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廠商不是手機廠
手機廠商不是手機廠
麵包店就是生產麵包來賣的商店!手機廠商就該是生產手機來賣的手機廠?當手機廠商就是手機廠時,就陷入附加價值的天花板限制。當手機廠商不是手機廠時,算是脫離傳統。但是,豬要飛多高,就要看身材多靈巧,以及站在風的哪一邊!
IMG_0938.JPG
小米的模式基礎是一位歷練的領導,follow Jobs的思維。第一階段先做出大家服氣的軟件。第二階段結合硬件廠商,從成本思維擴張平台數量。第三階段是隨時蒐集動態的使用者訊息,瞭解使用者以利從中擷取利潤模式。這個平台,除了蒐集訊息,同時也是行銷平台。而這即是從頭即設定的互動行銷的模式。
MIUI(米柚),強調工程師直接面對使用者,討論建置生活應用app的bugs,達到user friendly的操作環境,黏住情感的使用者。觀看現行市面上app不可勝數的app bugs,傳統產業非常”不服務”的客服call center,在在指出MIUI有其難能可貴以及成功之處。這群MIUI死忠的使用者不僅群策群力共建MIUI,也對於米手機開發,提供了願望清單;使開發的產品更親近使用者的需求。這是Jobs所沒有的優勢。以手機製造成本和使用者立場考量,訂下低廉的價格,無形中破壞市場,但也擷取了市場份額。這億支以上手機所建置的平台,隨時傳送使用者的訊息,同時也代表小米,隨時在消費者的生活中。小米效法Jobs,希望是粉絲的社群,叫”米粉”。例如設計小米玩偶等,釘住年輕人,未來如果維持這群人的忠誠,同持持續釘住”未來的”年輕人,其目標使用者仍會持續擴大。
這個”社群”即是小米希望從中謀取利潤者。訊息本身並無價值,只有分析過,賦予意義的訊息,才有應用的價值。同時,利用上億的平台,等於派駐在使用者身邊的行銷代表,隨時可以發布公司蒐集使用者需求,並為之打造的商品,以效率來謀取雙方的利益。
在傳統製造之毛利潤率節節下降的環境下,如何利用網際網路,塑造嶄新的商業模式,成為網際網路時代,傳統與網路商共同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