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8 13:51:19jean

《未來工作在哪裡?》決定你成為贏家或新貧的關鍵-林達.葛瑞騰 譯 齊若蘭

(102.8.28)
也許自己已不是職場新鮮人,但面對未來觀念、趨勢不容小覷
特別著墨第四部章節
面對工作時間的延長,做自己有興趣的行業才能長久且快樂,所以要認真思索未來行業,深耕專業並學習跨越不同領域而成為通才。有充電時間,學習和翻新自己的技能和知識;在適當時機,能重新回到學校接受教育。找出個人特色的排鐘式曲線。工作、學習、充電與發展

未來不是單打獨鬥的世界,累積不同領域的戰友,不但可以激盪創新的火花,對自己累積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的很大的幫助。這一切關係是凌駕在競爭和金錢之上。

未來高齡人口需求,生技醫療發展、養生勝地的建設亦是職涯發展重要的領域之一
地球天然資源日益減少、氣候的變遷。節能減碳、再生能源也是未來職涯重要的課題

這是一本需要思考、理解反覆再看的書

(重點整理(咖啡色註記),摘錄博客來、pchome連載)

重點整理:三種關鍵資本:新技能、新人脈、新經驗
新技能─加強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深度,深耕專業並學習跨越不同領域變通才
新人脈─多元的人際網絡,增加創造力和創新力,從孤立的競爭者變成創新者的連結
新經驗─情感資本,了解那些選擇能為你帶來幸福,在工作與個人價值觀之間取得平衡

第四部 三大轉變帶來新工作與新機會
在高度連結的全球化和科技化世界,有數以千計或甚至數以百萬計的人和你具備相同的知識背景,他們拿比你低的薪水,卻能以更快的速度,運用相同的知識,把工作做得更好。

所以,你必須更懂得找出自己與眾不同的特色,方法有二:首先,加強自己的專業深度,投入時間和資源建立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換句話說,你必須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和高手。不過,只專精單一領域是很危險的,萬一你的專業領域有一天慘遭淘汰,或你愈來愈討厭你的工作,那該怎麼辦?

以前的人一輩子只專注於一個專業就夠了,但未來你必須先在一個領域深度扎根,之後再跨越到相關領域,或甚至跳到截然不同的領域,成為跨領域高手。

這就是我們要面對的第一個大轉變,從雜而不精的通才變成跨領域的高手,積極開發和運用自己的知識資本。

第二個重要資源是社會資本,也就是你擁有的人脈。人脈有兩種:一種是與你志同道合的親密戰友,你們的關係緊密穩固,能帶給你莫大喜悅;另一種則是你的創意智囊群,你們雖然關係比較淡薄,但他們能讓你連結到各種不同的群體。我認為,這些關係和網絡的深度及廣度未來將變得愈來愈重要,你必須刻意建立並經營人際網絡。

對於如何成為贏家,必須有不同的思考。你渴望在人群中脫穎而出,群眾智慧有助你出人頭地。這正是未來你要成功的第二個重大轉變:從孤立的競爭者變成創新的連結者

一方面,你需要憑藉自己高超的本領脫穎而出,同時又必須成為團隊的一份子,和其他高手通力合作,一起創造價值。

第三種資源則是情感資本,也就是自我了解的程度,以及夠不夠勇敢採取行動。你必須認真思考你想過哪種工作生活。人們漸漸領悟到工作最重要的是累積經驗,而不是賺取更多的金錢與物質。

所以第三個立足於情感資本的大轉變,就是從貪婪消費轉變為熱情創造。
********************************************************************************
重點整理:未來三大職涯選擇
1. 推動草根運動─教學、保育(節能減碳)、醫療、新聞(短片宣傳.知的權利)
2. 開創社會企業─因推動草根運動而成立的組織、結合的企業
3. 微型創業─獨立作業的個體戶,無所不在的「雲」整合小企業所需的運作、生存
未來四大領域
1. 生命科學與健康養生─生技醫療發展、養生勝地,已滿足高齡人口需求
2. 節約能源─節能減碳、再生能源
3. 創造力和創新─當相關領域擁有不同技能的人聚集一起時,所激盪出無數構想和創意,逐漸取化機械化和自動化
4. 教導與照護─家庭福祉的照護
未來的工作可能需要工作到七十歲以後,最好還是找自己真正有興趣的工作,一旦做了決定不要做通才,要發展專業深度。
累積知識深度,找出個人特色─排鐘式曲線裡面蘊藏了各種可能。工作、學習、充電與發展,然後重新開始工作,各種元素可以有各種不同排列組合,創造出自己的職涯鑲嵌畫。例,可以有一段「空檔」,到別的社區服務;能有充電時間,學習和翻新自己的技能和知識;在適當時機,能重新回到學校接受教育

■ 轉變一:從淺薄的通才到跨領域專才

不管任何時候,總是有一些能力比其他能力價值更高。關鍵在於:這些能力創造的價值比較容易被看到,其他人可透過一些標準來評斷這些能力;這方面的能力十分罕見,在市場上供不應求;這類技能很難被其他人模仿或被機器取代。

未來十年,除了一向深具價值的職業生涯外,包括微型創業、開創社會企業及推動草根運動在內的職涯發展方向將變得很重要。

愈來愈多企業將重要工作外包給獨立作業的個體戶。當然,這股趨勢背後的重要驅動力是資訊產品價格不斷下滑,加上無所不在的「雲」,讓小公司也能運用複雜精密的分析工具來追蹤訂單,和第三方合作,收回帳款,在網路上協調整合創業資金也愈來愈普遍,愈來愈方便。人們因此可以投資或捐助他們認同或認為有利可圖的構想。

有些技能會變得愈來愈重要,生命科學和健康養生、節約能源、創造力和創新、教導與照護等領域將愈來愈受重視。

德國未來學家霍爾克斯(Mathias Horx)曾列出100種創意工作,包括動畫家、建築師、作家、陶藝家、創意經理、DJ、紀錄片導演、活動企劃、時尚顧問、健身教練、平面設計師、室內設計師、媒體應對訓練師、音樂家、詩人、畫家、攝影師、哲學家、傳道士、審稿人、饒舌歌手、研究人員、廚藝高手、說故事的人、美髮師、劇場導演、訓練師、網站開發人員等。當然,有些創意工作會逐漸沒落或轉型,有些創意工作才剛剛興起,未來將快速成長。

在愈來愈虛擬化的世界,有些支援性角色變得愈來愈重要。美國經濟評論家萊奇(Robert Reich)稱這類工作為「買來的照顧」,並以五個C來描述它:Computing(電腦運算)、Caring(關懷照護)、Catering(餐飲供應)、Consulting(諮詢顧問)、Coaching(教導培訓)。哪裡有客戶,哪裡就會出現這類服務。

未來你很可能需要工作到七十多歲,最好還是找到自己真正有興趣的工作。大膽追求自己的志趣,做你愛做的事情。不過一旦做了選擇,千萬不要吊兒郎當地淺嘗即止,變得樣樣通但樣樣鬆,你必須努力發展自己的專業深度。

追求自己的志趣對於未來工作生涯非常重要,因為如果你找到自己愛做的事,就比較可能堅持下去,而且把它當作有意義的經驗。工作背後的驅動力不再是獲取高報酬和滿足消費慾望,而是創造性的體驗和意義。

做起事來像個專業工匠,玩起創意來像個孩子
新科技加速學習過程,讓我們更容易獲取知識,但仍然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在練習、訓練和發展上,才能達到高深造詣。工匠制度提醒我們,無論學習任何技藝,個人特色都是成為高手不可或缺的。小心翼翼地在促銷個人品牌、凸顯自我與徹頭徹尾的自戀之間保持適當區隔,也愈來愈重要。

在許多專業領域中,懂得嬉戲也是達到高深造詣的重要法門。傳統公司喜歡透過行政管理來保持理性和一致性,反而抹殺了工作的樂趣與遊戲的氣氛。在工業革命後崛起的企業官僚組織中,工作不再是自我實現的過程。大多數人對於經由工作而產出的成品感到非常疏離,反而只能透過金錢報酬間接感受到自己創造的價值。所以我們愈來愈根據別人付我們多少報酬,而不是自己生產了多少,來定義自我價值和工作的價值。原本人們乃是從工作與價值之間的緊密連結,感受到工作的意義,後來兩者之間的關係開始變得模糊不清。

未來我們將面對跟二次工業革命截然不同的蛻變過程。當你蛻變時,你不只是培養新技能,也開始建立新人脈。你不可能自己默默改變,你需要尋求他人幫助,發展出新的自我。

大多數蛻變者在從事主業時,都同時兼差做其他事情。他們因此得以發展其他專長,但仍在目前崗位上全職工作。如果你想發展其他興趣,必須給自己一點時間,「必須先退後,才能更大步向前躍進」。即使只是一小段時間都好,這樣一來,你才能打破過去的框架,重新規劃可能的未來。
******************************************************************************
重點整理:要培養創新的能力和創造力,就必須連結其他人的技能、知識與人脈,因為創新的機會往往就蘊藏在各種不同的組合

■轉變二:從孤立的競爭者變成創新的連結者

當全球50億人相互連結,愈來愈積極互動時,會產生無窮可能。挑戰則是:在愈來愈虛擬化的世界,避免變得與世隔絕,另一方面又要禁得起誘惑,不要因為貪多,讓生活變得片段化。想在高度連結的世界得到最大好處,必須改變對合作、連結、創新的基本心態。
你必須是身懷絕技的專家,另一方面又得和群眾緊密連結。傳統的工作觀強調一個人應該有強烈的企圖心,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但今天的成功人士愈來愈懂得巧妙結合專精的技能和緊密的連結。
雖然你的專業技能、知識、人脈都能創造價值,但單靠這樣還不夠。在相互連結的全球化世界,當我們為未來做準備時,培養創新能力和創造力變得非常重要。然而要培養創新能力和創造力,就必須和其他人的技能、知識與人脈有所連結,因為創新的機會往往就蘊藏在各種不同的組合中。

親密戰友與創意智囊群

你要有一小群志同道合的親密戰友,你知道碰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向他們求援。你能在短時間內召集這群戰友,這群夥伴對你非常信任,你們曾一起打拚過,彼此認識多年,他們喜歡你,也支持你。
要建立一群支持你的親密戰友,你需要培養一些重要的合作技巧,例如懂得如何扮演別人的良師益友,學習如何擅用大家的差異,同時懂得如何和別人溝通,即使只是在線上溝通也一樣。
這樣的社群在未來會愈來愈重要,但因為你們同質性高,容易採取平日偏好的思考和行動模式。所以,如果面對的挑戰很艱巨,必須大幅創新,你需要的是更具多元性、人數也更多的社群,也就是創意智囊群。
你的創意智囊通常是你朋友的朋友,在你人際網路的外圍,和你完全不一樣,但願意和你有所連結。這個智囊群包含很多人,你的親密戰友可能只有三個人,但創意智囊群則可能有上百人,許多人甚至是你在虛擬世界的朋友—你會連上他們的臉書,在推特上追蹤他們,或閱讀他們部落格的文章。
傳統的人脈建立技巧談的都是推力,找到對你可能有幫助的人,然後想辦法向他們介紹自己。但聚集親密戰友,這套可不管用。親密戰友之所以聚集,多半是因為互相吸引。找到親密戰友最有效的方法,是透過知識分享和對類似議題的關注和興趣,設法吸引他們來找你。重要的是吸引力,而不是推力。
所以,在尋找親密戰友時,其中一個問題是,如何創造一個空間,讓別人知道你在做什麼?你需要公開討論你正在思考的問題,其他人才會曉得原來他們和你有共同興趣。不管是公開發表、在部落格談論你的想法、加入興趣相同的人組成的社群都好,要吸引別人,你得先自我宣傳,不只告訴別人你的成就,也要讓別人了解你面對的挑戰。透過談論你有興趣的問題和你面對的挑戰,其他人就愈來愈清楚可以怎麼樣和你合作。
先問你幾個問題:你認為大多數人找到新工作是靠熟人推薦,還是靠他們不太熟的人推薦?社會學家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發現,求職的主要資源來自朋友的朋友,或不太熟的泛泛之交。這個人往來的圈子和你不一樣,反而能提供不同的資訊。如果你一天到晚都只和熟人、鄰居、同事在一起,他們的生活圈子和你差不多,他們不太可能告訴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
格蘭諾維特發現,維持一個龐大鬆散的泛泛之交網絡有個好處,你的資訊來源會變得更寬廣,因為你認識的人背景愈多樣,你的資訊來源就愈廣泛。
如果創意智囊群在未來變得如此重要,你應該如何發展自己的創意智囊群呢?顯然,創意智囊群乃是自然形成的,不會受你指揮控制,但你仍然可以影響他們的速度、軌道和樣貌。
有三種方法可以形成廣大的多元性網路。首先,能建立創意智囊群的人通常都懂得踏出平日慣走的路。他們願意打破常規,嘗試不同的經驗,並因此擴大交友圈,認識和自己截然不同的人。其次,如果你要踏入與自己截然不同的圈子,最好有心理準備,你必須調整自己的風格來融入別人的圈子。最後,想建立創意智囊團,不能只有「推力」,只是一味地想多接觸一些人、多記幾個名字、廣結人脈;也必須有「拉力」,讓不同的人都對你產生興趣,把他們吸引過來。
在參與的年代,單單打破常規,踏上平日較少走的路還不夠,你還必須設法展現自己的智識與才華來吸引別人。

*******************************************************************************
重點整理:賺錢和消費不是工作唯一的目地。
選擇既能實現個人抱負,又能保持平衡生活的工作方式。

■轉變三:從貪婪的消費者變成熱情的經驗創造者

過去幾十年來,如何讓工作生活變得更平衡,一直是備受重視的議題。未來我們將逐漸揚棄金錢與消費至上的心態。我的研究團隊成員曾如此形容我們面對的困境:
今天媒體拚命吹捧英雄,報章雜誌充斥著諸如「最年輕的百萬富翁」之類的標題,這種暗示令我們陷入激烈競爭。媒體什麼時候才會讚美一個偉大的父親,或頌揚一位處處以公司長遠發展為念的中階主管,儘管他沒有爬上高位或靠股票選擇權發大財?
不管你是嬰兒潮世代、X世代或Y世代,我猜你對這些問題都深有同感。
如果你把工作當作寶貴經驗的累積與創造,並願意為此接受較低的薪水,、犧牲物質享受,以換取這種高品質的經驗。你並非「不正常」,未來的工作發展趨勢正朝你的方向而來。
傳統工作觀追求的是高薪酬和高消費,過去二十年來,已開發國家中許多人愈來愈貪得無厭,拚命花錢和消費。這種工作觀帶來的後果愈來愈明顯。
拚命工作賺錢,把賺來的錢拿來消費,從中得到滿足與快樂,這樣的傳統工作觀已不合時宜。
在Y世代的成長經驗中,他們看到傳統工作觀在父母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他們很清楚每天加班到很晚才回家,犧牲週末假日到外地出差是什麼情況,也很了解這種生活,因為成長過程中,許多人的父母都過著這樣的上班生活。所以Y世代以及之後的年輕世代都很了解這樣選擇的後果。
由於已開發國家過去幾度經濟不景氣,再加上人們漸漸了解景氣榮枯的循環未來仍會持續下去,許多人看待工作時不再只想到賺錢與消費。
傳統工作觀的核心是,工作是為了賺錢。但當我們前瞻工作的未來時,我們必須問:工作真的只是為了賺錢嗎?
當然無庸置疑,金錢在工作中扮演關鍵角色。如果我們從工作中獲得的報酬根本不敷所需,工作可能帶來的其他體驗就變得毫無意義。然而我們開始明白,更多的金錢根本買不到更多的快樂。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們必須為賺得更多,而調整生活方式,同時賺得愈多,就愈不知道珍惜。
我們對金錢和物質的欲望高於對其他經驗的欲望,而且愈來愈貪得無厭。你自己也很清楚,買到新東西的快樂很快就會消退,想獲得更多的新欲望取而代之。受傳統工作觀影響的人會高估金錢和地位的重要,低估豐富的體驗帶來的快樂。但實際上工作和生活中的許多樂趣都無法用價錢來衡量。工作生活中能帶給你最大樂趣的部分往往是非賣品,幾乎都無法在市場上用金錢買到。

工作是為了創造豐富經驗

你為什麼工作?你如何選擇做哪種類型的工作?傳統工作觀以金錢和消費為核心,未來工作觀變成:
我努力工作……獲得各種豐富的經驗……因此覺得很快樂
這樣的工作觀並不是否定薪資報酬在工作中的角色,因為要滿足我們的基本需求,薪水仍然很重要。不過在許多已開發國家中,額外的收入無法帶來更高的工作滿足感和更多快樂,豐富的體驗反而變得愈來愈重要。在未來工作生涯中,個人與工作的關係不再以薪資報酬為核心,而是需要在各種不同的經驗中取得平衡。
傳統工作方式讓別人為我們做選擇,未來我們將為自己做出選擇。我們在工作生涯中每踏出一步,都是在選擇,我們也在不斷做出選擇中,建構我們的工作生涯。每個人時時刻刻都在面對選擇,也自然而然做出選擇,但長久下來,這些選擇塑造了我們的人生況味,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和工作結構。
沒有人強迫我們非得每個週末加班不可,或只花很少的時間陪小孩,正如同其他人也不是被迫買豪宅和名車一樣。如果我們想行使自由意志,就必須做出選擇。無論在任何情況下,總是找得到替代方案,因此在思考工作大未來時,我們必須深思熟慮後審慎抉擇,而不是在不自覺的情況下讓選擇自然發生。不肯好好承擔責任,「會導致在需要勇氣的時候表現怯懦,在應該自我克制的時候,卻有勇無謀。」
我們要如何開創自己的未來?第一,我們創造的未來會愈來愈取決於個人獨特的需求、能力和抱負,而不是由我們任職的公司來決定;第二,獲取經驗將取代薪酬和消費,成為未來重要的工作動機。
我們已經看到愈來愈多Y世代年輕人希望工作的目標不只是為了賺錢和消費。反而當選擇增多,選擇的後果也愈來愈清楚之後,許多人將選擇既能實現個人抱負、又能保有平衡生活的工作方式。
傳統工作觀裡,房子和車子在定義我們的身分認同時扮演重要角色,形成我們的「社會認同標誌」。我們變成擁有六個Prada包的女人、開BMW汽車的男人或使用iPod的小孩。在傳統工作觀裡,這些購買行為定義了我們在社會上的身分地位。但到了未來,我們將愈來愈透過我們創造的豐富體驗來定義工作,而不會根據消費型態來定義工作。
我們要改變工作觀,不再一味追求更多的物質消費,就必須找到不同的方法來提高生活品質。也許其中一個轉變是,我們可以學著分享或共享資源。
未來我們將不再拚命追求大量消費,取而代之的是其他的志向與熱望,例如家庭生活品質、對朋友的深度關愛,或開創既有趣又有意義的工作生涯,或重新聚焦於創意和藝術。
知所節制將變成人們的新渴望。

 

 

《未來工作在哪裡?》決定你成為贏家或新貧的關鍵
 The Shift:How the Future of Work is Already Here
作者:林達.葛瑞騰
原文作者:Lynda Gratton
譯者:齊若蘭

有一股趨勢洪流正鋪天蓋地而來,但絕大多數人卻未察覺……
  如果你不改變,你可能辛苦工作到65歲仍存不到足夠的錢退休
  如果你不準備,你可能做自己不愛的工作過一生,永遠留在底層
  如果你不覺醒,只知向前衝、一切向錢看,你將永遠無法認清真正的自己

  三大關鍵,讓你晉升工作贏家!

  在這個高度不確定的時代,有的人急於找到工作、有的人希望找對工作、有的人渴望有好工作,但未來工作在哪裡?哪些能力會變得最有價值?哪些新行業與新商機會出現?決定贏家或輸家的關鍵又是什麼?

  要回答這些問題,請先忘掉你所知道的「工作」。因為唯有新眼光,才能看到另一個世界,還有另一個自己。

  第三次工業革命已經開始,製造將邁向數位化,但受影響的又何止製造產業,我們的工作與生活更將有重大改變。在科技、全球化、人口結構改變(包括高齡少子、世代差異)、社會變遷和資源問題等五大力量的交互作用下,我們將面臨比二次工業革命更大的空前巨變。

  該抓住什麼?又該忽略什麼?

  倫敦商學院教授葛瑞騰(Lynda Gratton)和她的研究團隊發現,未來主宰世界的原動力,將是另一種新思考與新工作生活模式。

  工作方式將大不同:未來我們可能不必出門工作,但得吃著一個人的午餐;可以為多家公司工作,但只能用三分鐘處理每件事。有機會接觸更多人事物,但更難精通一項技能;有更多機會賺錢,但也見到更多擠不進主流社會的新貧階級。

  工作意識也不一樣:可以活得更長,但也必須工作得更久;可玩樂的事物更多,但焦慮感和自我中心也更強。不必再為工作賣命,有機會選擇更平衡的人生;不必屈就組織規章,靠創意建立自己的事業。

  不同世代皆受影響:不見得年紀比較大的人都想努力工作,年輕人都愛玩;並非所有的職業婦女都想多花時間陪小孩,而男人都是工作狂。

  未來在等待的專長、人脈、經驗

  這個世界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我們不能再用現在的標準為自己和下一代做選擇。葛瑞騰指出,3大關鍵決定你的未來:

  不能只有一技之長:靠單一技能過一生的時代過去了,在不同人生階段跨界學習,培養相關領域或截然不同的專業將成常態。累積一種以上扎實專業,而非樣樣通、樣樣鬆,才不會被市場淘汰。

  合作比競爭更重要:雲端時代來了,競爭心理反而讓你處於劣勢,找出你的個人特色,同時與人更緊密連結與合作,你必須比以前更用心經營人脈,才不會被排除在外。

  經驗比金錢更有價值:把工作當作累積經驗,而不是為了擁有更多金錢與物質,人生才不會愈走愈狹隘。

  未來將有更多的選擇,但也將拉大贏家與輸家的分野。共同創造、社會參與、微型創業將興起,四大技能領域:健康養生、簡約節能、創新創造、教育照護,將愈來愈熱門。

  如果你不改變,你可能辛苦工作到65歲仍存不到足夠的錢退休;如果你不準備,總是隨波逐流,你有可能永遠領低薪、做自己不愛的工作,永久留在社會底層;如果你不覺醒,只知往前衝,一切向錢看,卻看不清真正的自己,到頭來可能犧牲了人生最有意義的東西。

  你的未來十年,將有無限可能?還是將一事無成?取決於你現在的選擇。

作者簡介:林達.葛瑞騰 Lynda Gratton

  任教於倫敦商學院,為MBA學生開了一門探討工作大未來的熱門選修課。2009年名列英國《泰晤士報》全球二十位頂尖商業思想家,《金融時報》形容她是影響未來的企管大師,她對人資界的影響力在《人力資源》雜誌排名中也高居第二。

  葛瑞騰曾獲頒印度塔塔獎,表彰她對人力資源的卓越貢獻,並當選2010年美國人力資源學院院士。她在倫敦商學院開的課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她有關組織轉型的課程也被評為全球最佳課程規劃。

  著有多本暢銷書,文章常刊載於《金融時報》、《哈佛商業評論》、《MIT史隆商業評論》、《華爾街日報》等。在研究和寫作上的傑出表現曾贏得無數獎項,著作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並曾擔任歐洲、美國和亞洲許多公司的顧問,目前是新加坡政府人力資本諮詢委員會的一員。

  葛瑞騰同時也是熱點運動組織(Hot Spots Movement)的創辦人,致力於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熱點運動組織在倫敦、新加坡和加州都設有辦公室(網址www.hotspotsmovement.com),會員有五千多人,輔導對象包括全世界四十多家公司和各國政府。

譯者簡介:齊若蘭

  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校區新聞碩士。曾任職好時年出版社、天下雜誌、康健雜誌,目前自由從事文字工作。譯作包括《高成長八國》、《數位革命》、《目標》、《第五項修練II實踐篇》、《必要的革命》、《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從A到A+》、《基業長青》、《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等;並採訪整理《棋局雙贏》及《設計管理的美力競界》。
 
推薦序 機會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 劉玿廷
    寧靜的工作大革命 林之晨
    備妥審慎計畫,也要有職涯應變策略 林三貴
序文 對的工作決定你的未來
前言 工作大震盪

第一部 改變世界的五大力量
 第1章 明日工作的關鍵拼圖

第二部 新貧樣貌:小心被排除在外
 第2章 片段化生活:三分鐘的世界 
 第3章 孤獨寂寞的新世紀
 第4章 擠不進主流社會的新貧階級

第三部 贏家樣貌:你能大放異采的工作
 第5章 共同創造:群策群力,永續發展
 第6章 社會參與:注重同理心,生活更平衡
 第7章 微型創業:打造充滿創意的生活

第四部 三大轉變:新工作與新商機出現
 第8章 從淺薄的通才到跨領域專才
 第9章 從孤立的競爭者變成創新的連結者
 第10章 從貪婪消費者變成熱情的創造者

第五部 未來工作和你想的不一樣
 第11章 新世代、企業CEO和政府官員的關鍵選擇

 

 

(pchome 連載檔)
作者:戴爾.卡內基訓練機構(Dale Carnegie & Associates)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王者之聲:宣戰時刻》(The King’s Speech),描述一個非正統語言治療師協助一位口吃的王子當上國王,進而鼓舞全國的故事。

 約克公爵艾伯特王子患有口吃,影響到他的日常生活。他沒辦法讀故事書給小孩聽,發表公開演說以及在廣播電台講話。為了治療這項毛病,王子去看一位澳洲裔的語言治療師羅格(Lionel Logue)。他使用非正統方法,因為他認為口吃不僅是生理問題,也是心理問題。

 劇中,被家人稱為伯蒂(Bertie)的王子抗拒羅格的要求,隨著他成為國王喬治六世以及大戰逼近,情勢升高,兩人的關係也趨於緊繃。最後,在準備加冕的一個突破性時刻,王子想通了而拋開一切恐懼,他不再害怕他會讓舉國失望,成為史上的笑柄。

 「伯蒂,」羅格說:「你是我認識最勇敢的人。」
 伯蒂認真思考這句話,進而從中獲得改變一生的衝擊。

 知名哲學家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說「每個行動都源自於想法」,羅格可說是將影響力策略發揮到淋漓盡致,他點出一個之前從未被當事人想過的想法。口吃的王子伯蒂並不軟弱,他並非輸家或笑柄,他受到的嘲弄以及他對自己的想像,都只是一個面向。他還具有其他天生的優點,甚至偉大之處。

 伯蒂接受了這句話。他最後脫胎換骨,因為有人慧眼識英雄,看出他被缺點所掩蓋的優點。我們不妨用羅格來對照被開除的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執行副總席勒(Ron Schiller),他被影片拍到他貶低那些他不喜歡的政黨。他們兩人的最大差別在於選擇的途徑不同。
 
 伯蒂及那些政黨都有不對的地方,並不是羅格的對象是正義之士,席勒的就不是。他們都能找出理由去譴責他們的對象。羅格只是選擇更具影響力的途徑,把人性尊嚴置於最高順位;席勒選擇的途徑則是忘了他自己和人類全體。我們不難看出哪條途徑比較明智。

 一則古老的猶太寓言講述,有一名牧羊人看顧一百隻羊,他仔細照料牠們,但是有一晚集合羊群時,他發現少了一隻,但其他九十九隻都安全無恙。牧羊人該怎麼辦?祈禱羊兒回來,免得被狼吃掉?不,後來他把九十九隻羊關好,便出發尋找,因為那一隻羊也很重要,牧羊人不忍心不管牠。

 想想羊群感受到的訊息,不只是那一隻,還有另外九十九隻期待牧羊人看顧的羊。現在,想想看,把同樣訊息傳送給你想要影響的人,你是否有讓他們知道,你認為他們很珍貴?這個簡單原則擁有強大力量,一定要時常奉行。

 我們都有與生俱來的欲望,想要知道自己的價值、自己的重要性;但是肯定他人的價值,卻是我們這個時代最艱難的事。我們卻沈迷於身邊最細瑣的事,花上數星期的時間去嘲笑某位名人最近的穿著風格,或是某位運動員最近犯的錯;花數小時觀察一群吵鬧同學的生態。即使沒有沉迷於流行文化,我們的時間好像總是不夠用,很難深入任何事情。當我們有一大堆簡訊、被塞爆的電子信箱與無止境的社交網站,就會連往日熱情追求的配偶都嫌對方煩,還有小孩、祖父母和鄰居等等。這麼一來,誰有空去肯定任何事物的優點呢?──或許鄰居的新居和廚房例外,因為那簡單又不費力氣。

 問題是,簡單又不費力氣往往代表著庸俗又無意義。正因如此,奉行這項原則在今日才會如此重要。可是,我們絕對不能把肯定別人的優點誤認為拍馬屁。這兩者有什麼差別?差別在於真心關懷。

 一名蓬頭垢面的年輕大學生向拳王阿里(Muhammad Ali)尋求人生忠告,因為他無法決定要繼續念書或者出社會打拚。很顯然,他傾向後者。

 「留在大學接受教育,」阿里勸他:「如果那些人可以從發霉的麵包找出盤尼西林,他們也能從你身上找出什麼東西來!」

 阿里顯然是在開玩笑。他明白這個年輕人一輩子都聽了些什麼建議,所以他用玩笑點出一個重點:「不要輕易放棄,堅持下去。不論別人跟你說了什麼,你都很重要,你一定可以有所成就。」

 相對於拍馬屁,肯定一個人,需要把他看得透徹才知道要肯定什麼優點;徹底了解某人,才能明白對他來說重要的是什麼。拍馬屁通常表示你不在乎對方,說出了自認該說的話,但事實上根本沒經過大腦。這傳達出何種訊息?你根本無足輕重,我不必太關心你。

 暢銷書《標竿人生》(The Purpose-Driven Life)的作者華理克牧師(Rick Warren)說過一段話:

 我們一邊衝出門一邊說:「嘿,你好嗎?很高興見到你。」但我們甚至連那個人正眼都不看一眼。我們不是真的在跟他們講話。假如你那麼做,你會錯過別人身上的許多潛能。人不是像黏土一樣可以塑造的物品,塑造他們不是你分內的工作,那是操弄,不是領導。人不是可以塑造的物品,而是有待開展的生命,開發他們才是真正的領袖該做的事。他們會開展別人的生命,協助他們發揮上帝給予的潛能。

 我們不可能隨時保持在最佳狀態,我們都曾錯失應該把握的機會,但我們可以不時自我檢討。你的文字、話語或者本人所傳達的訊息是傾向肯定或冷漠?越是傾向肯定,你就越能在別人身上獲得影響力。(本文節錄自《人性的弱點 75周年最新增訂紀念版:改變一生的人際溝通關鍵法則》,商周,2012年9月6日出版 ) 

未來工作在哪裡?

 
想要了解未來,必須先了解在未來數十年間將塑造世界面貌的五大力量,並深入探究其中細節,因為最有趣的部分往往隱藏在細節中。

對我而言,在全球各地蒐集關於這五大力量的32塊拼圖,是非常有趣的旅程。每天早上醒來,我都迫不及待地投入研究和寫作之中,我不記得以前曾有過這麼強烈的感覺。研究的發現令我又驚又喜,也深深著迷。之前我並不曉得:中國將在2010年建造45座機場、肯亞是行動支付服務的創新中心,或到了2025 年地球上將有50 多億人靠行動裝置彼此連結。

一本有關未來趨勢的書籍卻不時回顧過去,乍看之下似乎有點奇怪。當然,市面上不乏完全聚焦在未來的書籍。不過,我相信如果想要更了解工作大未來,就必須回顧過去。採取歷史觀點不但有助於創造動能和速度感,也能透過歷史先例鑑往知來。這點非常重要,因為我們已看到,1870年代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或1930年代生產方式的改變都提供了很多線索,幫助我們掌握工作的未來。了解過去能讓我們更深入地洞察未來。

在涉及家庭結構和消費主義等社會趨勢時尤其如此。

在接下來的32塊拼圖碎片中,我們討論的範圍將不限於工作本身。我們會回顧以往的生活方式,並想像未來可能的生活方式,以及我們的家庭結構、消費模式、石油價格和對體制的信任可能出現哪些變化。我選擇採取宏觀的視野,是因為如果不能放寬視野,顯然就會看不清工作的真貌。工作不可能脫離家庭、期待和希望等背景而單獨存在,工作更是在社會背景和政治經濟結構下產生。

當我把一塊塊拼圖碎片組合起來時,不禁回想起家母的拼布縫手工藝。多年來,家母一直到處蒐集很多碎布,希望有一天能坐下來,用這些碎布拼成漂亮的圖案。我必須承認,我這麼愛拿家母的拼布來隱喻,是因為我雖然不是拼布縫高手,卻很喜歡蒐集布料,幾乎每次出外旅行,都會從首爾帶回小片刺繡,在孟買蒐集絲綢,或從坦尚尼亞帶回草編的手工藝品。我甚至有一塊原住民用松針織成的毯子。我組合資訊的方式也沒什麼兩樣。我喜歡四處旅行,和不同的人談話,每年我都刻意造訪亞洲、非洲和美洲。

身為企管教授,在蒐集資訊時占了很大優勢,因為我不必像企管顧問那樣拚命推銷自己的想法,也不必像跨國企業高階主管那樣隱藏自己的看法。我發現人們會對我開誠布公,吐露他們的希望,也坦承心中的恐懼。當然,當教授最大的優勢或許是,我擁有大多數人都沒有的特權—可以花大把時間思考和寫作。這件事非常重要,因為你會發現,旅程雖然非常有趣,卻也十分複雜,唯有拉長時間,深入思考時,我才有辦法解讀拼圖的片段。
 
****************************************************************************

改變未來五大力量:
科技的力量
 

 
科技無論在塑造工作面貌或改變工作方式上,都扮演了關鍵角色。所以要預測2025年,甚至2050年的工作生活,就必須了解在最近的將來,科技的發展將出現哪些變化,並且猜測科技在長遠的未來可能出現哪些突破。

科技一直都是各國長期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也會影響世界人口多寡、平均壽命長短,以及教育的各種可能選擇。未來科技變化也將繼續改變日常工作的本質和我們溝通的方式,並且以更深入而間接的方式影響我們的工作生活,影響人們彼此互動的方式、對同事的期望,甚至影響我們對於道德和人性的看法。即使你不是死忠的科技決定論支持者,也能從科技與人、機構、文化和環境的互動中,充分體認到科技的力量是形塑人類文明的決定性因素。

當然,這並不表示生活在2025年的所有人類對科技都會有差不多的體驗。無庸置疑,世界各地在科技應用上始終有很大的差異,因為技術發展不會憑空發生,而是和文化、經濟或人們的價值觀密不可分。更重要的是,人們不是非得使用科技不可,科技應用也不一定非要遵從哪一種成長模式不可。有些技術突破可能會引發工作革命,有些則是以較緩慢的步調,逐漸催生一些小小的發明。

雲端技術就是個好例子,透過雲端技術,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能接觸到共同的資源。就技術層面而言,未來十年內,任何人只要透過「雲」,都能掌握全球資訊網和網路上的龐大資訊。不過,很可能在某些國家和地區,以及在某些時候,安全顧慮仍然會大幅限制了雲端技術的運用。但儘管各地會出現不同的應用狀況、成長型態和內容差異,顯然科技發展仍然將大幅躍進。

全球化的力量  

 
二十世紀大部分的職場都容許生產者和銷售者輕鬆自在地工作。我的第一份差事是擔任英國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的心理學家,當時全世界分割成一個個穩定的市場。英國航空公司在英國民航界享有近乎獨占的地位,沒有達到預期營收時,背後的大老闆英國政府自然會提供緊急援助。我還記得當時我每天早上九點抵達辦公室,中午有一小時休息時間,可以到機場另一端的員工餐廳用餐,下午五點半就下班。週末不必加班,假日總是過得很開心,當然出外旅行時機票還可大打折扣,別忘了,英國航空公司還有豐厚的退休金!

像英國航空公司這類大型企業在規模經濟和穩定市場(通常都受益於獨占、壟斷和政府管制)保護下,完全感受不到競爭威脅。如果你在小公司上班,你只會和地方上其他服務業和製造業競爭。這些公司著眼於以合理的價格和消費者可以接受的方式,生產商品和提供服務。雖然企業也設有研發部門,不過幾乎很少變動,而且多虧工會總是出面為整個行業談判工資水準,企業大半時候都可以預先規劃預算和控制成本。

當然,這並不表示國家經濟活動完全不受競爭情勢影響。

國家內部和國與國之間總是會出現經濟整合和貿易活動。我們或許會假定全球化是近年才出現的現象,因為我們傾向於從本土觀點來看待歷史。事實上,早在幾千年前,跨區域貿易的複雜網絡就已出現。我們很難準確說出這種全球連結的現象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因為背後的驅動力包括人類遷徙、更便利的交通網、貿易活動日趨密切等。無論答案是什麼,重點是,這些跨越地域的力量長期以來一直深深影響人類社會。
 
科技無論在塑造工作面貌或改變工作方式上,都扮演了關鍵角色。所以要預測2025年,甚至2050年的工作生活,就必須了解在最近的將來,科技的發展將出現哪些變化,並且猜測科技在長遠的未來可能出現哪些突破。

科技一直都是各國長期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也會影響世界人口多寡、平均壽命長短,以及教育的各種可能選擇。未來科技變化也將繼續改變日常工作的本質和我們溝通的方式,並且以更深入而間接的方式影響我們的工作生活,影響人們彼此互動的方式、對同事的期望,甚至影響我們對於道德和人性的看法。即使你不是死忠的科技決定論支持者,也能從科技與人、機構、文化和環境的互動中,充分體認到科技的力量是形塑人類文明的決定性因素。

當然,這並不表示生活在2025年的所有人類對科技都會有差不多的體驗。無庸置疑,世界各地在科技應用上始終有很大的差異,因為技術發展不會憑空發生,而是和文化、經濟或人們的價值觀密不可分。更重要的是,人們不是非得使用科技不可,科技應用也不一定非要遵從哪一種成長模式不可。有些技術突破可能會引發工作革命,有些則是以較緩慢的步調,逐漸催生一些小小的發明。

雲端技術就是個好例子,透過雲端技術,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能接觸到共同的資源。就技術層面而言,未來十年內,任何人只要透過「雲」,都能掌握全球資訊網和網路上的龐大資訊。不過,很可能在某些國家和地區,以及在某些時候,安全顧慮仍然會大幅限制了雲端技術的運用。但儘管各地會出現不同的應用狀況、成長型態和內容差異,顯然科技發展仍然將大幅躍進。

人口結構的改變  

 
研究人員最感興趣的是這個主題。我們很快就了解科技改變了一切,而且會持續改變下去,而自然資源已遭到嚴重破壞,我們必須減少碳足跡。但真正吸引研究團隊的是,人口結構的變化和長壽的趨勢。原因很簡單,這和我們自己、周遭朋友,以及下一代都密切相關。因為人口結構和長壽的趨勢關乎哪些人會生兒育女,生下的嬰兒會在世上活多久;工作人口有多少,他們會工作多少年;跨越四個世代的人將如何彼此相愛或互相憎恨。

人口結構和工作緊密相關,了解人口結構的種種事實能幫助我們理性描繪工作大未來。人口結構中有三個面向將影響到未來工作—世代差異、出生率和高齡化。

「世代」是指差不多在同時期出生的一群人,他們的態度和期望往往很類似。通常他們被撫養長大的方式差不多,青春期的成長經驗也很相似,而這正是形塑道德觀和政治傾向的敏感時期。他們經由這些共同經驗產生所謂的「世代標記」,我們可以藉由這些「世代標記」,了解當不同世代在職場上開始扮演決策者或掌握更多資源時,將出現什麼樣的行為模式。

到了2010年,工作人口將包含四個不同世代:傳統主義者(出生於1928年到1945年間)、嬰兒潮世代(1945 到1964年間出生)、X世代(1965年到1979年間出生)、Y世代(1980年到1995 年間出生)。接下來則會出現Z世代(1995 年之後出生)。

傳統主義者主要在1960年到1980年間對組織生活產生重大影響。到了2010年,這群人已超過六十五歲,只占工作人口的5%到10%。到了2010年到2025年間,傳統主義世代的大多數人已離開職場,不過由於這個世代是許多組織措施和流程的主要建構者,可以預期他們對組織仍會留下深遠影響。

社會變遷的力量  

 
千萬不要誤以為當科技、全球化的力量和人口結構的變動席捲而至時,人類雖然遭到痛擊,基本上卻沒有什麼改變。人類在過去已經改變很多,未來也將繼續改變。問題在於,這些改變將以什麼樣的面貌呈現。如果我們回顧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情況,當時農村居民大量湧入都市,在工廠裡工作。這些經驗改變了人們對生活和社區的看法,也改變了人們對自己和別人的想法,更改變了人們對工作的期望和抱負。

但改變的過程並非直截了當、一目了然的。人類的行為和渴望從來都是難以捉摸和預測的。沒錯,我們希望做自己,希望獨立自主,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有自己的「情感支持社群」(regenerative community),適時為我們的心靈「充電」。

沒錯,科技的進步和高度連結都令人興奮,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渴望心靈受到撫慰,希望擁有自己的時間。這些情況很弔詭,卻也很重要,未來上班族愈來愈需要面對這些問題。

不過,無論談到過去、現在或未來,最有趣的部分是,儘管人類面對的處境表面上改變了許多,但人性的本質卻始終不變。正如馬斯洛(Abraham Maslow)在多年前所說,我們希望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我們希望受到疼惜,對我們生活的社區產生歸屬感;我們需要成就感;有些人還需要所謂的「自我實現」,也就是覺得自己已盡力把事情做到最好,而且充分發揮潛力。打從一開始,人類對自己、家庭和社區生活的根本需求不外乎這幾項,改變的只是表象,是科技和高度連結,以及周遭所有物質商品創造的表象。

能源的力量 

 
能源的取得和能源取得方式對環境的衝擊將深切影響未來的工作方式。在影響工作大未來的五股力量中,人們最憂心能源問題,對這個問題的無力感也最深。對許多人而言,能源成本愈來愈高,氣候變遷的速度愈來愈快,是揮之不去的困擾。

這些始於工業革命的發展趨勢,變化的速度愈來愈快,顯然對許多政府和企業,以及對我們每個人而言,人類採取的行動會對環境帶來決定性影響。人類的主要挑戰在於究竟要看短期,還是長期。在思考這五大力量的過程中,我們不斷碰到這個問題。當然,大家都很關心環境,也很關心地球的未來,但這些都是長期議題。

對許多人、許多企業,甚至政府而言,顯然短期內沒有立即的誘因促使他們大幅改變政策、改造公司或改變生活方式,以避免這些根據實際數據所做的預測。正如許多參與討論工作大未來的成員所說,氣候變遷的後果彷彿是遙遠的虛構故事,對他們的日常決策幾乎沒有什麼影響。然而到了2025年,這種情況將出現劇烈變化,能源使用和氣候變遷議題將在2030年躍居核心議題。到時候,石化燃料消耗殆盡和明顯的氣候變遷現象產生的諸多後果將開始影響全球人民的工作生活。

殼牌石油公司(Shell Oil)是我們研究聯盟的成員之一,我們發現他們針對2050年的資源勾勒的未來情境是很好的起點,也根據他們的研究發展出更細部的拼圖。三十年來,殼牌石油的未來情境團隊和世界各地的專家一起,勾勒出未來的能源使用情境,同時每隔幾年就發表一次研究成果。

2008年,他們發表了兩幅未來情境,認為這兩個情境最能準確描繪出未來五十年的可能發展趨勢。他們在描繪未來情境時,將政策改革、科技創新,以及政府、企業和社會承諾等各方面不同程度的進步都考量在內,試圖預見未來的能源可能出現的情況。有趣的是,在殼牌的未來情境中,所有的結論都是可行的,因此我們一方面不能忘記實際情況的嚴重性,另一方面仍可抱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在上述兩個能源未來情境中,我們都面臨迫切而必要的重組。不是繼續目前的能源架構,努力因應期間出現的種種挑戰,就是開始建立新的能源架構,整合地方性、區域性和全球性的網絡,成為新的國際永續發展架構。在第一個情境(他們稱之為「爭奪」)中,必須仰賴各國政府來取得未來的能源供給,第二個未來情境(他們稱之為「藍圖」)則是結合草根力量的結果(前面提到過全球50億人相互連結的力量),個人、企業和組織團結起來,建構能源再生和控制的新基石。

(第二章)
當工作生活變得愈來愈片段化

 
我們的生活變得愈來愈片段化,而且情況愈演愈烈,真的有那麼要緊嗎?我們需要擔心已開發國家的生活會因為全球化和科技發展變得愈來愈片段化,而且這種現象將蔓延到開發中國家嗎?片段化究竟有什麼壞處,受害的人會是誰?

當我們思考目前的工作生活,可以確定的是,工作過量和時間高度壓縮的情況在未來幾十年只會變得愈來愈嚴重,那麼這會帶來什麼影響?我相信,片段化、工作過量、時間壓縮,都會降低我們的專注力,破壞我們實際去觀察和學習的能力,可以預期,如果這種情況不改變,我們和下一代的工作生活將更瘋狂、更聚焦於工作,也就失去了隨性創造與玩耍的樂趣。

專注力降低
當工作時間被切割之後,最先受到影響的就是專注力。吉爾的生活被分割成片片段段之後,她就再也沒有時間和機會專精任何事情了。她從來都不夠專心,無法更上一層樓,達到高手的境界,但專精是未來成功之鑰。

無庸置疑,吉爾在目前的工作崗位上表現優異,但她面對的挑戰是,她從來沒有透過學習,達到真正卓越的境界,而幾乎每隔三分鐘就被打斷的生活正是她無法更上層樓的原因。你要專精某件事,就必須花時間專心投入,而吉爾從來都沒有時間專心做某件事。

心理學家李文亭(Daniel Levitin)針對各領域高手的研究清楚顯示時間和專注力的重要。他研究了「作曲家、棒球員、小說家、溜冰選手和犯罪高手」之後,發現雖然他們專精的技能各不相同,卻有個共同點:他們都能長時間專心致力於提升自己的能力。事實上,她發現要成為某個領域的頂尖高手,通常需要經過一萬小時的努力。換句話說,必須每天練習三小時,下十年的苦工才辦得到。

當然,吉爾並沒有立志成為鋼琴演奏家或是一流小說家,所以這麼高的專注力對她而言,或許過多了。不過,要在這個世界上獲取實際價值,吉爾需要在某方面有高深的造詣,但目前她幾乎沒辦法專心三分鐘,更別說三小時了。
 
碎片重新連結為整體?

 
怎麼樣才能將切割成片段的工作生活凝聚為整體?如何打造出理想的工作生活,讓我們有機會持續專注在重要事情上,擁有更多深度學習的時間,並偶爾能隨興嬉戲?應該如何安排我們的工作生活,才不會每天下班後都筋疲力竭,縱使精力再充沛,才華再出色,最後都無以為繼?

當然,我們不可能讓時光倒流,重回步調緩慢、數位科技剛起步、全球化也剛萌芽的1990年。或許像

認知助理這類新技
術將是其中一個解決方案,有了認知助理的協助,未來人們將更容易釐清事情的輕重緩急,聚焦於重要事情。

你不可能大幅改變目前的生活環境,除非搬到沙漠去住,否則每個人都是全球經濟的一份子。未來將有愈來愈多人希望和你連結,也和其他人相連結,科技發展也將促使我們要求更高的生產力和更多的產出。所以,想要將碎片連結為整體沒有捷徑。根本之道是必須從內而外—先看清楚眼前的眾多選擇,並且成熟面對每個選擇可能帶來的後果。

我相信有三個前瞻性的大轉變將發揮關鍵力量,使你的未來工作生活不會被切割成片段。

第一個大轉變是建立能自我超越、日益精進的工作生活,也就是說,你的生涯發展乃是以專注和奉獻為基礎。別忘了,每個人必須經過一萬小時的學習,才可能成為某個領域的高手,期間必須發揮意志力,抗拒片段化的誘惑,刻意排出大量時間來學習和練習。

第二個大轉變是了解片段化的反面並非孤立。未來的挑戰在於,如何讓工作生活既能適度聚焦,又能和別人維持緊密關係。或許透過與他人連結,大家都能簡化工作、分享工作。或許面對未來時,每個人都必須學習的一課是,我們的生活之所以會被切割成片片段段,是因為我們總是想做太多的事情,而沒有好好建立網絡,讓別人分擔我們的肩頭重擔。和別人建立起緊密關係後,周遭就會有一群支持你、關心你的人協助你有效規劃自己的時間。

最後一個大轉變是從貪婪的消費者變成熱情的創造者,最能幫助你因應片段化的挑戰,這項轉變基本上和你選擇怎麼過你的工作生活,和你是否準備好大膽邁開腳步,貫徹自由意志,並面對選擇可能帶來的後果有關。
 
無人相伴的工作生活

 
1990年代大家輕鬆作伴的友誼在未來將消失不見,這是工作大未來的陰暗面之一。

從過去到現在,人類都非常在意自己與別人的關係,未來想必還是如此。許多人工作時最重視的是與同事的關係。難怪被問到為什麼選擇繼續工作時,最常見的回答是:「因為我的朋友還在上班。」也難怪在哈佛醫學院所做的有關終身健康快樂的長期研究中,顯示了相同的效應。活得最快樂的人既非最有錢,也並非最有成就的人。

研究人員一再發現,活得快不快樂往往和有沒有知心好友密切相關,孤獨寂寞會導致健康惡化,而且寂寞是會傳染的。這是為什麼輕鬆自在的親密友誼是人類精神健康和快樂之鑰。

相信到了2025年,這種情形也不會有什麼改變。畢竟自有史以來,人類一直熱中社交生活,熱愛呼朋引伴、成群結黨,然而科技進步和全球化的力量可能以前所未見的方式,改變人類的社交天性。

那麼,對於洛漢、阿蒙,和未來每天大半時間都在網路世界中和別人互動、缺乏真實人際接觸的數十億人而言,這樣的生活會帶來什麼影響呢?

很難說。也許人類會慢慢適應這種網路世界的關係,並得到許多面對面互動沒有的好處。針對索尼(SONY)機器寵物AIBO所做的早期實驗顯示,由於AIBO長得像小狗,又很頑皮,人們很快就把它當成玩伴。其實早在2010,香港和日本已經有人從3G行動電話下載「虛擬女友」。在網路世界和聊天室裡,新的人際關係正在蓬勃發展。可以想像,未來各種虛擬分身將不只是色情行業的台柱,而會出現在從客服中心到理財諮詢等各行各業。或許以虛擬分身取代血肉之軀的人際交往,正是人類科技發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又或許,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有些人甚至預期,到了2025年,只要透過大腦移植手術,我們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對人際互動感覺良好。

不過,我先假定這些超越人類限制的轉變截至2025年都還沒有發生,那麼可以預期的是,在我們的工作場所中,面對面的互動會慢慢消失,帶來深深的寂寞和孤獨感。

工作與家庭密不可分

 
工作關係在我們人際關係中確實是很重要的一環,但它只是我們人生的一部分。對許多人而言,與家人的親密關係也非常重要,可以彌補我們在工作關係中的缺憾。

不論是工作生活或家庭生活,都需要我們投入心力與情感,兩者一定會相互影響,我們的工作生活和工作以外的生活並非涇渭分明。我們難免會把工作上的喜怒哀樂帶回家裡,或把家裡的情緒帶到工作中。

有時候,兩者之間的交互影響是正向的。當你回到家裡,如果家人讓你覺得輕鬆自在,備受關愛,那麼在我們展開一天工作時,這些正向感覺和情緒就成了重要支柱,能夠幫助我們面對工作上的壓力和緊張。同樣的,如果我們在工作上得到讚賞,帶著愉快的心情回家,也會對家庭生活有所助益。我們從工作中累積寶貴的人脈,同時學習新技能和專業知識,晚上回家時也把白天的收穫帶回家。

當然,有時候兩者之間的交互影響是負面的。我們把工作中的怨氣和不安帶回家,以致家人看到悶悶不樂的自己。或是我們在家感到不安、愧疚或壓力很大,上班時又把這些負面情緒帶進辦公室。

人際之間的各種關係原本就會相互影響。過去二十年的趨勢是,人愈來愈常透過談判協商來解決家庭關係中的紛擾。這種現象或多或少反映了女性在經濟上愈來愈獨立,以及兩性角色的微妙轉變。另一方面,當我們在家裡的發言權愈來愈大時,我們也會把這種強勢帶到工作關係上。如果未來世代愈來愈懂得在家裡和伴侶協商彼此的關係,他們也會更擅於和同事、上司或公司協商彼此之間的關係。

工作和家庭在實體上也密切相關。如果你基於工作需要,必須遠離家人(例如到外地出差過夜,或工作時間很長),那麼自然會影響家庭生活。如果你需要花很長的時間通勤,一大早就得出門,直到深夜才回家,也會影響家庭生活。當然,在你決定去哪裡上班時,也會考慮對家庭生活的影響。

所以,如果我們想真正了解工作大未來,至少必須了解家庭在未來數十年可能會發生什麼變化。

要了解家庭在未來的變化,其實不如想像中那麼困難,因為其實從工業革命時期起,「家」和「家庭」的內涵就有了重大改變,而且過去的轉型過程在很多方面都預示了未來可能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