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9 10:00:35lutin
關係花園
最近市面上一本很紅的書
我讀了之後,找不到人分享
剛好有個讀書會,決定報名參加
-----
關於親密,書裡寫道:
"
「親密」(intimacy)這個詞的意義和使用常有許多混淆。一般的用法中,親密是性關係的委婉說法,其實性關係常常完全與親密無關。
我們在這裡指的親密,是指最初的意義;「親近」和「了解」。親密這個字來自拉丁文的intimus,意指「最內在、最深層、最深邃、最私密」。親密是一種存有的狀態,把自我最深處的部分向他人也向自己展現,沒有任何偽裝或防衛。所以,親密是透過自我揭露而呈現的脆弱和了解狀態,不是經由一般人際關係中的角色和義務而達到的狀態。根據這個定義,一個人可能是親密的(也就是坦露和脆弱的),而另一方面可能並不是以親密回報。但在親密關係中,這種坦露和脆弱是雙向的。
「親密」這詞會用在性關係上,是因為誤解了「親密」的動詞(to intimate)意義:強加、驅使或催促、宣布。這個詞來自另一個拉丁文字根intimare,其意思和性交中的插入有關,以致於「處在親密狀態」的意思被用來指發生性關係。
「親密」的動詞還有一個意思,就是「模糊或間接的提議、暗示」……"
我讀了之後,找不到人分享
剛好有個讀書會,決定報名參加
-----
關於親密,書裡寫道:
"
「親密」(intimacy)這個詞的意義和使用常有許多混淆。一般的用法中,親密是性關係的委婉說法,其實性關係常常完全與親密無關。
我們在這裡指的親密,是指最初的意義;「親近」和「了解」。親密這個字來自拉丁文的intimus,意指「最內在、最深層、最深邃、最私密」。親密是一種存有的狀態,把自我最深處的部分向他人也向自己展現,沒有任何偽裝或防衛。所以,親密是透過自我揭露而呈現的脆弱和了解狀態,不是經由一般人際關係中的角色和義務而達到的狀態。根據這個定義,一個人可能是親密的(也就是坦露和脆弱的),而另一方面可能並不是以親密回報。但在親密關係中,這種坦露和脆弱是雙向的。
「親密」這詞會用在性關係上,是因為誤解了「親密」的動詞(to intimate)意義:強加、驅使或催促、宣布。這個詞來自另一個拉丁文字根intimare,其意思和性交中的插入有關,以致於「處在親密狀態」的意思被用來指發生性關係。
「親密」的動詞還有一個意思,就是「模糊或間接的提議、暗示」……"
----
我曾想過,關於坦露內心最深的聲音,那是關於恐懼,害怕被丟棄,獨單,失落,
這種脆弱的聲音,我猜測, 一般人不太想講出來,是因為
A)本來可能深藏在心裡,但是一旦講出來,好像就坐實了那個不堪痛苦的感覺,而且會哭,身理上也會不舒服,像我就是左下肚會痛,可以痛一整天以上;這樣的不舒服,真的要表達出來嗎?
B)一旦我選擇講出來,若是對方大大的踩我一腳,我豈不是又痛上加痛? (但是若對方能用適合的舞步與我應對,我是不是也在這個冒險裡得到...我後文會再說)
關於B的前半段,這種脆弱的聲音,若是講給我預設能够與我發展親密的對方聽
他會有二種反應:
1.) 接受,並且願意一起檢視二人的關係,並作調整
2.)因為本身對於情緒感覺的感知障礙,所以沒有能力好好照顧我所講出來的內心聲音,導致
他可能有四個反應:
a)討好型:討好我,不顧他自己的感受,要求他自己作改變,以迎合我
b)指責型:指責我,說:"你這樣表達你的抱怨(ps:事實上那不叫抱怨,那叫我自己內心的感受),我覺得你在說,這些都是我造成的,我感到壓力很大"
c)超理智型:不談他自己的感受,也不能同理我剛才講出來的脆弱,只就客觀的,大環境的事實作分析,也許會說,"我作不到你所要求的",或"你真的要這樣下決定嗎?下了就不能後悔"等等的台詞. 但天知道重點不在如何操作下一步,笨蛋!重點在能傾聽對方的感受,也表達自己的感受
e)打岔逃避型:說笑話,轉移話題,或者想要離開現場,或是離開關係.....
但是,這整篇文章的但是,重點
那天李島鳯老師告訴我們的...
若我選擇願意冒險,把自己的脆弱展現給那個單單我願意給他看的對方
我有二個可能益處
1)就算是我失敗了,也就是那個對方,用不適合的方式,在我的傷口上踩一腳,我至少能得到一個選擇的機會:選擇還要不要繼續忍受這樣的關係,還要忍受多久...至少我知道我在忍耐,也給自己一個停損點,不會沒完沒了的被他一直欺侮到無止境
2)如果我成功了,也就是那個對方,用合適的方式,照顧我的感受,照顧我們的關係花園,在風暴來臨時,能够有能力二人一起抵抗,卻又不失去自己的獨立性 (就算他決定要多陪陪對方,導致自己失去了一些自由,也是他心甘情願的決定,無損於自己的獨立性),這樣,我就能確定,這個人是值得我再繼續努力一起經營的partner
愛,需要勇氣敢冒險,需要智慧,需要對自己的覺知,需要對對方的同理,需要先有把自己打理好的能力.
愛好難,我快要放棄了...先愛自己好了
lutin
我曾想過,關於坦露內心最深的聲音,那是關於恐懼,害怕被丟棄,獨單,失落,
這種脆弱的聲音,我猜測, 一般人不太想講出來,是因為
A)本來可能深藏在心裡,但是一旦講出來,好像就坐實了那個不堪痛苦的感覺,而且會哭,身理上也會不舒服,像我就是左下肚會痛,可以痛一整天以上;這樣的不舒服,真的要表達出來嗎?
B)一旦我選擇講出來,若是對方大大的踩我一腳,我豈不是又痛上加痛? (但是若對方能用適合的舞步與我應對,我是不是也在這個冒險裡得到...我後文會再說)
關於B的前半段,這種脆弱的聲音,若是講給我預設能够與我發展親密的對方聽
他會有二種反應:
1.) 接受,並且願意一起檢視二人的關係,並作調整
2.)因為本身對於情緒感覺的感知障礙,所以沒有能力好好照顧我所講出來的內心聲音,導致
他可能有四個反應:
a)討好型:討好我,不顧他自己的感受,要求他自己作改變,以迎合我
b)指責型:指責我,說:"你這樣表達你的抱怨(ps:事實上那不叫抱怨,那叫我自己內心的感受),我覺得你在說,這些都是我造成的,我感到壓力很大"
c)超理智型:不談他自己的感受,也不能同理我剛才講出來的脆弱,只就客觀的,大環境的事實作分析,也許會說,"我作不到你所要求的",或"你真的要這樣下決定嗎?下了就不能後悔"等等的台詞. 但天知道重點不在如何操作下一步,笨蛋!重點在能傾聽對方的感受,也表達自己的感受
e)打岔逃避型:說笑話,轉移話題,或者想要離開現場,或是離開關係.....
但是,這整篇文章的但是,重點
那天李島鳯老師告訴我們的...
若我選擇願意冒險,把自己的脆弱展現給那個單單我願意給他看的對方
我有二個可能益處
1)就算是我失敗了,也就是那個對方,用不適合的方式,在我的傷口上踩一腳,我至少能得到一個選擇的機會:選擇還要不要繼續忍受這樣的關係,還要忍受多久...至少我知道我在忍耐,也給自己一個停損點,不會沒完沒了的被他一直欺侮到無止境
2)如果我成功了,也就是那個對方,用合適的方式,照顧我的感受,照顧我們的關係花園,在風暴來臨時,能够有能力二人一起抵抗,卻又不失去自己的獨立性 (就算他決定要多陪陪對方,導致自己失去了一些自由,也是他心甘情願的決定,無損於自己的獨立性),這樣,我就能確定,這個人是值得我再繼續努力一起經營的partner
愛,需要勇氣敢冒險,需要智慧,需要對自己的覺知,需要對對方的同理,需要先有把自己打理好的能力.
愛好難,我快要放棄了...先愛自己好了
lutin
上一篇:我是誰
下一篇:我最近是否告訴過你"我愛你"?