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30 15:45:29DR.J

經濟景象與發展1:人口

經濟景象與發展1:人口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美國的川普現象、美國與中國的爭議,甚至美國與其盟邦的利益糾葛,與台灣的年金爭議等,都出於某種不約而同的理由,那就是人口結構的改變。簡單來說,就是一下子生太多,又生太少,偏偏又活太老。

生太多

    1946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人民休養生息,生生不息,於是出生率增加,直到1964年,這二十年間,出生的嬰兒,謂之「嬰兒潮」。這個世代的人,在2017年,分別為53歲至71歲之間,這個級距的中間值,剛好抵達要退休的年齡,前一半的人領走了大筆的退休金,後一半的人開始乾著急。而1965年以後的人,則是充滿了恨意。

生太少

隨後,1965年開始,已開發國家的出生率節節下降,人口增長趨緩、下降,導致今日所稱年輕世代必須供養的老年人人數增加,年輕世代成為最後一隻老鼠。這群人,眼看著嬰兒潮人民的財富,他們靠著自由貿易掠奪世界的財富,而自己卻只能在美國國內的經濟凋敝中的城市,尋找剩下的「機會」,是挫敗的。而不能在城市的人民,在典型的鄉村地區,人口外移下的鄉鎮,更是沒有明天的希望。(建議到美國旅遊的時候,不要只是到城市;可以到鄉下地區,或是傳統的小鎮。可以體會一下其經濟,其實還蠻傳統、實在的生活。偶而,還會發現自己被當成稀少動物的注目!)

活太久

    醫學進步使得人類平均壽命變長,保險公司在鼓吹儲蓄的時候,都是以退休金用光卻還活著來恐嚇我們,未來變成「下流老人」的可能。在日本的高級飯店,在其中悠閒吃飯、下午茶的人士,多為銀髮族。這些老人,擁有社會的財富,動產與不動產,年輕人則是忙著忙進忙出。有錢老人擁有的不動產,土地與房舍,未來要出售變現成為退休養老之用,他們說,房舍是最可靠的兒子。不過,老年人釋出的房舍,供給變多,而少子化之後,無錢的年輕人能夠買得起的金錢,愈來越少,支撐房價的因素改變,恐怕房價也會有下跌的疑慮。

    這些,在在都變成世代矛盾,以及城鄉差距,也在2016年的選舉發酵,造成美國的選舉結果。


USpop2010.svg.png

說明:以1946年至1964年,嬰兒潮時期出生的美國人來看,在2010年,其年齡約為46-64歲。亦即,開始退休,領取退休金以及準備被供養的年紀。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