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08 23:54:04DR.J

扶桑花女孩

扶桑花女孩

        寒冷的北國,以產煤礦聞名的小鎮在燃煤的時代有過天皇前來訪問的風光時日,礦工們在昔日的榮光中,辛勤地從事危險的採煤的工作,產業的沒落,無聲無息地掩至。在大時代轉輪的壓迫下,悶悶地居民有著一再受挫卻不知所從的窘境。畢竟,礦工的專長在時代的變動下,成唯一無是處的技能,難以找到退路,雖知前景堪慮卻無可發洩的壓力,壟罩著全體居民,像是燒著火的壓力鍋。所以一再地遣散失業也難以讓居民理解與接受由礦工女兒組成的夏威夷草裙舞來發展寒冷地帶的熱帶觀光業的構想。說來沉重,其實,也不只是經濟的重擔要由男人父親的角色轉移到女人小孩的身上,像劇中所說這些「強勢的女人」或許才是害怕失去主宰力量的男人反抗經濟力量轉變的原因。

       屬於美西旅遊的景點,在美國南方有個「鬼鎮(Ghost town)」,是淘金熱時代的繁華市集,眾人絡繹不絕蜂擁而至爭奪黃金的利益與衍生的繁華,但是當淘金熱潮過後,鎮民遷離,最後剩下的西部淘金時代的建築沒落而轉換成給觀光客緬懷往日時光的小鎮。瓦舍依舊,迴異的是居住者成為表演著昔日風光的演員,試圖用歡愉的心情闡述往日的悲歡。

     現今的地球,兩億人口長久居住在他們的出生國以外的國家。所謂的移民化的世紀,對比著美國在西部牛仔時代的移民潮,或是汽車氾濫的美國社會「居住在車輪上的美國人」(American on the wheels)說的是美國人一生幾乎是在快速地移動中,求學時隨著父母遷居各地,就業時隨著公司居住各地,人的一生既經歷多處的故鄉,必也有多個離別的經驗,追思與懷念,成為成年不得不的洗禮。臺灣近幾年以已經傾向這樣的社會,體認到社會轉動的節奏,心總得加上一層膜以護著傷痛的侵襲,全球化的社會,多出外闖盪的遊俠,多的是別離。

      產業結構的變遷,在改變時,舊的產業會被取代,被淘汰。新的產業會誕生,舊的產業會凋零,新的一世會接替,不管是西進、南進或是固守台地,皆然。

      扶桑花原產在南美洲,花瓣層層左旋包覆,雄蕊永遠突出於花半之外,熱情洋溢的男性花朵。女孩在適當的時機出現,拯救了小鎮的經濟與家庭,歷半世紀。至今,戲仍上映著,故事,持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