳腔濫調,但不能說你錯)歷史就是追尋真相,鑒古知今。(真相的追求是史學家存在的目的,但也有一派史家認為客觀的歷史不可能存在,他們顛覆了傳統賦予史家的責任。而鑒古知今也被認為是困難的,史家畢竟只是史家,而非預言家)

過去將「歷史」被認為是一套定型的知識或資料,加上聯考制度「標準答案」的訓練,學習歷史,也就成為將人名、地名、年代及一套正確理念的背誦串連的無聊事。事實上,經由不斷有史家對各種知識性質的反省,「歷史」,只是由「人」觀察、選擇、描寫及論述的結果。由於人有不同的立場和價值觀,對有現存歷史材料的解釋和說明,也會隨著不同的「人」,不同的「時空背景」而有所調整。

舉例來說,在戒嚴時代,對於蔣介石的研究和歷史評價,可能偏重於他有功的一面。但隨之解嚴和政治氣氛,對蔣介石的評價則有著兩極化的趨勢。這些研究成果和歷史評價,也隨著有限開放的檔案內容、當時人的口述記載而有局限。

這些都是現在歷史科系中,想要培養學生存在的歷史思維。我們提供不同角度的著作與相關理論,刺激學生由不同的史事陳述,來了解別人的觀點,並從而提出自己的觀點。但卻常常忽略班上六十個學生,僅有五六人會走上專業史家的路,其他的同學,雖然最後或許幸運的,他們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但不幸的,他們需要進入就業市場,而這個大市場裡,我們所受的專業訓練是不容易生存的。

我常開玩笑和我任職高科技公司的先生說,什麼樣的職務你們會考慮歷史系學生?他說,作業員。悲哀的是,作業員僅須國中畢業的資格,這是不是代表歷史系畢業的同學真的沒有出路呢?

我的歷史系同學們,大部分當老師,也有在出版界、傳播界、廣告界。但那些非學以致用的「特例」,照我看來似乎都是該名同學的機遇、職業選擇和自身的努力,而四年的大學生涯與課程,欠缺相關資訊的提供,從而對學生有著助力與推動力。

如果我們要改變現狀,只有從課程內容著手。能寫,不希奇。我們沒有念文學的文筆好,可是能綜合各家說法而融會貫通,再用自己的一套說出來,而且說的還能言簡意賅,這就是真本事。我們能作影像記錄,我們能對史料、文本、典故如數家珍,我們還能對一般讀者說故事,這就是我們的優勢。

歷史真的很無聊嗎?有一個學生問我,年輕的眼睛裡充滿著迷惘。許多的文學與戲劇作品都喜歡有歷史人物、背景的陪襯,以滿足想像。金庸小說如此,張藝謀大導演的「英雄」亦如此。你瞧,一個還有娛樂價值的學科,怎麼會無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