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無所不在》- 李偉文
(101.4.18)「播種」、「札根」、「澆灌」、「展翅」、「開闊」五步曲,記錄了李偉文和AB寶的生活。有許多有關教養的智慧可以借鏡。
先前讀了《愛在荒野流動》,在公益中關懷著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珍惜、貼近與大自然結合。
另《電影裡的生命教育》一書中,透過電影除了給女兒「知」與「感受」的學習,更延伸了世界國際觀、情感世界、異國人文的包容等等課題。
在《教養,無所不在》中,我更琢磨在「展翅」建立孩子面對未來的能力、「開闊」啟發孩子的寫作力與閱讀力,二個主題裡
『從環境變遷看孩子的未來競爭力』、
『如何讓孩子具有國際觀』、
『從社團獲得未來關鍵的能力』、
『綠領工作是未來僅存的工作機會』、
『閱讀是終身學習的基礎』、
『因為閱讀而改變人生的《馭風男孩》』、
『從《波西傑克森》與《阿凡達》看神話與自我認同』、
『曼德拉《打不倒的勇者》的啟示』
其中的建言,更是提供未來趨勢、能力培養的方向,不指是對教育孩子,也是提醒著做父母的我們,要跟著大環境改變和自我學習,畢竟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學習對象,父母以身做則是首要的工作。
「李偉文部落格」可以常去學習分享~
(圖.文摘錄網站)
李偉文最具體、最實用、最有方法的學習教養書,完整公開十多年的教養練功祕笈,是送給全天下父母的know-how:
.智慧教養青春期的孩子
.陪伴孩子面對考試
.幫助孩子建立生活常規與自主學習
.提升孩子的未來競爭力
.啟發孩子的寫作力與閱讀力
一路陪伴雙胞胎女兒成長的李偉文,從拿奶瓶餵奶開始,到她們念小學、讀國中,2011年夏天,兩人即將成為高中新鮮人。他說:「只要準備好適當的環境,或是鋪陳出恰當的氛圍,孩子就會朝著我們『設計』的方向前去。」又說:「教養孩子最高的目標應該是─孩子以為他是自由自在,海闊天空任翱翔的;可是不管他怎麼選擇,都逃不出父母的手掌心─要做到這種彷彿不在,就必須無所不在。」
處在資訊快速變化與全球化的競爭的現代,過去的教養方式,已經無法應付現在,更不可能面對未來。期待所有父母跟著李偉文不斷學習,與時俱進,一起在教養的路上修練「無所不在」的心法。
作者簡介: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座右銘是「一生玩不夠」,生命中最期盼獲得的禮物是「慈悲」與「智慧」,智慧的追求透過閱讀,慈悲則靠號召朋友從事公益服務人群來實踐,因此生活的重心是「閱讀、朋友、大自然」。
喜歡朋友與大自然,所以將近三十年前曾擔任童軍團長,並且在近二十年前與朋友們成立了荒野保護協會,初期辦公室還設在自己的牙醫診所內。喜歡閱讀,所以將診所變成了可供社區民眾借書的圖書館,並且曾經擔任金鼎獎評審,全國好書及公務員專書閱讀甄審委選……等。
相信影像對民眾的影響力,因此曾經擔任公共電視、華視電視公司的董事,並且陪著孩子從電影中進行生命教育的學習。
透過寫作分享學習心得,在《聯合報?元氣周報》、《國語日報》、《親子天下》、《康健雜誌》、《7-11樂活誌》、《有機誌》、《文訊》等刊物有專欄。著作則有《我的野人朋友》、《你每天都在改變世界》、《我在黃昏日落前趕路》、《教養可以這麼浪漫》、《傾聽自己的鼓聲》、《愛在荒野流動》、《讓陽光灑在心上》、《電影裡的生命教育》、《閱讀──最浪漫的教養》以及童書繪本《陪鍬形蟲回家》、《幫青蛙找新家》等書。《教養,無所不在》是他的最新著作,也是完整公開他十多年來的教養練功心得,更是送給全天下父母的修練祕笈。
自序 因為不在,所以無所不在
第一步 播種 陪孩子安排生活計劃與自主學習
陪孩子安排寒假生活計劃
讓孩子有個難忘的寒暑假
計劃、記錄與自主學習
在生活中保留傳統習俗
像山頂洞人般的女兒
補修流行次文化的學分
誰偷看了我的信?
無所不在的學習
為什麼要讓孩子上才藝課?
一定要為自己加分
任何值得知道的事物都是教不來的
忙碌的爸爸也能做個好爸爸
第二步 扎根 培養孩子的自律與常規
自律與常規是學習的基礎
以溫柔而堅定的方式建立孩子的規矩
舒壓,比優秀更重要的事
陪孩子面對考試
愈買愈不快樂的孩子
錯誤是學習的訣竅
給孩子犯錯的空間
讓腦子保持愉快的狀態
善用運動來改善學習的效果
第三步 澆灌 打造適合孩子的學習環境
營造家庭的魔幻時刻
不看電視有那麼困難嗎?
回家之後最先坐的位置
感謝老師的教誨與家長暗中的協助
該不該讓孩子打工?
幫孩子尋找生命的歸屬
藝術欣賞不該是升學的考試項目
帶孩子參加公益活動
著重思考與勞動的大學
第四步 展翅 建立孩子面對未來的能力
上海世博讓孩子看見世界
從環境變遷看孩子的未來競爭力
如何讓孩子具有國際觀
像達文西那樣全方位的學習
從社團獲得未來關鍵的能力
念書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未來的選擇
從「是什麼」到「為什麼」?
想像力與創造力的根源
哪些是孩子的必修科目
啟發孩子的慈悲與同理心
綠領工作是未來僅存的工作機會
第五步 開闊 啟發孩子的寫作力與閱讀力
是掰文?還是作文?
閱讀是終身學習的基礎
因為閱讀而改變人生的《馭風男孩》
從《波西傑克森》與《阿凡達》看神話與自我認同
看《告白》談青少年的幽暗心理與叛逆
曼德拉《打不倒的勇者》的啟示
尋找自己的紀念日
自序 因為不在,所以無所不在
陪伴孩子這十多年裡,我覺得身為父母最困難的挑戰,就是必須不斷地調整與孩子的互動模式,一、兩年對大人來說,真是一轉眼的事;可是對於不斷成長的孩子而言,卻有了非常大的變化,有時候以前有用的方法,也許很快就沒有用了,甚至還會適得其反。
而且父母常常會忘記,這個社會不斷在改變,我們年輕時候學得的經驗,對於現代的孩子早已失效,因此父母不但要隨著孩子的成長調整自己的步伐,更必須不斷地從時代變遷中謙虛地學習;更麻煩的是,教養沒有標準答案,別人有用的方法,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可能完全沒有效果,教養孩子似乎困難重重。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必須找到並且選擇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方式,而且清楚每個選擇的結果。
看著孩子一天天成長,從一隻手可以同時抱住她們倆,另一隻手拿奶瓶餵奶,到今天她們已長得比媽媽還高。在甜蜜的幸福感背後,卻時時刻刻都有美好時光即將消失的惆悵。
我知道,與孩子相處的每個剎那都是獨一無二,永不再現的;我也知道,孩子很快就會長大、獨立,開展她們自己的人生,不能再膩在我們身邊。因此,如何把握這非常有限的親子共處時刻,除了讓她們留下快樂溫暖的回憶之外,還能給她們一輩子受用無窮的禮物─包括好的習慣、足夠的能力,以及寬闊的胸襟與願意助人的柔軟心。
我是個貪心的人,我相信孩子可以快快樂樂,對生活充滿熱情,同時也能夠有紀律且主動地學習,擁有許多能力與技術。我也相信不必對孩子大小聲,不必整天盯著她們命令東命令西,更不該用各種規定與不准來限制她們。因為我知道,「情境」決定了人的行為;換句話說,我們只要準備好適當的環境,或是鋪陳出恰當的氛圍,孩子就會朝著我們「設計」的方向前去。不過,這種「設計」必須是不露痕跡的,不能讓孩子察覺到我們「在」做什麼,這有點像老子的「無為而治」。其實,「無為」的真義是「無所不為」,也就是做到無所不為,表面上才可以「無為」。
這個生命中最重要的體會,來自於我小時候參加童軍團時,聽到流傳的一句話:「最好的團長是坐在搖椅上的團長。」為什麼坐在搖椅上似乎沒事做的團長會比那些整天忙著教學生打繩結、搭工程的團長好呢?因為團長只要把整團的環境氛圍弄好,大孩子會教小孩子,人人「憑我的榮譽」自我要求,自我學習,那麼團長只要坐在搖椅上鼓掌就可以了,如此,不僅大人輕鬆愉快,孩子也能積極主動又有成就感。
童軍運動也教會我凡事必須是肯定的,非否定的,是主動的,而非被動的。比如,童軍的規律是以「我是誠實受人信賴的」,取代「我不說謊」;用「我愛清潔」取代「我不亂丟垃圾」。
我認為教養孩子最高的目標應該是─孩子以為他是自由自在,海闊天空任翱翔的;可是不管他怎麼選擇,都逃不出我們如來佛的手掌心─要做到這種彷彿不在,就必須無所不在。同時,為了今後孩子勢必不在我們身邊,從今天起,我們就得開始修練「無所不在」的心法。
這本《教養,無所不在》,就是這十多年來我的練功心得,不敢說是「祕笈」,也許只是野人獻曝。不過多年來我從事環境運動,始終秉持一個信念:「人不可能自外於環境,人也不可能獨善其身。」因此,衷心盼望我從孩子身上學到的這些心得,能夠分享給大家;同時希望臺灣的孩子們能滿懷熱情地面對未來世界的挑戰,進而塑造出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二○一一年八月
該不該讓孩子打工? 李偉文
工讀把孩子帶到社會的真實現場,化為主動學習的動力。
但也如同雙面刃一樣,不注意之下反遭其害,
只看家長有沒有好好引導。
過年時家族聚餐,看到許多姪子姪女都上大學或大學畢業,不禁感慨歲月的飛逝。知道讀大一的姪女利用寒假在臺北的影城打工,不免眼睛一亮,因為我從小喜歡看電影,那時總覺得拿著小手電筒,在黑漆漆的戲院裡幫觀眾帶位是最棒的工作,可以賺錢又可以免費看電影。
從姪女口中得知,整個影城有兩百多位工作人員,除了幾位二十六、七歲的主管外,其他全是十幾歲的工讀生。訝異之餘,除了佩服老闆的精打細算之外,也讚歎他們的管理制度,能把一大群年輕氣盛的小朋友治得服服帖帖的。
我讀大學時曾在圖書館當工讀生,當時每天都在讀書館裡混,不管是中午休息、空堂或翹課,反正有課沒課總會在圖書館裡繞繞,跟圖書館的工作人員都混很熟,一有工讀生的名額時,就補了缺。我拿工讀的薪水購買醫學圖書館裡少有的小說閒書。畢業時,就把幾年來陸續購買的書全捐給了圖書館。
在我還是學生的那個年代,麥當勞還沒到臺灣,便利超商這類連鎖店也還沒有出現,少有按時計酬的工讀機會。現在的孩子則大不同,除了各種行業與機會增加之外,整體收入也較高,花費的時間自然相對提高許多。
因此,現在的大學生有相當高的百分比在打工賺錢,其中當然會有一小部分是因為家境貧寒而邊求學邊工作,但絕大部分是為了多賺點零用錢或增加工作經驗而去打工的。
打工會不會耽誤學業,浪費寶貴的求學時間?甚至不小心交上壞朋友,染上不好的惡習?還是打工可以培養孩子負責任獨立自主的個性,甚至早一步獲得工作經驗,學用並進?這些矛盾掙扎一定困擾過許多家長。
最近看到不少心理學家對打工影響的研究,發現美國文化中對青少年打工的所有「通俗」看法都是錯誤的。數十年來,在鼓勵孩子獨立自主的美國教育理念下,大多數美國人認為中學生打工是一件好事。
他們通常認為,打工的錢可以貼補未來的教育費用及家庭開銷,同時可以發展職業素養,使孩子在日後的工作中能承擔更多責任,而且因為已進入社會經濟的體系,會提升學習的積極性。
但是研究結果卻發現,只有非常少數的人,打工收入是用來貼補生活開銷或教育預備金,大部分人的收入都花在比闊的奢侈品或廣告創造出來的「必需品」上,而且絕大多數的打工經歷並沒有為學生帶來教育和提升經驗的效果,更諷刺的是,這些打工經驗反而讓學生對工作更不尊重與反感,從而產生有問題的職場素養。
這個研究結果讓我滿訝異的,總之,身為家長的人,就得好好引導孩子如何看待按時或按日計酬的臨時工作。
聚完餐,在回家途中,我繼續跟AB寶討論她們堂姊的工作心得,趁機提醒她們:「花同樣時間做同樣工作,你可以機械式地做一件事,也可以同時觀察主管怎麼管理?為什麼要這麼管理?有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這些工作流程操作手冊為什麼要這樣規定?如果你們可以從所做的工作往上延伸思考,才能從工作中得到真正的價值。假如能跳脫這個工作職位,思考整個產業在臺灣社會所扮演的角色,甚至推理想像在整個全球化世界中的未來演變,就是更寶貴的收穫了!」
工讀的機會可以把孩子帶到社會的真實現場,這種經驗比文字上的認知具有更強烈的情緒影響力,可以化為主動學習的動力。但也如同雙面刃一樣,善用是很好的工具,不注意之下反遭其害,只看家長有沒有好好引導。
舒壓,比優秀更重要的事 李偉文
父母要從孩子生活所透露的蜘絲馬跡來瞭解孩子是否陷於壓力中,
不要一味地鼓勵孩子追求優異表現,
若因此失去精神上與身體上的健康,反而得不償失。
孩子上了國中之後,幾乎天天都有考不完的大小試,作業與評量試卷也似乎永無止盡,看著她們放學回家就在書桌前認真地訂正寫錯的題目,整理筆記,連要她們放下功課吃晚飯,都得三催四請,我相當心疼,卻是莫可奈何。
不過,前一陣子,孩子一放學回家,很高興地說她們班上已經吃過月餅、賞過月了!
原來中秋節前一天的最後一節課是英文課,老師事先已要她們從家裡帶月餅到學校,上課時全班就到校園裡邊吃東西邊上課。她們的國文老師與教數學的導師看到以後,自掏腰包買飲料請同學喝。更好玩的是,她們那個有點像美國克拉克老師般熱情的導師,居然用白紙剪了一個月亮,掛在三樓陽台上,讓大家賞月,全班同學就這麼開開心心地提前過中秋節了!
這個小小的插曲,是用心的老師們很體貼地讓學生們在繁重的課業壓力下,得以抒解一下緊張的壓力。
對於中學生的壓力,大人比較容易理解,至少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他們進入青春期的叛逆,還有在身體急劇成長下的惶恐與尋求同儕認定的人際關係課題,以及最顯而易見的升學壓力。不過,對於小學生的壓力,許多家長恐怕就無從體會了,總是覺得他們應該無憂無慮,上課學才藝,無論何時何地都在大人的呵護看顧下,哪裡會有什麼煩惱?若家長知道根據統計,臺灣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小學生曾經想過要自殺,到中學的比例更高,居然有三分之一以上,更可怕的是,其中有四分之一的人曾經採取行動,自我傷害。
這些年也不時有就讀明星高中,學業成績非常優秀的孩子自殺,如何協助孩子抒解壓力,恐怕比一味地逼迫孩子成為各方面表現都優秀還來得重要。
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壓力無所不在,很多時候,我們是無力也無法改變外在環境的,但我們可以改變看待事情的角度與心態,除了學習與壓力共處,將壓力視為挑戰,甚至是生活的一部分之外,也要積極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將壓力控制在自己可以承受的範圍。
首先,父母本身的價值觀與態度就先要做個檢視,是否在不經意的言談中對孩子有太多期待,這或許是他們壓力的來源。此外,要讓孩子瞭解考試考得不好,老師的指責,同學的批評,都不是世界末日,生命有多元的價值,被壓力困住的人,常常源於陷入單一的價值觀,不知道人生還有其他可能。
而面對中長期的壓力,最有效的方法只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來抒解,比如定期運動,常常接近大自然,或是透過音樂欣賞。運動時會產生腦內啡及血清素,對當下壓力與情緒的改善有非常立即的效果;而血清素與腦內啡對學習與認知功能也很有助益。至於接近大自然,大概是最沒有門檻也最沒有任何副作用的舒壓管道了,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從自然裡獲得心靈的平靜。另外,選對音樂也可以讓孩子的精神放鬆。
對於孩子來說,課業或學習上的障礙,是很常見的壓力來源,要增進孩子的能力,協助孩子養成規劃事情、安排生活的習慣,將無形的壓力具體化,然後化整為零,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地依續處理。最好時常鼓勵孩子能夠面對問題,並且隨時解決難題。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可以教導他們心理學的「認知療法」,採取以下幾個步驟來面對壓力,首先是「你這麼想,有沒有客觀證據?」再來是「即使有了證據,事情有沒有其他可能?」最後是「若真是如此,會有多糟糕?」用理智且具像的方式,把無形的壓力攤在面前,通常壓力就可以被處理與承受了。
身為父母,要從孩子生活所透露的蜘絲馬跡來瞭解孩子是否陷於壓力中,不要一味地鼓勵孩子追求優異表現,若因此失去精神上與身體上的健康,反而得不償失。
讓孩子懂得抒解壓力,在這個容易憂鬱的時代中,是一件比優秀還要重要的事。
愈買愈不快樂的孩子 李偉文
物質不能使孩子快樂,
孩子需要的是友誼,以及與父母親密的關係。
有不少朋友都為了他們那些整天吵著要買東西的孩子傷透腦筋。小時候想買玩具,買各種沒營養的垃圾食物,等長大一點就會要求購買時麾流行的商品或流行服飾,或是「別人有,我也非有不可」的電子產品。
這些朋友很羨慕我,好奇我的兩個女兒為什麼從小就不會被五光十色的商品給引誘,也從來不會跟著同學比時麾、追求流行時尚?
我想,在具體生活的習慣方面,因為家裡沒電視,所以不會被許多電視廣告、商品行銷所誘惑,而且她們除了寫作業的需要之外,幾乎不會花時間在網路或電子遊戲中。我們盡量養成孩子閱讀、運動的習慣,參加好的社團,認識一些好朋友,一起在大自然裡玩耍探索。
我相信一個有信心、意志堅定,對生活有掌控權的孩子,比較能夠抗拒無所不在的商業行銷,或是來自同儕的炫耀以及比較的壓力。
讓孩子與電子媒介保持相當距離,善用電子媒體成為學習的利器,而非讓整個生活被電視、網路與電子遊戲所控制。這件事說來簡單,做起來卻不太容易。
在這個時代裡,許多家長不放心孩子到外面玩,怕壞人多孩子被誘拐,也怕交通意外的風險,更怕孩子結交壞朋友而結黨結派,所以孩子待在室內的時間愈來愈長。電子螢幕雖然可以輕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是絕對不能讓它們成為孩子們的電子保母,當孩子沉迷於電子世界時,很容易變成整天想要購物,而且愈來愈不快樂的人。因為這個電子世界的基礎就是商業利潤,看似免費的網路或電視節目,在我們很難察覺的情況下,利用各種非常有效的方式勾引孩子購買的欲望。
經過許多心理學家與行銷人員設計出來的廣告,對我們潛意識的影響非常大,孩子很容易受到廣告的左右,潛意識往往會戰勝理性的思考。
除了電視廣告之外,街頭的看板、捷運車廂裡的海報、雜誌、紙袋、包裝紙……到處都是商品廣告;網路的廣告更是厲害,廣告時間可以無限長且持續,加上病毒式行銷或遊戲式廣告,藉由輸贏的情緒變化,使孩子與商品品牌產生心理連結,這是讓我相當擔心的地方,會讓孩子從小就開始追求品牌與追求物質。
這些廣告,總是說服孩子必須擁有他們的商品才會快樂,換句話說,如果不買就會很不快樂。而廠商要不斷地賣,所以永遠會有新奇的東西出現,孩子就必須不斷地購買,才能確保會快樂。
可是,事實卻適得其反。許多研究明確顯示,物質購買欲望與孩子的自我肯定密切相關,物質觀念愈重的孩子,自我肯定度愈低;在意自己擁有多少東西的孩子,往往覺得自己比較沒有價值,比不上別人。換句話說,向外追求滿足的孩子,內心其實非常脆弱。
也有調查報告表示,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愈多,要求買的東西愈多,意思是孩子愈常接觸廣告訊息,物質欲望愈強,欲望強的孩子往往不快樂。
我認為孩子並非天生就是物質主義者,他們的價值觀是後天形成的,現代的孩子長期暴露在各種廣告訊息中,自然會從這些螢幕裡形成他們的價值觀,因此父母一定要格外小心看待圍繞在孩子身邊的媒體。
我們也要與孩子溝通如何用錢,教導他們價值的選擇,報酬與代價的意思,讓孩子瞭解什麼是分享,如何儲蓄,也就是讓他們瞭解金錢在生活中的意義。
物質不能使孩子快樂,孩子需要的是友誼,以及與父母親密的關係。處在消費時代裡,如何教導在廣告訊息與誘惑中生活的孩子,恐怕是現代父母全新的重要課題了。
***************************************************************
(重要整理,摘錄網路)
無所不在的學習
最近日本有一本暢銷書,書名是「一億人總憂鬱」,的確,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已經是個全球化的世界,當世界變成平的,除了每個人的工作壓力非常大之外,為人父母者也深深體會到,我們的孩子未來必須和全世界的孩子競爭,愈來愈焦慮的家長不得不担心著:「究竟要讓孩子學些什麼,他們才會有競爭力?」
為了孩子,父母總費盡心思想幫孩子安排一切,期望孩子有個比較順逐的路,但是,我們必須了解,世界變化實在太快了,沒有人知道究竟未來什麼是安穩的行業,而且家長主觀的安排若是不符合孩子的興趣,那即便有好的工作,也是不快樂的。
更麻煩的是,父母往往以自己過往的經驗來設想,這些教育與學習的經驗往往已是十年、二十年的事了,教給現在的孩子,然後期待他們面對十年二十年後的世界,這麼長的時間差距在變化迅速的現代,形成家長愈用力反而離目標愈遙遠的處境。英國近代史大師霍布斯邦曾經說:「人類若想要有一個看得清楚的未來,決不會是靠過去或現在的延續來達成。」
愛因斯坦在幾十年前也這麼提醒:「人類需要全新的思考方式,才能繼續存活下去。」因此,家長必須謙虛地與孩子一起重新思考怎麼學習,並且培養終身學習的態度與無所不在的學習的主動性。
十多年前在雙胞胎女兒出生那一年,我也與一群朋友成立了荒野保護協會,在為台灣環境奔走之餘,也深深體會到,保護環境最有效益的方法,是改變父母親對孩子的教養方式,因此,荒野一直都很關心兒童的教育,除了從周遭實際行動的伙伴身上學習之外,我也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細心地觀察並且思索,我覺得父母可以在三種學習領域裏協助孩子,第一是生命教育的學習,包括價值觀、生活態度以及健全人格的養成,雖然生命意義的尋找講起來似乎很高調,但是我覺得學習最重要與最基礎的核心,其實就是自我尋找意義的過程,找出屬於自己的路,勇敢的追尋夢想。所謂生命教育,具體一點講,就是尋找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以及人與環境的適當關係。
第二種領域,就是具體的能力培養與職業生涯的規劃。在我們過去成長的年代裏,我們以為的學習,大概就是知識上的記憶,但是,未來世界已從資訊時代轉成以創意、整合及同理心為主軸的「理念時代」,知識不再具有過去般主導的力量。因此,我們如何透過各種方法與工具累積孩子可以帶得走的能力,以永不止息的熱情去面對這個愈來愈不明確且模糊的世界,並且對萬事萬物保有探索好奇心。這些面對未來關鍵的能力包括獨立自主又負責,能夠主動學習、自我管理,且能忍受挫折,並且負有批判思考的能力之餘,又兼具人際溝通的能力。同時,在面對知識產出年年倍數成長的現代,對於一些學科或知識領域,比如科學、藝術與哲學,或者面對未來工作的選擇與準備…有許多都是家長可以陪伴孩子共同學習的。
第三種領域,是學校考試項目的準備。雖然我們都知道學校成績,甚至學歷對於孩子一生真正的成長與幸福,並不重要,但是,我們也要務實的了解,我們可以認為學校考試成績不重要,也可以要孩子不必在乎考試成績,但是孩子的自信心與自尊心是在整個生活環境中形塑出的,學校老師,同學的眼光,都會影響孩子對自己的看法。我們真的也不能矇起眼睛躲在溫室裏說,我們自
己快樂就好。我們不能要求自己或是孩子,去對抗整個社會與環境的價值觀。因此,如何協助孩子去應付考試,也是不可輕忽的教養過程。而且,應付考試的確是有方法的,就像各種能力的培養都有方法一樣。
理想上,我們期望一個有良好生命教育的孩子,他的能力也很強,同時學校考試成績也不錯,但是,我卻常常發現,對許多孩子而言,這三個領域似乎是獨立而沒有絕對的相關性,因此,家長只好辛苦一點,這三種領域必須同時兼顧。
在以後每個星期的專欄裏,我會就這三個領域,分享我自己的心得與各位朋友一起討論。我總覺得雖然教育是一種有方法,有步驟,可以操作也可以檢視效果的科學,但是對於個別家庭來說,教養是一種藝術,因為孩子就像一隻小鳥,握得太鬆,它就飛走了,握得太緊,它就窒息了。
在真實的生活情境裏,學習並不是可以百分之百控制的科學流程,它是一種經過設計後的放任。換句話說,我們可以事先設計與安排適當的情境或環境,然後引導孩子在其中自由自在地發展。
教育是一種「用心而不要太用力」的藝術。
******************************************************************
營造家庭的魔幻時刻
親子關係就像是銀行的存摺一樣,最好把握各種機會,多貯存一些資產,好留待孩子進入青春狂飆期或長大離家的疏離感之際使用,但是這些正面的能量,並不是父母親常常待在家裏陪孩子就可以擁有,通常必須刻意營造才有機會。
或許偶爾有某個機緣,某個場景會留存在孩子的腦海中,一輩子陪伴著他們,當他們挫折困頓、憂傷沮喪,甚至感覺世界就要崩毀時,這些浮現的記憶會適時的撫慰他們,成為支撐他們繼續前進的動力,這些親子相處的美好回憶,我們可以稱為「魔幻時刻」。
有人會覺得這些神奇的魔幻時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或許是如此沒錯,但是我總覺得父母親至少可以營造些情境與空間,在這些刻意安排的活動中,魔幻時刻比較容易出現。
據我觀察,親子輕鬆自在,沒有任何目的性的悠遊在大自然裏,不是為了學習什麼知識,也不是要應付學校什麼作業,而只是單純的享受微風吹過的感覺,蟲鳴鳥叫的天籟,然後親子之間深層的知心談心或許就會出現。另外,若能全家人一起溯溪、攀岩,全家人一起面對困境與挑戰,那種同心協力的感受,魔幻時刻也很容易在此時浮現。
至於假日到人聲吵嘈的大賣場,或者擁擠的餐廳或炫目的遊戲場,我相信在那種聲光物質的刺激之下,親子之間要好好講上幾句話都很困難了,魔幻時刻更是椽木求魚了!
不過,一定會有家長說,我的孩子已經快進入青春期了,要找他們一起到大自然走走,根本是一件困難度極高的事,更何況許多大人自己也沒有這個習慣,那麼,該怎麼辦呢?
有一個很方便很自然,而且成本很低的方法,也很可能產生魔幻時刻,就是營造一個家庭電影院的空間。只要挑到適當的電影,全家一起觀賞,看完在滿溢感動之下,父母真誠地分享自己的感受,若是孩子也願意講出他們的感動,這些深刻的心靈互動,就有可能會是彼此的魔幻時刻。
但是有一個重點要注意,那就是必須把燈關掉,電話拿起來,同時必須用單槍投影機打在牆壁或投影幕上,並且全家人一專注地觀賞。
同樣一部電影,一個人從電視機或電腦看,與全家人一起看大銀幕有很大的不同。通常我們從電視機看,只會看得懂劇情,但是全神貫注地看大銀幕時,我們的情感就很容易投射進入劇中的人物,跟著主角一起哭、一起笑,一起面對生命的困境與選擇,整個情緒會跟著劇中人物而起伏,簡單講,我們比較會被感動。
有了這種感動的情緒,我們心會比較柔軟,也會比較把自己內心深層的感受講出來,當父母與孩子都能沈浸在這種氛圍中時,彼此有共鳴,也有理解,有分享也有體諒,這不就是我們所謂可遇而不可求的魔幻時刻嗎?然而這種時刻只要挑對影片好好佈置看電影的場地,其實是很容易產生的。
最近出版的新書「電影裡的生命教育」就是在這五、六年來,我們的家庭電影院裏的實況紀錄,電影不只可擴增孩子的學習視野,建立孩子的價值觀,還可以是親子存摺中不斷累積的資產,錯失這個既方便又有效的工具,真的是太可惜了!
*****************************************************************
幫孩子尋找生命的歸屬
最近有一本暢銷書「讓天賦自由」,作者提醒大家要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歸屬,如此才能活出生命的意義,也是人類社會能夠不斷地進步與發展的來源,他把這種每個人獨特的生命歸屬用「天命」這兩個字來描述,指的是「喜歡做的事」與「擅長做的事」能夠相互結合的境界。
這兩種事情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容易發現,也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事實上,有絕大多數的人,一輩子花最多時間做的事情,往往不是自己最喜歡做的事,也不見得是自己最擅長做的事,因此都活得不快樂,也不會很有熱情很有活力地面對每一天。
我相信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幸福快樂,可是往往這些焦慮的家長愈是想幫助孩子,卻反而讓他們離自己的「天命」愈遙遠,我想這是因為父母親們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孩子必須選擇那些職業,獲得那些能力或身份,才能追求到世俗認定的所謂成功,因此就壓抑了孩子真正的天賦與興趣。若是孩子從小就有非常特殊的能力與興趣,那當然很棒,家長要從旁引導,並且加深加廣地進入那個領域。可是大部分的孩子在求學階段,也許沒有非常特定的偏好或很傑出的表現,這時候父母親有機會的話儘量讓孩子接觸更多不同的活動與多元學習,然後有耐心地從旁觀察。
不過若以務實的層面來思考的話,孩子的興趣或天賦也許可以用一輩子的時間慢慢尋找與發展,但是在他們上高中沒多久就要選填科系或志願的時候該怎麼辦?的確,每年一到考試選填志願或畢業準備找工作時,大部份的家長恐怕都會相當傷腦筋,該給孩子什麼建議?
我們或許瞭解要支持孩子的興趣與意願,可是,假如孩子自己也搞不清楚什麼是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呢?也有可能即便我們願意當個開明的父母,放手讓孩子決定,可是孩子有沒有可能也會被社會價值觀所左右,只看到職業中光鮮亮麗或接受鼓掌與榮耀的一面,不清楚每個行業背後所需的準備或努力?
當然,現代有各種性向測驗來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能力所在,但是每種書面評估都有其限制,就像我們正經八百詢問孩子喜歡做什麼事時,往往一時間也說不出來。
我覺得協助孩子選擇職業時,有二個指標可以參考,第一是回應內心最浪漫的呼喚。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觀察他們對什麼人物典範會感動,對於那一類的故事或電影會反覆再看,這些會觸動孩子內心的事物就是他們熱情之所在。我相信每個人對於不同行業的代表人物,喜好或感動的程度一定是不一樣的,家長可以刻意挑選以不同職業為主角的小說或電影或連續劇,陪伴著孩子一起閱讀觀賞與討論。
第二個指標是最現實的條件,也就是讓孩子知道一個行業真實的24小時生活,不是外表的成就,而是從事那個職業的人平常的作息,最起碼孩子要能接受那種生活。這是避免孩子只是從那個行業外表的光鮮亮麗或是傲人的社會評價所惑,不了解背後必須付出的代價或真實的工作內容。
工作佔據了我們一天大部份的時間與精力,因此職業的選擇對孩子的未來是相當重要的,因此父母必須協助孩子認識不同行業的工作內容以及所需要的準備與個人條件。有了這些初步的瞭解之後,若能再進一步認識各行各業的人,找到會感動自己的人與職業時,那就更棒了!
*******************************************************************
藝術是欣賞不該是升學的考試項目
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差一點嚇得昏過去。
教育部的藝術教育委員會通過一項提議,在藝術教育法的修正草案中,增列條文,要求高中職及大專院校的招生,都應將學生的藝術學習成就納入考量並逐步實施。
教育部也表示,如草案通過,將另訂實施範圍與期程,把藝文成績納入大學甄選、高中職申請入學的評比。再細看報導,會有這項提案的原因是,教藝術課程的老師表示,因為藝術不列入升學評比,學生對上音樂課、美術課就不認真,老師也不受到重視,因此認為若考試會考,學生就會認真看待這門課程。
天啊!若是順著這樣的邏輯推演,學生的品格表現不好,那考試加考品德就解決問題了嗎?
我認為在現今中學生課業壓力非常繁重的生活裏,藝術課程非常重要,甚至拉長以整個人生來看的話,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數學或化學或物理讀得好不好其實沒有太大關係,但是對於美感經驗的啟蒙,對於藝術欣賞能力的培養,絕對會是一輩子受用無窮的素養,甚至能支撐孩子們渡過青春期的情緒風暴。
藝術能影響我們生命的主原因來自於感動,感動的產生往往是由於心靈的共嗚,這與理智知識的學習是完全不同的,若藝術課要列入升學評比,想當然在公平性的要求下,就會變成測驗題,那麼勢必會陷溺在樂理、音樂史或畫家生平中,只會離欣賞及生活情趣的陶冶這個目標越來越遠。甚至我可以想見,家長們為了孩子能把「藝術課」考高分,那麼滿街將出現藝術課的補習班,憑白增添孩子許多不必要的壓力。
藝術課的確是很重要,尤其在這個全球化高度競爭的世界裡,每個人有形無形中都感受到時代的壓力,當孩子在真實世界受到挫折,樣樣不如人,或者考不到好學校,找不到好工作,但是若能擁有精神上的寄託時,還能在這個世界裏找到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這種精神上的寄託就是中學生藝術課程可以提供給孩子生命中最棒的禮物,但是只要一列入升學考試,這種機會就蕩然無存了。
記得非常多年前,不知在那個媒體看到一篇訪問林懷民先生的報導,他曾提到一個比喻:「我願意當一個在加工出口區辛苦工作的女工,賺著微薄的薪水,住在小小的房間,只要我有喜歡聽古典音樂的興趣!」
這段話多年來我常常想起,也常常好奇家長老師們都沒有感受到現今的孩子普遍來說壓力都很大,也都不太快樂?我們沒有辦法把孩子放在溫室裏保護一輩子,但是我們應該幫他們開一扇可以舒解壓力的窗戶,幫他們找到可以滋潤生命的活水源頭,音樂與藝術的欣賞,以及多接近大自然,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最後我想再次誠懇的呼籲,藝術教育對孩子來說真的非常重要,但是一旦變成升高中升大學的招生評比,就會變成一場噩夢。藝術老師對孩子的意義不是因為可以幫助孩子考高分,而是他將帶給孩子一輩子的影響,而課堂上的美好經驗也將令孩子一輩子懷念。
*******************************************************************
從環境變遷看孩子的未來競爭力
這些年來,包括台灣,全世界各國都不斷在檢討與調整各自的教育內容與制度,但是似乎都找不到確切的答案,我想,原因大概是我們已身處於大實驗的時代,複雜,高速、跨國界的空前巨變,沒有法規可循,也沒有前例可引導,這種環境的快速變遷,對於大多數的人而言,已超過個人可以理解和承受,相信這也是造成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成長過程中,焦慮的主要來源。
在這種斷裂的時代,或許正如英國史學家霍布斯邦所說的:「人類若想要有一個看得清楚的未來,決不會是靠過去或現在的延續達成。」但是每個人都讀過書,都受過教育,因此我們往往不自覺地會將自己的經驗套用在孩子的身上,但是家長當學生時已是二十年前了,用當年的觀念與教材教現在的孩子,卻期待他們面對二十年後的挑戰,如此大的時間落差顯然是不切實際的。經濟學大師凱因斯曾說:「發明新觀念並不困難,難就難在舊觀念裏跳脫出來。」這是對我們很大的提醒。
美國的教育部長曾經指出:「2010年需求最大的十種工作,在2004 年時根本不存在。」的確,孩子長大後,亦即十年二十年之後的世界,還有那些產業存在,還有那些工作,使用的科技與工具技術,現在根本就還沒有發明出來,我們顯然無法教導孩子現在根本不存在的東西,換句話說,我們過去以至於今天所學的知識,並不足以應付未來,那麼,什麼是孩子面對未來競爭所需具備的能力呢?
我認為二十年或三十年後的世界,可能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發展與面貌。
觀點一,未來如同此時此刻的現在一樣,世界是平的,全球化的競爭加劇。
觀點二,二十年或三十年後,在氣候變遷與後石油時代影響下,世界經濟走回區域或部落經濟,在地產業以及綠領工作興起。
面對現階段的全球化競爭,我們學校的課程早已沒用,因為這些課程是針對十九、二十世紀的工廠需求所設計的,培養的是一致化的人才,因此老師的主要任務是教書,讓每個畢業生具有規格化的知識,可以適合生產線使用。但是現在社會的需求強調人才的多元差異,因此重點應該從教書轉換到教人,老師的角色應該不只是給予正確答案,而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鼓勵他們發揮思考能力與創造力,從實務經驗中探索世界,包括做志工,參與社團活動,實習,甚至做交換學生,國際交流等等,以及更多的社會關懷與公共參與,從中獲得足以面對挫折的信心與勇氣。
這種從實際經驗中獲得調整自己,迅速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可能是面對全球化競爭真正的能力。
經建會曾經根據時代變遷提出五大就業能力:跨領域能力,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國際溝通能力,吸收新知與技術能力,人文關懷素養。投資大師羅傑斯在給他女兒的信中也建議,除了必須辨認出時代的改變,並且擁抱改變之外,也要研讀哲學,學會思考。同時也有趨勢大師提醒,我們這個重視知識、分析、邏輯的資訊時代也已退位,重視創意、整合、設計與同理心的理念時代登場,換句話說,所有的產業,終將成為藝術創意產業,因為任何產品要跟別人比功能,比價錢,早就不是優勢,反而是要會說故事,能感動別人的產品才得以勝出。
以上是觀點一,另外一種想像是二十年,或三十年後的世界,因為石油即將消耗殆盡,面對後石油時代,高漲的運輸成本勢必會大幅度地逆轉過去二、三十年來的全球化運輸體系所支持的貿易自由化,產業將回歸到區域化,也就是我們生存的基本需求,尤其是糧食等高重量低價格的日常用品,勢必回到在地能夠自己自足,因此,未來絕大部份的工作,包括食衣住行育樂,一定會轉變成綠領工作。(實踐,學習能小型自足,A喜歡種東西可加入蔬果,Q喜歡做東西可自製麵包.餅乾)
在這個多變的時代中,很多事情都沒有答案,未來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也沒有人知道。因此,我們必須重新定義孩子必須具有的能力,不只是知識和技巧,主要反而是價值觀與態度。
我們無法陪伴與教導孩子一輩子,因此孩子自律的習慣就很重要,如果能讓孩子擁有學習的主控權,才能夠產生自發性的學習,那麼未來世界怎麼變,我們也無須焦慮了!
*******************************************************************
如何讓孩子具有國際觀
「在國際觀的培養上,我覺得最便宜也最有效果的方法,
是挑選適當的影片和紀錄片與孩子一起觀賞。
從各國影片的欣賞中,
自然而然讓孩子們看到不同地區的環境、不同民族的文化習慣,
還有不同國家的孩子們所面對的不同問題。
這樣才有機會體會其他國家孩子的想法,
像這樣知道別人怎麼想,也能暸解他們為什麼這麼想,
才是真是的國際視野。
只要稍加留心,很多地方都可以租借得到這些影片,
比如一般影音租售店,
或是許多公共圖書館,
除了書之外,還有許多影片可供借閱,
包括坊間不容易租到的紀錄片或教學片。
善用這些免費的公共資源,
家長不用花錢也可以讓孩子擁有國際視野。」
******************************************************************
讓孩子從社團獲得未來關鍵的能力
面對著每天寫不完的作業與考不完的試卷,明年即將基測的雙胞胎女兒有點羨慕學弟妹們還能快樂的參加社團活動,不過她們很快地就鼓舞自己:「沒關係,明年上了高中就又可以參與活動了!」
這些年家長老師們因為不確定的未來,在焦慮之餘,無視教改與鬆綁學生壓力的政策下,反而更加逼迫孩子考高分,以為掌握現在的成績優勢,就可以贏得未來的競爭,其實我覺得,情況或許剛好相反。
在全世界高等教育人才大量膨脹之下,可以說擁有亮麗的學歷與證照的人,已經滿街都是,以為像我們年輕時,有好學歷就可以獲得好工作做到退休,這樣的時代早已過去,未來是一個高度變動而且成為專案工作社會的型態。
因為時代變動超快,所以我們的孩子一定必須習慣「在模糊中前進,在不確定中下決定」,換句話說,若在求學過程中養成只會背標準答案,只會快速填寫答案,卻不會思考,也不懂思考,更不能體會在多元的世界中,原來只有不同的立場,不同的觀點,而沒有絕對不變的答案,這種只會考高分的人,也許反而欠缺未來最需要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而且未來勢必會是一個專案工作為主的社會型態,也就是我們這三個月跟這一群人合作完成一個案子之後就解散,下半年又得跟另一批原本不認識的人共同完成一個任務,即便在同一個大公司工作,我想,跟同一群人,每年做一樣的事情,做到退休,這樣的時代大概也一去不復返了。
因此,除了擁有專業能力與技術之外(滿街的人都會),孩子是不是能夠很快速地理解別人傾聽別人,以及很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想法,反而是未來存活的關鍵能力。
除此之外,我們的孩子有沒有主動積極的熱情,遭遇挫折不氣餒的靭性,也是未來高度競爭社會能夠勝出的基本態度。
偏偏這些未來最重要的關鍵能力-會思考,具有想像力與創造力的多元觀點,溫暖體貼且懂得傾聽與表達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在不確定中前進的勇氣與靭性,這些素質在目前台灣的教育體制與考試壓力之下,是不可能養成的。
我的瀰補之道是讓孩子參加社團,不管是學校社團,或公益團體(如荒野保護協會),讓孩子有機會跟一群年長一點或年幼一點的同伴,一起活動,一起學習,共同完成一些任務。尤其在社團活動中,有機會讓孩子從構思一個計劃,到溝通協調找資源找幫手,然後把它完成,過程或許順利或許有挫折,但是這種「無中生有」的經驗,對孩子的信心與靭性的養成,都是無可取代的可貴機會。
我常聽到老師或家長只要孩子好好讀書考高分,不要「浪費」時間在「課外」活動上,覺得非常可惜,因為那些所謂的「課外」,才是孩子真正該學習的課程啊!
*****************************************************************
綠領工作是未來僅存的工作機會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曾說:「承諾一個乾淨能源的未來,我們可以創造許許多多的新工作。」歐巴馬在金融風暴中就任總統時也宣佈將傾全力投入低碳社會的建構,並且認為將創造出無數的新綠領工作。
聯合國也在最近的報告中指出,光是太陽能,風力和生質能產業,到2030年就將增加兩千萬個工作機會,美國也有研究指出,到2030年美國每四個工作者,就有一位會是綠領工作者,台灣則預估,綠領從業人員將有百萬人以上。
其實面對後石油時代,高漲的運輸成本勢必會大幅逆轉過去三十年來的貿易自由化,將回歸到區域化,也就是生存的基本需求必須在地能夠自給自足,可以說是回到部落經濟,因此,每個國家如何掌握自家資源,並且生存在一個低碳的社會,將變成國家永續發展的關鍵。
我們可以預測,未來每個工作,包括食衣住行育樂,一定都會轉變成綠領工作,換句話說,綠領工作是未來僅存的工作機會,所以每個人都必須思考與定位自己的專長與工作,重新學習新的知識與能力,不然很快就會被時代所淘汰。
比如說,歐洲已經通過將要求能源使用產品的生態設計,美國也在草擬能源清潔法案,都將要求進口產品必須列舉碳含量(碳足跡),超過標準則課徵高關稅,甚至禁止進口。
對於建構低碳社會,首先就從檢視我們日常生活與工作對能源使用的狀況開始,因此這些年出現一個新的熱門行業,也就是能源技術服務產業,他們主要工作是協助客戶節約能源,並且用客戶省下的電費來支付改善空調效能的支出。換句話說,企業不必花錢支付購買新設備,新空調系統的費用,而是用省下的電費用來折抵這些設備與技術服務的費用,創造雙贏。
的確,節能省能是一門好生意,省能所創造出來的能源與開發新的再生能源同樣重要。
國內從事能源技術服務最久的是綠色生產力基金會,近幾年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也正在積極培訓相關的專業人才。台北縣政府去年起也在社區大學中開課,培訓低碳規劃師,協助社區規劃,執行自己的低碳目標,並且與綠色生產力基金會合作,成立社區低碳診所,有減碳醫師駐診,配備了一百多種儀器,免費為一百戶以上的住宅社區把脈開藥方,這兩年來,低碳醫生已診斷過一百八十多個社區。
在台灣現階段可以吸納最多就業人口的,大概是強調健康永續的綠色新農業,這也是台灣農業未來的出路,尤其目前台灣有機農業只佔總耕地不到百分之二,而化學肥料是溫室氣體最重要的來源,如何全面轉型將是努力的目標。同時行銷綠色農業需要更多專業,要突破既有產銷體系的龐大結構,就必須由知識來引領,打造一個農村的資訊平台,把新的專業知識,資金與社會人脈帶進農村。
而且台灣目前眾多休耕的農地,是否能夠利用來生產生質能源,比如油麻菜籽、向日葵、大豆等高含量的植物,其中油麻菜籽與向日葵有壯觀的黃色花海還可以促進在地的觀光旅遊呢?相對於石油,生質能源取之不盡,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與造成的其他空氣污染,又遠低於石油與媒碳。
除了飲食,住宅的改善也將是需求重多的綠領工作,綠建築所需的材料的發明與生產,從建築物的外面到裏面,大大小小的材料,設備,從硬體到軟體,充滿無數新的可能,也需要非常多不同層次與種類的人才投入。
比如說是否可以利用結構與設計的改變,來降低對能源的使用?主張藍色經濟的比利時科學家鮑利成立了零排放研究創造基金會,認為當下的綠色經濟是用生物學來解決環境生態的瓶頸,但是在生物界每一件事都有例外,並不符合商業的真正需求,而藍色經濟是以物理為基礎的解決方案,物理學一切按著定律運行,例如熱空氣往上走,蘋果熟了往下掉,結果是可以預期的,也符合商業的廣泛使用。
鮑利觀察到高高立在地上的白蟻窩,不管外面多熱多冷,蟻窩使終保持攝氏二十六度,濕度六十一度,不需用任何耗能設備,牠們怎麼做到的?答案是利用物理定律,熱空氣往上流動,白蟻利用許多通路來控制空氣流通。另外他也發現,斑馬黑白相間的條紋交互作用會產生氣流,可以讓身體表面溫度降低攝氏十度,因為白色會反光可以降溫,黑色會吸光可以增加表面溫度,所以白條上方空氣比黑條上方空氣涼,黑條的熱氣上升和白條的冷空氣形成壓力差,就會產生氣流。
像這樣不用化學物料,不必消耗能源的設計方式,還有待各種領域的人才去發現與設計,更重要的是,除了蓋新的綠建築之物,數以千萬倍的舊建築物的改善,更需要於眾多綠領的專業人員去施作。
而且低碳社會除了建築物之外,還有整個都市規劃的重新調整與改善,也亟需大量的人才,甚至營造人與自然相處的空間,也需要很多生態研究與解說人員。
再加上我們日常使用的任何產品,都必須重新設計,這些綠色生產,綠色產品設計,都是新的綠色商業,也需要新的人才。比如說,我們需要全新的觀念來從事任何產品的設計,美國建築師麥唐諾與德國化學家布朗嘉就提出「從搖藍到搖藍」的理念,相對於從「搖藍到墳墓」,也就是商品使用後就丟棄的形態,提倡產品在設計之初就能考慮到能夠讓產品再度使用,是另外一個產品生命周期的開始,沒有產生任何不必要,無法處理的廢物,像大自然一樣,所有東西都是循環的,在數十億年生生不息的自然生態體系中,沒有任何廢物的產生,一個生命的死去,是創造出另一個生命的來源。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劇烈變化的世界,我們需要用全新的思惟與全新的人才來應付未來的挑戰,但是我們在綠領人才的培訓上,卻遠遠跟不上世界的需求,因為綠領人才最重要的是跨領域以及異業整合的能力,以目前台灣學校教育的結構,很難培養這樣的人才。
我們必須非常努力,因為時間真的不太多了。
********************************************************************
閱讀是終身學習的基礎
以前我們會稱讚一個人「活到老學到老」,似乎是很難得的努力精神,但是現在「終身學習」已是在社會上工作謀職,生存的最基本條件了。因為社會變化太快,各種產業的替換率太快,任何人只有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新的技能才得以勝任工作。
因此,學會學習的能力,是孩子在求學中一定要養成的能力,因為未來需要的工作型態與所需的工具,現在都還沒有出現,而顯然我們無法教導孩子現在還不存在的東西,所以孩子長大進入社會,也只有靠著自己的力量學習了。
對於家長或老師而言,想要協助孩子能夠面對未來世界的競爭與挑戰,養成孩子喜歡閱讀的習慣恐怕是很重要的基礎。因為喜歡閱讀,自然就會看很多書,書看得多了,閱讀能力在無形中自然而然會提昇,同時,因為書看得多,知識範圍領域比較大,無論有什麼新的科技或工作,當然學習效率會比較好。
這或許也是閱讀能力重新被教育單位看重的原因吧。
這些年,台灣正如同世界各國一樣,積極在推動閱讀運動。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在學生評量計劃報告中指出:國家最大的投資,應該放在國民閱讀能力的建立。可是台灣參與了國際的學習評比中,今年96年12月份公佈的成績中,相對於數學科學的優異表現,閱讀能力的名次不高,甚至落後年年到台灣觀摩取經的香港,引起了社會普遍的關注。
美國從柯林頓總統時代就非常重視閱讀,一直到現在,閱讀能力的評比仍然是全美國所有小學最重要的學習指標,從國家整體力量到學校及社區,用盡所有方法,就是要養成孩子閱讀的習慣。
*******************************************************
因為閱讀而改變人生的《馭風男孩》(查)
孩子放下手中的書,歎了一口氣,我趁機問她們:「看完《馭風男孩》,有什麼感想啊?」她們不約而同地回答:「他實在太厲害了!」
這本書的作者是非洲馬拉威的年輕男孩,九年前非洲乾旱,天災加人禍,這個當時才小學畢業的十四歲男孩,在沒水也沒電,有一餐沒一餐的艱困環境之下,雖然家境貧困無法繼續讀中學,因為強烈的求知欲,他在小學的圖書館找到一本來自國外捐贈的中學科學教科書,從裡面看到渦輪發電機的照片;他另外還找到一本《物理學釋疑》,其中有許多照片與圖示解釋發電的原理。憑著這麼少的資料,他努力自學,嘗試動手做,在垃圾回收場找材料,居然拼湊出一個風力發電機。這個發電機,不只帶給他的家照明燈光,也轉動了他更大的夢想,改變了他的人生。
整個故事都是以一個非洲孩子的眼光與角度所寫成的,非常生動有趣,也因為真實而分外動人。多年來,不時在各種媒體報導中看見非洲,不管是描述當地的貧窮苦難、瘟疫戰亂,或是把非洲當成飛躍進步中的新興市場,總覺得隔了一層,缺乏真實感。然而這本書的作者在最後所描述的或許是他們真正的心聲與希望:「我和同學談論要創造一個新非洲,一個領袖輩出、而非處處皆是受害者的地方,一個充滿創新、而非依賴別人慈善施捨的家鄉。我希望我的人生故事,能觸及到那些試著提升自己和社會的兄弟姊妹,在他們對於自身的窮苦環境感到氣餒時,知道他們並不孤單。只要團結合作,我們就能幫助他們像我一樣,跳脫命定厄運,打造更美好的未來。」
書中引用了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金恩博士的話:「如果你無法飛翔,就用跑的;如果無法奔跑,就用走的;如果走不動,就用爬的。」這段話也是作者的親身經歷,他利用身邊極為有限的資源,懷著改善家庭生活的強烈動機,一步步地
想辦法解決問題,終於完成心願。
孩子看了這本書,除了讚歎作者的厲害,在對比臺灣與非洲之餘,一定也會產生惜福感恩的心情吧?作者用許多篇幅生動地描述他很想上中學,由於家裡繳不起學費,他如何偷偷摸摸地上課,最後仍是被趕出學校,幸好他發現附近的小學裡居然有個房間有一些國外捐贈的書籍。有書就可以自學,也因為這些書,他才有信心著手努力,並且改變家人的觀念。
這一段是最令我感慨的地方,對於資源有限、文化刺激不足的弱勢族群的孩子而言,閱讀是使他們超脫環境限制,改變生命最重要且最有效益的方法。
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區,閱讀始終擁有巨大而神奇的力量。要讓孩子擁有閱讀習慣,有二個條件,第一是要有書,第二是讓他們喜歡閱讀。
「要有書」理論上應該是最容易達成的目標,但即便是在臺灣,仍然有過半數的鄉鎮圖書館,近幾年完全沒有編列任何購書預算,學校圖書館的藏書經常也得依賴家長或地方善心人士的捐款,才有機會購置新書。
至於如何培養孩子喜歡閱讀的習慣,我想除了社會上許多公益團體與志工的付出之外,學校老師應該把這個目標當作最重要的使命來努力。
一個喜歡閱讀的孩子,代表他對周遭的社會是有感受的,對世界是好奇的,
對未來是有憧憬的,這種對生活的熱情與想像,是孩子往後面對世界的動力來源。因此讓孩子喜歡閱讀,遠遠比考試多會幾題更為重要。
提到學校與閱讀,就想到學貫中西的幽默大師林語堂在《讀書的藝術》建議:「假定上海光華、大夏或任何大學,有一千名學生,每人每期交學費一百元,這一千名學費已經合共有十萬元。將此十萬元拿去買書,由學校準備一間空屋置備書架,扣了五千元做辦公費(再多便是罪過)。把這九萬五千元的書籍放在那間空屋,由你們隨便胡鬧去翻看,年底『拈鬮』分配,各人拿回去九十五元的書。
「只要所用的工夫與你們上課的時間相等,一年之中,你們學問的進步,必非一年上課的成績所可比。現在這十萬元用到哪裡去,大概一成買書,而九成去養教授,及教授的妻子、教授的奶媽,奶媽又拿去買奶媽的馬桶,這還能說是把你們的『讀書』看成一本正經事嗎?」
當然,林語堂是略帶開玩笑的提醒,但也的確令我們反省,是否有太多的教育資源是錯置的?家長花在孩子身上的許多時間,是否也是見樹不見林,甚至適得其反?
*****************************************************************************
從《波西傑克森》與《阿凡達》看神話與自我認同
這些看似高潮迭起,引人入勝,精彩無比的冒險過程,
正隱喻了少年孩子在成長階段中最關鍵的自我認同的追尋。
雖然平常我們都是在家裡用投影機放映在牆上看影片,不過最近特地帶孩子上戲院看《波西傑克森》與《阿凡達》這兩部電影。
看完之後,我問孩子:「除了特效科技表現的形式之外,這兩部電影有什麼不一樣?」A寶說:「《波西傑克森》主要是講希臘神話裡的人物。」B寶接著回答:「《阿凡達》是科幻電影,想像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
由於平常她們比較少看科幻小說或科幻電影,我特地解釋了一番:「表面上看起來,科幻電影好像是在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其實作者主要的動機與用意是防備現在,也就是批評或擔心現在的某些狀況,若是放任現況繼續發展下去,將導致某些災難的發生。」
我繼續跟她們分析,為什麼推薦《波西傑克森》這系列以希臘神話為主體的小說給她們看。因為西方文化的來源,主要出自於古希臘與羅馬,現今西洋文學、藝術,乃至於一般民間生活習慣與典故,幾乎都與希臘、羅馬的神話有關。若要欣賞西方的美術雕刻、文學作品,對這些在奧林帕斯山上錯綜複雜的眾神彼此間的關係不熟悉,是很難欣賞的,甚至也很難進入西方人的精神生活。一直到今天,歐洲許多國家的中學生都還必修希臘神話,這些神話中描述的人物及他們鮮明的愛恨情仇,也都成為西方文化中各種象徵與性格的原型。
基於這樣的「認知與學習」觀點,在孩子上國中之前,我就嘗試找一些有關希臘神話的書給她們看,可是她們大部分都看不下去,有的書即便勉強看完,仍然無法理解希臘眾神複雜的恩怨情仇。在她們看來,希臘眾神的想法有點莫名其妙,他們的行為不可理喻,所以那些情節與人名總是看過就忘記。
直到《波西傑克森》這一套精彩刺激的奇幻小說出現,才真正讓孩子看到這些希臘神話裡的人物,彷彿幾千年的時空距離完全消失了,這些天神與凡人所生的混血人,真的就在身邊,讓我們跟著這些混血人與古老的諸神面對面,打倒層出不窮的妖魔鬼怪,陪伴著青少年主角的喜怒哀樂而一起緊張或興奮。
主角是個在凡人眼中注意力不足的過動症患者,同時患有閱讀障礙。他跟著媽媽辛苦的生活,與哈利波特一樣,發現自己的詭奇身世,也成為怪物的獵殺對象,他也是預言中的神界救星。
這些看似高潮迭起、引人入勝、精彩無比的冒險過程,正隱喻了少年孩子在成長階段中最關鍵的自我認同的追尋,因為作者以第一人稱敘述,全書充滿了青少年特有的叛逆與幽默搞笑。這個成績不好,不討人喜歡的孩子,雖然衝動,卻很勇敢又坦率,總是很倒楣卻懂得苦中作樂。劇情緊湊,卻又很搞笑滑稽,這些情節能夠引起孩子的共鳴,因此書中包含的家庭關係、朋友之間的信任、對未來夢想等學校所謂生命教育的重要課程,在不知不覺中就傳遞給孩子了。
AB寶非常喜歡這系列的小說。打鐵趁熱,我又介紹了許多本屬於華人的神話小說給她們看。
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神話與傳說,這些神話與那個民族獨特的宗教、歷史與文化發展息息相關,蘊含許多先民的人生智慧,也是生活中共同的記憶。神話的起源通常來自於古代民眾對於自然現象的不瞭解,在恐懼或好奇的情況下,將這些人力無法掌控的力量給予擬人化,認為宇宙萬物都有各自掌管的神,這些神與神、神與人彼此互動的想像,經過口耳相傳,就形成了神話故事。神話也包含人類對現實世界的投射,因此眾神間也會嫉妒、報復與彼此爭戰。
華人世界也有一部如同希臘神話般精彩刺激的神話故事《封神榜》。由六百多年前明朝的陳仲琳所寫,以姜子牙輔佐周文王、周武王討伐商朝紂王為歷史背景,故事包含了大量的民間傳說和神話,書中有許許多多長生不老的仙和死後受封為神的人物,都是我們在生活中或是民俗慶典中經常看得到的,比如哪吒三太子、玉皇大帝……等。
在華人世界流傳的其他神話,還有盤古開天、女媧補天造人、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牛郎織女……只是這些傳說逐漸淡出我們的生活,一群人圍坐在老榕樹下聽爺爺奶奶說故事的情景,在現代已經很少見了,許多屬於民族的共同記憶慢慢在消失中,這是非常可惜的。
******************************************************************
曼德拉勇者的啟示 (查電影)
前一陣子有一部「打不倒的勇者」電影,上映後我特別詢問了不少朋友,好像沒有多少人注意到這部影片以及這本同名字的原著,真的是非常可惜。
這部電影是描述南非民主運動領袖曼德拉,他被關了二十多年,1990年獲釋,1994年當選南非第一次不分種族的民主選舉的總統,他利用1995年在南非舉辦的世界盃橄欖球賽,化解了南非長期以來非常嚴重的種族對立和衝突,並且成功地凝聚了全國民心的動人故事。
南非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黑人,但是長期以來卻被少數的白人統治,而且實施岐視且壓迫黑人的種族隔離政策,包括黑人沒有投票權。因為南非這種極度違反人權的作法,世界各國當然會採取各種方法抵制孤立南非,在南非國內各地也不時發生各種暴亂,在曼德拉當選總統前後,還是隨時有引起內戰的可能。
曼德拉當上總統後,還是有數以百萬計的黑人想要復仇而不想和解,對於好幾代以來被剝奪各種權利和受盡壓迫的人民來說,要求他們忘掉屈辱,原諒白人,的確是很難做到的事,因此,過去高高在上不可一世但是人數遠比黑人少的白人當然會恐懼了,部份激進派白人也積極武裝自己,大規模的對抗似乎一觸即發。
因此曼德拉當選總統後,首要之務就是要找個共同願景將白人與黑人團結起來,於是他很聰明的以運動比賽來幫助彼此的和解。南非橄欖球國家代表隊跳羚隊長久以來一直是白人優越主義的象徵,因此也被黑人以及黑人民主運動人士視為眼中釘。
曼德拉發揮了高度的政治智慧以及技巧,支持橄欖球隊並且爭取世界冠軍賽在南非舉行,隨著南非民眾不分黑白同聲為跳羚隊加油時,他也成功地讓所有南非人感覺到黑人白人都是同一個國家的人民,就像南非的樞機主教稱讚曼德拉進行了一場全新形式的革命運動,因為在這樣的革命裏,敵人不必被殲滅,而是被接納,不是孤立,而是團結。
形容曼德拉為打不倒的勇者,是指他一生受盡挫折,被關了二十多年,出獄後也得面對許多艱難的挑戰,但是他始終以微笑來面對,因此大多數人說曼德拉是勇氣的化身。但是曼德拉他自己卻認為,勇氣並非與生俱來,也不是從課堂學習來的,而是我們自己「選擇」成為的方式,他說沒有人天生勇敢,它就在我們如何應對不同情況的方式中。
他很坦白的承認有很多時候他也會非常害怕,他覺得勇敢不是無所畏懼,而是要學會克服恐懼,假裝自己很勇敢,不讓恐懼打敗自己。
曼德拉這一段話很值得我們深思,的確,有時候我們只有假裝勇敢,才能發現勇氣,而且我們往往事後會發現,那個勇敢的門面就是真的勇氣。
這個道理似乎很奇怪,但是事實好像就是這樣。這是我從曼德拉身上得到最大的收獲。
另外一個啟示,從南非的種族問題,我們也知道在人類歷史上,種族對抗,彼此岐視以及透過政治軍事彼此壓迫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在文明大步進展的這幾百年,也一直存在殖民主義的現況,因此這個問題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但是如何以更高的智慧,更大的耐心與努力來展現彼此的尊重與包容,也是住在台灣的不同種族共同的課題,我們的孩子從小學習母語、國語,學習英語,這些都是瞭解其他種族文化的基本準備,但是除此之外,視野能放大,看看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努力也很重要。
現在是全球化世界,地球早已是一個地球村般的緊密關係,要和不同民族的人合作與交朋友,就得尊重他們的文化習慣以及儘可能體會他們的心情,看小說或電影是最好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