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1 23:59:10DR.J

假設之於經濟學的角色

假設之於經濟學的角色
    經濟學討論各種政策時,通常為了簡化分析的條理,皆有多種不同的假設情況,必須加以說明才有助於問題的討論。例如當某甲欲從高雄到台北時,其所需時間或花費是否合理必須考慮兩都市間的交通工具可有數種選擇-搭飛機、搭火車、自行開車、搭乘客運或野雞車、騎機車、自行車、步行、甚或坐牛車、板車等。故如欲討論要多久時間始可抵達,可載重多少行李,旅客搭乘過程的舒適程度等,均必須對所選擇之交通工具與整體狀況做一事先聲明,此即假設或討論前提之由來。例如假設1.搭飛機,假設2.沒有人同行,假設3.該名旅客健康情況正常;假設4.天候狀況正常云云,如此始可研究要多久時間才能抵達目的地、可背負或攜帶多少行李、以及該名旅客的舒適程度等等問題。故分析經濟學問題自然亦必須把所欲分析之問題或個案情況歸納成幾種情形來說明,此即『假設』、『前題』的必要性。
 
      不同的假設前提即可能導致不同的結論,例如假設搭飛機則六十分鐘可達,假設搭客運或開車則六小時可達,此外尚須考慮高速公路的路況,有無塞車、是否正逢例假日或返鄉節日等等,故又可假設不塞車,或假設非假日等,若不顧及這些假設、前提,一味的強調三小時抵達,則無從判斷是快速到達(就搭乘客運而言)或是延遲到達(就搭飛機而言),此一結論反而是沒有價值的。
 
      因為錯誤的假設將可能導致錯誤的結論,所以在經濟學的範疇中,假設前提、推論過程與政策涵義是被相提並論且同等重要的,故吾人學習經濟學,首先必須把假設、分析與引申涵義做一整體與全面性的思考,如此始可免除混淆之虞。
 
      前提(或說假設)是我們學術上,精確的說法。就像物理或化學實驗,事實上,我們也是假設最佳的狀況。例如物理實驗,我們會假設在1大氣壓的環境下,若到高山上或深海中則實驗結果又會改變。化學實驗亦然,假設不同的反應溫度下,會有不同的化學反應。因此,在討論化學實驗時,自然必須先說明假設在甚麼樣的環境下,所作的化學實驗。
 
      再舉個例介紹假設(assumption)在經濟學上的角色吧!這裡這麼說好了,假設或前提,就像條件一樣的意思。例如,你把麵粉和糖和在一起,放進烤箱,會變成甚麼?
一、假設忘記開電源,則會變成生麵糰。
二、假設開電源,則會變成麵包。
三、假設開電源,溫度設定很高,則會變成烤焦的麵包。
    這樣來看,假設在經濟學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略的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