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08-12 04:24:33祈雨

說不出口的,村上春樹 --------kiwi

一直搞不懂,自己為什麼那麼喜歡村上春樹。

我一向不是那種追隨閱讀潮流的人,很多一線的作家,我看都還沒看過的,只要是流行線上的名字,我都會先給一個"少來,真有那麼屌嗎?我才不信的"挑釁的眼神…
也許是出於自大吧,也或許是不再信任所謂大眾的品味,總是,書架上熱門書的分量永遠都只是不到十分之一那樣的量而已。
第一次友人一定要將村上塞給我的時候,同樣地眼神,在我臉上閃爍…
就像了解一個人,可以從他的文字,他的筆跡,他的語言,他的過去等等著手一樣,閱讀品味同樣可以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和自己有相同的頻道。
那時候的這個朋友,是我極願意多認識點的,所以,三本平裝的(非遠流版),像那時流行的所謂口袋書大小的"挪威的森林"開啟了我初窺村上世界的大門。
從此,書店架上的村上一本一本地陣列在我的書架上,有些不全的,就是在朋友家流浪了…除了"爵士群像"之外,幾乎是全了。
(這篇文章絕非簡介村上的書或是討論故事情節的讀後心得之類的…)
有人問我,到底村上的哪一點是之所以讓我愛不釋手的,我一直答不上來。或許,其實多少也有點不好意思說的成份吧,我想,總是覺得,以前看書,是看作者的智慧,讀作者的聰明,欣賞作者的文筆,吸收作者的睿智…但是村上於我卻是全然不同的閱讀經驗,大概可以說是呼吸他的空氣這樣的抽象的,或是感受他的心這樣濫情的說法吧。
我覺得我生命中有些說不出口的,形容不出的,很重要的,就像空氣、真理或信念這樣的東西,在他的文字的排列下,被默許和肯定著。
一種生活的態度,一種價值觀,或是…愛情在我腦海裡呈現的樣貌,人簡化到了最終極的原始形態,深深吸口氣,你所能體會到的活著的真諦,孤寂的心和另一顆心所能交換的真誠的極限,某種安和不安,慾望的本質…諸如此類的一堆亂七八糟的吧…
都一一的在文字和文字的背後,找到了和諧的共鳴。
要說的白和俗的話,就是我深深覺得,那個"他",就是我了…
因為不知道是每個人都這麼覺得,還是只有我這麼認同他的價值觀和處世哲學。也所以,一直搞不清楚他的魅力之於我,和之於所以村上迷之間的,到底有些什麼樣的不同。
總之,一直沒辦法好好的解釋的為什麼,直到如今,還是說不出個所以然。
這也就是我為什麼一直找不到如何有效的說服朋友讀他的原因吧…

這樣說吧…有人問我為什麼那麼早婚?有時,我會半開玩笑的說,因為我那時剛讀完"國境之南,太陽之西"。
那一夜,闔上書的最後一頁,心裡滿滿裝不下的無以名之的心情。是那懂用力把書往軍毯上一甩,也甩不掉的很深沉,很清明的心情。滿空的星星的夜,穿過一片50公尺的木麻黃森林,要到廁所去的途中。忽然停下步,發現那搞得自己慌亂不已的,原來是因為我想哭了…於是我抬起頭,仰望密林中的一洞夜天…發起呆來…
這和結婚有沒有關係,我不知道…但是那是結婚這一連串忙亂事件前的最後一次,對自己內心世界的正面檢視和對話,應是不會錯的。

或者,這樣說吧…每當我想起一些生命中的,最重要的人的時候,我總是會直接的連想到一些名字…一些畫面…一些人的樣子。老鼠,羊男,綠,島本,笠原may,雙胞胎…
又反過來,當我看著書上的這些人時,我又會清楚的想到,那些在我生命中用力踩過的人的臉孔,他(她)們的笑法,他(她)們的眼神,他(她)們熟睡時的臉或之類的…

每次,我都懷疑這是我的自我投射的幻想,才會把村上的人物如此的逼真和擬人化,才會一次又一次的把自己投進他的世界裡活那麼一遭,再走回這個世界。
每次只要一進書店看到村上的名字的新書,吸引我如著了迷般地就連封面都還沒翻就拿到櫃台結帳的(也因此買了數本重複的短篇,長篇就不可能搞錯了)。其實是,我怕那個魔咒會被解開。終於,還是有一本使我完全不痛不癢的長篇了…之類的失望想法會在我打開書的時候浮現…那種心情(如果有的話)我是極當然的不願在像書店這種公眾場合去體會的…
(或者,不願在書店就知道它只是一篇短篇集或遊記之類的,像這般的過早的失望吧。這倒比較常發生…太常了。)
(雖然村上的短篇一樣極有魅力,只是,那是另一種不同的快樂的閱讀,和之前所敘及的心靈的淨化和昇華﹝借亞里斯多德的詞來用,會不會太誇張?相信我,我並沒有﹞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總之,去看村上吧…
我的朋友們…
ttl,我不懂,那所謂的難懂的部份在哪裡?我一點也不懂…
大概是因為,我從來沒用腦袋去讀他吧…

其實,到最後,這一切,還是沒有說清楚,是吧?

所以,我說,這是說不出口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