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07 14:06:15秘密阿姨(林仲秋)

♣忍辱波羅蜜♣

♣ミ♦*♣ 忍辱波羅蜜 — ♣ミ♦*♣ 海濤法師 輯

1.一個人如果具足了布施和持戒,但是不能忍耐,他就仍是會發怒的。一旦發了怒,過去由布施和持戒所積聚的一切善根,在一剎那都破壞無餘了。
2.《菩薩藏經》云:「瞋怒能消毀百千劫內所積聚之善根。」
3.《入菩薩行論》云:「千劫所積聚,布施供養德,及種種善行,一貪瞋心起,皆摧毀無餘。」
4.不能忍耐的人,魔鬼就很容易得便,趁機來造成中斷障。如《菩薩藏經》中所云:「不具忍耐,就不能圓滿成佛之道——六波羅蜜多,不能獲證無上菩提。」
5.罪大莫過於憤怒,難能莫過於忍辱,故應努力習忍辱,種種方便作觀修。
6.一個人如果能夠忍耐,他一定可以得到世俗的各種順緣和安樂。
7.忍耐乃成佛之必須條件,故應常習慈心觀。
8.忍耐之體性者:在任何情況下,心無記掛的坦然接受。《菩薩地論》云:「此心不摻雜任何物欲,以純真的慈悲心,在任何情況下,心無記掛的坦然接受(一切逆境)是也。」
9.「忍耐」有三種:
一、對他人加予自己的侵害,心無記掛的接受。
二、對苦痛和折磨之忍耐,此應觀察苦痛之自性而行堪忍。
三、善思法要,以欣樂心來接受折辱及苦痛,應以「各各分別抉擇慧」,來觀察諸法之無顛倒性而行堪忍。前二項屬世俗諦之修觀,第三項則是勝義諦之修觀。
10.思惟忍辱之功德:
一、思想忍辱之利益面,因為有傷害我的人,所以我才能夠忍辱。
二、因為修忍辱,所以自己的罪障才能夠清淨。罪障清淨才能夠圓滿二種資糧,二種資糧皆悉圓滿,才能夠成就佛道。
如頌云:「由修忍辱故,眾罪皆消除,依忍辱功德,漸次成佛道。」


海濤法師 輯

●轉載 生命 Life Library 圖書館 海濤法師 2006年法語講義‧06-039忍辱波羅蜜
http://www.sutra.org.tw/library/01_page/page_01.htm
●生命電視台 Life TV
http://www.lifetv.org.tw/#
●中華印經協會 生命電視台 佛陀教育中心
電話:03-9898686
傳真:03-9898787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2段20號
●本站資料 歡迎翻印 翻錄 轉載流通 功德無量

●提供結緣者 -●_●-SUNNY BOY 林仲秋( 釋宏雲 ) ~ December 3,06
●歡迎翻印 翻錄 轉載流通 功德無量
♣ミ♦*♣ 忍辱波羅蜜 二 ♣ミ♦*♣ 海濤法師 輯

1.思惟對方之恩德:意指要思惟傷害者是對自己有恩的。因為如果沒有忍辱就不能夠成佛,如果沒有傷害我的人就不可能行忍辱。
2.因此傷害我者,實際上是「法之助伴」,於我有恩。經常如此思惟就能夠忍受外來的傷害。頌曰:「應於仇怨生歡喜,能作佛道助伴故:依彼成就諸功德,故應如是習忍辱。」
3.思惟忍辱能令諸佛歡喜。頌曰:「予戒無邊利益者,終為不變善識者,群生恭敬供養者,如來等前令歡喜。」
4.在《菩薩地論》中有忍辱波羅蜜之五種心想觀法:
一、對傷害者應該生起忍受委曲之心想。
二、對傷害應該用佛法的道理去觀察。
三、對傷害應該以無常的道理去觀察。
四、對傷害應該用「苦諦」的道理去觀察。
五、對傷害應該用悲濟廣攝的道理去觀察。
5.忍辱是對苦痛和折磨的堪忍,在修行無上菩提道時所遭受的種種折磨,皆應予以堪忍,心無怯喪,歡喜坦然地接受種種苦痛之考驗。在《菩薩地論》曾說:菩薩應忍受生命中之許多基本的苦痛。
6.潛心思惟佛法之功德而行忍辱。如《入菩薩行論》所說,應思惟三寶及佛法之種種功德。
7.增益忍辱功德的方法是:智、慧及迴向三種方便。
8.使忍辱清淨之方便是由持守悲心和觀省空性而來。
9.忍辱之果報可分為究竟的和世俗的兩種。
10.究竟的果報是指成就無上菩提。《菩薩地論》云:「菩薩若行廣大無量忍辱之行,則能出生大菩提果,究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11.世俗的果報是指,縱然不是自己所希求的,也會自然而至。比如於一切世中,感得容顏姝麗、無諸疾病、聲譽遠揚、壽命長遠、獲轉輪王位等殊勝果報,皆是由修習忍辱而得。
12.《入菩薩行論》云:「若於輪迴中,常修忍辱行,必獲美容顏,身無諸疾病,佳譽時遠揚,壽命極長遠,得轉輪王位。」


海濤法師 輯

●轉載 生命 Life Library 圖書館 海濤法師 2006年法語講義‧06-039忍辱波羅蜜
http://www.sutra.org.tw/library/01_page/page_01.htm
●生命電視台 Life TV
http://www.lifetv.org.tw/#
●中華印經協會 生命電視台 佛陀教育中心
電話:03-9898686
傳真:03-9898787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2段20號
●本站資料 歡迎翻印 翻錄 轉載流通 功德無量

●提供結緣者 -●_●-SUNNY BOY 林仲秋( 釋宏雲 ) ~ December 3,06
●歡迎翻印 翻錄 轉載流通 功德無量
小美 2006-12-07 14:11:21

人不該隨便發脾氣,
但遇到不公平或太過份的事,
是應該為自己出氣,討公道的.

2006-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