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8-14 10:42:32John

單車花蓮行....小奇

單車花蓮行



0905 0605

一夜無眠,趁著天未光便起身準備。凌晨的木柵路及羅斯福路果然寧靜。在昏暗的路燈的陪同下,六點零二分到台北火車站,有點早。

將愛車及背包擺了個帥帥的姿勢準備照相,哈,相機沒電!這麼早應該不會有照相館開門,管他,先拆好車子裝袋上肩,先坐上火車再說。



0905 1025

人在蘇澳。

幫相機買了電池,它終於又生龍活虎!

蘇澳有點出乎意料的熱鬧,竟然還有7-11。

要往花蓮的火車必須搭客運車到蘇澳新站坐,車上只有幾個人。和公車司機聊了一會,不外乎政治、經濟、兒女什麼的;下車時還有一位太太問我肩上背的是不是琴,我說是腳踏車,我才沒那麼有氣質。



0905 1100

坐柴油列車經過太長的山洞實在不是一件好受的事,聲音很大不說,車頭排出的廢氣全都灌進車廂裡來,有點呼吸困難;但是東部幹線鐵路風景的壯麗真不在話下,田園、小鎮、高山、太平洋,一個人在沒啥乘客的車廂中跑來跑去,只為了不放棄任何一個可以欣賞的角度。

車子在長樂之後過了一個大隧道,東澳到了;鐵軌跨越一條已經乾涸的小溪,入目的即是幸福水泥廠。

開發的腳步一旦踏入東台灣,破壞便隨之入侵;而便捷的交通網路就是幫兇。之所以會考慮用腳踏車來體會這兩天,除了想從較緩慢而流暢的角度更深入地欣賞花蓮之外,順道還思考著方便性對旅遊品質的促進與削減。

前幾天聽到一些東部居民北上抗議闢路案被擱置,認為如此一來會減緩花東地區開發的腳步。一定要開發嗎?我想。那麼,什麼樣的開發才算是開發呢?唉!人們總是汲汲地去追逐遠方遙不可及的彩虹,而忽略身旁吹拂著的清涼的微風。



0905 1430

站在清水斷崖邊上,我開始認真思考關於妳的一切。

妳應該在台北吧?離開許久,是該整理整理自己,準備新的出發了;然而,那些屬於我們的,妳,整理了沒?

有心無心的,我選擇在妳回來的今天到花蓮來。“躲她嗎?“狗臉問。那傢伙今天老是說要搭飛機到花蓮來陪我,堅決的拒絕了他,電話的那端一直說我倔強。

當兩個人的愛情沒有了甜蜜,只剩下負荷,便是到了該結束這段感情的時候;自從那天妳對我說,我給妳的憂傷已經多過於快樂,我想,此刻的我必須選擇離開,留下妳及記憶中妳的溫柔。這個想法存在妳我心中已有多時,而那天所發生的事只是催化劑,促使那醞釀已久的事情表現出來。

腳下太平洋的浪,滔滔地拍打著清水斷崖的岸,身邊東台灣的風,卻悄悄地躲了起來;一直想著妳的好,一直想著我們之間的甜蜜,用摩卡壺及礦泉水在危崖邊煮著咖啡的我,原想醉在這美好的情境裡,但是腦海裡充滿了妳的事情,心中的咖啡卻苦了起來。



0905 1533

到達太魯閣口。

遠眺立霧溪出海,潺潺的溪水順著寬廣的河道隱入天際,映著那橫越兩岸的白色長橋,煞是好看。可惜的是,河床兩岸依然堆砌著消波塊和建築著水泥護堤,破壞了水生物所需要的棲地與原本優美的景觀;所幸東部大多數河川的出海口都尚未被嚴重污染,是故一些迴游性的水族,如日本禿頭鯊與大和米蝦之屬,還能夠在立霧溪存活下來。

專心寫字之時,聽到身後的樹叢裡傳來熟悉的獼猴叫聲,回頭一看,果然是一群為數約八、九隻的猴群,此處獼猴的體型較福山者大,在樹叢間移動的聲響也粗魯許多,猴群活動一直持續到離馬路約十公尺處,大方親人之至。



0905 2300

借宿白白家,一夜好眠。

稍早到七星潭與南濱看海賞月,驚覺今日為農曆七月半,單人單車於鬼門開之日出遊,有點隨性而大膽。

與白白聊了聊,覺得事情說出了也好,研究室的人該知道了,否則每次他們問起,我回答得也尷尬。



0906 0930

由白白開車載至閣口,九點半,抵達長春祠。

望著遠處鑲嵌在山壁中的寺廟,覺得在大自然面前,任何人以及人為建築都顯得渺小,但總有些無知者妄想人定勝天,戰勝大自然,豈不可笑!



0906 1000

藉口分擔背包重量,吃掉了一個肉鬆麵包和一些水,再三提醒自己務必留下一個麵包,好在等會兒 Coffee time 享用。

溪畔壩,早在日據時代便已建構完成,五十年來一直扮演著提供水力發電以及阻礙魚蝦洄游的角色,上溯的蝦虎以及沼蝦、米蝦一路奮戰至此,望著十數公尺的高牆,無一不頹然而泣。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至今才想到要作有關人工壩體對洄游性魚類的影響之研究,可能有點太慢;但是若此次調查的結果能使那些毫無節制地建造水庫、水壩的決策者心生警惕,豈非大功德一件。

立霧溪水到此以上渾濁一片,無魚無蝦無蟹,生機渺茫。



0906 1127

布洛灣,令人兩腿發軟的地方。

一連串的上坡,騎得我大汗淋漓,身旁一部部汽、機車輪番呼嘯而過,車上可愛的小妹還替我喊加油,但是這並不能稍減我雙腳及腰背的疲累,忍無可忍之下,在轉上布洛灣斜坡後不久,我背叛了我的背包,讓其委身於路邊茂密的草堆中,只帶了相機和水,輕裝上行;更在一望無際的長上坡後的一個大髮夾彎處,放棄踩踏,循土石流殘存的碎石坡扛車步行而上,幾乎放棄之際,終於爬到。

基本上這裡是一個關於泰雅族(現已改名太魯閣族)人文介紹的展示場,參觀老婦人以傳統的方式織布及泰雅古文物展示,蠻喜歡其編織的背心,無奈錢全放在背包中;騎下去再上來買?No way!下次再說。



0906 1200

只有一個字,爽!!

從布洛灣一路飛馳而下,自行車踏板上的我只需要用到煞車和喉嚨,煞車用來減低愛車狂奔的速度,喉嚨用來發洩自己如脫韁野馬般的心情。

上去騎得我要死不活的路,滑下來似乎一晃眼就到了;路旁的景物呼嘯而過,汽、機車上的乘客看得瞠目結舌,管它!就當作自己在飛。

兩分鐘後,到寧安橋,於舊吊橋上拍照留念;有兩個小妞借我愛車去照相,說要回去騙朋友說她們騎腳踏車到中橫來。



0906 1320

在崎嶇的神祕谷步道上緩行,瀏覽太魯閣絕佳風光。

左邊流水淙淙,砂卡擋溪水乾淨得連浮游植物都少有,水色是難得一見的透明,偶有較深的水潭,映入眼中的卻是清澈的藍,大理石、砂岩、頁岩將河床點綴得五彩繽紛,上次來時我還撿到玫瑰石呢!

神祕谷步道是沿著山勢開鑿出來的,因此路的右邊處處都是峻峭的岩壁,沒有岩石之處便是組成份子極為複雜的植群,各色蝴蝶在花草間穿梭,金三線、樺斑蝶…等,只可惜我對蝴蝶的認識不夠透徹,未能一一將之認出。

車行至攔砂壩上,找了一個可以下到溪邊的地方,將愛車扛下;彎身掬一壺砂卡擋溪水,便將咖啡煮了起來。此時老天不作美地飄起了雨,移駕到可以擋雨的樹下,繼續享受我的Happy coffee time。

摩卡壺真是個好東西,製成的材料包括不鏽鋼、鋁等,相較於其他咖啡器材,不會打破,不用插電為其一大特色。像我這種野外工作者,一方面咖啡一日不可或缺,一方面又不能接受隨身包那種口味,摩卡壺的確提供了一個咖啡飲者十分美妙的咖啡香味;但是對這次腳踏車旅行的我來說,這一組工具就有一點重了。瓦斯爐、摩卡壺、鋼杯,加一加應該有一、兩公斤吧,背在肩上騎車是有點兒不太好受,但是在一片山光水色中享用咖啡,是不論哪一家咖啡館都不能提供的絕妙感受。

隨著溪面上水氣氤氳,咖啡壺內也冒出熱氣來,濃濃的咖啡香,隨即充滿四周。斟一杯邀溪共飲,溪不語,只是高唱嘩啦嘩啦!啜著滿溪靈氣,賞著遍山美景,不由得陶醉了起來,我醉欲眠,溪中大石擇一而臥,耳邊的水聲、蟲聲、鳥聲,伴著涼風襲來,我,滿足地睡去。

直到飄落的雨滴把我叫醒,覺得天空一副大雨欲來,風雲變色狀,我依然悠哉地慢慢收拾行李,不想讓這情境這麼快結束。



0906 1746

騎出中部橫貫公路的牌坊,隨著風迎面飄來的雨絲提醒著我這次的踩踏旅行已經結束。

花蓮真是福天福地,門前是海,門後便是山,大山大水的氣勢,孕育了當地大開大闔的風土與人情;在新城車站拆車時,有三個人前來幫忙,裝袋的程序我早已熟悉,但多了幾雙手倒也省事不少。

午後的雨提供了我偷懶的藉口,於是便在新城上了火車,少了二十一公里的騎程;到了花蓮,去吃那家每次經過都想流口水的鰻魚飯,再到冷飲店喝了兩杯飲料,騎到後站時,天空剛好下起傾盆大雨。
(悄悄話) 2011-08-30 22: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