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是一直打碎過往以為成就的自己
2015攝於自宅
在視丘每隔週六專修班第三年,細數來時路,
發現阿寶老師帶領我們實作探索攝影藝術的方式,似乎如下:
1.黑白單一靜物單一光源:待你終於看出了靜物在對你說話,便進下一關
2.抽像無機物(仍舊是黑白單一光源):無機物沒有生命,
這下第一關才練好的,完全派不上用場;一開始會慌了手腳,
希望運氣之神快點降臨;慢慢到後面才發現,
交給現場,交給力場,自然會有好作品
3.戶外盲拍:被關了數個月的室內拍攝,以幾近素描的手法盯著被攝物瞧;
此刻老師說:終於可以放出來了,外拍將易如反掌,
因為前二關的美感,已寫入大腦;第三關要練你不再執著思考。
也就是,前二關好不容易練起來的工筆技法,將又再度被打破
盲拍一開始也會慌了手腳,不知道要拍什麼才能正中目標(
殊不知其實有目標才慘);所以我選擇了小巷弄,天空,街邊等,
但命中率似乎不大;但那種棄工筆而趨寫意的方向,有捉到一點點;
4.第四關,老師會指定主題技法,如"影像中的影像","反射與倒影""膜糊""自拍照"等;
每種技法都會從生疏到較熟練;那種生疏的感受,
對比前一關很上手的成就感,會令人超級難以接受;
但進步就意味學習新東西,而新東西就要從不會開始,不是從成就感開始。
這一段很難熬,專修班沒有畢業時間的壓力,所以熬煮的時間特久;
品嚐卡關的撞牆期滋味超難受;而卡關點因人而異,
也會有1~2種技法再怎麼練還是到不了,但不論如何,
就是提著頭衝過去,一衝再衝,直到老師說切換為止;
5.以上四關如果都能存活下來,那麼恭喜你!可以來到真正的玉山腳下:三聯作。
三聯作這一關,是要從別人或自己龐大的影像資料庫裡,
選出3張併排,並且考量:被攝體/攝影語言美感/象徵語意這三方面,
必須各自協調。其實光是第一波資料庫篩選出能用的影像,
就需要功力;好在老師會先把這一段過濾好,再交給我們選3張;
印象中我好像戰了30~50回合,才磨出一些些要領;偏偏那些要領,
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所以無法直接教授給其他人,
只能籍由數十次的試錯,才能得到核心的要義。
6.通過玉山的考驗,接下來便是拿16張影像作散文書寫。依著指定題目,
從自己的資料庫選出符合主題的照片,並決定照片出現的順序;
此階段也需要考慮到三聯作裡所學到的影像協調;
但一如三聯作是工筆技法;影像散文則較為寫意;
它對於語意的要求也需要更多感受力;感受力,
意味著不能用左腦來主導整件事,而是要用直覺去帶,
有可能會探到自己的深意識,有可能在作業時會大哭等等;
畢竟這是要拿生命經驗來書寫的作業。
至此,相機拍照,便不再是單張定勝負;而是每一張都只是一個字,
字若寫的漂亮(有依照攝影獨物的語言),則資料庫會很好用;
又因為一張照片只是一個字,因此影像散文每張畫面含的資料量不能太多太雜;
這點與單張靜物照又恰好相反;
7.似乎會發現,攝影藝術一路走來,似乎是從一開始的為學日增(技法),
而為道日漸(到中後期的寫意);中後期甚至連手機都可以是創作工具;
拍攝地點也不再重要了。一開始重要的,拿到手之後就要放掉;
一開始以為有成就的,執著了就前進不了。
8.(還沒學完,未完待續)
上一篇:10年後的藝術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