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3 16:13:08jean

雙腳走出投資傳奇/新興市場教父淬煉40年的獨門心法

(100.12.15) 馬克‧墨比爾斯是我喜歡的管理經理人,在778期今周刊中的專訪有他對生活、對事業、對團隊的態度和要求

*他,觀察小地方 看每個國家的基礎建設 甚至海關英語程度
*他,從生活投資 最愛問市井小民「你的生活快樂嗎?
*他,重經營態度 必問未來五年策略
*他,也曾經誤判 訓練判斷雷達從握手前一刻就啟動
*他,保持好奇心  曾用連環問題嚇退找上門的FBI幹員
*組成管理五百億美元的夢幻團隊 要求「好奇」、「熱情」、「獨立思考」

雙腳走出投資傳奇      新興市場教父淬煉40年的獨門心法.


雙腳走出投資傳奇/新興市場教父淬煉40年的獨門心法
文/莊 芳、楊紹華  今周刊 第778期2011-11-18

前言

馬克‧墨比爾斯,全球50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在11月上旬短暫來台,《今周刊》取得獨家貼身專訪機會。即使年逾75歲,但他毫無退休之意,他一年訪問超過20個國家、平均1200家公司,走遍世界,尋找每一個「渴望成長的故事」。他的投資心法,來自於一步一腳印;他的投資傳奇,是用雙腳走出來的。

早上11點58分,台北車站大廳傳來高鐵列車即將進站的廣播,這個時候,坦伯頓新興市場研究團隊總裁墨比爾斯(Mark Mobius)還在「東三門」的入口處。「喔,看來我們得加快腳步!」他催促著隨行的三位分析師。

直走十公尺、轉身下樓、左轉、插入票卡,他沒有多看一眼月台裡的任何指示,就直接走向了「南下」列車。對於台北車站地形路線的了解,墨比爾斯顯然並不輸給在地的台北人。

快速融入在地生活,是墨比爾斯的必要技能之一。過去四十年來,他每年幾乎都有超過兩百天的時間在世界各地尋找投資機會,「即使只算今年,我也數不清自己去過幾個國家了。」

他,走遍全世界
投資七十個國家 每年拜訪一千二百家公司

事實上,如果單純搜尋他在媒體曝光的公開行程,「那麼,台灣應該是你今年走訪的第十九個國家。」記者這麼告訴墨比爾斯。

「哈,你覺得很多嗎?」他笑了一下,接著說:「但這就是我的工作。你總要親身走到每一個地方,看到細節與事實,才能發現所有的機會和問題。」

「新興市場教父」,這是墨比爾斯過去十餘年來眾所皆知的稱號;他的投資傳奇,如同他所說,是用雙腳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在2000年以前,墨比爾斯即數度獲得國外專業媒體選為「全球十大投資大師」、「二十世紀全球十大投資經理人」。走入二十一世紀,傳奇繼續上演,2006年被《亞元雜誌》選為「最具影響力百大人物之一」;今年九月,獲選彭博(Bloomberg)「第一屆全球五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同時入選者包括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已故的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金融大鱷索羅斯等。

截至今年九月,墨比爾斯管理資金的總額達到五百億美元,相當於一.五兆元新台幣,這個數字,超過台灣一整年的稅收。他與旗下團隊管理大約五十個投資組合,投資範圍多達七十個國家,平均每年要拜訪一千二百家公司。

三十分鐘之後,高鐵列車接近新竹站,這時,打從上車後就一直閱讀研究報告的墨比爾斯,終於開口說了第一句話:「真的,比以前方便多了。」墨比爾斯開始和我們分享他的台灣經驗,早在1970年代,他就來過台灣研究鋼鐵、塑化產業,「以前來,只能坐飛機或是開車到處跑,自從高速鐵路完成之後,我更愛這個地方了。」

高鐵帶來的方便,只是墨比爾斯更愛台灣的原因之一。「幾十年來,我看到各種基礎建設不斷進行,讓我感覺到,台灣始終保有追求成長的熱情。」

每年超過二十個國家、一千二百家公司的拜訪行程,墨比爾斯到底在看什麼?找什麼?「最重要的,就是發現追求成長的熱情和企圖心。」

墨比爾斯說,無論是一個國家、一座城市、一家企業、一間工廠,沒有持續成長的企圖心,就沒有值得投資的前提。

穿越世界五大洲、三大洋,墨比爾斯的投資傳奇,就是一趟「走遍世界尋找成長熱情」的故事。

一個月前,墨比爾斯的足跡來到非洲肯亞,在那裡,他看到了一個國家對於成長的熱情和渴望。

「我住在肯亞第二大城蒙巴薩,那裡的飯店沒有健身房,所以,我一大早就騎上自己的腳踏車,遊覽這座城市。」明明是沿著城市裡的幹道前進,但在不久之後,路上的車輛愈來愈少、兩旁樹木愈來愈多,「我似乎騎到了叢林裡面,接著,我聽見了刺耳聲音,一座切割石材的工廠,在我前面。」

他停下車來,走進這家開放式的工廠,隨口問了一位正在工作的工人:「工作看來很辛苦啊!薪水怎麼樣呢?」對方說,每天的工資大約五美元,一天要工作十小時,每月可賺120美元左右。

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資料,肯亞的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大約是890美元,從表面數字來看,這是一個不具投資機會的貧窮國家,「但那位工人告訴我,他很滿意自己的薪水,覺得自己過得很開心,對未來也感到樂觀。」

墨比爾斯說,數字不會說故事,不會告訴你這個國家的人民正在追求成長。「他們的薪水便宜,而且樂於工作,這將吸引外地資金進駐投資,肯亞已經具備了向上成長的先決條件。」

他,觀察小地方
看每個國家的基礎建設 甚至海關英語程度

關於一個國家的投資判斷,墨比爾斯是從踏入國境的第一步,就打開了他的投資嗅覺。「從基礎建設能夠看出政府的企圖心,從人民的素質與心態,則能看出國家每一分子對於未來的態度。」他說:「所以,你隨時隨地都要仔細觀察。」

墨比爾斯舉例,走進機場,除了機場的設備之外,「我會特別留意海關的狀況,海關人員與外國人的爭吵是不是很頻繁、海關的英語程度夠不夠好,都是我的觀察重點。某種程度,它反映了這個國家對外開放的狀況,能不能接受新的事物,對海外來的投資資金是否友善。」

走出機場之後,「我會開始感受這裡的柏油路面是否平整、高速公路的設計是否完整流暢、交通狀況好不好。」

而關於基礎建設所帶來的投資機會,墨比爾斯認為,「民營化」是重點之一。「國家的企業走向民營化,是政府決定走向成長的關鍵,我持有最久的一檔股票是墨西哥電信,在1990年民營化之前就已投資,持股至今已逾三十年了。」

他,從生活投資
最愛問市井小民「你的生活快樂嗎?」

基礎建設能夠評斷政府追求成長的決心,「市井小民的心態也很重要,所以,不管走到哪裡,遇到每一位路人,我最喜歡問他們的就是這一句:你快樂嗎?」

墨比爾斯對記者分享他的採訪技巧,「只要這樣問,對方往往會有講不完的答案。」他說,這些人可能會告訴你對於政府施政的看法、對經濟的真實感受,告訴你當地物價是否太過昂貴?「甚至,如果你在購物中心找人聊天,就會知道這個國家現在什麼東西最暢銷、最需要的是什麼。」

從生活所需尋找投資機會,關於這點,墨比爾斯舉了一個極端的例子:「前一陣子,我們去了一趟中國,走訪湖北、武漢,令人意外的景象是,我看到街上有很多妓女,人們甚至在路上就打起架來,這不是好事;但我從另外一個角度思考,中國這個世界工廠正在轉變,人們需要的已經不只是一份穩定的工作,他們開始需要適當的娛樂消費。」

於是,墨比爾斯開始研究當地的娛樂產業,「只要有好的機會,我願意投資。」他說。
對於國家的判斷,來自於領導者與人民的企圖心;對於企業的判斷,「一樣,我習慣從親身接觸的過程中,感受這家公司追求成長的野心與企圖。」

每次拜訪公司,墨比爾斯通常是用這個問題當作開場白:「這家公司的未來會怎麼樣?你對這家公司未來五年的策略是什麼?」

他說,值得投資的公司,來自於值得投資的經營者,「而一位好的經營者,總是非常清楚自己的經營策略,對於公司未來的面貌,也會有具體而清楚的想像。」墨比爾斯強調,如果一家公司連自己的目標都不清楚,甚至不敢想像未來的樣貌,「那麼,他們多半也就沒有追求成長的勇氣和熱情,更別說是策略了。」

他,重經營態度
必問未來五年策略 曾預言一家公司破產

幾年前,墨比爾斯來到非洲的另一個小國,迦納,拜訪一家自己已經投資持股的金礦開採公司。「我問總裁,未來五年的計畫是什麼?他們公司的財務長在一旁,卻反問我,除了投資股票之外,對於衍生性金融商品操作是否在行?」

當場,墨比爾斯坦承自己研究不多,立刻引來對方一陣奚落,「喔,我最近可是靠著操作衍生性商品賺了不少呢!」訪談隔日,墨比爾斯決定出清持股,「理由有兩個,首先,他口中的操作部位,我在財報中完全沒有看到過。」

「更重要的是,當這位總裁沒有說出未來經營方向,卻只看到操作金融商品帶來的利潤之後,我認為他的態度不對了,他必然會把公司帶到錯誤的方向。」就在墨比爾斯出清持股一年之後,這家公司宣布破產。「如果你只看報告,沒有親自走一趟,根本不會發現這家公司已經出現大問題了。」墨比爾斯再次強調「親自走訪」的必要性。

不過,即使親身走訪,墨比爾斯仍然免不了曾有受騙的經驗。「你問我被騙的經驗?那麼,你有一整天的時間可以聊嗎?」墨比爾斯大笑著說,關於受騙上當,他的經驗絕不算少。

「我記得大約是在1995年左右,我投資亞洲漿紙公司(Asia Pulp & Paper)公司,在訪談過程中,他們不斷強調自己具有永續經營理念。但後來這家公司爆發財務問題,他們其實用公司名義大量舉債,投入其他家族事業中。」

墨比爾斯回憶,由於發現時機太晚,即使當機立斷出清持股,但股價已經大跌,造成一定程度的基金虧損。「損失不算太多,但心理上的失望感很大。」他說,這家公司直到現在都還經常對外宣稱自己是優秀的社會公民,「年輕的基金經理人如果有意投資這家公司,應該先去查查過去的歷史。」

他,也曾經誤判
訓練判斷雷達從握手前一刻就啟動

這還不是墨比爾斯投資生涯最糟的經驗,「我曾經在巴西投資一家家族企業,Mesbla Department Store,我會說,這是一場災難。」

墨比爾斯回憶,經過數度親自拜訪之後,原本極有自信地認為公司的一切財務都已透明化,且事業經營良好,「但最後才發現一般股東完全沒有分享到企業盈餘,所有的獲利,最後都被五鬼搬運,落入家族股東的口袋。「這次的受傷更重,對心理的打擊更大,所幸當時我們已經懂得分散投資,損失仍在可控制的範圍。」

親自登門拜訪的結果,難道是給了公司經營者「親自欺騙」的機會?「不,親自走訪絕對沒有錯,錯的是,我的判斷技巧。」在幾度受騙之後,墨比爾斯決定,絕對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要從經驗當中修正自己的判斷準則,「後來,我打從一進入公司,在和總經理握手之前,我的感應天線就已經開始振動了。」

他說,觀察的重點包括公司員工的神情,「他們是不是在忙碌之餘也能保持快樂和滿足的心情。」此外,總經理辦公室的設備、布置,能夠看出這位經營者掌控環境的能力。
「如果你問了一個令他尷尬的問題,而他在不經意之間小小的皺眉,這也能判斷出對方的回答是否發自內心,他是否有足夠的信心和熱情,面對經營上的困境。」

他,保持好奇心
曾用連環問題嚇退找上門的FBI幹員

高鐵列車駛離新竹站,關於企業面對困境時的因應,墨比爾斯隨手舉例:「聽說,新竹科學園區的員工現在很辛苦,許多企業在放無薪假是嗎?」他表示,雖然無薪假不是好事,反映了台灣科技產業面臨的困境,「但企業從減少成本開始快速因應,至少表現出企業主的決策靈活,從這個角度想,又不見得是百分之百的壞事了。」

墨比爾斯繼續評論台灣,科技產業的因應快速,而政府現在也正朝著改善產業結構而努力,開始加速推動內需經濟,並且瞄準中國市場,「先不管成績怎麼樣,至少,我已看到了台灣仍在為下一步的成長而努力。」

無論是對國家、城市、企業,墨比爾斯都堅持必須親自走訪,「身歷其境」感受每一絲的臨場氛圍,嗅出追求成長的野心、熱情與企圖。而這樣的工作,本來也就需要過人的熱情與毅力。

「應該說,熱情來自於好奇心,對於一切事物感到極度的好奇,就永遠都有追求成長的動力與熱情。」我們請墨比爾斯形容自己,他選擇的字眼,就是「永無止境的好奇心」。
「小時候,我曾經因為過度好奇,把一位FBI(美國聯邦調查局)幹員給嚇跑。」那是1942年,墨比爾斯六歲,美國剛剛加入二次世界大戰,與日本、德國成為對立國家。「當時,聽說德國派人潛入美國搞破壞,我爸爸是德國籍廚師,好像被FBI給盯上了。」

1942年6月,「我在院子玩,一位身著黑衣戴黑帽的男人走進院子,問我一堆爸爸的事。」不知天高地厚的墨比爾斯沒有回答對方,反而問了更多問題:「你是誰?你跟我爸爸怎麼認識的?在哪裡認識的?你吃過爸爸做的麵包嗎?最喜歡什麼口味?你結婚了嗎?小孩跟我一樣大嗎?」

想起兒時這段往事,墨比爾斯邊說邊笑:「我的問題真的太多了,最後,這位疑似FBI的幹員連我家門都沒進去,就落荒而逃。」

好奇多疑的個性,隨著年紀增長,轉化為對知識的無窮追求,於是,如果觀察墨比爾斯的學歷,會發現這位投資大師的涉獵領域極為多元廣泛。他曾在波士頓大學攻讀社會心理學、新聞學,在威斯康辛大學主修傳播;1964年,他則在麻省理工學院取得政治經濟學博士學位。

他,永遠不退休 追求無限成長 不給自己打分數
「這個世界太大了,我對什麼事情都有興趣,都感到好奇,也因為這樣,我永遠都不滿足於現況。事實上,在我還是孩子的時候,媽媽就常勸我說,有好奇心是好事,但不要太鑽牛角尖。」

媽媽的勸說效果似乎不大,「很多人問我,對自己的人生打幾分,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墨比爾斯解釋,如果評分的標準是「達到人生目標的程度」,那麼,他的目標是「無窮無限的成長」,既然無限,永遠沒有一百分的人生,也就不需要多餘地為自己的現狀評分了。

所以,即使已經七十五歲了,「我從來沒有想過退休這件事!」他自承隨著歲月的增長,「眼皮好像愈來愈重了,但我實在受不了每天只是去打高爾夫,或者待在湖邊等著魚兒上鉤,這種生活未免也太無聊了吧!」

墨比爾斯至今維持每天運動的習慣,興致一來,甚至早晚各一小時至健身房報到,練就精壯體格,沒有一絲七旬長者的老態。

他的未來目標是什麼?「就是繼續做我現在的事情,要把投資做得更好!」因為好奇,所以永保熱情,對於自我的成長追求永無止境。而當這位渴望不斷成長的投資大師,仍要繼續走遍世界尋找渴望成長的故事,那麼,墨比爾斯用雙腳走出來的投資傳奇,終章尚遠,故事還要往下延續。

/小檔案/
馬克.墨比爾斯(Mark Mobius)
1936年8月17日 生於美國
1961~1964年 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1964年取得經濟學和政治學博士學位
1964~1967年 任職於國際研究學會,擔任諮詢研究協調員
1967~1969年 於美國孟山都(Monsanto)公司香港分公司,擔任市場研究員
1969~1980年 在香港經營墨比爾斯研究(Mobius Research)顧問公司,史奴比卡通為其客戶之一
1980~1983年 於唯高達(Vickers-da-Costa)國際券商香港分公司,擔任證券分析師
1983~1986年 於國際投信(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Trust Company Ltd.)擔任總經理,為台灣第一家也是規模最大的投資管理公司
1987年至今 擔任坦伯頓新興市場研究團隊總裁

***********************************
墨比爾斯如何組成管理五百億美元的夢幻團隊
好奇、熱情、獨立思考 投資高手三大試煉
撰文 / 莊 芳
出處 / 今周刊778期 2011/11/16
   
墨比爾斯如何組成管理五百億美元的夢幻..
總計掌管約五百億美元資產的坦伯頓新興市場團隊,每一位都是由墨比爾斯親自挑選、面試的精英,這些跟著大師走遍全球的成員,首次公開團隊合作的幕後故事。經過新興市場教父多年的悉心訓練,他們將成為投資界的未來新星。
「好奇心。」

「要做成功的投資人,最重要的是好奇心。」研究新興市場投資長達四十年的墨比爾斯,受訪時描繪心中成功投資人的樣貌。話一說完,又立即補充:「我想更精確一點地說,應該要具備對人、事、物『充滿懷疑的好奇心』。」

他說,光是好奇還不足夠,應對每件事情感到懷疑,詳細加以分析,「這個世界非常多變,必須擁有開放思想、不斷學習。」其實他的看法完全反映在他一手打造的團隊上。除了忙於投資研究、拜訪公司,墨比爾斯還親自管理來自世界各地十七間辦公室,總計約四十八位分析師與投資組合經理人。

就連挑選成員,也絕不假手他人。「我記得接獲面試通知時,以為主考官是公司內部的人力資源部門主管,想不到一進門卻看到墨比爾斯坐在眼前。」二十八歲即進入坦伯頓新興市場團隊的龐年新坦言,當時感到非常興奮,竟然有機會和大師面對面聊上一個小時。

試煉一:好奇
每個人都是消息來源 從市井小民問景氣

「一小時裡,他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從過去學歷到工作經歷,無一不聊。而且,特別關心對風險分析的看法。」那時龐年新才工作約六年時間,盡其所能地滿足大師所有疑問,最後成功錄取成為精英部隊的一員。

這些成員要和墨比爾斯一樣,親自走訪每家公司,即使僅有一小時的會談時間,必須事先做好萬全準備,帶著長長一份問題列表,逐一詢問、檢視公司狀況。

「每日安排五至六家公司拜訪行程,可以說是家常便飯。」和墨比爾斯共事十三年的莫家良坦言,對於每家公司及其經營者,常常會進行「私下調查」。「我們對任何事情都感到好奇、懷疑,所以花很多時間和其他競爭對手、同類產業的公司交叉詢問,以確認所掌握的資訊與事實是否有出入。」

「在同一產業中的人,總是知道各公司發生了什麼事。」藉此避免被受訪者矇騙、減少投資失誤。受墨比爾斯影響,莫家良拜訪公司空檔,也會學習他藉由市井小民來了解經濟狀況。「有時到餐廳吃飯,就順帶問問老闆最近生意如何?有無任何轉變?從他們的態度來幫助了解現況。」

在新興市場團隊任職長達十七年的周國剛,是時常陪著墨比爾斯跑遍各國的分析師之一,日前才跟隨他跑遍歐洲二十幾座城市,長達一個月時間沒回家。他說,對於這位教父級人物最感深刻的印象就是「勤勞」。「對他而言,勤勞就像基本的條件,他要求每個人和他一樣,多跑、多看、多聽。」

試煉二:熱情
每個時刻都做好準備 多跑、多看、多聽

事實上,墨比爾斯之所以勤於工作,正因對投資市場充滿熱情。在這樣的領導氛圍之下,很少有人不受感染。「他幾乎無時無刻不在工作,待到凌晨十二點才下班是常有的事。」所以,多數分析師也已習慣四海為家、跟著他全球五大洲走透透。更要和他一樣,熟知各個公司財務狀況,進行投資組合管理。

墨比爾斯身體力行的風格,期望訓練這群來自世界各地的精英部隊,個個成為像他一樣視野寬廣的基金經理人。每一位分析師,除了鎖定單一新興國家、個別產業進行深入研究,還要同時涵蓋不同新興市場區域,以及額外數十家公司的調查分析。
從拜訪公司到確定投資一檔股票的流程,假使一切順利,大約需要三周的時間。每次和公司管理階層訪問之後,就得提出研究報告,即使對於公司背景資料已經滾瓜爛熟,他仍仔細閱讀每一份公司報告。

莫家良說,墨比爾斯不吝於提供機會給團隊,但重點是自己要懂得抓住機會學習。「就算同一家公司,他已經拜訪過無數次,還是希望分析師給予不同觀點。」估計平均每一季,每人都要交出十五份報告。他會針對內容,例如公司風險管理、未來目標、預期股票價格等,再提出各種疑問。

試煉三:獨立思考
每個問題都要有不同答案 而且隨時抽考

每三個月,還得定期對該份報告更新資訊。「無論用電話或是親自面訪,目的是要求分析師完全掌握該公司的訊息變動。」否則公司內部設定的警報系統,會直接向你提醒,「該是更新報告的時候了。」

而每次跟隨他出訪時,也是片刻不得閒,要有隨時「接招」的心理準備。墨比爾斯總是突如其來,在未事先告知的情況下,指定分析師解答問題,「就像是隨堂考測驗一樣」….【本文未完,更多內容請見今周刊778期】
*******************

專訪墨比爾斯談歐債風暴下的投資方向
鎖定消費力、民營化、邊境市場
撰文 / 莊 芳  出處 / 今周刊778期 2011/11/16
 
專訪墨比爾斯談歐債風暴下的投資方向
當全球經濟都籠罩在歐債風暴之下,投資大師墨比爾斯認為,只要把投資重點放在「維持成長步調」的市場或企業,就不必受到太多短期負面消息影響,而感到恐慌。歐美國家經濟減緩,的確會對新興經濟體造成影響,但衝擊並不如想像般的嚴重。
編按:面對歐債危機,全球股市震盪,歷經四十年市場洗禮、遇過大風大浪的投資老手馬克.墨比爾斯,看起來卻依舊安然自在。在他眼中,市場的波動短期內不會停止,惟有抓住機會投入成長市場,才能成為贏家。此次墨比爾斯短暫來台期間,《今周刊》特別與他深度訪談,不僅為投資人釐清現況,更找尋未來投資方向。以下為專訪重點摘錄: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歐洲債務問題愈演愈烈,你怎麼看這問題?

墨比爾斯答(以下簡稱「答」):的確,每天翻開報紙,都可見到債務危機的新聞。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與希臘等國的債務頗高,勢必需要經歷一番改革,但與過去不同的是,歐盟國家正在積極合作,一同解決問題,過程當中或許會有摩擦與爭議,但「鞏固歐盟」的方向是確定的,因此我認為歐盟不會走向解體。

當你思考到「歐盟不致解體」,而你的投資重點又是放在「維持成長步調」的市場或企業,那麼,也就不必受到太多短期負面消息影響,而感到恐慌。不可否認,歐債危機對全球股市都已造成嚴重衝擊,新興市場即使維持一定的經濟成長,但股市跌幅反而更深,原因在於,每當投資人面對市場利空消息,首先就是感到恐慌,立即降低風險性資產,導致大量資金迅速逃離新興市場。換句話說,股市重跌與新興市場的基本面關係不大。

其實,即使是看歐洲企業的表現,實際情況也不如想像中的糟糕。先前造訪歐洲時,我甚至看到很多希臘、義大利的企業獲利能力極佳。只是改革、協商過程需要時間,這期間仍會有各種消息傳出,使得股市的震盪持續。

尋找持續成長國家
中國仍有很大成長空間 留意消費類股

問:除了市場面,歐美國家的經濟趨緩,是否會嚴重影響新興與亞洲市場的出口表現?

答:光從數據來看,由於新興國家本身需求強勁,使得近十年來出口至歐盟的比重逐漸下滑,而新興市場出口至美國所占整體比重,也從2001年約25%降至去年16%,顯示依賴度愈來愈低,歐美國家經濟減緩,的確是會對新興經濟體造成影響,但衝擊並不如想像般的嚴重。

「未來五年,這個國家會比現在成長嗎?」我總是從這個問題出發,持續找尋具有五年以上成長潛力的投資機會,即使歐美需求降溫,但年輕化、人口持續增長的國家,內需攀升,經濟成長不會停滯。在這些國家中,消費類股將是長期看好的產業。

問:可否舉例哪些國家具有內需成長潛力?

答:最明顯的例子還是中國。光從一般家用品來看,在中國鄉村家庭使用洗衣機與電視機的比率,近二十年來持續以倍數增長。在北京及數個城市,已經很少看到過去滿街腳踏車的情景,因為整條馬路上都是汽車,在印度也可發現同樣的情況。

國企民營化是好投資 
羅馬尼亞、奈及利亞、希臘都有類似機會

問:除此之外,你還有看好的區域市場嗎?

答:我今年去了一趟非洲,在肯亞發現當地人使用手機比率很高,就連通訊公司主管也表示,近年肯亞手機業務量大增。這個國家尚未步入國際化,但正因如此,當地股市與全球股市相關性低,才是可以避開成熟國家風暴、分散資產布局的去處。
其實,諸如北非之類的邊境市場,比新興市場有更多便宜的股票。但開發程度較低、波動風險較高,所以必須採取分散布局的方式,建議占投資組合約五%至一○%即可。

問:今年你多次去羅馬尼亞,可曾發現不同的投資機會?

答:自從去年在羅馬尼亞設立辦公室後,我發現許多國營企業民營化的投資機會。藉由民營化過程不僅提升企業效率,增進投資吸引力以外,還能提振當地股市表現,帶動經濟的發展
問:你似乎十直對民營化企業特別感興趣?

答:我持有最久的股票之一,就是經過民營化的墨西哥電信公司。民營化之前,這家公司已經頗為成功,隨後政府將電信民營化,由當時還是股票經紀人的斯利姆接管下來,在他重新改革過後,經營得更是有聲有色,將事業拓展到拉丁美洲其他國家,斯利姆最後甚至成了世界首富!這檔股票我持有三十年之久,報酬率難以估計。
電信公司民營化是一項很好的投資,無論在奈及利亞、希臘都有相同的案例,民營化可使效率提升,一般來說,國家經濟也會隨之表現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