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0 12:36:01jean
《先放手,再放心》 吳若權
(107.6.16)《先放手,再放心》 吳若權
身為知識份子,遇到知識,第一個想到去了解其義
但有些道理,不是文字能解釋清楚或深刻理解
尤其是佛經
自己也在不同的知遇中,體會不同的道理
雖然自己在閱讀是也忍不住隨筆註解其意
閱讀不同階段的吳若權,在人生磨練中,
同信佛教的他,亦感受到菩薩加被的力量
自己常也在煩惱和妄想中反覆,
有時自己無法走出迷茫,亦在觀世音菩薩面前,真心請益
總在生命的轉角處,會心的了義、解惑
車程中,隨時無刻持名聖號,紅綠燈號的暫停
「生活即是修行」是此刻心中自我提醒的意想
我明白的會心一笑!
真心感受,不可思議力量的啟發
隨筆摘記
p12,《甘露與淨瓶的對話》與聖嚴法師對談
p13,直到父親過世,我開始深入學習《心經》的義理,並在實際生活的中體驗,才知道那些意識的論斷都是探索生命完美本質的障礙,我所珍惜,所厭惡的都是幻相,唯有放下這些主觀,才能感到生命的為實相。我不僅僅漸漸懂得往內在去探索自己也找到「空無」和「圓滿」的意義
P17,相信有一天,我定靜安慧站在岸邊,對著隨船遠去的另一個自己揮別,彼此以最溫柔與感謝的眼光凝視,曾在這一段旅程相伴。
P25,智慧,並不只是用聰明才能去成就自己的事業和人生,而是時時能夠覺察自己和別人的處境,從同理別人開始到慈悲為懷地對待眾生。
P41,「觀」,張開眼睛去看,專注耳朵去聽,全心全意去感受,願意謙卑的知道自己有限的人生經驗。尚無法完全同理對方,要放下自我的執念,願意傾聽學習,保持內在和外界的和諧關係。
P51,修行的智慧,我們,可以透過學習,讓自己從知道到做到,最後放下一切,變得根本不需要知道,因為在這個階段,你的心便是神的旨意,讓宇宙最高的神指引你一切。
印度大師奧修說,「當你的頭腦停止,而沒有興趣達成任何事情,他就達到了佛性,當頭腦完全停止,不再走到任何地方,他就開始往內走。」,這裡的頭腦指的是心智,他的意思是不要刻意帶著目的去追求靈性或神性,當你放下這個念頭,就會看見自己內在完美的知見
P53,故事說,上天派來三位報信者,分別是年老、疾病、死亡,可惜多數人視而不見,於是錯過認識神的機會,即使是死亡,也是一個值得學習的經驗,勇敢的接受,有一天終究會死去的事實,就有機會從此得到超越生死煩惱的智慧。
P58,內在能力越充沛的人,外表表現越謙卑,如同真正勇敢的人,並非一味的衝撞,刻意鬥狠,而是懂得尊天敬地,禮遇每次來到了眼前的緣分,即使它以挫折的姿態出現,都因為臣服和接納,而看到祝福的美意。
P89,在持續學習的過程中,我漸漸明白,「當自己準備好,老師就出現這句話的意思」原來,拜師學藝更高的境界,不只是要我們打開智慧之門,而是要彼此看見慈悲的心。
P99,榮格說:「當你往內探索自我,視野將會變得清澈明淨,向外看衹是夢幻,向內看才會覺醒。」
P102,佛法鼓勵積極,而不是消極逃避,不要人們看空一切,不必努力,而是要人們透過生命的苦難,挫敗經歷的過程中,積極鍛煉靈魂的層次。
p130,求知若渴,虛心若愚。
p139,《金剛經》提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意思就是不要執著於自我中心及自我價值的判斷,即使身處紅塵,也不被世俗所困,能對眾生抱悲憫和智慧的心。
真正的修行,從個人的「少欲知足」,到,「利己而後利他」
p147,佛教講大愛,就是慈悲心,而最大的慈悲,來自最小的同理。
p170,年紀小的孩子,越是應該天馬行空的想法不需要被侷限。對於成年,尚未積極找出人生的方向,又不願意從基層做起,學一技之長或累積專業經驗,一切空談夢想是很危險的事。
p174,以理想取代夢想。不是白日夢的突發奇想,是落實規劃自己的人生,盡力發揮專長,改進缺點。
p175,星雲大師說,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我對這句話的體會是,生命的最高境界,不在貪生怕死,患得患失,自在身處紅塵,而不為紅塵所苦。
當下,就是心的道場,既然沒有你真正想去的地方,也就沒有到達不了的所在。
p176,莫忘初衷,可透過打坐禪修,讓自己安靜,覺察自己的每一個起心動念
p214,人生的痛苦,最難跟別人說清楚的是,自己心裡究竟有多苦,而最難瞭解的卻是別人的心裡有多苦。
關於苦,愈會呻吟,叫苦的人愈能夠把苦說得艱辛煎熬,因為花了太多心力在訴苦,也減損改變這狀況的行動力,
所以苦,是幫助成功者的墊腳石,也是失敗者倒地不起的絆腳石,甘苦,或許只在一線之間,就看你如何看待。」
《先放手,再放心:活得像雲般自由 我從〈心經〉學到的人生智慧》
作者:吳若權
政大企管系畢業,曾任職IBM、HP、Microsoft等知名企業。1995年,以藝文小說《愛一次也好》踏入文壇,清新動人的文字風格廣受讀者歡迎。喜歡聽故事與說故事的他,而後更將題材擴大至兩性、勵志、企管等各種類型,與讀者分享他獨特的生命經歷與生活體悟。他的作品曾榮獲中興文藝獎,也連續多年獲得金石堂暢銷男作家前十名。除了「暢銷作家」的身分之外,他近年更跨足主持人與演說家,為無數人帶來激勵與療癒的力量。
《先放手,再放心》是吳若權的第100號作品,獻給所有曾在茫茫書海中一起同船共渡的讀者,也給在茫茫人海中尋找靠岸的眾生。
歡迎加入吳若權Facebook粉絲團:
www.facebook.com/ericwu567
請上網搜尋「吳若權好友俱樂部」,
可以隨時接獲吳若權寄送的生活感想及出版情報!
聯合新聞網「吳若權」部落格:
blog.udn.com/eric567
媒事來哈啦 | 影音頻道:
www.fbwebshow.com
新浪微博,吳若權專頁:
weibo.com/u/1766297367
自序 愛對自己
在墨然的夜裡,常覺得有雙眼睛在遠方注視著我。曾經,我因為生活與工作過度疲累,而徹底地忽略他。也曾經,我因為壓力而憤怒、挫折而悲傷,在心底哀怨地反問:「有什麼好看的?」如今,我學會靜靜地與他四目相對,感受他的溫柔愛撫,然後謙卑地向他請教:「你想告訴我什麼?」
就在我提問這一瞬間,他輕輕地消失了。許多答案,於是從我心底湧現。
三十歲那年,我曾經因為暗戀的情傷,獨自搭乘客運去一趟日月潭。那是一個初秋的雨天,投宿於尚未改建的舊式涵碧樓,雨滴沿著陽台的欄杆點點落下,像不斷在謝幕的水晶流蘇,串串都是晶瑩剔透的淚珠。
並非假日,遊客不多。雖然心情是孤單而悲傷的,但我超愛那天的日月潭。極致的寧靜,讓我漫步雨中走向湖心的那一刻,覺得自己已經融入山水之間,與天地合一。
記起自己;忘掉自己。年輕的戀情,反覆於生命的無常。更何況是一段暗戀未竟的情傷,若有似無的虛幻,非常痛楚,卻又分明地知道,那樣的痛楚是不存在的。既然不曾擁有,怎能強說是失落呢?
我在岸邊等船,正好有一家人遊湖,男主人盛情相邀,他說包了船,不差我一個。跟著這陌生的一家人遊湖,談笑風生中,忘了我為什麼獨自來到這裡。細雨紛落,雲霧縹緲,從此岸、到彼岸,流轉於湖面的我回眸,彷彿看見岸邊的自己在揮手,那對熟悉的眼睛,又再度溫柔凝視著我。
先學會肯定自己,最終願意放下自己
重新憶起這既傷心、又溫柔的一刻,是在父親離世的十年以後,教導我靈性功課的老師說,這十年來我沒有真正快樂過。即使我在任何一種情感的關係中,家庭、戀愛、朋友,都是付出比較多的那一方,內心的潛意識裡,還是透露著想要被愛的需求。在努力愛別人的時候,我常常忘了愛自己。
勇於慷慨地付出,卻始終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而真正的實情,卻是: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才要加倍地付出,藉此討好別人。
我,對自己,不夠好。
出版過九十九本以各種形式的愛為主題的書,體裁多元,主題寬廣,散文、小說、勵志、成長,其中有小情小愛、也有大悲大愛,回過頭來我終於學會問自己:我,愛對自己了嗎?
這幾年坊間的出版作品、媒體節目、企業活動,談如何愛自己的主題,從「有如雨後春筍」,到現在「已成過江之鯽」,但真正可以幫助大家愛對自己的內容,並不多見。多數的論點,還是停留在:對自己好一點,打扮自己、享受美食、外出旅行、及時行樂、先愛自己才會愛別人……比較少分享如何向內出發,找到自己的天賦,在探索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之後,先學會肯定自己,最終願意為眾生再度放下自己。
雲來雲散、緣起緣滅,不要執著於愛怨悲歡
十年時間,忽焉而過。恍然看見,埋藏在我心中那顆幸福的種子,已經綠意成蔭。父親離世那晚,我遵照佛事,守在他的大體,連續誦經八小時。服喪期間,我開始每天讀經,迴向給父親,希望這份祝福能陪伴他往生極樂淨土。
那段時間,母親非常訝異,從未受過正式訓練的我,怎會唱誦《心經》?坦白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總之,我就是可以朗朗上口。
父親離世後的第五年,我有機會就教於法鼓山的聖嚴師父,與他對談數次,寫成《甘露與淨瓶的對話》(方智出版),此書出版至今,感動數以萬計的民眾,迴響極其深遠熱烈。我也在其中學習到很多,每隔一段時間重讀,都有更深一層的體悟。
其中影響我最深的有兩點:第一,聖嚴師父慈悲地認為,即使我的父親雖沒有固定的宗教信仰,我甚至沒有看過他拿香祭祖,但是他一生的言行,待人處事,都恪遵佛法。聖嚴師父說,佛法就是人生的智慧,並不只是佛教的教義而已。第二,在《甘露與淨瓶的對話》書中,聖嚴師父在許多段落以《心經》為例,有非常深入淺出的開示,讓我更加親近《心經》這部篇幅很短、卻含義很深的經典。
《心經》教導眾生「自性皆空」的道理,所有的人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短暫的相遇,對應出一時的關係,雲來雲散、緣起緣滅,不要執著於愛怨悲歡,才能解脫於煩惱,超越生死輪迴。《心經》的的奧義,並不是受限於它只是一部佛教的經典,而是可以普遍應用生活的實用智慧。
花朵在綻放的那一刻,已經開始凋落的過程
十年後的我,為了自我的精進,而繼續學習靈性的成長。某個夜裡,在重讀《金剛經》時,讀懂了其中很多以前不懂的部分,內心有些激動。
原來,很多佛經裡的哲理,是要經過歲月的洗鍊、以及人生的悲歡離合之後,才能漸漸通透。於是,決定重新回頭整理我從《心經》學會的人生道理。而其中最深的感悟就是:愛對自己。
個性敏感如我,在三十五歲之前,經常以眼、耳、鼻、舌、身、意,覺我自己,以及和別人、和萬事萬物的關係,甚至因為敏銳的直覺,形成準確的判斷,而難掩驕傲欣喜。
直到父親過世,我開始深入學習《心經》的義理,並在實際生活中體驗,才知道那些意識的論斷,都是探索生命完美本質的障礙,我所珍愛的、所厭惡的,都是幻相,唯有放下這些主觀,才能看到生命的實相。我不僅漸漸懂得往內在去探索自己,也找到「空無」和「圓滿」的意義。
船隻啟航的那一刻,已經開始歸帆的路途。花朵在綻放的那一刻,已經開始凋落的過程。或許,擦肩而過;或許,終究分離。但是,我們無須為此感傷。因為,人間每一次和幸福的相遇,都是宇宙中久別重逢的緣分。我們能做的就是活在當下,放手祝福。
先放手;再放心。在割捨執念之後,讓心靈重獲真正的自在,才能活得像雲般自由。
真正的愛對自己,並非錦衣玉食、及時享樂;而是認真活在當下,時時刻刻精進自己,發揮天賦的能力,利益眾生,身處紅塵,卻不被世俗所困,學習放下執念,消除煩惱痛苦,不再恐懼於生死輪迴。
用盡一生的漂泊,換得一次靠岸的幸福
我在燈下敲打鍵盤的書稿前跨年,從高樓窗前遠眺,夜空中正綻放著稍縱即逝的燦爛煙火,而我卻無意間看到手機裡朋友傳來的照片,感受到永恆寧靜的力量。
聖誕節的前幾天,我去上海工作,他們早我幾天先去杭州旅行,為彌補我沒有隨團玩樂,留給我這張珍貴的照片作紀念。
他們搭船遊湖之際,降下大片白雪,整個西湖頓時瑞雪紛飛。照片裡的這一葉扁舟,孤單地融入茫茫渺渺之中,彷彿即將悄然隱沒,猶如電影播完最後的空白畫面。什麼都沒有留下;但也什麼都發生過了。
愛過;恨過。寬恕;懺悔。每個生命,好似一葉扁舟。用盡一生的漂泊,換得一次靠岸的幸福。
無論是「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裡即將與友人離別後還要各自精進的那條船;或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裡的那條因為懷才不遇、備感孤單而必須忍辱的船,我們都曾搭著船渡江,從此岸到彼岸,總有一天,還是要放下這條船,了無牽掛地走向煩惱寂滅的路途。
相信會有那麼一天,我定靜安慧地站上岸邊,對著隨船遠去的另一個自己揮別。彼此以最溫柔與感謝的眼光凝視,曾在這一段旅程相陪。
《先放手,再放心:活得像雲般自由》是我的第100號作品,獻給所有與我在茫茫書海中同船共渡的讀者,也給在茫茫人海中尋找靠岸的眾生。
慈悲是最高的智慧
《心經》以「觀自在菩薩」為起始,我覺得這是玄奘大師要送給所有的讀誦者最美的祝福,也是最好的提醒。彷彿是佛陀要我們每一個人,透過當下的覺察,記起自己內在完美的佛性,對宇宙萬物充滿慈悲。不要討厭自己;也不要怨恨別人。
必須要時時刻刻記起這本然就完美的事實,所有的覺察才有意義。否則,即使擁有最美的眼睛,還是無法看清真正的世界。
當慈悲蒙塵的時候,猶如五官六感全被主觀的意識操控,你將因為透過不真實的眼鏡,而看到扭曲的人生。你主觀地以為那是真的,其實那是幻相。
當你覺得對方很笨、別人是豬頭時,就是你的慈悲心已經蒙塵;除非,你懂得及時回頭提醒自己:我為什麼會如此評斷他人?這樣的評斷,投射出我自己內在怎樣的不安?我討厭自己嗎?我恐懼面對怎樣的真相?
這樣的提醒,就是對自己慈悲的覺察。
回顧這些年來,無論是在我的學生時代、軍中、上班族,或是目前兼職於媒體工作,我都有幸曾經和最聰明的人物一起學習或工作,在他們身上看到很多所謂的「成功之道」,其中有些人的本領,甚至已經到了令我「嘆為觀止」的程度。有過很短暫的時期,我甚至會感到自卑──為什麼自己沒有他們十分之一的聰明能幹?
慈悲,是修行最入門的功課,也是成佛最基礎的門檻
後來,讓我更值得慶幸的是,有機會在人生中碰到幾位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包括:宗教界的領袖、經營事業有成而全心投入行善的長輩、叫不出真實姓名的市井小民……
從他們身上,我才領悟到:那些學業成績很優秀或是很會賺錢的人,只是擁有成就名利的知識,而這些知識確實可能為他們帶來物質的榮華富貴,有時候這些知識反而成為他們獲得人生智慧的障礙。
最大的智慧,並不只是用聰明才能去成就自己的事業或人生,而是時時能夠覺察自己和別人的處境,從同理別人開始,到慈悲為懷地對待眾生。
慈悲,不但是最廣的愛,也是最高的智慧。慈悲,沒有條件設定、不分親疏遠近,而能夠感同身受地去愛每一個人,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我認為:慈悲,是修行最入門的功課,也是成佛最基礎的門檻。若沒有慈悲心,一切聰明才智都是空談,甚至只是成就事業的工具,最後還可能敗壞人生。
凡有情眾生都可以透過修行,成為具備慈悲智慧的菩薩
《心經》起始的這句「觀自在菩薩」,佛學研究專家認為可以做兩種解釋。一種解釋的角度是指:名為「觀自在菩薩」的這位菩薩,也就是民間俗稱的「觀世音菩薩」或「觀音菩薩」;另一種意義是指:般若智慧已經達到「自在」的任何一位菩薩,甚至眾生透過修行,也能成為這樣具有完美智慧的菩薩。
接下來,總長度只有二百六十字的《心經》,就由各段經文,一層又一層由淺而深,有條有理地闡述,眾生如何了悟生命的本質,從解析「人生觀」到「宇宙觀」,從學習「菩薩的境界」到「佛陀的境界」。它可以說是架構嚴謹、言簡意賅的一部經典。雖然是從佛教傳出,但普遍於民間,而且說的不只是佛教的教義,更可以應用為人生的態度、處世的哲學。
「觀自在菩薩」既是典範、也是祝福。有情眾生,都可以透過修行,而成為具備慈悲智慧的菩薩,不僅可以消除自己的煩惱,也可以幫助別人不再煩惱。活出無憂無慮、無私無懼的自在人生。
要先覺察自己,才能安頓身心
以「觀自在菩薩」作為《心經》的起始,我想對世人有一個重要的提醒:要先覺察自己,才能安頓身心。要趁年輕就找到自己的天賦、熱情,不但心口如一去實踐,還要身心合一去體驗。
從「探索自己」作為這趟生命之旅的起心動念,找到自己最獨特的才能,並將它貢獻給這個世界;然後學會放下自己,了無牽掛,就能擁有全然的自由。
否則,等到年老,世俗的功課一事無成,靈性的學習上,也不知道人生最後究竟要往哪裡去?對生命時時抱著疑問,卻始終不去找答案。心情上,會是很苦悶的。
通常,這種人若是碰到親友重病,或自己必須面對「生老病死」的課題時,就會鎮日惶恐難安。他既找不到可以安頓身心的方法,也不懂得靈魂有個它去處的出口,只是剩下肉身即將滅絕的害怕恐懼。
如果真的走到這一步,這輩子的人生功課就幾乎是要重修了!而且還要等看有沒有下一輩子,可以再來世間重新學習。若是陷入無止境的負面輪迴,無異於浪擲生命,實在太可惜。
真正愛自己,就從覺察開始,安頓自己的身與心。探索自己;找到自己;再放下自己。
願意將自己所學、所能、所持、所有,貢獻出來豐盈這個世界,就完成這趟旅程的使命,可以體驗了無牽掛的如雲般的自由自在,飄過千山萬水。
往內在覺察
我們常在言談中提到「觀」這個字,無論是「人生觀」、「價值觀」、「宇宙觀」等;它可以用來表達我們或對某件事情、對人生的看法,但更重要的是反映出內在的覺察。
隨著通訊與媒體的發達,我們身處的時代,資訊多得真的像是爆炸似的,具備多元、快速、強烈、衝擊、碎片……等特質。這些爆炸型的資訊,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尤其在置入行銷非常頻繁的商業社會,即使是看起來很像專業的新聞報導,其中有很多資訊都是被刻意造假、或是被扭曲過的。於是,獨立思考這件事情,變得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更加困難、也更加重要。
檯面上,多的是人云亦云的專家,還說得頭頭是道,他們常把假的說得跟真的一樣。因此,你向外看得愈多、聽得愈多、經驗得愈多,就是往「幻相」的空間走去,更深入地經歷花花世界。
這沒有不對、也沒有不好。因為我們之所以生而為人的這一輩子,就是要先經歷許多「不是的」、「不好的」、「不對的」,漸漸才知道什麼是「是的」、「好的」、「對的」。就如同我們總是要經歷過感冒、生病的不舒適,才會重新體驗健康的寶貴。經歷過黑夜,才能看見星星。否則,倘若我們一直身處白晝,就永遠不知道星星其實始終都在那兒,只不過因為白天的太陽光線太強,才隱沒了星星存在的位置。
每往外面的世界踏出一步,就會向內心深處更近一步
就像你許久以來的夢想,就是要去各地旅行,你好不容易克勤克儉地存了一筆錢,終於啟程出發。
你將會發現:每往外面的世界踏出一步,就會向內心深處更近一步。你總要離開家夠遠、夠久,才會真正想念家中的一切。
或許,有一天你的形體再也回不去了;但是,你的心在那一刻才與你所想念的家,真正地合而為一。
所以,我常常覺得,這是一個自古以來最迷亂的時代,卻也是最有機會找回真心的時代。多少人總要在入夢前,告誡自己這是最後一次滑手機,然後卻在輾轉難眠的深夜裡,覺察到自己的孤寂。
失眠,未必不好──那或許是你生活中最清醒的時刻。
關鍵在於:你是讓自己躺在床上為了睡不著而繼續無助地感到焦慮;還是決定起床解決為什麼會睡不著的人生各項問題?你在煩惱些什麼呢?哪些人或事,令你牽掛、無法放下?
真正的覺察,是讓自己看清楚所處的狀態
《心經》經文起始於「觀自在菩薩」的「觀」字,有多重的意義,其中最重要的是內在的覺察。即使見多識廣,還不足以看透人生,必須學會向內觀照自己的心,才能通透這一生所為何來的經歷,把真相看清楚,終於懂了這些人、那些事,之所以發生的因緣,以及自己必須學習的如何提起、如何放下。
剛開始的階段,我們確實必須憑藉知覺,才能支持著身心往前走下去,直到有一天靈性成長到可以超越知覺所辨識的一切,就可以把它放下。就像不會走的孩子,需要學步器助行,等到他會獨立步行,就不需要學步器了。
真正的覺察,是讓自己看清楚所處的狀態。在當下的每一刻,知道自己身在哪裡、為什麼、想什麼、是什麼、做什麼!然後,因為能夠完全地放下,而達到空無的境界。
你的心,其實是在這樣的當下,才能開始自在飛翔的。
整部《心經》,既講「人生觀」、也講「宇宙觀」。然後從「三世因果論」,導引出「空無」才是人生的實相,要眾生放下執念,達到「菩薩」的境界,最終修練成佛。
站在人生的渡口,遠眺空茫的天際,要如何才能向內覺察自己完美自在的本性,開啟這一生無憾的旅程?《心經》猶如一部充滿哲學智慧的人生指南,伴隨我們天南地北闖蕩江湖之際,永遠不會背離自己該去的方向。
先放手,再放心
多數人對「做自己」的概念,是架構於「做給別人看」,若發現自己做不到,或做得很累、不甘願,就會產生「擺脫別人的期待與束縛」的念頭。若是如此,就很容易陷入矛盾中。
因為這樣的「自己」比較表面,還是相對於「讓別人喜歡我,因此得到對方的認同」的欲望才存在的。
當我們刻意想要贏得某種好處、利益,或是處心積慮要讓別人喜歡,就會落入控制的陷阱。你想要控制別人,卻已經被自己的這個想法所控制,這就不自在了!
真正的「自在」,是不管有沒有「別人」這個概念,都很「自在」。
當你面對滿堆金銀財寶,無論現場有沒有監視器、有沒有顧及觸法、有沒有人經過,你都會秉持「不是我的東西,我都不會想要!」這就是一種「自在」。
在感情的世界裡,也是一樣的道理。當你珍惜對方的心,卻不強佔對方的自由,才能愛得自在。
下一篇:〈回聲〉中 憶三毛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