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01 18:32:12小紅帽

?救台灣,五年內必須生150萬個?兒

  天下
>    2010-04-21
>    第444期
> 願意生 養得起 150萬嬰兒的挑戰
>
>    蕭富元
>
>
> 台灣總生育率1.02,跌至世界最低,學者預估,今年更可能跌破1.0。過去六年,台北市幼托機構已減六成,未來三年,國中小學將減一千班,十年後大學更要倒閉三分
> 之一。內需衰退,稅收萎縮,公共建築淪為蚊子館……要搶救沉重的未來,五年內必須生150萬個嬰兒。誰來生?誰養得起?從低所得、貧窮到低生育率,解決女性困
> 境,才能搶救台灣的競爭力。
>
>
>
> 這會是台灣版的二○一二嗎?
> 像在推骨牌。先是台北市,過去六年內,幼托機構從一千家,到現在僅剩四百多家。接著,未來三年,全台國中小學要減招一千多班,學校周邊商店服務業,面臨經營危
> 機。四年後,台灣人口出現負成長。錄取率逼近百分之百的大學,十年內將倒閉三分之一。
>
> 之後,房市供過於求,內需市場乏人問津,大部份的公共建設,淪為人煙稀少的蚊子館。最後,每一個青壯年勞動人口,要扶養一.五個退休又無收入的老人。在街上和
> 你摩肩擦踵的人群,有一半都超過五十七歲……。
>
> 大老級的人口學者、長庚大學醫務管理系教授陳寬政,一邊抽著菸,一邊憂慮地說,早在三十幾年前,他就預見台灣的生育率會往下降。「只是,沒想到速度那麼快,會
> 變成全世界最低,真的很緊張。」已經當祖父的陳寬政,怎麼也料想不到,他做人口研究,會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從提倡節制生育的家庭計劃,轉為想盡對策刺激生育。
>
> 陳寬政計算,如果按照內政部人口政策白皮書的目標,台灣婦女生育率在二○一五年,要回到OECD國家平均一.六的標準(台灣目前為一.○二,見一○五頁表
> 一),這就表示,每年要多生十萬個嬰兒。在未來五年內,總共要新生一百五十萬個嬰兒,才養得起沉重的未來。
>
> 一百五十萬嬰兒 誰肯生?
>
> 一百五十萬嬰兒,一百五十萬生力軍。
>
> 問題是,baby,要從哪裡來?
>
> 顯然,答案不在內政部斥資一百萬元徵求「聽了就會想生」的口號,也不是正在進行協商簽訂的ECFA。
>
> 答案,在女人。
>
>
>
>
>
>
>
> 搶救生育率之外,實質薪所得停滯、貧窮等長期困擾台灣社會的難題,關鍵之鑰,都在於解決婦女的困境。尤其是婦女大量加入勞動市場,她面臨家庭、工作與薪資的種
> 種不平衡待遇,都牽動台灣最根本的核心問題。
>
> 中研院社會研究所助研究員林宗弘形容,婦女在家庭與職場之間不斷擺盪,雙重擠壓,最不利生育。
>
> 婦女勞動參與率逐年提升,婦女左右社會變遷的加權指數就愈高。
>
>
>
> 女性 對未來影響愈來愈大
>
> 勞委會統計,過去三十年內,台灣女性勞動參與率增加一○%,男性勞動參與率卻穩定下滑,去年更降到六六.四%的歷史新低(見一○四頁表八)。女性撐起就業市場的
> 態勢,將會愈來愈明顯。以美國為例,在未來幾個月內,女性將超越男性,成為勞動市場的主力。
>
> 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助理教授吳挺鋒分析,勞動市場女升男退,意味著女性成為新一家之主的可能性愈來愈高。
>
>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也認為,女性經濟力提升,是這個時代最重大的社會變遷。
>
> 只是,女性加入勞動市場,經濟能夠獨立自主,「升等」為一家之主,並不表示女性有更好的處境,有時反而更不利。
>
> 參與婦女運動十幾年的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就有深刻體會。她拿出數據資料比較,歐美女性的勞動參與率是M型,台灣是倒V型,歐美婦女結婚生育後,即使選擇走進家
> 庭,還有再加入職場實現自我的機會,但是,台灣婦女一旦選擇家庭,幾乎很難再重返職場。
>
> 勞委會這幾年,不斷為中斷職場生涯的婦女開各種職業訓練班,就是想補強婦女二度就業的技能。
>
> 婦女新知基金會常務董事蘇芊玲,十幾年前就曾預言,如果婦女家務分工和托育的困境一直無法解決,女性將會用子宮罷工(拒絕生育)。蘇芊玲已經有兩個女兒,看到
> 台灣直線下降的生育率,她也非常著急。
>
> 蘇芊玲點出,歐美國家為了同時兼顧婦女就業與生育,將政策重心擺在創造對婦女勞動友善的環境。從八○年代開始,歐洲女性勞動參與率提高,生育率也跟著提升,這
> 是多贏的策略。
>
>
>
>
>
>
>
> 反觀台灣,女性勞動參與率雖然提高了,生育率卻反向下滑,「變化太快,政策太慢,」蘇芊玲說。
>
> 婦女被就業與家庭夾擊的兩難處境,蘇芊玲感受最深,大女兒出生時,她正在美國讀博士,還好美國校園有良好的托育環境;如果是在台灣,她勢必得放棄學業,留在家
> 裡照顧小孩。
>
> 單純只是生育率降低,問題還處理得了,難就難在台灣同時面對人口急速老化的事實,一降一升,就好像兩把利劍,同時架在脖子上,成為目前最迫切要解決的社經議
> 題。
>
>
>
>
> 全球貧窮人口 七成是女性
>
> 內政部戶政司長謝愛齡感嘆,現在扶養比最低,每一百個工作人口,只要扶養三十七個老人,是「最沒有感覺的時候」。不過,未來十年內,人口依賴比會愈來愈沈
> 重。(見一○四頁表三)
>
> 經建會最新的人口推計預測,再過四十五年,每一個工作人口要扶養一個半老人。換句話說,現在二十歲以下的年輕人,以及未來出生的嬰兒,大部份的收入,都要用來
> 照顧老人。
>
> 「非常可怕,一個小孩未來要養多少人?」前經濟部長、經建會主委何美玥憂心忡忡。
>
>
> 生育難,女性所得偏低和貧窮,也是不得不正視的現實。
>
> 台灣上班族薪資所得十年停滯,除了和大環境景氣有關,婦女大量加入勞動市場也是原因之一。
>
> 主計處曾經做過調查,婦女就業集中在低收入工作,有超過六成的受雇女性,每月收入低於三萬元。王如玄進一步補充,女性經常性薪資雖然已經「調升」到男性的八
> 成,但是實質薪資萎縮,再加上金融風暴影響,女性的相對剝奪感會更強烈。
>
> 一九七八年,美國學者皮爾斯(Diana Pearce)觀察到,貧窮人口當中,有七成是女性。而且以女性為戶長的家庭愈來愈多,這些家庭比以男性為戶長的家庭更窮。
>
> 台灣也不例外。主計處家庭統計顯示,全台灣七十萬單親家庭中,有將近六%是貧窮家庭,在貧窮線以下的單親家庭中,有六成是靠女性獨撐經濟大樑。
>
>
>
>
>
>
>
> 長年研究貧窮議題的林宗弘注意到,台灣社會階級愈來愈難流動,貧窮有世襲化的傾向,過去階級流動靠創業與教育兩大管道,如今都遇到瓶頸:創業在過去十年內減少
> 一半,教育則因為高教快速擴張,大學生畢業愈來愈難找到工作。
>
> 台灣貧窮線以下人口,女多於男。女性要脫離貧窮,得靠教育,但是托育和家庭照顧的壓力轉嫁到女性身上,更加重女性身心負擔。
>
> 低所得、貧窮、低生育,成為一個負向循環,套住許多沒有自我選擇權的婦女。
>
> 就算是有自主選擇權的女性,也覺得生小孩「太貴」。年初,《中時電子報》民調顯示,年輕婦女不願生育,六八%是因為養育子女的經濟壓力過大。
>
> 成大助理教授吳挺鋒無奈地說,多養一個小孩只是多一雙筷子的時代過去了,社會愈競爭,小孩的教育費用就愈可觀。
>
> 吳挺鋒家在台中,有兩個學齡前小孩,小的每個月保母費一萬六千元;大的念幼稚園,註冊費一萬五千元,每個月還要繳八千元月費。加上吃穿,每個月光是小孩的花費
> 就將近四萬元。
>
> 「小孩是長期的錢坑,每個階段都要投資,跟蓋一座DRAM廠是一樣花錢的,」吳挺鋒妙喻。
>
> 何美玥也同意,要解決生育低和所得偏低的問題,一定要從女性著手。她觀察,許多白手起家的企業家,都是靠女性(母親)支援,才能闖出一番事業。「女性就像打撞
> 球的母球,要打開社會的結,一定要從女人開始。」
>
>
>
> 女性 社會問題的「母球」
>
> 何美玥還記得,十年前網路泡沫引發台灣第一波大失業潮,她當時擔任經建會副主委,就發現同樣身處失業狀態,婦女最能穩住情況,什麼工作都願意做;男性對於跨出
> 自己的領域,反而比較卻步。在她眼中,現代的女性,就像「陀螺心」,要不停地轉,才能保持家庭和工作的動能。沒有女人,陀螺轉不動。
>
>
>
>
>
>
>
>
> 「我老家苗栗銅鑼,我內人的老家屏東,二、三十年來人口只跌不增,於是許多公車路線不是取消,就是縮班減班。為什麼?總合需求減少,財政入不敷出,公共服務只
> 能大幅萎縮。未來,人口消失後的台北捷運,就有可能走入那樣的命運。有能力的人往有競爭力的城市和有人氣的地方移動,未來的台北就會成為現在的苗栗銅鑼,台灣
> 整座島嶼的任何城市都失去人口匯聚的磁吸力,」這是香港中文大學財務系副教授葉家興,接受《天下》採訪後,有感而發寫的一封信。
>
> 五十八年次的葉家興,生了三個小孩,用實際行動「增產」報國。學財務的他提醒,生育率再往下降,結果將是政府稅收銳減,社會福利支出大增,財政赤字急速惡
> 化,無論是國家競爭力、房地產、股市,都無法樂觀。
>
> 既然,生育率低嚴重衝擊台灣的經濟、財政和競爭力,而解決生育的關鍵,又在幫解決婦女困境,有哪些政策,能鼓勵婦女在未來五年「願意生、養得起」一百五十萬新
> 生兒?
>
> 首先,增加公立托育機構。台灣公托機構數量僅私托機構的十分之一,私立收費又比公立多出三倍以上,很多受薪婦女擠不進公托,又負擔不起私托。況且,勞委會去年
> 五月抽查私立幼托機構,結果有三分之二勞動條件不及格,幼托人員薪水低,流動率又高。
>
> 學者曾經建議,目前很多小學招生不足,可利用閒置教室,改辦公立托兒所。但是,廣設公托機構的建議,招致私立幼托業者強力阻撓。政府應排除壓力,為婦女打造一
> 個友善且負擔得起的托育場所。
>
> 其次,大學設置家庭宿舍。婦女生育力從十五歲開始進入高峰,三十歲後走下坡。偏偏這個階段的婦女,大部份還在校園讀書。研究人口學的台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
> 系副教授陳玉華建議,大學可以仿效國外大學,設置家庭宿舍,因應在學婦女婚育的需求。
>
> 第三,將提高生育率視為施政優先重點,幼教經費必須再提高。教育部一年花在幼教的經費,不過十三億,只佔教育部經費的百分之一。
>
> 另一方面,台灣家庭愈來愈多元,政府發放幼兒津貼,應該直接補助嬰幼兒,而非補助家庭。法國就是採取直接補助嬰兒的政策,生育率從一.四,大幅提升到一.九。
>
> ECFA簽不簽?重要。健保漲不漲?重要。五都選舉贏不贏?重要。但解決女人生育、就業、家務勞動、所得偏低的困境,創造一個對婦女公平、對小孩友善的環境,對台
> 灣未來長遠發展,顯然更關鍵。
>
>
>
>
>
>
>
>
> 更何況,做這些事,不至於出現朝野荒謬對立,最後落得一事無成吧?
>
>
>
> 家庭主婦 隱形的GDP
>
> 全球最暢銷的流行女歌手席琳狄翁(Celine Dion),說過一句名言:「我成為一個家庭主婦,沒有比這更好的工作。」
>
> 同樣是席琳狄翁,當歌手和當家庭主婦,對全球GDP的貢獻卻大不相同。
>
> 十年來,席琳狄翁靠演唱會與發行唱片,收入將近兩百四十億台幣,她創造龐大的周邊經濟效益,對全球GDP貢獻遠遠超過許多男性。
>
> 但是如果她專職當家庭主婦,對GDP有多少貢獻呢?零。
>
> 經濟學界有個笑話,要增加國家GDP很簡單,讓甲家的主婦到乙家煮飯洗衣帶小孩,乙家付薪水。乙家主婦再到丙家做,丙家付薪水。以此類推,只要全國的家庭主婦都
> 不要在自己家洗衣煮飯帶小孩,GDP就大幅提升了。
>
> 家庭勞務是否納入國家總體GDP的爭論始終存在。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貝克(Gary
>  Becker)就主張,家庭提供的商品與服務,應當納入國家整體生產計算。
>
> 美國勞工統計局曾推算,一個家庭主婦的勞務所得,每年約合七萬九千美元,美國婦女在家務勞動中所創造的價值,佔GDP的28%。
>
> 前經濟部長何美玥提醒,家庭主婦是家庭的隱性收益,她雖然沒有創造現金,卻因為在家照顧小孩、從事家庭勞務,省掉相關花費,使得家庭的可支配所得增加了,「這
> 種貢獻,GDP怎麼計算?」
>
> 有什麼工作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隨時待命,不能罷工,不能拒絕,不能挑剔,還得做得甘心做得耐心做得有愛心?家庭主婦或許不能美化GDP數字,不過,她撫育國家下一
> 代的勞動人口、創造台灣新生命力,誰能說她對台灣經濟沒有貢獻?
>
> 人口學專家、行政院政務委員薛承泰:二十年後,台灣怎麼辦?
>
> 現在台灣還處在人口紅利期間,15至64歲青壯人口佔總人口七成以上,在世界還算是高的。但是,民國105年之後的20年,戰後嬰兒潮陸續成為老人,高齡人口會大量出
> 現,這和日本在1990到2010年老齡人口急速衝高的二十年很像。
>
> 要注意的是,台灣生育率快速下降,六、七年後,人口會零成長,然後開始負成長。有人認為台灣人口密度高,人少一點,可以改善生活品質,我認為這種說法不適用台
> 灣。
>
> 因為,台灣人口不是一下子大量減少,大約在15年後,會恢復到現在的水準。也就是說,未來15年,我們看不到任何少一個人的好處,卻會看到人口年齡結構大幅改
> 變。扶養比會飆高,還面臨老人長期照護的問題。就以健保為例,現在高齡人口是一成,就佔掉三分之一的健保支出,人口老化會讓健保的壓力更大。
>
> 台灣真正人口紅利是在過去這十年,很可惜我們沒有好好利用。我認為,人口紅利頂多還有一兩年,這是台灣現在面對的最大隱憂,人口紅利一過,要怎麼辦?
>
> 要提高生育率,是要讓婦女「願意生,養得起」。政府的政策,像是育嬰假津貼等等,都是在協助「養得起」,但是要讓人「願意生」,真的很困難,這牽涉到家庭和社
> 會價值觀。(蕭富元採訪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