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3 17:51:41jean

「玩出大能力」 親子天下

(99.4.23)親子天下創刊號「玩出大能力」
參與藝術活動是我們家喜歡做的事,最近我們準備要去看「達文西展」,在這之前我也借閱了有關達文西的書,給女兒參考,先做做功課,加深她們的印象。
親近大自然更是我們最愛,哈…最近小孩閉關考試,讓我們的心情悶的都快發霉(因為要求孩子,當學生要把本分做好,考試前的複習時間,全家一起陪伴)快快快…這星期天要飛去~~綠色世界

 

(圖片出處博客來網路書局)
以下是重點整理,書中摘錄:
去看藝展吧—周美青2008/08/01 
    今年夏天,台北很「藝術」!自然主義巴比松畫派的米勒和印象派大師畢沙羅,以及國寶級大師漢寶德的「寫藝人間」,同時在台北展覽。藝術可以平衡我們的生活,這幾位大師級的書畫家,可以讓我們暫時忘卻生活中的紛擾與競爭,帶我們去思索精神層次或是生命價值的美學。
    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常帶她們參與藝術活動,看畫展是其中之一。開始只是單純的想培養孩子一點美感,沒想到激起孩子內在對藝術的好奇與熱情。為了回答她們稀奇古怪的問題,我買了許多書,也留意報章雜誌的報導,每次去看展覽前先和孩子一起做功課,這樣在現場看畫時才能更進入狀況,也才能讓孩子更深入的了解,不只是隨意的瀏覽,而忽略了每幅作品背後真正的靈魂
    我希望孩子在看畫的過程中,除了被美麗的筆觸所感動,也能感受到畫家想傳達的理念價值觀。特別是一位好畫家,往往透過畫來表達自己對事物的觀點,反應出他們自身的社會背景。好比米勒本身是農家子弟,所以他的「拾穗」或是「晚禱」,都是對農民及農村文化的細微觀察與體認,將農民的淳樸敬天與草根堅毅的性格,生動地展現在畫上,其間蘊含著靜肅莊嚴的氣氛,讓你站在畫前,很難不被感動。
    親子互動的方式很多,和孩子一起看藝展,一起學習,更是可貴的經驗。女兒小時候,是我引導她們,這幾年,換成我跟隨她們去看展覽,由她們為我「畫」說從頭。
    我一直覺得繪畫多少要靠些天分,不是每個人都能畫出讓人感動的畫,但藝術欣賞是每個人都可以藉由接觸而培養的能力。學校的美術課,也許應該多教孩子一些美術史,多帶他們看藝展,讓他們透過藝術品去了解歷史、學習尊重與體驗人生。
    夏日炎炎,關掉冷氣,闔家一起去觀賞名家的書畫展吧!也讓我們和孩子一起體會藝術中的田園之美,以及大師們淳樸堅韌的人文價值。


教養孩子是藝術—洪蘭2008/08/01
    台灣現在生育率越來越低,問年輕人為什麼不生孩子,除了經濟的原因之外,有一個原因居然是不知該怎麼教孩子。
    其實父母不必擔心,教養孩子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方法,因為每個孩子不一樣,但是它有共同的原則,就是孩子需要愛、需要安全感。父母只要適性的順其自然發展就可以了,生命自己會找出路。
    柳宗元在「種樹郭橐駝傳」中說,郭橐駝樹種的好並非有什麼絕竅,他只是順其自然,不害其長而已。種樹時,根讓它舒展開來,多用舊土把根填緊,種好了就不要一直去動它。但是假如根未舒展就種下去,而且一直換土,早上來看一遍,晚上來看一遍,搖搖樹,看根的土緊不緊,掐掐葉子,看它長的好不好,這樣反而害了它。郭橐駝說他沒有什麼祕訣,只是不去害它而已。
好個「不去害它」,這正是教養孩子的祕訣。現在孩子生的少,父母愛之太殷,憂之太勤了,反而使孩子不能適性成長
    西諺有一句話:「教養孩子是藝術,不是科學」。科學講究重複性,一個實驗你用這個方法得出這個結果,我用同樣方法也應得出這個結果,但是教養孩子不同,孩子有個別差異。它是藝術,所以沒有一致性。就算是同卵雙胞胎成就都有不同,更何況是不同家庭的孩子,父母切記不可把孩子跟別人比較,只可與孩子自己比較,只要他今天比昨天進步了,就該誇獎他,也不可套別人的方法,別人的孩子打罵中狀元,你的孩子打罵會離家出走。孩子不同,就像橘子和蘋果,怎麼比呢?
    那麼,父母怎麼知道孩子的天性和興趣在哪裡,以順其自然發展呢?父母需要花時間跟孩子在一起,觀察他遊戲的情形。遊戲是孩子天性最流露的時候,一般來說,遊戲時孩子會玩他最拿手的項目:球玩得好的孩子會去玩球,老是接不到球、投不準的孩子會去玩別的東西,因為人都不喜歡挫折,孩子也是。做得好的,正回饋會使他特別喜歡去玩這個東西,久而久之,就變成他的專長了。所以人做自己喜歡的事最拿手,人喜歡做自己拿手的事。
    遊戲在孩子小的時候非常重要,應該盡量讓他玩,不必急著塞知識到他大腦中。學習是終身的,他有一生的時間去慢慢學他應該知道的知識,但是他必須在遊戲中學會出社會後所要用到的能力,如毅力、創造力、領袖魅力及人際關係
    瑞典和芬蘭的教育家都認為七歲進學之前,孩子只要盡情的遊戲就好,不必教寫字。他們不論冬夏晴雨都帶到戶外玩耍,他們說「只有不合適的衣著,沒有不合適的天氣」。這句話跟郭橐駝的話不謀而合,只要適其性、順其自然的成長,它就會「壽且孳、早實以蕃」了。


*二十一世紀的讀寫能力是有關個人如何蒐集、管理、整合以及判斷文書資訊,進而解決問題,生產新知識,達到參與社會運作與貢獻社會的能力。


夫妻教養不同調,怎麼辦?
「小寶,跟你說過多少次,喝湯的時候不要灑出來,弄得整個桌子都是,你為什麼聽不懂!」「你有必要這樣大驚小怪嗎?擦一擦就沒事了。乖,小寶不哭。」「好,你最行,那以後你自己教好了!」

不過就是喝湯這種芝麻綠豆大的事,怨氣積久了,也能讓夫妻水火不容,鬧到想離婚。
對教養方式莫衷一是而引發衝突,是每對夫妻必修的家庭學分。「婚姻滿意度U型論」的研究指出,夫妻有了小孩後,兩人對婚姻的滿意度從剛結婚時的最高點跌落谷底,指數持續低迷,等小孩長大後,滿意度才會逐漸回升。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系主任高淑貞分析,夫妻來自不同的家庭,有各自的成長過程和訓練背景,因此教養不同調是必然存在的,不必太過擔心與掙扎,「該如何正向看待,以正確態度面對它,讓滿意度曲線有機會回到U型,而非L型,才是最重要的。」
教養不同調引發家庭風暴,牽涉了男女性別差異、教養分工不平衡、對小孩容忍度不同以及溝通方式的不成熟等結構性問題。
電影「KISS情人」中,布魯斯威利與蜜雪兒菲佛飾演面臨婚姻危機的夫妻,「其中有個畫面令人印象深刻,就是一張雙人床上躺了六個人」,台北張老師中心資深義工董小玲認為,覺察自己和另一半原生家庭的價值觀與文化差異,是理解教養不同調的開始。
藉著不同調回溯原生家庭和成長經驗,有助於整理腦中從小便開始累積的「如何當父母的檔案」,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黃迺毓說:「當父母其實是很有收穫的事。如果沒有當父母,你可能一輩子都想不起來是怎麼長大的。」
氣頭當下與事後溝通
面對教養不同調,專家們分別在「氣頭上」與「事後溝通」做出幾點建議:
.氣頭當下
一、數到五、抽離現場:察覺到自己的情緒快要不能控制時,先深呼吸,心裡默數一到五,穩定自己後,告訴對方你必須暫時離開至少半小時,因為那絕不是溝通的好時機。
二、耐住性子、不介入:看不慣另一半教養孩子時,尊重對方的權力行使,不在孩子面前大張旗鼓表示反對意見。這是人性,談判高手都知道,你沒辦法在衝突的時候讓對方順服你。「當孩子的身體可能因此受傷,才是唯一適合介入的時機。小孩的心靈應該不會脆弱到被一句話傷到自尊,教訓的言語該嚴厲到什麼程度,都可以事後溝通協調」,高淑貞認為,急著當場去彰顯「你那是什麼笨方法」是最事倍功半的做法。
.事後溝通:
一、吵就吵吧沒關係:事情過後,不要害怕兩人單獨面對面把話說開,夫妻雙方保持開放態度溝通,親職壓力才有發洩的出口。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心理行為系教授黃維仁指出,長期習慣或逃避差異衝突的伴侶,離婚率較高。
二、學習情緒管理:怒氣攻心時,很難回頭看自己的原始情緒為何。爭吵的過程需要很多的愛與包容,在沒有第三者的情況下,通常講到最後還是在傷害對方,因為只有你最了解說什麼會把對方完全打倒在地。如何更敏銳的覺察自己和對方的情緒是被什麼挑起,並加以疏導,是有效溝通的關鍵能力。
三、傾聽、表達情緒與需求:董小玲提出一個簡單的溝通方程式:單純描述事件+自己的感受=溝通新語言。例如「你剛剛那樣做,我覺得很受挫。」對方的話和行為你都不加以評論,是帶雙方遠離風暴中心的最好方法。誠心聆聽對方,不做負向指責(尤其是不把對方的家人罵進來),戒掉無效溝通用語,並學習表達自己的情緒與需求,營造一個具有安全感的溝通環境,都很重要。
四、頓悟與接納:透過爭吵,了解自己和對方極端堅持的底線為何,「原來你就是那樣想」,接納對方就是和自己不一樣。如此一來,也知道在哪些地方可能改變對方,哪些地方就不必多費力氣。
五、聰明分配教養責任:研究發現,除了主要教養者母親之外,有父親充分參與教養,小孩會比較聰明。「很多爸爸當兒子當習慣了,不知道在教養上能做什麼」,友緣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認為,擔任主要教養者的媽媽應適時主動地分配工作給爸爸。董小玲則提醒,媽媽要選擇性分配工作,「事先預想到他主導這件事的結果,你若不能接受,就不要分給他做;既然分出去了,就要全權尊重對方的影響力。」
六、天時地利人和:由比較願意溝通的一方,小心地挑選另一半比較能講話的時間點,主動展開議題。這個時間點只有夫妻自己知道,最好選擇一段長且完整的時間。
溝通需要練習
教養不同調若是處理不當,可能帶來三個危機:不當的代間結盟、孩子價值觀錯亂與重創夫妻關係。
「你看,你爸爸就是這樣,我們不要理他!」也許在很多家庭這只是句玩笑話,但也可能是夫妻某一方因為彼此不同調,而拉攏孩子去孤立另一人,造成不當的代間結盟或分組結盟,嚴重的話將使親職角色與家庭功能模糊失焦。而夫妻若關閉協商大門,其差異造成的模糊空間,可能讓孩子學會「柿子挑軟的吃」的生存法則,造成價值觀的錯亂。夫妻雙方在情緒當下的話語可能很傷,分寸拿捏不準會嚴重影響夫妻關係。夫妻雙方務必在處理的當下自我提醒。
至於夫妻間不同語言模式所帶來的溝通障礙,高淑貞給爸爸的建議是:當媽媽說到教養難題時,不要以為她在問問題,於是急著幫她解決問題、教她怎麼做。爸爸只要耐著性子聽她講完,然後拍拍她的肩膀說:「真是辛苦你了!」就夠了。
給媽媽的建議則是:有時候接納你的另一半大部分時候就是個大男孩,接納他是可以從教養當中抽離的,因為他所負責的部分可能不是關係上的滋養,而是從需要體力與競爭力的遊戲與陪伴中啟發孩子的另一部分
溝通是種新語言,需要不斷的練習再練習。號稱是「親子關係專家」的高淑貞坦言,自己偶而也會被女兒說上兩句:「媽,你說話有時候很傷耶!」親子關係和夫妻關係都是一輩子的,永遠有機會去修補,只看雙方願不願意保持開放的態度,誠意溝通。


玩出大能力—家庭篇
*現代父母有很多時間開車帶著子女來來去去,以我來看,這是玩耍的絶佳機會。在車裡可以聊天、講故事、說笑話,很多父母卻選擇放一台電視在車裡讓孩子看。還有像散步、一起做飯等等,雖然不見能天天做,但父母可以撥出時間,做這些很重要的事情。
人生苦短,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情。孩子一轉眼就長大了,父母若不放輕鬆、跟孩子歡聚,親子都沒有機會享受天倫之樂。

*邀孩子的玩伴到家裡玩,是認識孩子的玩伴以及父母的絶佳機會。

*大自然是很好的養分,人在大自然裡比較能眼開心開,孩子們的互動也比較海闊天空。

*荒野炫蜂團—是荒野保護協會2001年成的一個親子必須一起加入、長期而且常態的環境教育團體,可以貼近自然、又可以和不同年齡的孩子相處。
http://www.sow.org.tw/sowbeerecruit/sowbeerecruit01.htm

 

孩子被排擠,父母能做的7件事-林玉珮 

有些孩子在遊戲時沒有人想跟他玩,分組討論沒有人想跟他同組,生日派對邀請名單沒有他;他們就好像一幅拼圖多出來的一片,車子多餘的第五個輪子。如果你是他們的父母,該怎麼辦?
相信並同理孩子
「沒有人要跟我玩」、「沒有人喜歡我」,當孩子難過地抱怨自己被人排擠、被孤立時,父母要相信並同理孩子,因為他們真的很痛苦。
根據一項心理研究實驗,研究者對自願受試者進行一項腦中影像測試,並設計一些任務,讓受試者在社會中遭到斷然拒絕。結果發現,當受試者被揶揄或排擠時,他們腦中影像顯現的幾乎就和身體遭受到創痛的影像一樣。
釐清問題、適度協助或介入
孩子被排擠孤立,父母不可等閒視之,但也不宜心急的擋在孩子前面,把問題全攬在自己身上。「父母的角色先要協助孩子釐清問題,」心理諮商師杜淑芬指出。究竟是因孩子的個人特質,或者社交技巧不佳?還是被欺負被霸凌?傾聽孩子怎麼說,了解問題後,父母才能適度提供協助或介入。

幫助孩子調整來融入團體
如果是因孩子個人性格、特徵,或社交技巧不足,而顯得與想要融入的團體格格不入,「父母協助孩子看看有沒有調整的空間,幫助孩子提升社會基本技能」,八頭里仁協會副理事長楊俐容建議。

仔細觀察其他小孩的穿著和舉止,他們對什麼有興趣?幫助孩子做一些調整,和他們比較一樣,對獲得同儕認同「同一掛」會有些幫助。
學會辨識別人的情感與意圖
有些孩子的確對社交線索的知覺不敏銳或的確有困難,對他人的神情表達或肢體的表現無法精準判讀,變成被同學排擠的「白目」。父母就要協助孩子如何辨識別人的情感與意圖,例如可以和孩子從別人的表情、肢體、聲音來玩「猜猜他如何」的情緒解釋遊戲或角色扮演遊戲。
提供交新朋友的機會
父母也可以提供孩子在不同團體交朋友以及獲得被接納的機會;有時候換了新團體,效果就好很多。從研究實驗也發現,從小被孤立的小猴子,長大後的確會有社會性問題,但如果讓牠和小一點的猴子相處,或者協助牠建立一個比較溫和的小團體,就能提升社交能力。
營造理解同情的團體氛圍
「有時候孩子在學校被排擠是遇到惡霸,父母要介入並和老師聯手來處理這個事件和班級氛圍,而不是只處理那個霸凌的孩子,也不能要孩子獨自去學習面對,」楊俐容強調,大人需要帶領全班討論,要讓孩子們有一個概念,「你可以不喜歡某人,但不能有某種情緒行為出現,就要別人不要跟某人在一起或欺負某人」。
學會優雅轉身,繼續前進
「所有小孩都曾遭拒絕,受過批評、被開玩笑,但那些討人喜歡的小孩懂得如何輕鬆以對,化解這些諷刺和抨擊」,「快樂交朋友」作者蜜雪兒‧玻芭指出培養人際挫折復原力的重要,而復原力是可以教導的,因此父母務必挪出時間教導孩子復原力的重要和技巧,讓孩子可以在被拒絕時,仍保持姿態、保持冷靜,優雅轉身離開,繼續往下一次機會或下一個新團體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