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24 10:14:09jean

名人觀點》能力微整形 幫自己加薪-商周101/5 (在母親節的午后)

(101.5.12)五月的第二星期母親節,每每到這節日,心裡的不免忐忑
不想隨俗的吃飯聚餐過節,嘻鬧過後,留下的,是等待平復的思緒~
不過該給的紅包可不能少,附上女兒文情並茂的卡片和電話問候,給阿嬤小幸福。

總是喜歡在安安靜靜的圖書館裡,讀著喜歡的書藉,
令我意外的,和我有同樣選擇的人還不少,其中有一個媽媽帶著兩個小女兒,在角落的一隅,讀著童書給孩子聽,想到孩子小時候也常是如此陪伴,而今孩大漸大了,不需要我讀給她們聽,各自看著喜歡的書,母女倆一同讀書的習慣不變,幸福依舊。
貼心的圖書館在今日特別致贈給母親一份,需要由孩子組合而成的康乃馨花
連今天去圖書館當義工的Q姐,回來時也帶了朵,分享給阿嬤。

在圖書館裡,讀了這期的商周《能力微整形 幫自己加薪》提供了對「能力」的建言,激盪著新的思維~
「職場重組力」通常包括四個階段:
累積經驗─勤練基本功並從錯誤記取教訓
1.每週聽一場演講,累積新知。
2.去培養一個嗜好,發展一樣工作以外的興趣。
3.每月讀4本雜誌,性質互異。
4.機會做中學。
觀察環境─隨時注意局勢的變動做出調整
1.觀察人群、現象,可拍照記下觀察
2.準備筆記本,寫下靈感、訊息、資訊
3.交新朋友
4.留意身邊新趨勢
盤點自我─過轉折,盤點自己優勢走風險最低的路
1.每天獨處一小時,記錄當天任何心得與觀察
2.回憶一週生活,思考心真正想要什麼
3.年終幫自己打分數,花三天到一周,盤點自身性格、優劣勢、想做的事
根據結果定出一年計畫
4.向朋友發表想法,並納入朋友意見
重組能力並解決問題─利用經驗解決新環境的挑戰再造成功
1. 定目標
2. 工作受到挫折,思考失敗理由,思考解決之道
3.經常腦力激盪

 

能力微整形 幫自己加薪

 

(圖.文摘錄商周)
《能力微整形 幫自己加薪》
商業周刊 第1276期 封面摘要 出刊日期:2012-05-07

工作消失速度越來越快,你做的事,是否獨特且無可取代?
自我盤點16問》你想要什麼、擅長什麼、是哪種人……
能力重組21計》坐公車練觀察力、每週交1個朋友、每天獨處1小時……
不必從頭學習,只要拆解再重組,新能力早就在你身上!

本期目錄 封面摘要本期影音本期開放文章薪水凍漲時代,四個善用能力微整形的故事,加上21個幫助能力重組的思考習慣,告訴你,加薪其實沒有你想得那麼難!

台灣油電雙漲,薪資不漲反降,這個現象,不僅是台灣受薪階級的痛,甚至成了鄰國新加坡一個負面教材。

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在四月四日,引述新加坡大學東亞研究所的調查結果,要新加坡政府以台灣為警惕,否則將重演人才停滯、薪資不漲反降的「台灣故事」。

事實上,「台灣故事」的背後,正是全球職場劇變的縮影。有三個現象,正在發生。
現象一:根據行政院主計處在四月二十三日所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三月份台灣失業率為4.17%,是亞洲四小龍裡最高國家;而一至二月實質平均月薪較去年同期減少3.34%,減幅僅次於石油危機、網路泡沫和金融海嘯,是史上第四高,平均薪資則創下13年來新低。
現象二:麥肯錫企管顧問公司去年研究報告顯示,當2008年金融海嘯時,企業已經靠外包、自動化取代資遣員工的工作,補足98%的收益損失。
職場面臨劇變! 薪資停滯,白領工作正在消失
現象三:根據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University of Chicago Booth School of Business)教授拉詹(Raghuram Rajan)分別回顧1991年、2001年和2007年三次景氣蕭條,職場分別花了23個月、38個月和五年以上時間,才恢復之前的就業水準,金融海嘯後的職場恢復速度,足足比之前的景氣蕭條多花了一倍到兩倍。

《富比世》(Forbes)雜誌根據信評機構穆迪(Moody's)資料發現,隨著科技的進步,美國過去所認知的白領工作,逐漸被新科技取代,就業人數越來越少,過去被視為光鮮亮麗的廣告行銷、媒體相關工作等,從2004至2009年人數減少三成以上,就連法務助理都減少兩成。

這就是全球職場新趨勢:薪資停滯,失業的回不去,經常性失業成為常態。

電影《社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裡面有一幕:兩位哈佛大學的高材生,拿著哈佛校規向當時的哈佛校長桑默斯(Larry Summers)投訴,說左伯格(Mark Zuckerberg)偷了他們的「臉書」構想。

桑默斯聽完後,沒有半點同情,反而說:「在哈佛,每個人都在發明東西;這裡的學生相信,發明一個新工作要比找個現有工作更好,所以我再次建議兩位,去想點新的計畫吧!」

這一幕原本在凸顯桑默斯的冷酷無情,但放在此時此刻的職場情境下,更深刻的意義是,連擁有背景優勢的哈佛學生都無法擺脫校規、教條等種種束縛,更何況是一般求職者。

當面對問題時,仍抱著學校的規定、職場既定的觀念不放,甚至在職場上求存的上班族,若還只是拘泥傳統的求職觀念:「增加自己的履歷表文字,每增加一條,就代表自己能更上一層樓」,在全球職場面臨經常性失業常態下,也即將成為過去。

▲43歲再當學徒 半年被李安重用
▲讓狗演出內心戲 王偉忠找上開節目
完整精采內文請見《商業周刊》1276期,全省各大便利商店同步販售


********************************************************
自己來比較快 21招加薪妙計   文/單小懿、陳筱晶 |商業周刊1276期

對抗職場危機
新手和老鳥,都要有「職場重組力」

今年二月份美國甫出版的新書《創新由你開始》(The Start-Up of You),登上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的排行榜冠軍。

這本書的作者、社群網站LinkedIn創辦人兼主席霍夫曼(Reid Hoffman)直接提供解方。

霍夫曼認為目前景氣仍低迷,不鼓勵實質創業,反而主張從職場新鮮人到職場老手在任何職位上,都要發揮內在的創業家精神,讓自己成為「永遠的測試版」(permanent beta),培養因應環境變異持續的修正重組再造(reinvent),因為這正是二十一世紀職場的必備能力。

這種reinvent的能力,我們比喻為「職場微整形」。
不必進修轉職
拆解再重組,新能力早就在你身上

「職場微整形」不是跳槽轉業,也不是培養第二專長,而是經由盤點自己既有的經驗、體會,整合重塑自己的職場能力,藉此讓自己突出同儕,提高自我價值。

有人會疑惑,為什麼是「微整形」而不是學第二專長或者轉換跑道?

因為景氣不穩,未必每個人都有足夠的預算進修、深造以培養第二專長,而且進修時間太長,緩不濟急,未必跟得上環境的改變;創業和轉職風險很高,轉換後若與預期落差很大,又很難轉回來。

所以,從自我出發、重新組合打造新能力,是最符合時代精神的做法。

自我盤點是關鍵
21妙計重組職場腦袋

薪水凍漲時代,只要盤點生活經驗,善用21個思考習慣,就能再造新能力,加薪其實沒有你想得那麼難。

「職場重組力」通常包括四個階段:累積經驗、觀察環境、盤點自我、重組能力並解決問題,最後再反饋成為經驗的累積,構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累積經驗階段,此時通常薪資低、工作量大;而有了經驗,才能夠觀察出環境的變化。
但在真正重組自己過去的能力與經驗,走出提升自我價值的路之前,關鍵就在盤點自我:
你想要什麼?
擅長什麼?
你是哪種人?
你的強項優勢?
美國行為心理學家雷須利主張,練習21天能養成一個新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