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6 13:17:21jean

名人觀點 》黃茂雄VS大前研一 一堂五萬美元的對談-工商時報1030224

黃茂雄VS大前研一  一堂五萬美元的對談

知名「趨勢大師」大前研一的演講行情每場高達5萬美元,他和東元集團會
長黃茂雄30年的相知、相交,每年新、舊曆年一起在澳洲過年。兩位年過70歲的教育家和企業家,都以傳承為職志,兩人無所不談,從國際政經局勢、關心M型社會到給年輕人和創業者的建言,他們會爆出什麼樣的火花呢?本報為回饋讀者,特徵得他們的同意,摘錄部分精彩內容,讓大家享受一場「知的饗宴」。

   

 

 (圖.文摘錄中時電子報)

黃茂雄VS大前研一-美QE退場不周延 非常危險
2014-02-24 01:24工商時報紀錄整理/杜蕙蓉

 黃茂雄(以下簡稱黃):請問美國QE(量化寬鬆)政策的影響?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卸任後,由葉倫女士接任,你認為會有什麼改變呢?

 大前研一(以下簡稱大前):美國QE政策,應該算是成功的政策。2008年的金融海嘯後,為了解決市場資金流動性(Liquidity)不足的問題,美國採取了這樣的政策。然而,隨著美國經濟已步上復甦的軌道,以及避免通貨膨脹,QE也將逐漸退場。不過,QE的退場恐將影響其他國家的市場情況。

 QE退場意味著,美國的資金效果即將減弱,每個國家都將憑藉自身的力量,發展自己的經濟。對於QE的退場,阿根廷、土耳其以及印度等國家似乎都有些負面的過度反應。雖然柏南克主席瞭解這樣的情況,但這可能不是當初他所預期的結果。

 無論如何,隨著QE的退場,類似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情況不是沒有可能發生。因此,我希望,美國不應該只是考慮自己的情況,單純每隔一段期間就削減100億美元的規模,應該衡量世界各國的市場情況,緩步進行QE的退場為宜。

 以往,QE都是加足馬力,強力加速經濟的復甦。如今,如果只是單純以每隔一段期間減少100億美元的煞車方式進行QE退場。我認為,這種QE退場方式非常危險,反而應該一邊觀察市場的情況,一邊進行緩慢的調整為宜。

 假如沒有謹慎處理,QE的退場受傷最多的國家可能會是俄羅斯與韓國,而非過去金融風暴時受傷較重的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家,這一點著實令人擔心。

 將來QE退場的影響是否會從墨西哥、阿根廷,或者巴西等國家開始,不得而知;不過,由於阿根廷的經濟規模比較小,所以,對於世界經濟的影響應該很有限,而亞洲的影響將會比較大。

 總之,我希望,葉倫女士能夠綜觀情勢,審慎處理QE退場。

 黃:對於葉倫女士可能採取的處理方式,您有什麼看法?

 大前:美國聯邦準備銀行人才濟濟,同時,葉倫女士與柏南克前主席等也都是師出同門,想法類似,彼此應該會互相聯絡、討論相關的訊息。

 所以,我認為,聯邦準備銀行方面應該會謹慎地處理QE3退場的方式。

黃茂雄VS大前研一-沒有需求 日本經濟關鍵問題
 2014-02-24 01:24工商時報紀錄整理/杜蕙蓉

 黃:請問安倍經濟學對日本經濟的影響?

 大前:當美國量化寬鬆政策進行到QE3的階段時,日本的安倍經濟學,也只能說只是進行到了日本版的QE1的階段而已。換言之,目前為止,日本政府只推出了金融政策而已,至於財政政策、規制放寬以及成長策略等方面則都付之闕如。

 如果只是單純提供資金,恐怕只會引發惡性的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雖然安倍政府曾提過2%的通膨範圍,不過,一旦引發通膨,恐怕會一發不可收拾。屆時,將沒有人能夠阻止。這是我個人比較擔心的部分。

 基本上,日本是一個沒有需求的國家,特別是有錢的高齡者,由於看不到投資效益,因此,即使擁有約230兆日圓現金的日本一般企業,面對投資也顯得很謹慎。未來,隨著貨幣供給的增加,當資金多於商品時,引發惡性通貨膨脹的可能性將會很高。

 其實,日本的人口正在減少中,高齡者也沒有甚麼特別的商品需求。所以,在美國推行有效果的總經濟理論政策,在日本不一定行得通。換言之,在美國,只要增加貨幣供給,可能就可以創造需求,在日本則不然。因為,日本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沒有需求。

 據統計,日本個人大約擁有1,500兆日圓的現金,其中,大部份都是高齡者擁有,年輕人則沒有什麼錢。但是,由於他們並沒有甚麼需求,所以也不怎麼花錢。如此一來,每一位高齡者離開人世時,平均將遺留下3,500萬日圓左右的現金資產。

 總之,一些歐美經濟學家的學說,基本上,在日本是行不通的。我認為,這些經濟學者最好多研究日本人比較好。


黃茂雄VS大前研一-強盛日本 安倍個人想法
2014-02-24 01:24工商時報紀錄整理/杜蕙蓉

 黃:今年新年談話中,安倍首相談到「重回強盛日本」宣示,您的看法?此外,日前安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引起日韓、日中關係的緊張,而今年也正值甲午戰爭(日清戰爭)120周年,是否會有戰爭的隱憂?

 大前:「重回強盛日本」的想法,只是安倍家的需求而已,而非日本人的想法。

 安倍首相,是出身政治世家的特殊政治人物。安倍先生的家族都是政治人物,如岸信介前首相、佐藤榮作前首相、他的父親安倍晉太郎先生就曾任日本的外務大臣。我認為,在如此環境下,培育出來的安倍先生是一個危險人物。安倍家可以說是把「成為首相」當作「家族企業」。

 一般的日本人並沒有特別期待一個強盛的日本。無論美國、大陸變得如何強大,日本人還是覺得日本比較好。美國充滿競爭,卻不代表每個人都很幸福。大陸經濟發展,但卻缺乏言論自由,也有空氣汙染等問題。

 雖然,這20年來日本面臨通貨緊縮,經濟情況並不好,收入也減少了。但是,失業、治安等卻沒有因此而變差。日本依然是一個令人感到安全、安心的國家。這才是一般日本人的想法。

 安倍首相之所以會提出「重回強盛日本」的說法,或許是為了給已沉悶20年的日本帶來一點振奮人心的感覺,也或許只是為了反擊中國大陸的一些強硬的言論。基本上,我認為日本人並不想戰爭,大多數的日本人也都希望日中關係能夠獲得改善。


黃茂雄VS大前研一-創造自我價值 對抗M型社會
2014-02-24 01:24工商時報紀錄整理/杜蕙蓉

 黃:面對M型社會,有人主張透過教育方式來解決,有人建議以社會福利,亦即財富重分配的方式來改善此現象,但是,財富重分配必須有政府的力量。請問日漸深化的M型社會,是否會引起政治的不安?M型社會的解決方案為何?

 大前:M型社會,其實是資訊化社會的一個殘酷的結果。在資訊化社會中,並不是靠「勞力」創造附加價值,而是靠「智力」創造附加價值。

 因此,年收入的差距可能會擴大到100倍,也就是3億日圓與300萬日圓的差距。在這樣的環境中,設法創造自己本身的獨特價值非常重要,不過,現在的教育卻無法幫助學生創造新的附加價值。在日本,大學入學前,每個學生都很努力學習。然而,一旦進了大學之後,努力程度就完全改觀。這就是問題的所在。

 我認為,從學校畢業後的20年將是勝負的關鍵時期。假如學校畢業之後,能夠以3億日圓,而非300萬日圓,作為努力的目標,每天都能夠多關心時代的變化趨勢、新的技術、消費者的困擾、需求,並且思考自己能夠提供什麼樣的商品、服務,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持續20年都這麼做,就有可能賺到年薪3億日圓。總之,畢業之後的持續努力,正是關鍵所在。

 此外,我也想特別提醒大家,我們千萬不能只是期待政府,而必須靠自己。

 黃:過去大前先生曾經強調成為專業人士(Professional)的重要性,但成為專業人士並不容易,請問您有什麼建議呢?

 大前:在網路時代,「問問題的方式」將是能否成為專業人士professional關鍵因素。換言之,「能否提出正確的問題?」非常重要。以我個人的經驗,現在幾乎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利用一個周末下午左右的時間,透過網路,找到所需要的答案

 這是網路時代獨有的資訊便利性,也正因為如此,「提出正確的問題」就更顯重要。

 在此,我想強調的是,擁有決策權力的經營者,必須要具備問題意識,提出正確的問題,找尋相關資訊,進行分析思考,最後,才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與決定。

黃茂雄VS大前研一-70歲後的人生 以教育傳承為重心
2014-02-24 01:24工商時報紀錄整理/杜蕙蓉

 黃:我們兩個人都超過70歲了。對於70歲以後的人生規畫,請問大前先生的看法?

 大前:黃先生,您是一位特殊的人。我發現,黃先生您有兩個特別之處。

 第一,您經常到處出訪。如此一來,您總是能夠獲取世界各地最新的資訊。第二,由於您交遊廣闊,不僅是在台灣、日本,甚至土耳其等地,都有許多好朋友。換言之,在人際關係方面,如果黃先生是100分的話,我大概只有20分左右而已。

 以我自己而言,70歲以後的現在,一切都是以教育為中心。我希望能夠將自己的所知、所見,透過教育,分享給年輕人。這也是我今後最想做的事情。

 黃:大前先生的意思是「傳承」吧!

 大前:年輕時,我當過旅遊嚮導。回想起來,真的是難得的經驗。

 當時,除了英文進步不少之外,我也深刻體驗到了客戶滿意(customer satisfaction)的重要性。畢竟,作為旅遊嚮導,只有當客戶感到滿意時,我才會收到小費。這樣的親身體驗,對於我後來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幫助。

 當時我做了客戶資料的整理,後來,到美國留學時,曾與美國友人聯絡。他們對我很友善,因此讓我享受到了一段富有的留學生活。

 將來,我預計去指導大學生。我會請問他們,「你有什麼煩惱呢?」然後,分享自己過去的經驗,並且鼓勵他們勇敢地走出去。只要能夠這麼做,我就非常滿足了。

 黃:我覺得,大前先生很像福澤諭吉先生。〔註:福澤諭吉是日本明治時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東京學士會院的首任院長,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的創立者,他影響了明治維新運動,諭吉的肖像被印在日本銀行券D號1萬日元(最大面額,1984年 - 2004年)和E號1萬日元(2004年始用)的紙幣正面。〕

 黃:現在的年輕人都覺得生活壓力大,沒有希望,也覺得創業愈來愈困難,你會給他們什麼建議呢?

 大前:對於有心想要創業的年輕人,我透過自己成立的「Attack Business School」以及「SPOF 」(推你一把創業基金),教導並協助他們創業。

 目前為止,「Attack Business School」的畢業生約有5,500位,這些畢業生中,大約設立了700家的公司。如果是「Attack Business School」的畢業生,想要創業,假設創業資金是1,000萬日圓,創業者本身準備500萬,「SPOF」就會投資200萬日圓。投資時,我們並不會像一般的創投公司一樣,評估得那麼仔細,主要目的是要圓領導者的夢。

 如此一來,如果「SPOF」有1億日圓,我們就可以投資50位創業家。事實上,創業基金的投資報酬率還不錯,我們也持續將獲利投入在其他的創業案中。

 黃:大前先生,以往你曾經想成為政治家?請問現在的想法?

 大前:我雖然沒有直接從政,但透過「一新塾」,指導學生「如何制定政策?」,並且分享自己的經驗與看法給一些年輕人,這樣也是很不錯的經驗!目前為止,一新塾的畢業生約有4,500位。其中,有13位議員,也有很多位市長。日前,我也曾經前往市長競選的場合,幫他們加油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