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巴菲特共進午餐
與巴菲特共進午餐
巴菲特的午餐
自2000年起,巴菲特的第一任妻子,蘇珊,在Glide Foundation擔任志工。開始發起「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慈善活動。辦法就是在eBay拍賣,得標的人可以邀請七位來賓,與巴菲特在紐約著名的「Smith & Wollensky餐廳」共進午餐。向巴菲特請益有關投資的事情。
而拍賣所得,則捐給Glide基金會,做為辦理為遊民提供膳食、住宿與愛滋、C肝檢測的資金。
除了2020年與2021年因為疫情取消之外,自2000年至2022年,第21屆,同時宣布最後一次的午餐拍賣會。先前,已經募得3,420萬美元,而最後一場,2022年的午餐會,在2022年6月17日截標後,以1,900萬美元得標,21年來總共募得5,300萬美元。
經濟意涵
一場樸實無華的午餐,在資本主義的操作下,23年來每每贏得世人的關注。舉辦募款午餐的機構和參與的相關人士,各自獲得其附加價值。也創造了5,300萬美元的募款金額。
巴菲特喜歡在紐約曼哈頓知名的牛排館用餐,對他而言,一頓午餐只是一個簡單的日常。而Glide Foundation的執行長與志工,蘇珊,則是策畫了一個成功的募款模式,為慈善機構募款建立一個可行的方案。參與的Smith & Wollensky和eBay,也塑造了形象。重要的是,誰有能力付出400萬美元?誰會花400萬美元,與巴菲特吃一頓午餐?而從這頓午餐,能不能回本?
表1 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相關單位與人士
相關單位與人士 |
參與事務 |
備註 |
巴菲特 |
提供一次午餐的時間 |
慈善 |
得標者與其他七位 |
競標 |
獲得投資知識! |
餐廳Smith & Wollensky |
提供午餐的場地訂位 |
提高慈善知名度 |
eBay |
提供拍賣的平台 |
|
基金會Glide Foundation |
計畫方案,協助宣傳 |
獲得募款基金 |
基金會執行長,Karen Hanrahan |
規劃募款計畫 |
|
基金會志工,蘇珊 |
規劃募款計畫 |
巴菲特第一任妻子 |
|
|
|
註:
2006年得標者,段永平。
2010年和2011年得標者Ted Weschler後來成為Berkshire Hathaway公司投資組合經理。
2015年得標者,朱曄。
2019年得標者,孫宇晨。孫宇晨為中國區塊鏈平台波場(TRON)創辦人兼BitTorrent執行長。他花了460萬美元與巴菲特共進午餐。值得注意的是孫宇晨數位貨幣的背景與巴菲特反對數位貨幣的立場格格不入。而孫宇晨更是利用此一機會大肆炒作。
問題與討論
1.巴菲特午餐會的經濟意涵?
2.巴菲特為什麼願意參與這個「共進午餐」計畫?
3.誰有能力付出400萬美元?
4.誰會花400萬美元,與巴菲特吃一頓午餐?
5.而從這頓午餐,能不能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