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30 21:48:12DR.J
苦花
苦花
花蓮,另外一種心情。朋友帶去釣苦花。苦花又稱高山鯝魚,本來想溪魚應該是身體細長瘦小的魚體,可是咱苦花就不是,一年可以長到10公分,而此次釣的大約20公分,已經覺得是大「溪」魚了。 苦花分佈在山地溪流水域,躲藏在石頭縫隙中,近年來有許多地方採取護魚的政策,因此又恢復了生機。這次去的是養殖在圓形的水池中,分到一支釣竿與魚餌,就可以釣。釣魚是一種得失的磨練,看到別人釣到,望著自己不爭氣的釣竿,往往會毛躁不已。老闆也放任客人自己釣,我到擔心若大家技術不佳,老闆的業績也會低落。我們算是技術不佳的一群,曬了久久的烈日,只得到一人一尾的配額。
釣到的苦花,就由餐廳立刻幫忙烹烤。事實上,餐廳並不宰殺,只是將整尾苦花置入烤箱即算烹烤。烤好的苦花,整尾皆可食用。其鱗片萎縮捲曲,老闆解釋因為苦花的魚鱗為膠質,遇熱就溶化。魚內臟也可以吃食,特別是微苦的魚肝。老闆示範去除魚刺的吃法,就是將苦花魚豎立,用筷子輕壓魚背,讓魚刺與魚肉分離,再撥除魚骨刺,就可以吃到鮮美的魚肉囉。苦花的肉鮮嫩,有微微的味道,內臟微苦,可能因此被叫做苦花吧。
上一篇:明治神宮
下一篇:淺草寺 2011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